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汪克宽臣吴翰臣 宋禧
臣陶凯臣陈基臣赵埙臣曾鲁
臣赵汸臣张文海臣徐尊生臣黄篪臣傅恕臣黄锜臣
傅著臣谢徽臣高启分科修纂故上自 (第 5a 页)
在目庶劝惩有益于人此皆天语之丁宁愈见圣
心之广大于是命翰林学士臣宋濂待制臣王袆儒士
臣汪克宽臣胡翰臣 宋禧
臣陶凯臣陈基臣赵埙臣曾
鲁臣赵汸臣张文海臣徐尊生臣黄篪臣傅忠臣王锜
靡不网罗严加搜采恐玩时而愒日每继 (第 12b 页)
在上者云
  苍云轩燕集诗后序(唐肃/)
肃与严君宗道别去二载一日驰书来京师示以苍云
轩燕集诸诗并 宋庸庵先生
所为诗序且徵肃题其末
简肃读之再四而兴叹曰夫观天下之盛衰者不观诸 …… (第 19a 页)
敏固与闻之矣敢书此以复宗道且用质诸 庸庵

  刘职方诗集序(乌斯道/)
天下艺之工者虽出于性聪亦历岁滋久然也何独艺
哉至于诗亦然诗之工非直 (第 20a 页)
其不治哉又焉用吾医目者为余嘉其辨遂次
第其语以告操黜陟之柄者且以见余之识德清有素

  赠蔡山人序 (宋玄僖/
)
自知其命者而后可以言人之命命岂易言哉富贵贫
贱命也寿夭祸福命也命悬乎天天之所为深远莫测
而人欲言 (第 6b 页)
龙君曰微生几为人所误矣 宋无逸
馀姚大儒也病疟
瘠损饘粥难下咽六十馀日殆甚撄宁生闻而往视之
脉数两关上尤弦疾久体瘠而神则完生曰是积热 (第 13b 页)

脾且滞于饮食法当下众疑而难之药再进而疾去其
半复制甘露饮柴胡白虎等剂浃旬而起如故后四岁 无逸
客昌国病头面肿赤妨于饮食或进以姜附撄宁
为制剂清上散火而愈 (第 13b 页)
无逸
曰向得清凉药以济危急
否则误于刚剂矣德之不忘尝以语人云夏思忠病胸 (第 13b 页)
  怀来醉歌
燕姬蟠头面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当门举酒唤客尝
俊入双眸耸秋鹘白云乱卷镔铁文蜡香一喷红染唇
㨿鞍侧鞚半淋鬣春风满面不肯嗔系马门前折残柳
玉液和林送官酒二十五弦妆百宝一片冰泉落纤手
须臾高歌半酡颜貂裘护尽不觉寒谁道雪花大如席
举鞭已过千银山

  被顾问题张萱画明皇击梧按乐图
阿萱五季名画师尤工粉墨含春姿君王游荡堕声色
不知声色倾人国开 元无逸
致太平天宝奢风生五兵
偃月堂高幽蓟远潜谋不入芙蓉苑咸阳行色马嵬尘
画笔虽工恐未真四海苍生半鱼肉归来岂 (第 31b 页)
在目庶劝惩有益于人此皆天语之丁宁愈见圣心
之广大于是命翰林学士臣宋濂待制臣王祎儒士臣
汪克宽臣胡翰臣 宋禧
臣陶凯臣陈基臣赵埙臣曾鲁
臣赵方臣张文敏臣徐尊生臣黄篪臣傅恕臣王锜臣
傅著臣谢 (第 9b 页)
兼善不其伟乎
于是有以吾言为足以辅吾教且有以达其志遂请书
以为序
  赠蔡山人序           宋玄僖
自知其命者而后可以言人之命命岂易言哉富贵贫
贱命也寿夭祸福命也命悬乎天天之所为深远莫测
而人欲言其将 (第 16b 页)
宋无逸
馀姚大儒也病疟瘠损饘粥难下咽六十馀
日殆甚撄宁生闻而往视之脉数两关上尤弦疾久体
瘠而神则完生曰是积热 (第 13b 页)
居脾且滞于食饮法当下众
疑而难之药再进而疾去其半复制甘露饮柴胡白虎
等剂浃旬而起如故后四岁 无逸
客昌国病头面肿赤
妨于饮食或进以姜附撄宁生为制剂清上散火而瘉 (第 13b 页)

曰向得清凉药以济危急否则误于刚剂矣德之不
忘尝以语人云夏思忠病胸膈胀痛心怔忡呕逆烦懑 (第 13b 页)
  故工部营缮司主事刘君墓志铭 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刘季篪卒于官
其孤绅寅奉事状介吏部郎中陈叔刚请为幽堂之铭
将归葬焉君为刑部侍郎时尝监修永乐大典于文渊

阁与予常相聚有知契故不得辞按状刘氏其先汴人
宋建炎初某官某扈从南渡遂官馀姚其子孙业儒亦
代有仕者至讳某为丹阳书院山长尝考浙江乡试其
祖也讳某为慈溪县儒学教谕门人私谥中肃先生其
父也母张氏君讳韶字季篪以字行自幼端静喜学问
为父母所爱既承其家训长而进学乡先生 宋玄僖

孟旸之门刻苦自励二先生咸器重之登洪武甲戌进
(第 1b 页)
尚何所图不过便禄养于桑梓之邦
而已岂惟非乡之父兄子弟之所望虽濂亦将致尤于
景君濂知景君决不尔也故人有 宋无逸
许时用二君
亦乡先生也闻景君讲道于乡也其将有以翼助之哉
景君名升其字为德辉云
   送许存礼赴北平教 (第 56b 页)

乐不作徒有成均之名为大韶赋见志九年改中都国
子监助教勋臣子弟交惮之十一年九月致仕明年卒
琼与馀姚 宋禧
皆从学杨维桢之门琼之论曰立言
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 (第 4a 页)
丰腴为
可乐盖学于维桢而不污所好者也禧初名 元禧
(第 4a 页)

元至正十年乡贡除繁昌教谕之官一十九日即弃 …… (第 4a 页)
   赵埙传
赵埙字伯友新喻人元至正中贡于乡官上犹教谕人
目为南郭先生洪武元年帝既平定朔方冬十一月诏
发袐府所藏元十三朝实录以宋濂王袆充总裁官徵
山林遗逸之士纂修元史凡一十六人汪克宽胡翰

陶凯陈基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锜傅著
谢徽高启曾鲁埙与焉明年二月开局天界寺秋八月
史成为本纪三十 (第 6b 页)
    寄张天民 寄茅元礼
     寄俞伯㷱兼柬李仲彬
     寄郑彦博 秦湖居隐
     怀 宋庸庵 
怀滑樱宁
     静虚翁以所和员士诗见寄赋此以谢
     怀宋思贤 怀项彦章
     王国臣以 …… (第 10a 页)
 见赠赋此
     宗道师曾许寻郑元秉春草图见寄诗以
     促之
     近造严宗道苍云轩见 庸庵
旧题借韵嗣
     赋 …… (第 10a 页)
     哭陈夷白二首 喜谢密庵至二首
     伏闻杨宋二公及应平仲出游且言回舟
     见顾
     闻耕隐 庸庵
诸公游山累日用深叹羡
     九思发背弥月心甚念之忽得安字喜而
     赋此 (第 10b 页)
   秦湖隐居
西浙风光不及前携家避地到秦川云山每忆严公钓
月夜时回贺老船门巷边衢尘似海楼台近水影浮天
旁人莫问心中事洗濯除非是酒泉

   怀 宋庸庵
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自说东周风尘澒洞遗黎老
草木凋伤故国秋祖逖念时空击楫仲宣多难但登楼
何当去逐骑麟 …… (第 8b 页)
   宗道师曾许寻郑元秉春草图见寄诗以促之
平生不识郑山辉写草成图偶见之恍惚鹅群翻水日
依稀鸿爪印沙时康成已矣空书带灵运悽其但梦池
寸楮尺绡能寄否敢凭去雁致深期
   近造严宗道苍云轩见 宋庸庵
壁间旧题因借
   韵嗣赋
先生去隐富春山赢得声名满世间往事只今成变灭 (第 10a 页)
   跋东坡手帖后
右苏文忠公与方逢达帖墨迹刻本通七纸联为一卷
其中所言皆烦碎小事无足深论而传之至今不废者

世知贵重其人故耳此卷旧藏逢达家后为他姓所得
今复归之于方氏政如宝玉大弓之在鲁自我失之自
我得之方氏子孙可以慨然于此矣   题倪乐工琼花灯诗卷
馀姚乐工倪昌年事母能尽孝一日母病甚昌年祷之
神有应乃手制琼花灯荐之祠下以昭荅神贶其灯备
极诸巧绵时历月乃成远近观者咸唶唶叹赏不已于
是县之老儒撄宁滑公 庸庵宋公
俱为诗文以宠之而 (第 15a 页)
且请余题其左嗟乎乐工贱伎也琼花灯淫巧也二者
皆士君子所不道撄宁 庸庵
士君子之标的也而于昌
年顾乃乐道之如此岂非有取于孝而然乎夫孝众行
之本万善之纪也人而能此虽甚微且陋亦 …… (第 15b 页)
爱以忘劳也以今昌年观
之乐工之伎诚贱矣其视闾巷之民庸有间乎一灯之
巧固淫矣比之忘劳之孝又岂甚戾乎撄宁 庸庵
所为 (第 15b 页)
      明 倪谦 撰
 传
  通判严公传
公姓严氏绍兴馀姚人也讳诚字可诚性敏嗜学授业
于乡先生 庸庵宋公
之门为入室弟子公长须秀眉仪
度详雅占外可知其内尝诣邑仓纳米为参政罗公所 …… (第 1a 页)
狱公至察知其枉辩
出者一十八人咸扣颡曰活我者公也都宪李公采木
徽州郡檄公率徒二千往役拊绥得宜逮终役徒 无逸
者都宪劳之曰使董役皆若严丞何事不济尝督官粟
抵清源入仓主者要赂公不听怒欲谴公公以事理面
折之其人愧而 (第 2a 页)
    与同年索廉使书 投秦运使书

    上樊参政书 上宝相公书
    代 宋无逸
上省都事书 与吴宗师书
   说
    钝之字说 数说赠吴钟山
    命说赠夫容子 拆字说赠陈相 (第 41b 页)
  赵氏诗录序
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人有面目骨骼有情性神气诗
之丑好高下亦然风雅而降为骚骚降为十九首十九
首而降为陶杜为二李其情性不野神气不群故其骨
骼不庳面目不鄙嘻此诗之品在后无尚也下是为齐
梁为晚唐季宋其面目日鄙骨骼日庳其情性神气可
知已嘻学诗于晚唐季宋之后而欲上下陶杜二李以

薄乎骚雅亦落落乎其难哉然诗之情性神气古今无
间也得古之情性神气则古之诗在也然而面目未识
而谓得其骨骼妄矣骨骼未得而谓得其情性妄矣情性
未得而谓得其神气益妄矣吾友 宋生无逸
送其乡人
赵璋之诗来曰璋诗有志于古非锢于代之积习而弗
变者也是敢晋于先生求一言自信余既讶宋言而覆
(第 2b 页)

免也庸是辄敢有布于阁下惟阁下赐之览察焉则仆
之伸于知己者在阁下而不在他人也决矣
  代 宋无逸
上省都事书
去秋攀饯舜江伏承教诲奖诱意甚勤恳若将推而纳
诸古学者之后公卿不接晚生久矣何幸亲承其宠是 (第 7b 页)
之于斯也可谓尽
心焉耳矣遇不遇时也从玉无咎盍许徐子从玉唯唯
予不胜怜才之感漫为题数语以志并以示其二子
玄禔庶几且有省乎绎其志而光大之从玉之所以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