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詩文評類
送陈山长序
郡博士而下其尊且专者莫若书院数十年来朱文公
之说行祠宇遍东南各以四书为标准毫杪擿抉于其
所不必疑者而疑之口诵心臆孩提之童皆大言以欺
世故其用功少而取效近礼乐政刑之本兴衰治乱之
迹茫不能以知累累冠绶碍于铨部老死下僚卒莫能
以自见良有以也兰亭有书院自东平王侯始右军之
学非止于一艺也经纶忧世宁不仕焉以见其志审势
陈害瞭然指掌非善于谋国者不能也语必尧舜高自
誉道卒至变易纷扰而莫可救视右军之行事诚何如
哉参政 清敏陈公 之曾孙鉴翁为长于兰亭求余以言
家世之正学不能以告悯夫世之通弊知长于彼者考
右军之传仿其所言陈 (第 21b 页)
郡博士而下其尊且专者莫若书院数十年来朱文公
之说行祠宇遍东南各以四书为标准毫杪擿抉于其
所不必疑者而疑之口诵心臆孩提之童皆大言以欺
世故其用功少而取效近礼乐政刑之本兴
迹茫不能以知累累冠绶碍于铨部老死下僚卒莫能
以自见良有以也兰亭有书院自东平王侯始右军之
学非止于一艺也经纶忧世宁不仕焉以见其志审势
陈害瞭然指掌非善于谋国者不能也语必尧舜高自
誉道卒至变易纷扰而莫可救视右军之行事诚何如
哉参政 清敏陈公 之曾孙鉴翁为长于兰亭求余以言
家世之正学不能以告悯夫世之通弊知长于彼者考
右军之传仿其所言陈 (第 21b 页)
理宗御制并书者也郑忠定辅德明
谟之阁安晚之圃及甬东书院赵清敏之直清亭乳泉
及安贫乐道王直阁之汲古传忠 陈清敏 之世纶堂应
卫公之翁洲书院皆理宗笔也而郑鲁公未生忠定时
营寿藏于塔岭梦隔岸有庵高悬尝充达三字拥以蟠 (第 7a 页)
谟之阁安晚之圃及甬东书院赵清敏之直清亭乳泉
及安贫乐道王直阁之汲古传忠 陈清敏 之世纶堂应
卫公之翁洲书院皆理宗笔也而郑鲁公未生忠定时
营寿藏于塔岭梦隔岸有庵高悬尝充达三字拥以蟠 (第 7a 页)
行订俱右之臆谈兮渊鉴破乎迂冥(太祖/诏改)
(朱熹日月俱/左行之说)检班陈之分土兮何壤局而霄弘(班固 陈/卓 星土)
(之说天大地/小不为允审)尝有贰于分星兮亦未究其谛精夏曷不
中近天心兮三隅偏阔而空䆖经舍輹以 (第 31a 页)
(朱熹日月俱/左行之说)检班陈之分土兮何壤局而霄弘(班固 陈/卓 星土)
(之说天大地/小不为允审)尝有贰于分星兮亦未究其谛精夏曷不
中近天心兮三隅偏阔而空䆖经舍輹以 (第 31a 页)
为文须遇佳题伸直笔
为文须遇佳题伸直笔不然则文虽工不足贵也今世
以掌制为儒者至荣夫不能堪其任者固不足为荣矣
就能堪其任而朝廷或缪于升黜不必遇佳题朝廷或
牵于忌讳不能伸直笔则掌制乃儒者之至辱也开禧
间庙堂欲以水心直北门水心辞不能且云某作一诏
当用十日半月恐不及事盖是时国论巳非水心正虑
堕此二者故设辞耳筼匆初入馆史相极倾慕未几意
向不合语人曰陈寿老好一台諌官只太执耳后又遣
所亲谕意欲以为权直学士院筼匆答云某不能以文
字与人改不可为权直史闻之不乐筼匆遂久不迁盖
史当国凡代言者必进稿本史或手自涂抹或令馆人
删改如辛卯火灾 陈立道卓 草罪巳求言诏有云朕为 (第 7a 页)
为文须遇佳题伸直笔不然则文虽工不足贵也今世
以掌制为儒者至荣夫不能堪其任者固不足为荣矣
就能堪其任而朝廷或缪于升黜不必遇佳题朝廷或
牵于忌讳不能伸直笔则掌制乃儒者之至辱也开禧
间庙堂欲以水心直北门水心辞不能且云某作一诏
当用十日半月恐不及事盖是时国论巳非水心正虑
堕此二者故设辞耳筼匆初入馆史相极倾慕未几意
向不合语人曰陈寿老好一台諌官只太执耳后又遣
所亲谕意欲以为权直学士院筼匆答云某不能以文
字与人改不可为权直史闻之不乐筼匆遂久不迁盖
史当国凡代言者必进稿本史或手自涂抹或令馆人
删改如辛卯火灾 陈立道卓 草罪巳求言诏有云朕为 (第 7a 页)
免傅会而然耶。王奕以十二次。谓出于黄帝。则实沈之名。可前知于高辛之前。大梁之称。可预言于分晋之先耶。 陈卓
以星名。谓出于甘石。则羽林郎将。春秋亦有此官。王良,造父。当时亦有此人耶。北斗当春夏则其色青而赤。当 …… (第 251L 页)
四而夜刻四十六。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故夏至昼刻八十二而夜刻一十有八者。出入之不同也。州郡躔次。始于 陈卓, 范蠡。而翼,轸为荆楚之野。江夏入翼十二度。长沙入轸十六度。则南土虽广。不出翼轸之表矣。天河起没。肇于 (第 256H 页)
四而夜刻四十六。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故夏至昼刻八十二而夜刻一十有八者。出入之不同也。州郡躔次。始于 陈卓, 范蠡。而翼,轸为荆楚之野。江夏入翼十二度。长沙入轸十六度。则南土虽广。不出翼轸之表矣。天河起没。肇于 (第 256H 页)
三十四母分为五音者
삽화 새창열기
以上融喉舌二音。斯乃音韵之祖。因之配合而生生无穷焉。
肃府淳化帖
肃府淳化帖事。详见池北偶谈。肃府淳化帖。本自庄王受封。 太祖赐之宋刻。(相传有龙胆壶,凤喙卮。并帖而三。)宪王时。洮泯道𩒮川张鹤鸣。得李子崇本于白下。材官本于皋兰。请肃王赐帖挍雠。见古法帖数段久𡙇而玆独全。知为马房光怪以前物也。姑苏温如玉南唐张应旨为之双钩。鹤鸣携之黔阳。宪王乃镌石于兰。未竟而薨。世子识鋐卒业于万历辛酉。先后七年。其初拓用太史纸,程君房墨。人间难得榻工。有私购者直五十千。刻用富平石一百四十四,叶二百五十三。藏府东西园殿。鼎革时石几沦缺。顺治甲午。洮泯道杨州 陈卓 补刻。复成全璧。然神明不备。视初拓经庭矣。乙卯。平凉逆焰及兰靖逆奋威二将。自河西来军于龙 (第 115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以上融喉舌二音。斯乃音韵之祖。因之配合而生生无穷焉。
肃府淳化帖
肃府淳化帖事。详见池北偶谈。肃府淳化帖。本自庄王受封。 太祖赐之宋刻。(相传有龙胆壶,凤喙卮。并帖而三。)宪王时。洮泯道𩒮川张鹤鸣。得李子崇本于白下。材官本于皋兰。请肃王赐帖挍雠。见古法帖数段久𡙇而玆独全。知为马房光怪以前物也。姑苏温如玉南唐张应旨为之双钩。鹤鸣携之黔阳。宪王乃镌石于兰。未竟而薨。世子识鋐卒业于万历辛酉。先后七年。其初拓用太史纸,程君房墨。人间难得榻工。有私购者直五十千。刻用富平石一百四十四,叶二百五十三。藏府东西园殿。鼎革时石几沦缺。顺治甲午。洮泯道杨州 陈卓 补刻。复成全璧。然神明不备。视初拓经庭矣。乙卯。平凉逆焰及兰靖逆奋威二将。自河西来军于龙 (第 115H 页)
奕以以(下以字恐衍)十二次。谓出于黄帝。则实沈之名。可前知于高辛之前。大梁之称。可预言于分晋之先耶。 陈卓
以星名谓出于甘石。则羽林郎将。春秋亦有此官。王良,造父。当时亦有此人耶。北斗当春夏则其色青而赤。当秋 …… (第 144L 页)
言。不足辨其先后也。羽林郎将。俱是汉官。王良造父。并系周人。而微垣列宿。或借其称。则甘石之著星图。 陈卓 之述天官。亦必有后人之增加也。北斗运天中而均五行。故随四时而异色。土星近日躔而作椭圆。故以赤道而殊形 (第 148L 页)
言。不足辨其先后也。羽林郎将。俱是汉官。王良造父。并系周人。而微垣列宿。或借其称。则甘石之著星图。 陈卓 之述天官。亦必有后人之增加也。北斗运天中而均五行。故随四时而异色。土星近日躔而作椭圆。故以赤道而殊形 (第 148L 页)
八十三。张衡曰。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数万一千五百一十。 陈卓
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大凡二百八十二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案南极入地。自古不知南。维有几星。利玛 (第 493L 页)
免傅会而然耶。王奕以十二次。谓出于黄帝。则实沈之名。可前知于高辛之前。大梁之称。可预言于分晋之先耶。 陈卓。
以星名。谓出于甘石。则羽林郎将。春秋亦有此官。王良造父当时。亦有此人耶。北斗当春夏则其色青而赤。当秋 (第 271L 页)
幼学金彦博对。杨赐陈耽徒知陈寔之为贤。而不能以其职让之。盖其患失之心。胜于让贤也。孟子曰好名之士。能让千乘之国。赐与耽也。其亦好名士之罪人乎。
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分之为十二次。则一次为几度几分欤。三统历则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天文志则以十二州配十二次。今若以九州分属于十二次。则一州之野。当配几次几度欤。自班固三统历而为蔡邕月令章句。固之于邕为几年。自月令章句而为 陈卓 天文志。邕之于卓为几年。而其间轨度之推迁。郡邑之沿革。今可一一追考欤。
幼学李益显对。以九百四十分 (第 311H 页)
为一度之说。分十二次。则各三十度四百十一分有奇。以星家周天度数之说。分十二次。则各三十度六十六分五十秒。而奇零不齐之数。不可分析。则唐一行岁差之法出焉。至于西洋之法。则但以为三百六十度。而除却五度四分度之一。初无奇零之数。若以此分属十二州九州之次。则十二州每次三十度。九州每次四十度矣。若以十二次属之于列宿之躔。则
角之度十二。轸之度十七。而各有度数之多寡。虚危之属青。毕昴之属冀。亦有地方之广狭。不免牴牾之叹矣。班固三统历。与蔡邕月令章句。其间不过九十馀年。邕后距 陈卓。 亦不过百馀年。而各自径庭。其间轨度之推迁。则一是大火之次。而或属之亢。或属之氐。一是实沈之次。而或属 …… (第 311L 页)
。而班固以十二次配十二野。此分野之说所由始也。蔡邕载之月令章句。陈卓著为郡国宿度。而其说不无异同。如 陈卓 之计宿度。比蔡邕所计。常多几度。大火之次。蔡属之自亢至尾。陈属之自氐至尾。实沈之次。蔡属之晋。陈属之 (第 311L 页)
魏。其所指陈之有所违错者何也。可明言其得失欤。
进士安光宇对。蔡邕 陈卓 二家之得失。臣未敢的指。而以周天度数岁差之法观之。则二家之推步。必有所据于其时。而既有奇零不齐之数。 (第 311L 页)
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分之为十二次。则一次为几度几分欤。三统历则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天文志则以十二州配十二次。今若以九州分属于十二次。则一州之野。当配几次几度欤。自班固三统历而为蔡邕月令章句。固之于邕为几年。自月令章句而为 陈卓 天文志。邕之于卓为几年。而其间轨度之推迁。郡邑之沿革。今可一一追考欤。
幼学李益显对。以九百四十分 (第 311H 页)
为一度之说。分十二次。则各三十度四百十一分有奇。以星家周天度数之说。分十二次。则各三十度六十六分五十秒。而奇零不齐之数。不可分析。则唐一行岁差之法出焉。至于西洋之法。则但以为三百六十度。而除却五度四分度之一。初无奇零之数。若以此分属十二州九州之次。则十二州每次三十度。九州每次四十度矣。若以十二次属之于列宿之躔。则
角之度十二。轸之度十七。而各有度数之多寡。虚危之属青。毕昴之属冀。亦有地方之广狭。不免牴牾之叹矣。班固三统历。与蔡邕月令章句。其间不过九十馀年。邕后距 陈卓。 亦不过百馀年。而各自径庭。其间轨度之推迁。则一是大火之次。而或属之亢。或属之氐。一是实沈之次。而或属 …… (第 311L 页)
。而班固以十二次配十二野。此分野之说所由始也。蔡邕载之月令章句。陈卓著为郡国宿度。而其说不无异同。如 陈卓 之计宿度。比蔡邕所计。常多几度。大火之次。蔡属之自亢至尾。陈属之自氐至尾。实沈之次。蔡属之晋。陈属之 (第 311L 页)
魏。其所指陈之有所违错者何也。可明言其得失欤。
进士安光宇对。蔡邕 陈卓 二家之得失。臣未敢的指。而以周天度数岁差之法观之。则二家之推步。必有所据于其时。而既有奇零不齐之数。 (第 311L 页)
。可以揣认。而云鸟无心倦飞之句。直有太虚气象。
星象最不可晓。巫咸,甘德,石申,司马迁,班固,张衡, 陈卓, 张子信,李淳风,邹淮,余琇,王朴之徒。皆有记注。一万一千五百之微星。或多失传。而大略具见于历学摘奇。 (第 167H 页)
星象最不可晓。巫咸,甘德,石申,司马迁,班固,张衡, 陈卓, 张子信,李淳风,邹淮,余琇,王朴之徒。皆有记注。一万一千五百之微星。或多失传。而大略具见于历学摘奇。 (第 167H 页)
大梁之称。可预言于分晋之先耶。 陈卓
以星名谓出于甘石。则羽林郎将。春秋亦有此官。王良造父当时亦有此人耶。北斗当春夏则其色青而赤。当秋冬则 …… (第 273L 页)
中南疆日辟。河道既移之训。臣固庄诵之不暇矣。辰次分纪。鸿荒之年代莫考。列宿名位。汉儒之傅会多说。王奕 陈卓 之论。未必的有师承。则始自黄帝。出于甘石。又何可知也。北斗之异色。填星之殊形。乃是星历家测望所得。而 (第 276L 页)
中南疆日辟。河道既移之训。臣固庄诵之不暇矣。辰次分纪。鸿荒之年代莫考。列宿名位。汉儒之傅会多说。王奕 陈卓 之论。未必的有师承。则始自黄帝。出于甘石。又何可知也。北斗之异色。填星之殊形。乃是星历家测望所得。而 (第 27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