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庙庭建斋舍秘书 彭公炳元亮
为纪其绩筑杏坛自为
文以记之时右丞乌克逊公良贞干卿侨寓崇安深加
器重开东阁以延之而右丞子煜平章吴公可 (第 22a 页)
   汪克宽传
汪克宽字仲裕一字德辅徽州祁门人幼而知礼晨必
省父母长者在侍立不敢坐就塾晓行者过之书帷烛未
灭也长从学胡炳文吴仲迂泰定三年秋举江浙乡试出

邓文原之门明年下第叹曰道不行曷著书立言以诒
后世乃与金华许谦鄱阳朱公迁建康 彭炳
讲论道学
弟子著录者日盛所居山谷环绕学者称之曰环谷先
生陈友谅闻其名欲迎之遂由黟山避地太平之弦歌
(第 1b 页)
  建宁路崇安县尹邹君去思之碑

高唐邹君伯颜从吉父之尹崇安也去官已三年邑之
君子庶人耆老与在邑在野之民若僧道之流咸有遗
爱之意愿伐石以纪其政来徵文以刻之得其邑人文
书述郡守中大夫安达拉列实迹以上诸帅府宪司者
及前进士三宝珠邑 彭炳
所为序兼取于学校闾里
之言而观之未尝不三诵而三叹也夫德泽之在人心
传之于久远者非言无以宣智虑之精微见 (第 5a 页)
  刘边
刘边字近道建安人与同邑虞韶虞廷硕毛直方四人
齐名所著有自家意思集及读史摭言若干卷月泉吟
社分赋春日田园杂兴诗近道有句云耕锄晓雨有馀
地应接东风无暇时吴清翁极赏叹之(元诗/三集)

   彭炳
(第 83a 页)
彭炳
(第 83a 页)
元亮
崇安人留心经学诗仿陶柳喜与海内豪
杰游历齐秦至都下闻昌平隐者何得之名遂往谒焉
由是知名驸马乌谷孙事以 (第 83a 页)
   文会堂记
夫在天之文曰月星辰也在地之文山川草木也在人
之文礼乐刑政也贯三才而不息亘万古而不穷弥纶

乎宇宙炳耀乎古今文之与道三极并存于远矣故曰
言之不文何以行远是以人心之精微动而宣于言言
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夫六经载道之文其理醇
而正诸子翊道之文其理驳而杂孔子曰君子以文会
友朋友之际盍簪之顷非文无以辅友道之益也予家
世居表城门内以儒业显翻学海之波澜倾词源之浩
瀚而予先祖筠轩翁以博学有重名于世当世若虚谷
方万里杏庭洪潜夫一时辈行相为师友彼我推敬日

月刮磨以讲圣贤之道此前时之文会也先考白云翁
掌教崇安当时寓公诸老若左丞乌古孙良祯干卿侍
讲杜本清碧秘书 彭炳元亮
朝夕游从相与议论古今
盛衰人物贤否政治得失清流之士咸归誉之此后时
之文会也予叨荐剡授县令之职考满钦选 (第 5b 页)
将枚数之曰颜氏之清臣柳氏之谕蒙艾氏之伯充也
伯充岂无意乎勉矣晨昏神相其孝
   送 彭元亮

至治改元夏建宁秀学 (第 4a 页)
彭炳元亮
以束修之贽来见余
视其貌恭听其言从心窃异之进而问曰子建宁人邑
居何在曰家故崇安考亭朱夫子乡先贤也余益 (第 4a 页)
惊叹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诚哉是言及与之讲诵神明开爽
研深极微求圣贤立言之本以克夫日就月将之实阅

再寒暑勤勉如始至余方赖以相长而归觐其亲义不
可遏乃请于余愿赐之言炳得朝夕如对颜色遂告曰
考亭夫子邹孟氏复生也发洙泗之宗传振关洛之坠
绪疏瀹六经辅翼五典使尧舜周孔之道已晦而复明
尧舜周孔之学已绝而复续天下后世不迷所趋厥功
之大比于孟氏为有光焉今国家设科取士明经修行
一以考亭之说为准四方学者家有其书人习其读况 元亮
生长乡邦风声气习他人所不能得 (第 4b 页)
元亮
独得 …… (第 4b 页)
谓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以独
善其身可以兼善天下不待他求而有馀师矣异时东
南之士倚为考亭之柱石者必吾 元亮
也夫
   党仲安周急诗序
予读张子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凡天下疲癃残疾
鳏寡孤独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 (第 5a 页)
居又连
墙尝推屋地丈馀以相寿盖棺之托其忍辞诸乃为叙
次如右云
   彭氏新茔石表
泰定二年秋八月建士 彭炳元亮
不远六千里再来访
予素冠素衣形悴色惨予惊问其故 (第 16b 页)
元亮
拜且泣曰往
岁炳受命先君求学关辅先生不鄙其愚收而教之及 …… (第 16b 页)

有罪邪是用历时涉月冒昧来此幸先生哀怜赐以石
表之辞俾展省斯茔者永以为劝即出家世履行之状
授之予以 元亮
修洁善学孝思无穷固知先德垂统之
令可标示久远托诸老悖得非误乎然不敢终辞也为
掇其语而序之按彭氏五代时 …… (第 17b 页)
矣遭罹兵变里仁脱身百死
克还旧贯收亡合散使彭氏之祀再传教子义方使彭
氏之学不坠非所谓原之深者其流长耶 元亮
佩严范
于前服慈训于后松楸事大既已成先志矣立身行道
以显其亲不在此其将焉在予故论次之使表其墓如
此好 …… (第 19a 页)
后族祖氏里仁同母弟也三
子名昌四子名安皆自变乱中沦迹异教里仁异母弟
也柳溪二子曰熺曰同今惟熺之子坚与 元亮
兄弟同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