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银张进朝矫诏选宫嫔皆据法论罪魏国争立事
  起下南法司谳上高新郑方修虩于徐文贞植文
  贞门人也给事 王桢
摭蜚语劾植夺职家居十七
  年后复荐起再疏乞休卒赠太子太保谥简肃
   诸省丈携游西山以病不赴
闻道 (第 3b 页)
逍遥委曲以退为体以忍
为用变化无碍委蛇若虚是庶乎能为老子者若余也
何足以知之若余也何足以知之
    王伯善
农书序
世人尝讥嘲儒者无所用心为必不得已宁退而躬耕
野间 (第 26a 页)
为农以毕世犹为无所愧负余每隘而非之使儒

者诚用将无民不得业而农预其数矣安在栖栖然亲
扶犁负耒而后为善昔者仲尼鄙樊须孟轲辟许行良
为此耶丙申岁客宣城县闻旌德宰 王君伯善
儒者也
而旌德治问之其法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苧禾黍
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穫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
镈耰 …… (第 26b 页)
如是三年 伯善
未去旌德而旌德之民利赖而诵歌之
(第 27a 页)
伯善
不独教之以为农之方与器又能不扰而安全
之使民心驯而日化之也后六年余以荐得官信州 (第 27a 页)

再调来宰永丰丰信近邑余既知伯善贤益慕其治
加详伯善之 (第 27a 页)
为农之方与器又能不扰而安全
之使民心驯而日化之也后六年余以荐得官信州伯
善再调来宰永丰丰信近邑余既知 伯善
贤益慕其治
加详 (第 27a 页)
伯善
政孚于永丰又加速大抵不异居旌德时
山斋翛然终日 …… (第 27a 页)
展转引愧如不自容呜呼真美哉而儒者之道所谓为
民父母能近怀而远悦者有不当然乎于是 伯善
自永
丰橐其书曰农器图谱农桑通诀示余阅之纲提目举
华搴实聚顾旧农书有南北异宜而古今异制者此书
历历可 (第 27b 页)
以通贯因为序发其大指并附载所闻见以信
儒者之用世皆非空言令是书行而长民者一以 伯善
为法虽人颂子产邑歌𡺳风可也
   礼部韵语序 (第 27b 页)
知预防城已陷又饰词解脱参政姚世
熙佥事周舜岳均有防守之责难免疏虞之罪千户杜
良材钱国卿果系阵亡自当与 王桢
同录如袭躲避故
智即应明正法纪内刘焘熊汝达一当革任一闻新命
而新任李迁吴时来未经启行均乞敕下兵部一面 …… (第 16b 页)
治总兵郭成佥事周舜岳免究陈濠仍充为事官死事
指挥 王桢
镇抚周秉唐恤录同知郭文通升赏等因奉
圣旨兵部知道钦此又接到本官题为类报擒斩倭夷
山寇功级事大略谓据海 (第 36a 页)
   牛图

   题太白纳凉图
   啄木鸟
   赠相士 王伯善
   青山白云
   促织鸣
   螳螂捕蝉
   无弦琴与郑玉孔正夫刘景玉周元浩分题席
    上 …… (第 1b 页)
   啄木鸟
啄木鸟啄树枝头红如血口如锥终日啄木尝苦饥木
心有虫不肯啄天生尔禽复何为吁嗟乎啄木鸟佳木
蠹尽知不知
   赠相士 王伯善

王生年少有奇术江海风流走霜露胸中记得许负书
眼底阅人不知数忽来见我阖闾城纷纶辨口轻风生
自言相将入京 (第 6a 页)
 宗藩
周定王橚(太祖第五子洪武三年封吴十/一年改封周著元宫词一卷)
周宪王有燉(定王橚长子洪熙元年/袭封有诚斋录新录)
蜀献王椿(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之国成都有献园集)
湘献王柏(太祖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之国荆州)
辽简王植(太祖第十五子洪武十四年封二十六/年之国辽东广宁州永乐二年迁荆州)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七/年之国大宁永乐二年移南昌有采芝吟)

楚庄王孟烷(太祖孙昭 王桢
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有勤有堂诗集)
鲁靖王肇煇(太祖孙荒王亶子永乐/元年袭封有凭虚稿)
鲁惠王泰堪( (第 3a 页)
凶。满招损。谦受益而已。若明日晴。后日雨。吾又安能知之。臣于农。窃亦以为云尔已矣。
田制
  区田 王桢
曰。按旧说区田地。一亩阔一十五步。每步五尺。计七十五尺。每一行占地一尺五寸。该分五十行。长十六步。计 (第 35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