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泰始十年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部太乐郎刘秀等校试其)
(三具与杜夔及 左延年 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问协律中郎将列)
(和辞昔魏明帝时令和承受一笛声以作此 …… (第 6b 页)
远至音难精犹宜仪形古者以求
厥衷合乎经理于制为详若可施行请更部笛工选竹
造作下太乐乐府施行平议诸杜夔 左延年 律可皆留
其御府笛正声下徵各一具皆铭题作者姓名其馀无
所施用还付御府毁(祐宋书作/左中作用)勖又问和 …… (第 7b 页)
(晋书乐志曰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
(及太和中 左延年 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同而声实异唯因夔鹿)
(鸣全不改易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 (第 18a 页)
行礼/东厢雅乐郎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
(于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 延年 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
(洋篇咏明帝用 (第 18a 页)
延年 所改文王声第四曰日/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 (第 18a 页)
(三具与杜夔及 左延年 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铭题尺寸是笛律也问协律中郎将列)
(和辞昔魏明帝时令和承受一笛声以作此 …… (第 6b 页)
远至音难精犹宜仪形古者以求
厥衷合乎经理于制为详若可施行请更部笛工选竹
造作下太乐乐府施行平议诸杜夔 左延年 律可皆留
其御府笛正声下徵各一具皆铭题作者姓名其馀无
所施用还付御府毁(祐宋书作/左中作用)勖又问和 …… (第 7b 页)
(晋书乐志曰魏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
(及太和中 左延年 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同而声实异唯因夔鹿)
(鸣全不改易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后 (第 18a 页)
行礼/东厢雅乐郎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
(于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 延年 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
(洋篇咏明帝用 (第 18a 页)
延年 所改文王声第四曰日/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 (第 18a 页)
而好博多年少之戏李)
(善文选注三辅旧事曰太上皇不乐关中思慕乡里高/祖徙丰沛屠儿酤酒煮饼商人立为新丰 左延年 诗杀)
(人都市中邀我都巷西燕丹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既鼓钟并发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馀) (第 29b 页)
(善文选注三辅旧事曰太上皇不乐关中思慕乡里高/祖徙丰沛屠儿酤酒煮饼商人立为新丰 左延年 诗杀)
(人都市中邀我都巷西燕丹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既鼓钟并发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馀) (第 29b 页)
(亦不当在阆风亭矣其说非/是 浦音普铙音挠搥音椎)
秦女休行(原注古词魏朝恊律都尉 左延年 所作/今拟之 左诗曰步出上西门遥望秦)
(女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左执白 (第 29b 页)
秦女休行(原注古词魏朝恊律都尉 左延年 所作/今拟之 左诗曰步出上西门遥望秦)
(女庐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休年十四五为宗/行报仇左执白 (第 29b 页)
(命题添入朝字耳或者/谓讽永王入朝而作)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槌
钟速严收伐鼓启重城(齐贤曰唐升州楚共王里故曰/金陵古今注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作以建武阳盛德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捷则令凯歌者也士赟曰乐府汉)
(晋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骑吹者即唐礼乐志所谓北/狄乐皆马上之声自后汉以鼓吹为军中乐马上奏之)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
罢沐浴閒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齐贤/曰周)
(礼天子左右玉几魏志功臣则赐剑履上殿阆风山名/在昆崙上士赟曰此篇全得国风之体其为讽永王璘)
(入朝无疑末句归美朝罢休閒欢娱/如此恩荣如此其气槩亦可见矣)
秦女休行(古诗魏朝恊律都尉 左延年 所作今拟之) (第 17b 页)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槌
钟速严收伐鼓启重城(齐贤曰唐升州楚共王里故曰/金陵古今注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作以建武阳盛德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捷则令凯歌者也士赟曰乐府汉)
(晋有短箫铙歌二十二曲骑吹者即唐礼乐志所谓北/狄乐皆马上之声自后汉以鼓吹为军中乐马上奏之)
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
罢沐浴閒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齐贤/曰周)
(礼天子左右玉几魏志功臣则赐剑履上殿阆风山名/在昆崙上士赟曰此篇全得国风之体其为讽永王璘)
(入朝无疑末句归美朝罢休閒欢娱/如此恩荣如此其气槩亦可见矣)
秦女休行(古诗魏朝恊律都尉 左延年 所作今拟之) (第 17b 页)
鹿鸣
郑渔仲曰当汉之初去三代未远虽经生学者不识诗
而太乐氏以声歌肄业往往仲尼三百篇瞽史之徒例
能歌也东汉之末礼乐萧条虽东观石渠议论纷纭无
补于事曹孟德平刘表得汉雅乐郎杜夔夔老矣久不
肄习所得惟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而已太和末又
失其三 左延年 所得惟鹿鸣一笙每正旦大会太尉奉
璧群臣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古者歌鹿鸣必歌
四牡皇皇者华三诗同节故曰 (第 1b 页)
郑渔仲曰当汉之初去三代未远虽经生学者不识诗
而太乐氏以声歌肄业往往仲尼三百篇瞽史之徒例
能歌也东汉之末礼乐萧条虽东观石渠议论纷纭无
补于事曹孟德平刘表得汉雅乐郎杜夔夔老矣久不
肄习所得惟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而已太和末又
失其三 左延年 所得惟鹿鸣一笙每正旦大会太尉奉
璧群臣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古者歌鹿鸣必歌
四牡皇皇者华三诗同节故曰 (第 1b 页)
祖号所以称庙,不宜以题旌。礼未有主作重,既葬而埋之,故铭旌宜与重俱埋庙门外之左。(《通典》八十 四)
左 延年
延年,太和中为叶律中郎将。
祀天乐用《宫悬》议
案《周礼》以《云门》祀天,《咸池》祀地,
左 延年
延年,太和中为叶律中郎将。
祀天乐用《宫悬》议
案《周礼》以《云门》祀天,《咸池》祀地,
引《荀勖集》)
奏校试笛律
中所出御府铜管二十五具,太常乐部郎刘秀等校试,其三具与杜夔、 左延年 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名题尺寸,是笛律也。问协律中郎将列和,云:「昔魏明帝时,令和承受笛声以作此律, ……宜仪形古昔,以求厥衷,合乎经礼,于制为详。若可施用,请更部笛工选竹造作,下太乐乐府施行。平议诸杜夔、 左延年 律可皆留,其御府笛正声、下徵各一具,皆铭题作者姓名,其馀无所施用,还付御府毁。
勖又问和:「作
奏校试笛律
中所出御府铜管二十五具,太常乐部郎刘秀等校试,其三具与杜夔、 左延年 律法同,其二十二具视其名题尺寸,是笛律也。问协律中郎将列和,云:「昔魏明帝时,令和承受笛声以作此律, ……宜仪形古昔,以求厥衷,合乎经礼,于制为详。若可施用,请更部笛工选竹造作,下太乐乐府施行。平议诸杜夔、 左延年 律可皆留,其御府笛正声、下徵各一具,皆铭题作者姓名,其馀无所施用,还付御府毁。
勖又问和:「作
雅乐郎杜夔。夔老久矣。不肄习。所得于三百篇者。惟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而已。馀声不传。太和末又失其三。 左延年
新得。惟鹿鸣一篇。每正朝大会群臣。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至晋鹿鸣亦失。而古乐于是无迹。因是而推。 (第 212L 页)
郑参用,而郑为多。魏平荆州,获汉雅乐,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呜》、《驺虞》、《伐檀》、《文王》。而 左延年
之徒以新声被宠,复改易音辞,止存《鹿鸣》一曲,晋初亦除之。又汉代短箫铙歌乐曲,三国时存者,有《朱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