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南禅集云寺重建大雄殿记 吴宽
吴有佛寺曰南禅集云者国初赐额也寺之始建不可
考自唐宋以来多名僧居之皇明又有若 宝昙 和尚者
高皇帝知其名召赴阙下俾住蜀之峨嵋化行其地久
之而还因奏先所居吴门集云旁有妙隐大云二寺乞
合而 (第 38b 页)
一之为是上从之始赐今额寔洪武二十四年也
事见左善世弘道所制 宝昙 塔铭乃成化十二年十月 …… (第 38b 页)
南禅寺唐有之今失所在按今寺在郡学东本名集
云国朝洪武中名僧示应号 宝昙 和尚者奏请为南
禅集云寺成化中燬僧德本重建吴宽记正德中寺
僧良定建天王殿嘉靖中住持祖重修杨循吉记 …… (第 40b 页)
大云庵重建殿宇记 杨循吉
天竺圣人一仁而巳矣其法东流二千馀年雅为王公
大人之所尊仰所以宝坊金刹随方显现吴为大郡尤
为栉比焉大云庵者南禅集云之别院也洪武中 宝昙
师钦奉高皇帝赐额统之本寺吴中诸兰若多出前代 (第 40b 页)
褒崇至于亲承圣渥惟此得之且 宝昙 遗塔所在前沼
后冈古松标寿有广陵南园之旧迹斯非伽蓝之杰然
者欤境不能胜必有嗣人燬而复兴兹惟道力于是西 …… (第 41a 页)
折而东复南衍至庵左流入环后如带汇前为池其
势萦互深曲如行螺壳中池广十亩名放生中有两
石塔一藏四大部经目一藏 宝昙 和尚舍利东西二
小洲椭而方浮汨塔下犹笔研相倚东洲南次通一
桥惟独木板耳过洲复接一木桥人行侧足慄股 …… (第 42b 页)
寻其枝骳□深翠数百年物西亦有房与东房等寔
茂之侄祯公分栖处也山空水流人境俱寂宜为脩
禅读书之地胜国时有断厓和尚肇业于此继之 宝
昙 昙传为断厓转生皆了悟之人地理家谓其四兽
俱全风气藏郁以是观之吴城诸兰若莫之及矣是
夕宿西小斋纸窗 (第 43a 页)
吴有佛寺曰南禅集云者国初赐额也寺之始建不可
考自唐宋以来多名僧居之皇明又有若 宝昙 和尚者
高皇帝知其名召赴阙下俾住蜀之峨嵋化行其地久
之而还因奏先所居吴门集云旁有妙隐大云二寺乞
合而 (第 38b 页)
一之为是上从之始赐今额寔洪武二十四年也
事见左善世弘道所制 宝昙 塔铭乃成化十二年十月 …… (第 38b 页)
南禅寺唐有之今失所在按今寺在郡学东本名集
云国朝洪武中名僧示应号 宝昙 和尚者奏请为南
禅集云寺成化中燬僧德本重建吴宽记正德中寺
僧良定建天王殿嘉靖中住持祖重修杨循吉记 …… (第 40b 页)
大云庵重建殿宇记 杨循吉
天竺圣人一仁而巳矣其法东流二千馀年雅为王公
大人之所尊仰所以宝坊金刹随方显现吴为大郡尤
为栉比焉大云庵者南禅集云之别院也洪武中 宝昙
师钦奉高皇帝赐额统之本寺吴中诸兰若多出前代 (第 40b 页)
褒崇至于亲承圣渥惟此得之且 宝昙 遗塔所在前沼
后冈古松标寿有广陵南园之旧迹斯非伽蓝之杰然
者欤境不能胜必有嗣人燬而复兴兹惟道力于是西 …… (第 41a 页)
折而东复南衍至庵左流入环后如带汇前为池其
势萦互深曲如行螺壳中池广十亩名放生中有两
石塔一藏四大部经目一藏 宝昙 和尚舍利东西二
小洲椭而方浮汨塔下犹笔研相倚东洲南次通一
桥惟独木板耳过洲复接一木桥人行侧足慄股 …… (第 42b 页)
寻其枝骳□深翠数百年物西亦有房与东房等寔
茂之侄祯公分栖处也山空水流人境俱寂宜为脩
禅读书之地胜国时有断厓和尚肇业于此继之 宝
昙 昙传为断厓转生皆了悟之人地理家谓其四兽
俱全风气藏郁以是观之吴城诸兰若莫之及矣是
夕宿西小斋纸窗 (第 43a 页)
(林梅卿/) (林和靖/) (东坡/) (蕴常/)
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撚梅细比新诗看
酷似梅花太瘦时
(刘言文/) (王文公/) (诚斋/) (宝昙/ )
呈胡伯图尚书
自挽狂澜制百川致君何日不尧年由来八座尚书贵 (第 4b 页)
竹与梅花相并枝月明还见影参差撚梅细比新诗看
酷似梅花太瘦时
(刘言文/) (王文公/) (诚斋/) (宝昙/ )
呈胡伯图尚书
自挽狂澜制百川致君何日不尧年由来八座尚书贵 (第 4b 页)
重脩大云庵碑
吾苏故多佛刹经洪武釐革多所废斥郡城所存仅丛
林十有七其馀寺院庵堂无虑千数悉从归并遗基废
址率侵于民居或改建官署有基在而额湮者有名存
而实亡者亦或鞠为荆榛瓦砾之墟并其名与迹而莫
之知者百八十年来更革靡常禁网云弛残寮废刹稍
稍兴复聚徒焚脩香灯不绝日引月翼往往丛林比隆
亦有已兴而复废因循诿弃不复再振者则在嗣承之
人何如耳大云庵建自前元某人寔始开山考之郡志
庵尝并于南禅寺洪武中 宝昙 以高僧奉敕住南禅某
盖其徒也大云寔其子院 (第 19b 页)
宝昙 示寂犹藏舍利于此石
塔犹存岂当时虽属归并而以昙故不灭其迹承传有
人延引不绝以至于今耶庵在长洲县之南虽 …… (第 19b 页)
如哉吾于定昂之徒之举重有慨
焉昂号半云靖共有为今被推择为郡都纲云作颂曰
有崇大云奠此幽墟孰其启之其人 宝昙 断厓其初岩 (第 21b 页)
宝昙 衍德以绍爰寂于此于先有耀湜湜清池翼翼
幽居石塔渠渠舍利其于维百斯年弗替有引有攸维
人嗣承则允宝幢帙帙 (第 21b 页)
吾苏故多佛刹经洪武釐革多所废斥郡城所存仅丛
林十有七其馀寺院庵堂无虑千数悉从归并遗基废
址率侵于民居或改建官署有基在而额湮者有名存
而实亡者亦或鞠为荆榛瓦砾之墟并其名与迹而莫
之知者百八十年来更革靡常禁网云弛残寮废刹稍
稍兴复聚徒焚脩香灯不绝日引月翼往往丛林比隆
亦有已兴而复废因循诿弃不复再振者则在嗣承之
人何如耳大云庵建自前元某人寔始开山考之郡志
庵尝并于南禅寺洪武中 宝昙 以高僧奉敕住南禅某
盖其徒也大云寔其子院 (第 19b 页)
宝昙 示寂犹藏舍利于此石
塔犹存岂当时虽属归并而以昙故不灭其迹承传有
人延引不绝以至于今耶庵在长洲县之南虽 …… (第 19b 页)
如哉吾于定昂之徒之举重有慨
焉昂号半云靖共有为今被推择为郡都纲云作颂曰
有崇大云奠此幽墟孰其启之其人 宝昙 断厓其初岩 (第 21b 页)
宝昙 衍德以绍爰寂于此于先有耀湜湜清池翼翼
幽居石塔渠渠舍利其于维百斯年弗替有引有攸维
人嗣承则允宝幢帙帙 (第 21b 页)
病中。怀吴麟洲(竱)。
田家初秋
宿伽倻山般若台。遇雨。
雨晴。晓卧口呼。
开元寺。赠 宝昙。 题红叶
癸酉十月十一日夜。雨雪雷震。
过汉江亭子
闻程副总龙来觇。感而有作
田家初秋
宿伽倻山般若台。遇雨。
雨晴。晓卧口呼。
开元寺。赠 宝昙。 题红叶
癸酉十月十一日夜。雨雪雷震。
过汉江亭子
闻程副总龙来觇。感而有作
其二
一线穿云细路通。洞门深锁断人踪。春来尽是桃花水。不辨仙源处处同。
交河
长洲烟月泛扁舟。入海江声万古流。篷底不成孤枕梦。荻花枫叶使人愁。
病中。怀吴麟洲(竱)。
琴到无弦意更深。莫言流水少知音。分明木觅峰头月。长照西湖万里心。
田家初秋
村巷无人昼掩门。中庭满晒初登黍。老翁曝背负秋暄。举杖驱鸡鸡不去。
宿伽倻山般若台。遇雨。
茅庵寄在碧峰间。檐外星辰手可攀。多事天公留宿
客。故将寒雨暗秋山。
雨晴。晓卧口呼。
夜来微雨报新晴。阴壑风生万木鸣。直待云收朝日出。石门峰上俯沧溟。
开元寺。赠 宝昙。 禅房逢着许多僧。说到名山见未曾。清夜不眠闻尔语。五台枫岳碧千层。
题红叶
家家枣栗晒檐曦。摇落山村 (第 54L 页)
一线穿云细路通。洞门深锁断人踪。春来尽是桃花水。不辨仙源处处同。
交河
长洲烟月泛扁舟。入海江声万古流。篷底不成孤枕梦。荻花枫叶使人愁。
病中。怀吴麟洲(竱)。
琴到无弦意更深。莫言流水少知音。分明木觅峰头月。长照西湖万里心。
田家初秋
村巷无人昼掩门。中庭满晒初登黍。老翁曝背负秋暄。举杖驱鸡鸡不去。
宿伽倻山般若台。遇雨。
茅庵寄在碧峰间。檐外星辰手可攀。多事天公留宿
客。故将寒雨暗秋山。
雨晴。晓卧口呼。
夜来微雨报新晴。阴壑风生万木鸣。直待云收朝日出。石门峰上俯沧溟。
开元寺。赠 宝昙。 禅房逢着许多僧。说到名山见未曾。清夜不眠闻尔语。五台枫岳碧千层。
题红叶
家家枣栗晒檐曦。摇落山村 (第 54L 页)
如。
佛国寺。次寓庵南丈箕瑞(九明)韵。
春晚山中草色蓝。诸天花雨湿灵龛。居僧澹泊忘机事。坐对西峰看 宝昙。 挽孙擎伯(是柱)
鸡林有逸士。皦若昆山玉。良工巧相琢。温润成圭璧。又如岭上松。颀然立癯鹤。秋空正寥 (第 146L 页)
佛国寺。次寓庵南丈箕瑞(九明)韵。
春晚山中草色蓝。诸天花雨湿灵龛。居僧澹泊忘机事。坐对西峰看 宝昙。 挽孙擎伯(是柱)
鸡林有逸士。皦若昆山玉。良工巧相琢。温润成圭璧。又如岭上松。颀然立癯鹤。秋空正寥 (第 14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