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重刻一峰先生集序(罗洪先/)
天地有义气大和乘以代其运阳春赖以敛其成震而

为雷霆激而为风飙惨而为霜霰起而为山岳奔而为
湍澜其凝于物为坚金为完璞为后凋木其灵于人为
刚严为果毅为直遂为无侧颇得之而诸欲亡言之而
异端熄用之而群奸屏四夷宁而不用则为万世法孟
子曰吾善 养吾浩然
之气先立乎大则小者不能夺也
呜呼若吾罗文毅公其将庶几乎公名满天下童孺皆
能道其行事至其所得虽学者不能 …… (第 5b 页)
何有哉名
位不能使之荣摈斥不能使之辱功能不能使之乐祸
患不能使之忧言论不能使之惑意气不能使之改所
浩然
而刚大者性成然也非有事于勉强者也吾独
怪夫学者之为言也或病其僻或疑其矫纚纚乎听之
非不和且平也语其平 …… (第 6a 页)
有遗刻者请于双江聂君蒐缉编次俾为全集
以传遂因君索言于予呜呼公之所得不系集之有无
与全否也有欲知公之 浩然
者观于是集将不为濯热
之清风苏蛰之迅霆也夫
  董中峰侍郎文集序(唐顺之/)
喉中以转气管中以转声气 (第 7a 页)
为孔子之春秋易礼以诛暴乱范伦纪其后孟
子得是气说东方诸侯辅以致治而不能用则著为七
篇之书故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其谓是乎秦汉 (第 22a 页)
  宋文丞相祠堂记(明罗伦/)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一也可以动天地可以感鬼神可
以贯日月可以孚木石可以正万世之人心立万世之
天常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以塞乎天地之间夫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非 (第 5b 页)
浩然
塞乎天地之间者能与于
斯乎若宋丞相信国文公是巳公名天祥甫弱冠奉廷 …… (第 5b 页)
在于公乎非仁者之勇 浩然
而塞乎天地之间者乎公
去今二百年顺天祠公于学宫乡郡祠公于城南公之
子孙祠公于富田富田之祠元季兵变为横 (第 7b 页)
于德而不眩于俗 养吾浩然
之气以合自然之英 (第 3a 页)
养吾
诚明之意以入清明之颐又将决吾心于仁义使不违
决吾志于中正使不过决吾身于天命使不忧决吾迹
于遁世使无闷 (第 3a 页)
 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矣故申吕自岳降而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
 也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
 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
 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肓失其勇仪秦失 …… (第 4a 页)
 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
 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
 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 浩然
而独存者乎 (第 4b 页)
  跋空同先生集后(朱曰藩/)
君子之学无所倚之谓圣是故中正和平言出为经尼
父不可尚已孟氏而下吾未见其无所倚也倚者何德
未及化必藉于气以挥霍其言大其事功耳轲之言曰
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七篇之中大抵皆是气之挥霍也
其视中正和平者有间矣先友空同李公以奇才卓识 (第 6b 页)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墓志铭(十四/)
   江西饶州府浮梁县儒学教谕王君墓志铭
君鄞人 祖养吾公
讳朝试杭州乐之与其兄万历戊戌进
士在吾公讳猷者割所居居杭州西城生子五皆钱塘诸
生其次子梦发公讳一焜君 (第 1a 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 养吾
浩然
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
气之刚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 (第 32a 页)
  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
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矣故
申吕自岳降而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

曰吾善 养吾浩然
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
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
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 (第 25b 页)
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 浩然
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
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
天下不可以得匹夫 (第 26a 页)
去恶如草遇民如儿捍患御菑奚翅已
私事不避难去必见几用夏变夷悦礼敦诗惟是顽犷
化而柔慈万里来归鬓发不丝 养吾浩然
岂其馁而望
公庙堂决疑蓍龟命也柰何竟止于斯有韫于中未究 (第 6a 页)
 非其气足以高天下者未之能焉孔子曰临大节而

 不可夺君子人欤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以直
 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盖存之于身谓之气见
 之于事谓之节节也气也合而言之道也以是成文
  (第 37b 页)
方诸侯辅以致治而不能用则著为七
篇之书故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其谓是乎秦汉
以降是气分而不全赋于人或得之而不善养或善养
而不遭乎时汉文帝唐太宗尝用之以致治诸葛 (第 9b 页)
   重刻一峰集序
天地有气义大和乘以代其运阳春赖以敛其成震而

为雷霆激而为风飙惨而为霜霰起而为山岳奔而为
湍澜其凝于物为坚金为完璞为后凋木其灵于人为
刚严为果毅为直遂为无侧颇得之而诸欲亡言之而
异端熄用之而群奸屏四夷宁而不用则为万世法孟
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
夺也呜呼若吾罗文毅公其将庶几乎公名满天下童
孺皆能道其行事至其所得虽学者 …… (第 5b 页)
尚何有哉名位不能使之荣摈斥不能使之辱功能不
能使之乐祸患不能使之忧言论不能使之惑意气不
能使之改所谓 浩然
而刚大者性成然也非有事于勉
强者也吾独怪夫学者之为言也或病其僻或疑其矫
纚纚乎听之非不和且平也语其平 …… (第 6a 页)
有遗刻者请于双江聂君蒐辑编
次俾为全集以传遂因君索言于余呜呼公之所得不
系集之有无与全否也有欲知吾之 浩然
者观于是集
将不为濯热之清风苏蛰之迅霆也夫
   诸儒理学要语序
古之学者无多言也各得其本心尔耳方其 (第 7a 页)
悲愤而不能去呜呼烈哉
   陈宜中弃位而逃
士君子砥节砺行而不克有终者无他气失其养故耳
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是气也人皆有之善养之
虽历万变而不挫不善养之一罹忧患则薾然不自振
矣陈宜中在穆陵之时与同舍生黄镛 (第 25a 页)
等上书论丁大
全之罪其气凛凛天下号称六君子介然有节行者也
乃窜斥远州悲伤沮丧而其气日馁矣于是阿附似道

骤登政府不知似道为人视大全果相远耶至其为相
也王爚之清介而不能容文天祥之忠义而不能用张
世杰请背城借一之策反假诏命而沮之其为国谋者
请称侄纳币而已耳请求封小国而已耳请奉玺以降
而已耳事既危亟则奉头鼠窜而已耳向之 浩然
者今
则薾然矣迹其始终所为盖若二人者岂非气失其养
而然耶故君子之学以养气为本能养其气则当大任
决大事 (第 25b 页)
孺子将入井巳发之心也孔
门之学此心未发有存养此心既发有省察具见子思
中庸首章孟子多言巳发之心然曰我善 养吾浩然

气存其心养其性皆未发以前事陆杨二老所学有下
一截无上一截象山之失朱文公文集语录及年谱李
公方子辨 (第 27b 页)
   送郑君序
豫章郑君士亨之东游也与予相好为最深君气锐才
富发而为文如逸马健车驰乎九轨之涂捷不可及如
奔湍怒涛之在江河浩乎莫之能御也其自见者既如
此而尤乐于取友虽以予之无似亦辱与之定交不寘
君之于我厚矣窃愿有以质于君夫文者才与气为之
也三代而下词章之士鲜不以才驱气驾而为文非才
与气不足以为文然徒恃乎才驱气驾则岁慆月迈气

有时而衰才有时而尽而文亦有时而踬矣盖才命于
气气禀于志志立于学者也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我学不厌所谓志立于学也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志壹则动气所谓气禀于志也苟非有志以基之
有学以成之气有不衰才有不尽而文有不踬然者未
之有也抑圣贤 …… (第 4b 页)
   朱元会文集序
君子之于文止于理而已矣是故理明则气充而辞达
气也者理之寓也辞也者理之载也孔子曰辞达而已
矣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气至于 (第 33a 页)
浩然
辞至于达
皆理之明致之也苟为文者不明诸理而徒欲驱驾以
气驰骋以辞气有不馁而辞有不蹙者未之有也故曰
(第 33a 页)
声中酒中字平声如气味如
中酒浊贤清圣时中之皆平声此字概无平声近人用
二字往往交误(池北/偶谈)
   祖浩然
(第 80b 页)
祖浩然
浦城人至元二十年建安政和有黄华之乱 (第 80b 页)

母为官军所掳去之廿有八年母寄信曰在河南问
来人不能名其地于是 (第 80b 页)
浩然
之生三十有三年矣亟告
父往求之往复奔走几遍河南诸州卒得之唐州境上 (第 80b 页)
 此孟子之集义养气勿忘勿助直接孔氏之传而非
 黝舍告子之可及也
黝之养勇以必胜舍之养勇以无惧都是不善养的故
 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这善字最当玩味 (第 26a 页)
无大内之深严区区之荣利鸥耶鹭耶而已矣曾何芥
蒂孟子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先生有焉虽圣人大中
之道不如是也而气节风厉要不可诬五谷三牲所以
养生也而盐醯不备岂全味哉然则地之 (第 2a 页)

   密庵文集序
文主于气而气之所充非本于学不可也六经而下以
文雄世者称孟轲氏韩愈氏孟轲氏曰我善 养吾浩然

之气韩愈氏曰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然孟
轲氏之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