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参谋得告暂归留别同舍次韵
    次韵茂通喜雨
    送张巨山著作使闽分韵得我字
    石夫人挽词 送 黄平国
倅邵武
    答吴济仲见寄
    次韵邓天启贺茅舍新成二首
    次韵延年弟相庆 次韵宗仁弟相 (第 14a 页)
 星湖僿说云。我 成宗二十二年(明孝宗弘治四年。)春正月。尼么车野人。寇造山堡。抢掠人畜。庆兴府使罗嗣宗追之。中箭死。将讨之。城底野人吾道里等。皆言女真兀狄哈。有五姓而尼么车最盛。居速平江边。距我境五日程。其间有郁地林深路阨。过此平原矣。可以长驱往征。于是以永安

道观察使许琮。为都元帅。大司宪李季全。为副。发兵二万。刻日进讨。是时。城底野人大护军阿良哈。愿为向导。琮率李季全田霖 黄衡
等诸将。由稳城。造浮桥于豆满河。十月辛酉。渡师。有兀狄哈游兵。擒斩三人。馀四人逸。乙丑。前军踰郁地。 (第 366L 页)
 
(故实)丙寅反正。(朴元宗柳顺汀成希颜等。奉 主上反正。)
  丁卯。李颗狱。(卢永孙告李颗等谋逆。并被杀。)
  庚午。三浦倭乱。(遣柳聃年 黄衡
等。讨平之。)
  癸酉。复 昭陵。(即显德王后陵。○世祖丁丑。迁陵。失所在。至是。三司百官。上章请 (第 462L 页)
国地方者也。 英庙差陪臣辛引孙献于 帝。 中庙庚午。三浦倭叛陷庆尚之荠浦,熊川等城。遣防御使柳聃年, 黄衡
讨破之。 明庙乙卯。寇全罗道。陷达梁,长兴,灵岩,于兰马岛,康津,加里浦。杀兵使元绩等。 京师戒严。 (第 191H 页)
。其岛主宗盛长岁遣船二十五只。又有特送船。本国岁赐米豆百石。正德庚午。岭南二浦倭奴叛。防御使柳聃年, 黄衡
等讨平之。嘉靖乙卯。来寇湖南。 (第 252H 页)
   [成世昌见慕斋之穷约而易豪华衾枕]
   [徐花潭六日不食而无饥乏之色]
   [三浦倭奴之叛也柳聃年荐 黄衡
为防御使]
   黄衡
植松数千于江华而豫见用处]
   [梁应鼎称金麟厚为今之颜子]
   [宋纯得出南大门]
   [宋
造窝铺。以便往来。渔采货贸。小邦为不欲战斗其民而勉从之。至正德庚午年。倭户作乱。杀死边吏。小邦遣大将 黄衡
讨歼之。遂不复有三浦窝铺。其后倭人稍复来款。又要互市。小邦只于釜山镇城外设倭馆。以便旅寓而 (第 323H 页)
大意。皆是乙巳秋事。甲辰字。恐误。(国朝故事)正德庚午。三浦倭奴作乱。杀荠浦佥使李友曾。遣将柳聃年, 黄衡
等。讨平之。遂绝不许纳款。至是。倭人累乞和。朝廷因前事却之。)
苗民((文献通考)有苗氏。缙云氏之后 (第 329H 页)
   辞同知成均馆事及副提学疏
   请归养疏
   辞刑曹判书劄
   狱中疏
   论许氏臧获及 黄衡
卢种疏
 孤峰乱藁
   十一箴(并序○乙丑丙寅间作。不在稿。)
 书札追录
   奉复安求礼
  
之明。俯烛幽怀。沥情号穷。不暇择声。万一见察。死无所恨。渎冒 天威。无任战兢慄惶之至。
论许氏臧获及 黄衡
卢种疏
臣等谨按。明者广纳以成人。闇者独用以败德。夫明闇之几。一心公私之分也。公则以天地为体。以万姓 …… (第 215H 页)
自古丧亡之兆。莫不始于君臣离隔而终于疾怨。遂至于不忍言。可不惧哉。冀回乾断。毋分长前过以答舆望。至于 黄衡,
卢种事。论列已悉。 殿下亦可知国论所在。而亦不即革而新之。臣等窃惑焉。衡也素无学识。性又贪暴。直以弓 (第 217H 页)
如旧。归后遇东人。必问先生安否。○是年。先生三为远接使。再往平安道。与迎慰使卢公弼,宋轶,金谌及府使 黄衡。
会于义州新亭。更名曰聚胜亭。作记揭壁。)还拜议政府右参赞。复兼弘文馆大提学。○复 启请选年少有才名者 (第 216L 页)
   教忠清道观察使某书
   教 巡边都体察使宋轶书
   教黄海道观察使某书
 谕书
   谕庆尚道节度使 黄衡

 传旨
   因旱求言传旨
   下议政府求言 传旨
   下礼曹崇小学传旨
 书
   复日本
  

[正德四年( 中宗大王四年)己巳]
  [十月]
一日己未。晴。 御经筵。○执义权敏手,持平权希孟 启。庆尚节度使 黄衡
贪酷。请递之。敏手曰。 (第 405H 页)
黄衡
家庙震再。此衡恶彰著而天示警也。春秋书震夷伯之庙。以示后世。请惩衡恶。以警于后。 上不答。
二日庚申 …… (第 405H 页)
 希颜请录用孝子。真宰相言也。独恨其知人不明。朴永文。贪鄙险害人也。每称荐于 上。尝曰。永文有功国家。当待以六卿之位。士林论驳不是。使之骄纵。竟不能保全门户。父子殄灭。使国家有杀功臣之名。金安国为持平时。驳永文劄曰。阴险凶慝。有同鬼蜮。其真知永文者乎。
二十六日甲申。晴。 停视事与经筵。○完原君𢢝卒。
二十七日乙酉。晴。 停朝市。进素膳。
二十八日丙戌。小雪。 停朝市。○右议政成希颜,云水君孝诚,莞城君贵丁。率常山令末孙上变。告贞松守锡孙暨其子新昌令䜣,义山令润,永贞守福重,朴永文,黄孟献,沈贞,李公遇,尹珣, 黄衡,
康允禧,李峓等谋反事。锡孙愚騃不能言。䜣轻佻一妄人也。皆不识字。谋反云云之事。皆出于䜣口。盖䜣诬饰之 (第 408H 页)
 启曰。观疏意甚美。但多有改作之事。妨于成宪。似难施行。然岂无可行之事。请下该司。 传曰可。○两司新 启杨州牧使李翰元,仁川府使柳轼不合守令。 不允。
十七日。晴。无事。
十八日。阴。右公仍病。○以漕船摘奸事。左副,同副如龙山。○兵曹 启住张哈作耗于城底野人农作者之事。请招三公及知边事 黄衡,
李长坤,高荆山,尹希平,崔汉弘于宾厅议得。 传曰。其亟招议之。○ 大妃殿诞日贺礼。 命以权停礼行之。 …… (第 427H 页)
  [七月]
一日。晴。韩忠来言。前日所启儒生。乃稷山居权

铎也。即启之夕。京畿监司李自华得权铎所居。驰 启来入。○宪府所 启南世准掌令不合。李成童监司不合。金璠其行邪秽。勿齿仕版。江西县令李畅一字不知。不合守令。德山县监李孟华不辨是非。请皆递之。○祈晴祭 命停。晴故也。○ 传曰。掌令递差。馀皆不允。○申时。咸镜监司书状。住张哈为其兄莽哈。报复设计。数来侵掠城底野人。野人等号泣来告请救援。不救援则请入城避难。不然。从便散去云云事。 命明早会宾厅议得。
二日。晴。 御不时经筵。仍引见政府,兵曹及知边事 黄衡,
高荆山,李长坤,尹希平,崔汉弘,金克成等议边事。领相郑光弼以众议 启曰。住张哈不可轻击生衅。请待兵使 (第 428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