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黄子善” 相关资源

總集類
別集類
  吴君子悦潮之海阳䌽塘产也生五十年口不敢妄言
心不敢妄设泰常毅斋黄子曰贤士也甘泉子亦曰贤
士也吾观之冑监旧矣其言若讷讷尔其心若恤恤尔
其言讷讷尔则言必思行也其心恤恤尔则行必思言
也其斯以为贤乎七年冬子悦由助教擢靖江王府长
史黄子曰盍赠诸甘泉子曰笃尔初扩尔知斯赠而已
矣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何谓善何谓道天理而已矣子悦
察诸天理有而乐焉斯贤士矣尔乐斯贤贤斯圣圣斯
天天斯神则乃王慕而好其善好之无巳焉好斯笃笃
斯有有斯安安斯乐乐斯贤王矣尔夫如是则东平不
得专美于前而吴君之责毕矣是不足以赠乎 黄子善
而书之以光行李

  送南京户部尚书蒋先生致仕归全州序

  古之一门并显者固不少独称二疏为贤称二疏 (第 28a 页)
   答黄乃初(己酉)
   答黄乃初(壬子)
   答黄乃初(癸丑)
   答韩正中(德铢○丁巳)
   答 黄子善(道性○癸卯)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十
 书
   答宋晦叔(元求○丁未)
   与宋晦叔(戊申)
   与宋晦叔 ……   与洪巨源(浚○戊申)
   答洪巨源(己酉)
   答洪巨源
   答黄孟济(云河○丁未)
   答黄孟济
   答 黄子善
   答 黄子善
   答 黄子善
   答 黄子善
   答宋晦叔(元求○癸丑)
   答丁(秉燮○己酉)
   答郑养直(圭在○丁巳)
   答李士
  别纸
古者太学。先圣先师无木牌明證。然以太庙及私庙之有主祏推之。则太学圣庙亦应有神版标题。不徒设虚位而已。
开元礼及五礼仪释奠。赞引御史大祝。至于享官。引典祀官协律郎。以至于献官。皆由东门入。初无献官独由正门之文。
一跪而四俯。此东俗之行于 殿庭者也。名曰四拜。而实不成再拜。 文庙之礼亦然。此恐礼之末失。非先王之定制也。
书院之名。昉于宋代。而白鹿洞学馆。自南唐时。已成国学。中经毁废。朱先生得其遗址。创立书院。落成之日。率诸生释奠于先圣先师。未闻其频年行祀也。厥后踵而慕效。书院遍于天下。而因各奉其地所尊敬之先贤以祀之。盖亦因时而礼有义起也。
文谢诸公闻崖海之报则岂不致方丧之节乎。虽未见明文。而不可谓其不服也。
黄子善(道性○癸卯)
空谷而获跫音。远天而寄情讯。此喜可量耶。矧伊英妙之质而问学之是急。苟勉进不止。吾党有庄士。区区艳爱 (第 100H 页)
昏昏是唾呓中物。非鬼非人。此何状哉。万事休废。一死尚迟。苦不可不(衍字)言。馀不多复。仰惟照谅。
黄子善

病里索居。秋怀益憀凓。即此承书。粗可慰释。晨夕怡愉。旨供倖不乏。退而从群秀游。摊经讲理。得之则喜。不 …… (第 504H 页)
诺。而补注于当条之下。斯为正当而无欠体貌尔。惟贤者可谅之也。此意已说及于致行。幸叩询而财处之也。
黄子善
夏间惠书。非一而再可感也。便旷稽覆。想深诛其逋慢也。及此秋高。省事更若何。新筑幽隐。翁季对讲。朝出而 …… (第 504L 页)
月后黪笠缟衣黪带。以至二十八月之朔日或上丁而即吉。此有先儒诸说可考也。但吉祭则不可行耳。谅之焉。
黄子善
以心而相照。以义而自饬。此为不忘者至矣。何必屑屑然往来之礼是尚耶。年来知 (第 505H 页)
子善
替干力穑。以尽其职。馀力犹不废文史。区区每切钦向。玆承书深以无所成为叹。亦固不自足之义(一作美)意。 (第 505H 页)
然为学而不本于孝弟。欲孝而不顾于养。将焉用彼学耶。 子善
英明俊逸。窃恐其不肯伏作野人常业。今而后可信 (第 505H 页)
子善
之就朴实头。占得安身立命之基也。惟从此俛首着脚。日孳孳乎所当为之事。而更浇灌之以平日所读。体验而磨勘 …… (第 505H 页)
。则将见所履之无往而不顺矣。此便是实学。幸勉勉毋怠。如何如何。岁律已穷。正乞彩欢增休。用慰遐祷。
黄子善
 
昏礼公服似僭。
或问士未仕用命服礼乎。程子曰重其礼者。当盛其服。古亦有是。朱子曰士昏礼谓摄盛。以 (第 505H 页)
   答族侄晦夫
   与族侄晦夫
   答李道见(厚明)
   答黄乃初(复性)
   答黄乃初问目
   答 黄子善(道性)
   答李由道(钟培)
   答朴华国(尚允)
   答族孙孟益(在谦)
   答金极敷(奎会)
 乐记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又曰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崇术立教。各有分别耶。四术四教。礼乐诗书。不甚架叠耶。
四术即诗书礼乐。四教即春夏秋冬。既崇之矣。又立

之矣。曷不以教之乎。语其归则乃一诗书礼乐。而明言其入德之路。故曰四术。复言其习之之目。故曰四教。
黄子善(道性)
前秋惠然。已非偶然。且以佳篇为赠。读之知词彩有格。志向有定。然匆匆奉别。未得从容罄所怀。又玆承书。 (第 710L 页)
   与甘英八(壬子)
   答甘英八(癸丑)
   答李声玉(凤熙○戊午)
   答南建叔(秉模○甲子)
   答 黄子善(道性○丁未)
   答 黄子善
别纸(戊申)
   答 黄子善(辛亥)
   答甘圣樯(济铉○己酉)
   与甘圣樯(辛亥)
   答甘圣樯(癸丑)
   答甘圣樯别纸(
害。大抵所谓色目。大误学者。不审贤者亦色目中人耶。吾人当先祛此习然后。可看得公正义理。如何如何。
黄子善(道性○丁未)
恋中得专人示谕。故人良厚。曾传读得吃紧否。彻上彻下。此圣人涂辙。一掴一棒。不可放过也。此世乱矣。斯 …… (第 272H 页)
鄙人曾于子女昏嫁。皆用亲迎礼。盖亦甚便也。好礼之家踵而行之。则尚可以复古。而只怕今人自不举行也。
黄子善
别纸(戊申)
 古之冠者告于祠堂。今俗无庙家当如何。
今人庙制不立。果甚妨于行礼。虽无庙室。自有壁龛 …… (第 272L 页)
 忌祭之并祭考妣非礼。而已成习俗。未知尊门之规如何。
并祭考妣。退陶虽谓之非礼。然小牢以某妃配某氏。祭统同几而依神。程氏祀先例及朱子四位共一卓之论。岂非

并祭之可据乎。我 朝五礼仪。国制亦然矣。鄙家则考祭并祭妣。妣祭只祭妣。然终恐并祭考妣为安于心。而且得古礼之意也。从前各椟之家则或可以各祭耶。
黄子善(辛亥)
所示承重庶子为其母缌。仪礼也家礼也。焉有异议。所以缌者。盖亦有死于宫中。三月不举祭故也。被发本非正 (第 273L 页)
   东庵金公孝子也。筑亭于桂山之下。作诗以志之。士大夫和之者甚众。其孙昌奎请余和其诗。作铭以应之。
菀彼桂山。山明水碧。桂山之椒。东庵攸宅。猗欤东庵。邃学笃行。维玆百行。孝为天性。藩臣绣臣。荐之剡磨。 天王曰咨。予闻如何。煌煌卿月。照耀山扃。屹屹乌头。夫妇双旌。桂亭何有。东翁之躅。满架图书。盈庭花木。翁乘尻马。陟降在玆。噫嘻来仍。宜尔有思。遹追先孝。宁或敢忘。镜考无替。百世斯堂。
实庵铭
   武陵 黄子善
请余为学之要曰。刚斋李公曾以实 (第 649L 页)
  夜上洛瑞楼口吟
   旅馆夜起谩吟
   挽河复源(载昆○二首)
   三峰堂会拈韵
   和赠 黄子善(道性)
   和寄金锡羲(麟洛)
   寿郭鸣远回甲
   刊四礼辑要志感
   权丁若(丙夏)见访
   ……   答李允钦(明源○己丑)
   答李允钦
   答李允钦别纸(壬辰)
   答李子中(宪昌○甲寅)
   答朴 子善(熙元○庚子)
   答朴 子善
别纸(戊戌)
大溪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书
   答河叔亨(谦镇○己亥)
   答河叔亨(庚子)
   ……   莲龟宝帖序
   坊约序
   石楠二大字序
   送崔溪南元则序
   月田志序
   送朴 子善

   春秋义例类辑序
   曲礼章句序
   内则章句序
   退云亭契案序
   李紫东圣养文 ……   答宋景文(庚子)
   答郑敬可(镕○甲辰)
   答安圣能(弘远○丙午)
   答权德初(▣▣○丙午)
   答 黄子善(道性○丁未)
   与金乃彦(▣▣○乙卯)
   答宋舜佐(浚弼)
   答韩君瑞(禹锡○癸卯)
   答族孙刚
壁苍松经旧雪。连堤绿草喜新年。已知经卷违今世。且抱琴樽乐我贤。祇有父书存职事。庶将梳洗寿斯传。
和赠 黄子善(道性)
一江何遽限西东。此意同时此事同。主宰真源元一理。纲常大义岂殊衷。惭吾德业随年老。爱尔心眸占地隆。万 (第 70H 页)
本可印。或有已装新件。幸曲为周旋。俾得奉之而归。永作私门宝藏。亦所以广先德而惠斯世也。千万拜祝。
黄子善(道性○丁未)
一别二载。得手画又足次面。但恨多少新得。无由开沃此老洫心肚也。承无能进一步。惟神气渐非前日耳。江阳 (第 699H 页)
   送别翠涧赵良彦(炳泽)
   悼河复源(进洙)
   己酉八月。闻新报有感。
   悼安义士(重根)二绝
   武陵 黄子善(道性)
,桧山甘子楫(济铉)肯访深山。其意可感。临别出示二绝。辄次以谢之。
   次姜致周(锡望)醒圃韵
  ……   答文周尚(浩惺○乙未)
   答孙子顾(明秀○庚寅)
   与孙子顾
   答孙子顾诗传问目
   答朴 子善(熙元○癸卯)
   答朴文英(泰秀○己亥)
   答朴文英
老柏轩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书
   答权君五(奎○戊
古人论次第。沙中倡起可同年。
毁形易服不须说。炭漆刑人同一心。后来谁续紫阳笔。名姓当为百世钦。
武陵 黄子善(道性)
,桧山甘子楫(济铉)肯访深山。其意可感。临别出示二绝。辄次以谢之。
大道危如发。出门却怕歧。苟能不失 (第 9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