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詞曲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王冕传(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诎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4b 页)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诎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4b 页)
淳安三潭记(钱时/)
淳安之西百里有三潭焉在崇冈僻峤极深处源出昱
领至是始析而东泻瀑垂斗绝潴而为潭连三垂瀑而
三潭高下相比上者可一亩居中者尤大而其下则又
差小傍崖石圆拱口收而腹衍如釜势束乎两山之间
倾注澒洞声振林麓路临其上撼撼欲浮然而寒碧渊
澄波纹不动闻之故老尝有轮麻缕垂石下测之者尽
一轮莫竟其底中潭之涯则小山孤起有古祠出苍烟
老木间下有岩穴容数十辈水溢东出淙淙从乱石中
流去道左片石侧立过者飔飔作松风声曰响石又数
十百步两崖对峙如堵墙水流其间宛若门阙过上多
怪石其揱然作手形者曰仙人掌三潭之别源当合富
流浆二水之冲有石柱尤奇方广三丈许从涧㡳挺然
拔起者几七十寻上下相直不偏倚蟠松寿蔓夭矫石
斜呜呼异哉
雁名山记 (李孝光/ ) …… (第 7b 页)
古塔宝冠罗
汉石门又有一寺在南山冢与常云相望路绝高曰飞
泉种种自作面势皆可游独不大尔
暮入灵岩记 (李孝光/ )
出灵峰院偶坐涧水南客有言雁山信多奇异岂复有
过于此者予为言山之峭刻瑰诡莫若灵峰奇壮浑庞
莫若灵岩 …… (第 9a 页)
树旗居障左臂曰展旗其
大柱居障右臂曰天柱龙鼻水又在障右胁间小龙湫
卓笔峰剑峰泉当居胁中
大龙湫记 (李孝光/ )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
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
五里馀闻 …… (第 10b 页)
为瑞/鹿寺)日已入苍
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
生谓南山公也
始入雁山观石梁记 (李孝光/ )
予家距雁山五里近四方客游者或舍止吾家吾岁率
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泰定元年冬
十一月予 …… (第 12a 页)
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
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游惠上人开西谷记 (李孝光/ )
灵峰去灵岩十里而近中路有亭名翠微亭傍夹树两
垣路从垣间出过涧行绕北山麓折而南南又深谷梁
石过之复 …… (第 13a 页)
畏
人知更作屋因相遮以故从匆中出不尔不见此奇特
书之庶无为僧所欺惠字柳下工为五言诗云
秋游雁荡记 (李孝光/ )
北从天台来入古东瓯郡境上望见西南有山相向立
如两浮屠游者咸曰此雁山门户也益深入其阻视罗
汉洞东西 …… (第 14b 页)
豕而无虎其虫无蚋蚊而有马蜞蜞善齧人以烧竹叶
涂创血立止其居人不为稼穑皆取给衣食于僧云
游灵峰硐记 (李孝光/ )
自石梁南去五百步折而西行过谢公岭岭东居人多
谢姓故名或曰地旧属临海郡谢灵运为临海开山适 (第 16a 页)
淳安之西百里有三潭焉在崇冈僻峤极深处源出昱
领至是始析而东泻瀑垂斗绝潴而为潭连三垂瀑而
三潭高下相比上者可一亩居中者尤大而其下则又
差小傍崖石圆拱口收而腹衍如釜势束乎两山之间
倾注澒洞声振林麓路临其上撼撼欲浮然而寒碧渊
澄波纹不动闻之故老尝有轮麻缕垂石下测之者尽
一轮莫竟其底中潭之涯则小山孤起有古祠出苍烟
老木间下有岩穴容数十辈水溢东出淙淙从乱石中
流去道左片石侧立过者飔飔作松风声曰响石又数
十百步两崖对峙如堵墙水流其间宛若门阙过上多
怪石其揱然作手形者曰仙人掌三潭之别源当合富
流浆二水之冲有石柱尤奇方广三丈许从涧㡳挺然
拔起者几七十寻上下相直不偏倚蟠松寿蔓夭矫石
斜呜呼异哉
雁名山记 (李孝光/ ) …… (第 7b 页)
古塔宝冠罗
汉石门又有一寺在南山冢与常云相望路绝高曰飞
泉种种自作面势皆可游独不大尔
暮入灵岩记 (李孝光/ )
出灵峰院偶坐涧水南客有言雁山信多奇异岂复有
过于此者予为言山之峭刻瑰诡莫若灵峰奇壮浑庞
莫若灵岩 …… (第 9a 页)
树旗居障左臂曰展旗其
大柱居障右臂曰天柱龙鼻水又在障右胁间小龙湫
卓笔峰剑峰泉当居胁中
大龙湫记 (李孝光/ )
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
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
五里馀闻 …… (第 10b 页)
为瑞/鹿寺)日已入苍
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老先
生谓南山公也
始入雁山观石梁记 (李孝光/ )
予家距雁山五里近四方客游者或舍止吾家吾岁率
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泰定元年冬
十一月予 …… (第 12a 页)
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
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游惠上人开西谷记 (李孝光/ )
灵峰去灵岩十里而近中路有亭名翠微亭傍夹树两
垣路从垣间出过涧行绕北山麓折而南南又深谷梁
石过之复 …… (第 13a 页)
畏
人知更作屋因相遮以故从匆中出不尔不见此奇特
书之庶无为僧所欺惠字柳下工为五言诗云
秋游雁荡记 (李孝光/ )
北从天台来入古东瓯郡境上望见西南有山相向立
如两浮屠游者咸曰此雁山门户也益深入其阻视罗
汉洞东西 …… (第 14b 页)
豕而无虎其虫无蚋蚊而有马蜞蜞善齧人以烧竹叶
涂创血立止其居人不为稼穑皆取给衣食于僧云
游灵峰硐记 (李孝光/ )
自石梁南去五百步折而西行过谢公岭岭东居人多
谢姓故名或曰地旧属临海郡谢灵运为临海开山适 (第 16a 页)
其八
余曩年读蔡羽洞庭记知有是山又以兹山知羽也后
四年始至山中忘赍其书以来然尚能诵之其朗峻高
洁可与柳宗元永州 李孝光 雁宕诸文等伍意其奇士
亟欲就乡人问之天王寺僧澄源者好事知文墨为予
言羽即西山人也山有东西蔡村族最盛而 (第 16b 页)
余曩年读蔡羽洞庭记知有是山又以兹山知羽也后
四年始至山中忘赍其书以来然尚能诵之其朗峻高
洁可与柳宗元永州 李孝光 雁宕诸文等伍意其奇士
亟欲就乡人问之天王寺僧澄源者好事知文墨为予
言羽即西山人也山有东西蔡村族最盛而 (第 16b 页)
王冕(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巳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巳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晚冕父巳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4b 页)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巳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巳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晚冕父巳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4b 页)
舟次吴江 善住
客路渺无际崎岖何日平积烟迷远树残照下荒城水
宿先归港朝行暗计程长桥知渐近笳鼓隔林鸣
过吴江 李孝光
左带吴淞右五湖人家笑我隔菰蒲风涛不动鱼龙国
烟雨翻成水墨图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
鉴湖道士如招 (第 26b 页)
客路渺无际崎岖何日平积烟迷远树残照下荒城水
宿先归港朝行暗计程长桥知渐近笳鼓隔林鸣
过吴江 李孝光
左带吴淞右五湖人家笑我隔菰蒲风涛不动鱼龙国
烟雨翻成水墨图越客卧吹船上笛吴姬多倚水边垆
鉴湖道士如招 (第 26b 页)
王冕传 宋 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第 3b 页)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第 3b 页)
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兢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65b 页)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
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
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
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
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己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
里小儿兢遮道讪笑冕亦笑 著作郎李孝光 欲荐之为
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
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
使 (第 65b 页)
之使读
者暸然如见盖亦补亡之一义云
题李伯时画孝经图后
右李公麟所画孝经图一卷至正中著作郎永嘉 李孝
光 进入秘府顺帝诏翰林学士承旨临川危素逐章补
书经文元社既屋皇明受命图入晋王邸王下教俾濂
题识其左濂闻史 (第 44b 页)
者暸然如见盖亦补亡之一义云
题李伯时画孝经图后
右李公麟所画孝经图一卷至正中著作郎永嘉 李孝
光 进入秘府顺帝诏翰林学士承旨临川危素逐章补
书经文元社既屋皇明受命图入晋王邸王下教俾濂
题识其左濂闻史 (第 44b 页)
与康裕卿
八雁山诸诗伸纸疾读一再过恍然与吾裕卿扶筇振
袂涉四十九盘之岭东望巨海滉瀁淼漫金支翠旗仙
圣出没以亿兆计已而宴坐龙湫俯窥瀑布银河万丈白
练千匹飞流倒挂于空青石壁之间信兹游之奇绝也
观察公亭亭物表足下又矫矫霞外两贤相得为山灵
成此盛观良足今古独仆于二君最善而又所居与二
雁甚邻乃不获把臂同之得无复贻康乐之憾于来世耶
夜来睡寐中忽得百馀语遂用昔人梦游天姥例作二
长谣寄足下俾观察公于东南雁宕绝颠各镌其一异
时足下结茅其上却蹑两青鞋过访呼 李孝光 辈击节
歌之勿虞兹山石裂也
报康子 (第 7a 页)
八雁山诸诗伸纸疾读一再过恍然与吾裕卿扶筇振
袂涉四十九盘之岭东望巨海滉瀁淼漫金支翠旗仙
圣出没以亿兆计已而宴坐龙湫俯窥瀑布银河万丈白
练千匹飞流倒挂于空青石壁之间信兹游之奇绝也
观察公亭亭物表足下又矫矫霞外两贤相得为山灵
成此盛观良足今古独仆于二君最善而又所居与二
雁甚邻乃不获把臂同之得无复贻康乐之憾于来世耶
夜来睡寐中忽得百馀语遂用昔人梦游天姥例作二
长谣寄足下俾观察公于东南雁宕绝颠各镌其一异
时足下结茅其上却蹑两青鞋过访呼 李孝光 辈击节
歌之勿虞兹山石裂也
报康子 (第 7a 页)
平山堂记
乾隆二年冬予以大雪留滞扬州同人约为平山堂之
游时方浚运河小秦淮一带半为河水所注又益以雪
红桥左右园亭半入水中枯木怪石浮动水面抵法海
寺舍舟径至堂下予不过平山已六年堂前万松皆成
荫徘徊第五泉上旋酌酒堂东之平楼松风吹雪沁我
心脾因与坐客言斯堂古迹累迁而志乘不详明陆俨
山集云扬州平山胡安定祠乃旧司徒庙改作其东别
作庙未成 元李五峰 过平山堂故址诗云蜀山有堂今
改作骑马出门西北行自注今为司徒庙以两公之言
合之元巳改平山堂为司徒庙明又 (第 14b 页)
乾隆二年冬予以大雪留滞扬州同人约为平山堂之
游时方浚运河小秦淮一带半为河水所注又益以雪
红桥左右园亭半入水中枯木怪石浮动水面抵法海
寺舍舟径至堂下予不过平山已六年堂前万松皆成
荫徘徊第五泉上旋酌酒堂东之平楼松风吹雪沁我
心脾因与坐客言斯堂古迹累迁而志乘不详明陆俨
山集云扬州平山胡安定祠乃旧司徒庙改作其东别
作庙未成 元李五峰 过平山堂故址诗云蜀山有堂今
改作骑马出门西北行自注今为司徒庙以两公之言
合之元巳改平山堂为司徒庙明又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