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于公向日多阴德(司马君实)扶持自是神明力积善衮
衮生公侯神仙中人不易得(杜甫)此夜长天降瑞星(杜
光庭)贤佐乘时为国生(米元章)秋水为神玉为骨(杜甫)
士林皆贺振佳声(刘禹锡)申伯默储嵩岳气(米元章)玉
山炤人光彩异(鲁三山)北斗以南能几人(秦少游)风尘
外物岩廊器(鲁三山)公之才业天下奇(三江)照山生玉
水生犀(欧阳永叔)公禀英灵真间出(三江)气象往往干
云霓(欧阳永叔)谢安肯为苍生起 (陈元老) 文采风流今 (第 16b 页)
尚尔(黄鲁直)太学名华入紫宸 (陈元老) 妙年历落青云
士(李太白)麟台公监旧仙郎(刘禹锡)小郡何烦凤翼张 (第 17a 页)
(陈元老) 诏书擢守二千石(黄鲁直)缇骑千里炤路傍(刘
禹锡)朝廷清明天子圣(欧阳永叔)下车先使奸豪静(三
江) (第 17a 页)
玉麟春踏武阳花 (陈元老) 年丰千里无夜惊(欧阳永
叔)金章紫绶炤青春(杜甫)俭节清明绝世伦乡闾礼逊
已成俗(欧阳永叔)樽俎谈笑 …… (第 17a 页)
敏若)长与圣明恢寿域 (陈元老) 一杯相属时初冬(苏子
由)正在乾坤和气中(石敏若)感君生日遥称寿(苏子由)
百岁须齐卫武公(杜牧之) …… (第 17b 页)
今古(杜甫)岁之
旱兮待公雨(三江)九重明主正思贤(孙明复)吾君英济
超光武(王介甫)鳌殿沉沉玉锁关 (陈元老) 寿星元在碧
霄间(三江)黄阁此行膺大任(孙明复)祗对吟咏祝南山
(杜光庭)
七言八句 (第 17b 页)
衮生公侯神仙中人不易得(杜甫)此夜长天降瑞星(杜
光庭)贤佐乘时为国生(米元章)秋水为神玉为骨(杜甫)
士林皆贺振佳声(刘禹锡)申伯默储嵩岳气(米元章)玉
山炤人光彩异(鲁三山)北斗以南能几人(秦少游)风尘
外物岩廊器(鲁三山)公之才业天下奇(三江)照山生玉
水生犀(欧阳永叔)公禀英灵真间出(三江)气象往往干
云霓(欧阳永叔)谢安肯为苍生起 (陈元老) 文采风流今 (第 16b 页)
尚尔(黄鲁直)太学名华入紫宸 (陈元老) 妙年历落青云
士(李太白)麟台公监旧仙郎(刘禹锡)小郡何烦凤翼张 (第 17a 页)
(陈元老) 诏书擢守二千石(黄鲁直)缇骑千里炤路傍(刘
禹锡)朝廷清明天子圣(欧阳永叔)下车先使奸豪静(三
江) (第 17a 页)
玉麟春踏武阳花 (陈元老) 年丰千里无夜惊(欧阳永
叔)金章紫绶炤青春(杜甫)俭节清明绝世伦乡闾礼逊
已成俗(欧阳永叔)樽俎谈笑 …… (第 17a 页)
敏若)长与圣明恢寿域 (陈元老) 一杯相属时初冬(苏子
由)正在乾坤和气中(石敏若)感君生日遥称寿(苏子由)
百岁须齐卫武公(杜牧之) …… (第 17b 页)
今古(杜甫)岁之
旱兮待公雨(三江)九重明主正思贤(孙明复)吾君英济
超光武(王介甫)鳌殿沉沉玉锁关 (陈元老) 寿星元在碧
霄间(三江)黄阁此行膺大任(孙明复)祗对吟咏祝南山
(杜光庭)
七言八句 (第 17b 页)
平南碑
国家起自江南抚帝王之中国文裸被冠裳橧巢袭我
庐宇航浮索引之国籯负以归职贡维南猺牙互湖江
广之间姓名漏在民版乘间窃发三边罹其害今天子
方严内修举外攘北平刘赵西平蓝曹南平胡徐及王
黎獠之在东者平无虚岁猺以为略已也寇郴桂仁化
上犹数十县俱震于是有平南之师授都御史其柄韶
陈公金主之赣王公守仁主之衡则凤山秦公金 陈元
老 壮猷二公则文武为宪者也时方有偏镇香炉山之 (第 15b 页)
国家起自江南抚帝王之中国文裸被冠裳橧巢袭我
庐宇航浮索引之国籯负以归职贡维南猺牙互湖江
广之间姓名漏在民版乘间窃发三边罹其害今天子
方严内修举外攘北平刘赵西平蓝曹南平胡徐及王
黎獠之在东者平无虚岁猺以为略已也寇郴桂仁化
上犹数十县俱震于是有平南之师授都御史其柄韶
陈公金主之赣王公守仁主之衡则凤山秦公金 陈元
老 壮猷二公则文武为宪者也时方有偏镇香炉山之 (第 15b 页)
(王公炜/无咎) (田亘奇/杨之) (放翁仲/黄荣) (刘斗溪/郑硕)
徒作佳人雅淡妆尚如逸士气昂藏人间腊月未曾到
昨夜花神有㡳忙疏影暗香谁领略冰肌玉骨自清凉
一枝带雪墙头出陌上须惭傅粉郎
(朱淑真/胡象坡) (赵虚斋/古词) (陈元老/ 谢无逸) (紫岩/韦庄)
铁作枝柯玉作英世间无物斗轻盈横空老树雪无迹 (第 7b 页)
徒作佳人雅淡妆尚如逸士气昂藏人间腊月未曾到
昨夜花神有㡳忙疏影暗香谁领略冰肌玉骨自清凉
一枝带雪墙头出陌上须惭傅粉郎
(朱淑真/胡象坡) (赵虚斋/古词) (陈元老/ 谢无逸) (紫岩/韦庄)
铁作枝柯玉作英世间无物斗轻盈横空老树雪无迹 (第 7b 页)
郁亲属不宜锢。皆许议处。及有司覆奏。又皆允之。而独因弘郁事。命推覆奏之官。大司宪洪命夏,应教李端相面 陈元老
大臣之言。宜敬不宜咈。遂寝推考之 …… (第 497L 页)
。出伏江郊。 上遣近侍。累赐温谕。十月。玉堂官李敏迪,洪柱三等陈劄言老星敢以一朝之忿。遽诬白首一节之 元老。 而朝廷视为薄眚。两司终无一言。国纲若在。岂容如是。于是两司引避见递。宪府朴世模等请罢老星职不叙。十一 …… (第 498L 页)
疏引年乞致仕。 上慰谕不许。一月疏七上。二月命召入对。申陈恳至。 上曰。当今 元老。 只卿一人。卿可留以镇定。予缺然。卿岂退去。仍询于三公。皆对以 (第 499L 页)
元老 进退。关系国家。不可轻许。乙巳秋。 上幸温泉。公承命留都。 驾还。命赐鞍马。官子弟。丙午秋。 上又有 …… (第 499L 页)
之重。倚毗之笃。他相莫敢望焉。常称以 元老。 使之频数入侍。事无大小。靡不咨询。公感激殊私。不以处散为嫌。每当筵对。引经据义。所论说必主乎仁厚恻怛 (第 501L 页)
。出伏江郊。 上遣近侍。累赐温谕。十月。玉堂官李敏迪,洪柱三等陈劄言老星敢以一朝之忿。遽诬白首一节之 元老。 而朝廷视为薄眚。两司终无一言。国纲若在。岂容如是。于是两司引避见递。宪府朴世模等请罢老星职不叙。十一 …… (第 498L 页)
疏引年乞致仕。 上慰谕不许。一月疏七上。二月命召入对。申陈恳至。 上曰。当今 元老。 只卿一人。卿可留以镇定。予缺然。卿岂退去。仍询于三公。皆对以 (第 499L 页)
元老 进退。关系国家。不可轻许。乙巳秋。 上幸温泉。公承命留都。 驾还。命赐鞍马。官子弟。丙午秋。 上又有 …… (第 499L 页)
之重。倚毗之笃。他相莫敢望焉。常称以 元老。 使之频数入侍。事无大小。靡不咨询。公感激殊私。不以处散为嫌。每当筵对。引经据义。所论说必主乎仁厚恻怛 (第 501L 页)
凶人郑元老始以上变功策勋。过数月。有武人李元成者。告元老实与挺昌通谋。后乃讳之。其外兄赵彬目见其书尺还往状。遂再设鞫问。元老又不明言逆党。但曰初不尽告者。本为申范华所嗾云。其言谲诡万变。听者错愕。槩元老怒范华之始䝱渠上变。而范华言轻。又不能不泄。其涕泣不发之状。既惧且怨。含毒次骨矣。在狱中。佯为绝粒不食者六七日。判义禁闵维重虑其径毙。入 上前 陈元老
废食状。仍曰。七日不食则死。明日即 (第 353L 页)
元老 不食之七日。 (第 353L 页)
元老 果死。则狱事将解散。无可凭问者。 上曰。 (第 353L 页)
元老 初上变。固当不死。径死则可虑。须即解其枷杻。探诘事情以闻。维重退坐鞫厅。召 (第 353L 页)
元老 去三木。引坐檐下。细问楠,坚造逆时果谁倡谋。为谋果自何时。 …… (第 353L 页)
元老 即开眼引粥饮。连吞数器。辄大言曰。倡谋者申范华。其谋则欲推李宇鼎为御营大将。以代金益勋为造始。而其为 …… (第 354H 页)
泯默。以避繁猥之嫌。不尽暴胸中之所冤结者乎。宏之疏曰。范华之所自以为功。不过机察逆节。漏报元勋。驱䝱 元老。 使之告变。此特一告者事耳。又曰。告者之录于三等。乃 先朝已成之制。若以范华为告者。则赏以三等可也。若 …… (第 359L 页)
已下烛者。而范华之初与 元老 相识。 (第 360H 页)
元老 之后与范华漏言坚,楠逆状之由。臣又尝略陈于上年四月请对之夕。想我 圣明亦必有以记存其委折矣。盖 (第 360H 页)
元老 初参于坚贼杀妻之谋。又预于驱辱妻兄之日。其时闾阎讹传。金锡翼等将欲呈状法曹。痛治驱伤本房副室之罪。而 (第 360H 页)
兵判尤欲杀 元老 以泄其愤。 (第 360H 页)
元老 闻此大恐。仍生自免之计。务为献忠之态。首以急易训将之说。使闻之于臣。而范华因此得闻坚,楠造逆之端。机 …… (第 360H 页)
招供若此者。实天诱之。使之然也。此岂范华之所敢自以为功也哉。虽然。若使范华初无先得讥诇之言。后无驱䝱 元老 之事。则虽使臣等数三人日夜焦忧。系念 邦国。而此不过入而仰屋。出而垂涕而已。虽亦复有李立身之类终年奔 …… (第 360H 页)
竖罪宗。望风吐款。无敢抵赖。而骈就西市之诛乎。由此言之。范华为 国效忠之功。终亦不可以尽没之也。至于 元老 再鞫之日。辄援范华为同罪 …… (第 360H 页)
有以相救。而范华虽不能自救。亦冀救范华者之并以救己。其为计至凶且巧矣。李宇鼎之图拟御营事本出于臣。而 元老 乃以为谋逆之首计。其捏做虚妄。至此而愈益明矣。而今之不识此狱之端绪者。辄指为 国效忠之人曰此亦一逆。 (第 360L 页)
是何其不择于言而信 元老 太笃也耶。臣于定功之际。已虑外间有大段忮怒范华者。故取考 列圣朝勋录。则平难之功。有李绥,赵球,南巀 (第 360L 页)
元老 不食之七日。 (第 353L 页)
元老 果死。则狱事将解散。无可凭问者。 上曰。 (第 353L 页)
元老 初上变。固当不死。径死则可虑。须即解其枷杻。探诘事情以闻。维重退坐鞫厅。召 (第 353L 页)
元老 去三木。引坐檐下。细问楠,坚造逆时果谁倡谋。为谋果自何时。 …… (第 353L 页)
元老 即开眼引粥饮。连吞数器。辄大言曰。倡谋者申范华。其谋则欲推李宇鼎为御营大将。以代金益勋为造始。而其为 …… (第 354H 页)
泯默。以避繁猥之嫌。不尽暴胸中之所冤结者乎。宏之疏曰。范华之所自以为功。不过机察逆节。漏报元勋。驱䝱 元老。 使之告变。此特一告者事耳。又曰。告者之录于三等。乃 先朝已成之制。若以范华为告者。则赏以三等可也。若 …… (第 359L 页)
已下烛者。而范华之初与 元老 相识。 (第 360H 页)
元老 之后与范华漏言坚,楠逆状之由。臣又尝略陈于上年四月请对之夕。想我 圣明亦必有以记存其委折矣。盖 (第 360H 页)
元老 初参于坚贼杀妻之谋。又预于驱辱妻兄之日。其时闾阎讹传。金锡翼等将欲呈状法曹。痛治驱伤本房副室之罪。而 (第 360H 页)
兵判尤欲杀 元老 以泄其愤。 (第 360H 页)
元老 闻此大恐。仍生自免之计。务为献忠之态。首以急易训将之说。使闻之于臣。而范华因此得闻坚,楠造逆之端。机 …… (第 360H 页)
招供若此者。实天诱之。使之然也。此岂范华之所敢自以为功也哉。虽然。若使范华初无先得讥诇之言。后无驱䝱 元老 之事。则虽使臣等数三人日夜焦忧。系念 邦国。而此不过入而仰屋。出而垂涕而已。虽亦复有李立身之类终年奔 …… (第 360H 页)
竖罪宗。望风吐款。无敢抵赖。而骈就西市之诛乎。由此言之。范华为 国效忠之功。终亦不可以尽没之也。至于 元老 再鞫之日。辄援范华为同罪 …… (第 360H 页)
有以相救。而范华虽不能自救。亦冀救范华者之并以救己。其为计至凶且巧矣。李宇鼎之图拟御营事本出于臣。而 元老 乃以为谋逆之首计。其捏做虚妄。至此而愈益明矣。而今之不识此狱之端绪者。辄指为 国效忠之人曰此亦一逆。 (第 360L 页)
是何其不择于言而信 元老 太笃也耶。臣于定功之际。已虑外间有大段忮怒范华者。故取考 列圣朝勋录。则平难之功。有李绥,赵球,南巀 (第 360L 页)
锢。优批皆许议处。及有司覆奏。皆请施行而 允之。独金弘郁事命推。覆奏之官大司宪洪命夏,应教李端相。面 陈元老
大臣之言。宜敬不宜咈。遂寝推考之 命。○八月。出留西湖晚休亭。(即五峰李公江榭)下交河。仍谒紫云书院 …… (第 578H 页)
怀保而泽及鳏寡。蠲逋欠宽刷法。平冤狱敦风教。作戒贪戒暴戒慢等文。诞告中外。使有所儆。 答曰。卿以国之 元老。 当上下忧遑之日。不敢曰在家不知。有此勤恳之诚。出于血忱。敬叹不已。予虽不敏。可不服膺体念。条陈事令庙 …… (第 578L 页)
靡不用极。及东归。迫于强邻。不得复畀弥纶之责。而礼遇倚毗。他相莫望焉。虽屏迹朝端。而频令入对。常称以 元老。 事无大小。靡不咨询。公感激殊私。不以处散为嫌。造膝之语。引经据义。几谏明议。必主于仁厚恻怛。语及国计 …… (第 581H 页)
罪。乞伏重典。 答曰。噫人心不淑。景象不佳。扇动之言。未知何许。而岂料无状之浮言。出于宰列之口。加于 元老 之身乎。累日静思。吁亦惨矣。卿以宽洪德量。何不思离娄章横逆至而自反等语乎。不必深思而为嫌。安心勿辞。 …… (第 583L 页)
见集中) 上辄遣近侍。温谕备至。十月。玉堂官李敏迪,洪柱三等上劄言。老星敢以一朝之愤。遂诬白首一节之 元老。 而朝廷视为薄眚。两司终无一言。国纲若在。岂容如是。体 …… (第 583L 页)
貌一坏。国随以替。宪府朴世模等又言士大夫虽在等夷。尚不当加以不近之言。老星诬以千金之说。至使 元老 大臣不得自安。世道寒心。此可见矣。请罢职不叙。 上屡遣承旨。谕以速视史事。公乃感激入谢。 赐柑。(南 (第 584H 页)
怀保而泽及鳏寡。蠲逋欠宽刷法。平冤狱敦风教。作戒贪戒暴戒慢等文。诞告中外。使有所儆。 答曰。卿以国之 元老。 当上下忧遑之日。不敢曰在家不知。有此勤恳之诚。出于血忱。敬叹不已。予虽不敏。可不服膺体念。条陈事令庙 …… (第 578L 页)
靡不用极。及东归。迫于强邻。不得复畀弥纶之责。而礼遇倚毗。他相莫望焉。虽屏迹朝端。而频令入对。常称以 元老。 事无大小。靡不咨询。公感激殊私。不以处散为嫌。造膝之语。引经据义。几谏明议。必主于仁厚恻怛。语及国计 …… (第 581H 页)
罪。乞伏重典。 答曰。噫人心不淑。景象不佳。扇动之言。未知何许。而岂料无状之浮言。出于宰列之口。加于 元老 之身乎。累日静思。吁亦惨矣。卿以宽洪德量。何不思离娄章横逆至而自反等语乎。不必深思而为嫌。安心勿辞。 …… (第 583L 页)
见集中) 上辄遣近侍。温谕备至。十月。玉堂官李敏迪,洪柱三等上劄言。老星敢以一朝之愤。遂诬白首一节之 元老。 而朝廷视为薄眚。两司终无一言。国纲若在。岂容如是。体 …… (第 583L 页)
貌一坏。国随以替。宪府朴世模等又言士大夫虽在等夷。尚不当加以不近之言。老星诬以千金之说。至使 元老 大臣不得自安。世道寒心。此可见矣。请罢职不叙。 上屡遣承旨。谕以速视史事。公乃感激入谢。 赐柑。(南 (第 58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