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竹箭美未得枫林趣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
    题石窟寺(魏孝文/所置)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檐
 牖笼 朱旭
房廊挹翠微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邀福
 功虽在兴王代久非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 (第 6a 页)
   九山庙碑

九显灵君者太华之 元子阳
九列名号曰九山府君也
南据嵩岳北带洛澨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庚午帝遣
殿中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傅演 (第 46a 页)
  日新书院记

云间钱渐庵先生致其蓬莱之政而归日率其门弟子
切磨性命之旨因搆讲堂一所奉先师孔子之像于中
而晦庵 朱子阳
明王子列左右侍焉相与朝于斯夕于
斯共图究竟一时从游之士益蒸蒸起中丞怀鲁周公
闻而嘉之为颜之曰日新书院 (第 9a 页)
不自重也已来谕曰阳明尝比朱子于洪水猛兽是诋
毁先儒莫阳明若也今亦黜夫诋毁先儒者尔庸何伤
窃谓阳明之诋 朱子阳
明之大罪过也于朱子何损今
人功业文章未能望阳明之万一而止效法其罪过如 (第 36a 页)
唐入以新修晋书及他说添补,今以旧文当格,其添补文旁注,以别异之。)

九山庙碑

  九显灵府君 者,太
华之元子阳九,列名号曰九山府君也。南据嵩岳,北带洛筮。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在戍。(案,此谓月太岁也,《
。而建天地质鬼神。百世以俟而不惑者也。谁敢唐突务胜。舍此知行之说。而反惑于良知良能之说耶。吾闻士昂以 朱子阳
明之学。比之入门曰。朱子自西小门而入。阳明自南大门而入。盖以阳明为得正路者也。其说果尔。则罪浮于柳瑶 …… (第 423L 页)
答慎东老
太极图。阳画三阴画三者。阴阳交根之象。于图下说可见。太极动云者。 朱先生
曰。理有动静。故气有动静。若理无动静。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观乎此说。则太极动三字。有何致疑。来谕所谓 …… (第 432L 页)
不当止于一科第而已。幼学壮行。固是圣训。而叔父平日。亦有得之于心验之于身者。则其不可贪利冒进也明矣。 朱先生
有言出身事主。由此权舆。便不碌碌。则异时事业。亦可卜矣。然则今日出身。便是事主之日。而脩途逸驾。发轫 (第 434L 页)
  其三
今夕知何夕。此筵世所稀。庆符承赐酌。地合奉慈闱。时景成花县。恩光动䌽衣。草心原自浅。其奈报春煇。
普德寺涧户吟

曾有山僧约。囊书今复回。草深人独去。树转路微开。斜日蝉声急。轻风麝气来。未成到香阁。已是出尘埃。
期姜生兄弟不至
东皋骋夕望。远树是君家。野径谁携酒。山房独点茶。翛翛卧虎幌。寂寂对閒花。所思无人问。孤怀耿晚霞。
夜坐吟
天气炎将退。禅房夜渐长。石池流更洁。庭草露微凉。荆棘谁当剪。芝兰苦不芳。慨然终永夕。绕壁起彷徨。
怀田揆伯
爽籁敌 朱旭。
深林钟梵清。世人断还往。老释伴经行。碧涧长时泻。凉蝉尽日鸣。兄能来守此。閒卧过平生。
咏阶前竹竹花 (第 514L 页)
亦成之阳。此亦非朱子本旨。今若谓后妃虽人君之阴。固亦臣民之阳。则恐推之太深也。
云庄阳动主变之说。与 朱子阳
不可易阴可易之说不同。然朱子亦尝谓阳未有定形。阴一定不易。则云庄说。盖出于此。且阳一故纯粹。阴二故驳 (第 625L 页)
杂。 朱子阳
不可易阴可易之训。盖以此也。是老先生所谓两说相须。其义始备者欤。
玉斋五生数为阳。五成数为阴之说。虽 (第 625L 页)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以气化者言。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复生木。以形化者言。然则阴阳合变而生者。气化也。五气顺布而行者。形化也。 朱子阳
变阴合注。生之序则以质言。行之序则以气言。殊不可晓。
气形两化。本男女万物上说。而不是五行上说。屏翁 (第 323L 页)
  问目
阴阳稚盛之说。近考退溪答李公浩问目曰。以生

出言。水阳稚木阳盛。火阴稚金阴盛。以运行言。木阳稚火阳盛。金阴稚水阴盛。各是一义。图解所指似是生出之妙而云云。故勉斋以为可疑。若转作行之序看则无可疑矣。今依此说作运行看。则其稚盛之说固无疑。而其以阴稚阳稚而次之于阴盛阳盛者。似失先后之序。未知如何说得。方无掣碍也。批诲谓岱镇于二子之意看不出。而终未肯直截说破。故更禀焉。
答曰五行生出运行。各有稚盛。不可以互废。故周子之言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以生出言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者。以运行言也。 朱子阳
根阴以上。以生出言也。水而木以下。以运行言也。五行圈位置用生出。系络用运行。大抵并用两义。未尝执一而 (第 224H 页)
戏赋团扇
纶巾高士卧南阳。午梦初回谢草塘(一作堂)。图海云鹏空自大。恋春花蝶任他忙。青山可语心中事。 朱旭
难消鬓畔霜。赖倩平头挠白羽。好风时到枕书床。
立轩文集卷之三
 诗
  
送李仲宾(寅华)归车城
(第 46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