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唐河南龙门天竺寺碑   苏 颋

形器分有宰匠名言立有导师上圣卓然大仙之旨也
定融于惠惠无不明明證于觉觉无不定虚(一作/若)其照
然观我动以权而应物智周斯大功利斯远继善者循
乎业欲仁者适乎变业乃至于无相变复存于有作使
因城之广刹土之严其来尚矣天竺寺者天竺王子避
位出家三藏法师宝思惟之立也夫所宗谓道道崇可
让位况生于佛国所慕惟法法住可济时况行于人代
其吴季子 安世高
之事鲁仲尼康僧会之徒欤不然何 (第 1b 页)
业此其畜量以含世乘物以御情有非人所易测者而
史以折屐讥之谬矣子瞻自谪齐 安清
高自居傲睨一
世固未免知者之过然渡海以后所造日邃庶几所谓
齐得丧一生死者高风大节独不当比于秦之所谓伊 (第 10b 页)
闻往视之对曰此真佛神也公取像澡浴 安清
净处像
遂放光公又怖谓神瞋也宰三牲以祭之诸善神等擎
弃远处公又大怖以问由余答曰臣闻佛清净不进酒
肉爱 (第 25b 页)
清朝者岂
终隐而已耶鲍先生不妄人也其言固有徵于异日哉
   清隐汪处士(宁/)墓志铭    魏 骥 新安清
隐汪处士既卒后十六年成化丙戌岁其子护
等持其亲程升所为状来予门泣且拜求铭以著圹中义
不得辞因志之处士 (第 32b 页)

日安般无能质者于是世尊化为两生一曰何等一曰
尊主演于斯义出矣大士上人六双十二辈靡不执行
有菩萨者 安清
(第 31b 页)
世高
安息王嫡后之子让国与叔驰
避本土翔而后进遂处京师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综
神模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动针 (第 31b 页)
菩萨不灭想取證也此三乘虽同假禅静至于建志厥
初各有攸归故学者宜恢心宏模植栽于始也汉之季
世有舍家开士 安清
(第 24a 页)
世高
安息国王之太子也审荣 (第 24a 页)
  安般注序(安穷览经典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序致渊富妙尽深旨)
安般者出入也道之所寄无往不因德之所寓无往不

托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也寄息故
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
以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
故无形而不因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
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开
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彼我双废者守乎唯守也故修
行经以斯二法而成寂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
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斯皆乘四禅

之妙止御六息之大辨者也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
末有何难也安般居十念之一于五根则念根也故撰
法句者属唯念品也昔汉氏之末有 安世高
者博闻稽
古特专阿毗昙学其所出经禅数最悉此经其所译也
兹乃趣道之要径何莫由斯道也魏初康会为之注义
义 …… (第 5a 页)
  人本欲生经序
人本欲生经者照乎十二因缘而成四谛也本者痴也
欲者爱也生者生死也略举十二之三以为目也人在
生死莫不浪滞于三世飘萦于九止绸缪八缚者也十
二因缘于九止则第一人亦天也四谛所鉴鉴乎九止
八解所正正乎八邪邪正则无往而不恬止鉴则无往
而不愉无往而不愉故能洞照傍通无往而不恬故能

神变应会神变应会则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则不言而
化不言而化故无弃入不疾而速故无遗物物之不遗
人之不弃斯禅智之由也故经曰道从禅智得近泥洹
岂虚也哉诚近归之要也斯经似 安世高
译为晋言也
言古文悉义妙理婉睹其幽堂之美阙庭之富或寡矣
安每览其文欲疲不能所乐而玩者三观之妙也所思 …… (第 8a 页)
范多阙仰希古烈滞而未究寤寐忧悸有若
疾首每惜兹邦禅业替废敢作注于句末虽未足光融
圣典且发蒙者傥易览焉 安世高
善开禅数斯经似其
所出故录之于末 (第 11b 页)
十二章 安清
之出百六十品无以或异大王沐浴持奉
擎跪钻习多写广述阐扬玄旨孰匪医王即斯药树不
待眼瞬无劳苦口舍兹六术 (第 6a 页)
  题张太玄为陈升海画庐山图
谁向匡庐成旧隐画中一似梦中看千株松树参天起
一个茅亭傍水 安清
风空谷传吟啸白日高岑生羽翰
寄语山中陆脩静葛巾不畏过溪寒
  别国史院鳌峰石
秋雨莓苔数尺身文章曾见 (第 21a 页)
 明公过访遗迹殿后荒榛中得小石碑刻深师画像及自赞云

 老来无地可栖身一庵且寄包山下恍然悟三世往来如臂屈
 伸之旨于是命其徒达镕专勤葺搆造禅堂五楹以 安清
众唯
 大殿上雨旁风梁陊栋泐金容宝座日就崩压将建鼓以号于
 四众惧弗吾应也于是偕其徒腰包扣余以唱导之 (第 51a 页)
行足以感天
地动鬼神而后获其应然必使之遭此者盖将显君子
之善申祐命之公以为下土劝也尝稽公之履察公之 安清
操峻节忠言惠政行已立朝足以式士类而范官
常是变也当死生大故之时乃能从容就命不忘拯同 (第 21b 页)
  赠主簿黄君序
留都重地京储又重事也旧设宪臣董之后罢不设而

𨽻于户部大司徒东村曹公符下金坛旌主簿黄君之
肃给以摄董储故也曹公旧抚南畿御海寇则亘长城
于万里折权幸则屹底柱于中流近以耆宿起践八座
其言所加天下为重而黄君得此可贺也乃乡人犹欲
得予言以贺黄君夫黄君得曹公之言重矣又奚事于
予言虽然予见黄君恂恂然乐闻善盖不欲以所得自
满者昔文公朱先生尝主同安簿其记高士轩者有曰 汉世高
士不为主簿者实御史属名秩不卑然其谓士 (第 4b 页)
十馀年哲
以予交久之深求为之铭遂为叙次之如此铭曰 学
至进士位列教官志行洁清操履方端识察几微生顺
安清
风凛然百世不刋 (第 70a 页)
来田畴永荒必至大损
国课惟是淮扬徐三属被灾州县共计二十馀处其被
灾稍轻者拯救犹易至于淮属之邳睢山盐海 安清
(第 26b 页)
  题丰城徐以观卷后

昔徐孺子躬耕东湖非其力不食 汉世高
之以观以耕
为乐盖其馀裔闻其风而有立者欤
  跋丰城航溪朱光孚诗集后
诗本人情情真则语真故虽不假雕琢 (第 19a 页)
 宫亭湖中分风船行者㪯帆相逢栾巴未到数日庙有

神不复作声高僧传 安清
(第 9b 页)
世高
自言前身巳经出家
 有一同学多嗔高与诀云卿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
 必当相度灵帝末行过宫亭湖庙庙甚灵能 (第 9b 页)
  瑞州路北乾明寺记
瑞州城东北有山曰妙高登兹山者山川之高深树木
之阴森莲花之敷芬禽鸟之翔吟凡一郡之胜萃于人
目盖俗氛所不能至而佛境之所融摄也在昔宋时祀

洪山灵峰尊者于其颠郡人祷焉雨旸弗愆而物无疵
疠于是延乾明寺尼妙智俾主祠事智以苦行净业檀
施聿来因辟祠为寺而自别为北乾明焉仍乾明之名
示不忘本而加北者以方所言也既乃度元胜永远了
敬绍勤为徒敬也勤也得智之道相与刻苦励行拓故
宏新而敬之徒法玉贵亨益思所以卒智之始图乃搆
堂以 安清
钵筑室以严净居法堂西敞灵祠南启佛天
菩萨罗汉之像经律论教之藏各为大屋以覆之栋宇 (第 11b 页)
  余为官一十三年历部郎郡守监司以及治郧抚楚日
惟国事苍生为念不敢私其妻子未尝有负军民室鲜
冶容家无长物(晋书王恭传恭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簟忱谓其有馀因求之恭
辄以簟送焉遂生荐上忱闻而大惊恭曰吾生平无长物长音仗)
今任讨贼艰苦万端

成败利钝付之天毁誉是非听之人顶踵发肤归之君
父惟愿作吾匹者体吾心以媳代子笃其妇规以母代
父敦其家训务使两亲娱于堂四稚习于学吾愿足矣
他何计焉时大寇西遁督旅入关寄此相勉

  寄训副室

  惟尔为糟糠之亚宜佐阃政于无愆诚心以抚诸儿小
心以事亲上修母道而循妾规理中馈维勤 安清
贫若
素其不尔疚也余受专征重任久谢儿女之情身任戎 (第 8a 页)
法师
宝思惟之立也。夫所宗谓道。道崇可让位。况生于佛国。所
慕惟法。法住可济时。况行于人代。其吴季子 安世高
之事。
鲁仲尼康僧会之徒欤。不然。何以谛俗归真。秉彝宏教之
极也。故誓于东震。发自南离。藏戒珠。却商 (第 08b 页)
。)

释氏

严佛调

  佛调或作浮调,临淮人,官都尉(见支谦《法句经序》)灵帝末出家,通译 佛经,
与安世高、安玄齐名。

沙弥卜慧章句序

  昔在佛世,经法未记,言出尊口,弟子诵习,辞约而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