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赵吴兴手书圆觉经后

余于锡山道中华生出此卷见示乃宋纸之绝佳者独
讶其结法之圆熟而波发过媚运腕少弱拟于吴兴犹
在疑似之际再为华所强漫尔署题别后忽忽记得曾
见此跋于吴兴木本盖书于行书圆觉之后为管夫人
营福于 中峰禅师
(第 30b 页)
中峰
为梓之仍手跋法语于后偶
遇章仲玉道其事仲玉色沮谓一飞凫偶得吴兴与 (第 30b 页)

一札言送经事盖真迹也因乞仲玉作此小楷赝本
而书木本之跋质之吴氏子得五十金而去余因失笑 (第 30b 页)
  赵吴兴管夫人仲穆三札

赵承旨与妇魏国管夫人子仲穆总管各有寄 中峰禅
书一通吾弟敬美得而宝之又为志之计 (第 7b 页)
中峰
所得
赵公家竿尺故不止此公行状称元延祐帝及太后爱
公翰墨有应制则命管夫人与仲穆副其体而藏之秘
阁曰令 (第 7b 页)
   秋日游幻住        沈德虔
野寺居僧少林扉傍竹幽绿苔沿砌润红叶冒霜稠炉
霭閒风夕茶烟细雨秋履寻松下月衣涴鹤边流不是
逢心赏那能惬胜游虑忘因悟幻过此且迟留

 幻住庵在阊门外雁荡村元大德间 僧明本
建初本
 至吴喜其地名与雁荡山合遂结草庵于此赵孟頫
 为名之曰栖云其后别创精舍改今名本自为记国
 朝 (第 5b 页)
    梅窗月
南枝本无影皓魄閒自照横斜上疏楞相对成一笑
    桂苑风
西林酿天香鼻端来阵阵僧厨饭初熟适此吹花信
 善惠庵在长洲县九都元大德间 僧明本
开山郏天
 如记有施茶亭
   天池寂鉴禅院记     释克新
距姑苏城西一舍皆山五峰环峙者曰华山峰 (第 49b 页)
落叶长安语语为太真纪恨按之为大石调风流子也
再过之石已磨为别刻矣(词品/)
天目 中峰禅师
与赵文敏为方外交同院冯海粟学士
甚轻之一日松雪强 (第 30a 页)
中峰
同访海粟海粟出所赋梅花
百绝句示之 (第 30a 页)
中峰
一览毕走笔成七言律诗如冯之数
海粟神气顿慑尝赋行香子词云短短横墙矮矮疏窗
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叠嶂曲水 (第 30a 页)
   (瘦只如无但空里疏花数点李易安词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皆得此花之神若)
   (朱雍之梅词黄晞颜之梅苑李龏之梅花衲 释/明本
之梅花百咏诗愈多而神愈远矣侍御栖)
   (贤之作实/获我心)
 何万化(一首/)
   万化字宗元 (第 12a 页)
  题杂画卷子        (明/)刘 基
山川出云霓溪谷藏虎豹枯树嶒崚身怪石磈礨猊竹
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梅花雪中开的皪珠磊疱兰独
称国香姱丽最可乐荑纤草堪藉葛覃棘能抓宋公学

元晖骇兽见腾䶂老班性嗜酒藻思发馀酵丹丘泣龙
髯零落江湖棹颠王食败笔得米动盈窖 僧明本
静者
一艺起众闹展卷见历历聊足解喧嗃裁诗慕韩豪琐
细非所较
  题安南陈内相杂画(二首/)   (明 (第 11a 页)
  九言诗

元天目山 释明本中峰
有九字梅花诗云昨夜西风吹
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
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 (第 18a 页)
僧至于公卿有诔有辞失之若惊垂八
十年英标如在谁知表之嗣者七代义举有闻天子喜
之史臣属辞以系遐思
   智觉禅师
塔铭
天目之山有狮子岩高峰妙禅师居之设死关以辨决 (第 12a 页)
参学之士望崖而退者或众矣得一人曰本公是为
和尚师生有异徵为童儿嬉戏必为佛事暂入乡校
寻弃去稍长阅经教然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厉困则
首触柱以自儆期 …… (第 12b 页)
之计
盖师之高迈过人远甚而谦抑如此所以为不可及也
师讳 明本
宋景定癸亥岁生钱塘之新城姓孙氏年六
十一僧腊三十七大元至治癸亥八月十五日化于其
山东冈之草庵有诀别书 …… (第 14b 页)
盛然专席称师者岂无其
人哉至于四十馀年之间浩然说法其言语文字汪洋
广博为远近信向未有若师之盛者也请制 智觉禅师
法云塔之铭曰
巍巍楞伽上极无际大雄善喻著无上义达摩之东忧 …… (第 15a 页)
邪并受有
大医王为出一手砭焫涂摩捣嚼鍊烹纷然百为因病
以生疾除医已言亦如是得本不迷何有一字悲愿深
智觉
所敦受职度人郁乎法云法云弥天有荫斯普
协于皇风永填终古 (第 15b 页)
   东林圆照寺募缘疏
邑之东十有八里有东林圆照寺焉创自宋绍定三年
庚寅其请于朝得赐额者僧有谦也元季燬于兵燹僧
时习偕其徒思修结茅以居募于檀那稍稍修复而以

旧额请洪武元年戊申也距其始建盖百四十年矣思
修之徒又数传而如权者卒其业然后殿阁像设及禅
诵之庐咸以一新迄今百馀年来未有能继日就颓圮
有盲道人金士成奉母庵居虔修净土而禅 僧明本

共昕夕相与发心重建二殿前供四天王像后供观世
音菩萨像独虚其中缓而有待比工毕而道人旋化去 (第 25b 页)
明本
自矢必新正殿以报佛恩将复从善信募焉有为
贻书见属盍为之疏以助胜缘其可乎予惟天下承平 (第 25b 页)
   惜阴二十七
伊川先生曰今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榖吾
得而食之百工伎艺作为器物吾得而用之介胄之士
披坚执锐以守土宇吾得而安之无功泽及人而浪度
岁月晏然为天地间一蠹唯缀缉圣人遗书为有补尔 中峰禅师
云入世间则忠于君孝于亲以尽其义不可
不忙出世间则亲师择友朝参暮叩以尽其道又不可 (第 19b 页)
易贱异其为人佯曰君欲吾被当更
赋诗公援笔立成竟持被往诗传人间号芦花道人公
至钱塘因以自号入天目山见本 中峰禅师
剧谈大道
箭锋相当每夏坐禅包山暑退始入城自是为学日博
为文日邃诗亦冲澹简远书法稍取法古人而变化自 (第 29b 页)
其受业师子院改升师子正宗禅寺
敕翰林学士承旨吴兴赵公撰碑以赐英宗继明宠赉
如之逮文宗临御师已入寂赐谥 智觉禅师
塔曰法云 (第 31a 页)
   梅隐处士章君墓铭

   故宋学士徐公墓志铭
   瘗殇子慈童铭
   愚翁墓志铭
   净居寺圆鉴 智觉禅师
塔铭
   倪母墓志铭
  行状
   郑处柳先生行状
#+PROPERTY: JUAN 卷十三 …… (第 1b 页)
与竹为友清可则也以愚自名晦其迹也嗟乎处士类
有德也凤林之邱爰安宅也有考我铭过必式也
   净居寺圆鉴 智觉禅师
塔铭
净居寺之主者圆鉴 (第 13a 页)
智觉禅师
示寂于至正二十年十
月庚戌茶毗于至正二十一年正月之午遂以是日葬
其舍利若骨于寺之东偏而塔焉越明年其徒 (第 13a 页)
知因考其
迹探其心而稽其学之所至以为之序
  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
梅为诗一赋百绝自冯海粟始一赋百律自 僧中峰

近学诗君子皆追和之其思健矣新喻敖君气完登成
化甲辰进士寻以星变言事触怒权贵贬窜临西县丞
临西没于 (第 18a 页)
   王达善先生梅花诗跋
右锡山名儒王君达善和 中峰禅师
所赓冯翰林梅花
诗百首予趍京道过其地出求予言夫诗之赋情咏景
各由所得而成如冯居苑闼遭时贵显乃独意于梅 (第 4a 页)

其处家山故林兴味有所不忘而感发然也 中峰
融造
禅妙才气纵逸走笔成赋故不难矣二公相去今百年
间罕续其后达善以学业之富必有契夫孤高迥绝者
宜其诗 (第 4a 页)
 梅花百咏       总集类
  提要
    (臣/)等谨案梅花百咏一卷附录一卷元冯子
    振与 释明本
倡和诗也子振字海粟攸州人
    官承事郎集贤待制以博学英词有名于时
     (第 1a 页)
明本
(第 1a 页)
中峰
钱塘人住雁荡村姓孙氏出家
    吴山圣水寺得法于高峰原妙禅师屡辞名 (第 1a 页)
    山主席屏迹自放时赵孟頫与 明本
友善子
    振意轻之一日孟頫偕 (第 1b 页)
明本
往访子振子振
    出示梅花百咏诗 (第 1b 页)
明本
一览走笔和成复出
    所作九字梅花歌以示子振遂与定交是编
    所载七绝百首即当时所立和者是也 (第 1b 页)
后又
    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则仅有 明本
和章而
    子振原唱已不可复见矣宋史艺文志载李
    綨梅花百咏一卷久佚弗传子振复创为之 (第 1b 页)
    才思奔放往往能出奇制胜而 明本
所和亦
    颇雕镂尽致足称合璧联圭今 (第 2a 页)
明本
所著 (第 2a 页)

    峰
广录传本甚鲜而子振著作则惟元文类
    诸书略见一二全集久已湮没无存此集虽
    游戏之作而半爪 (第 2a 页)
一鳞犹可以窥见崖略其
    诗别本互有同异东阁梅一首 中峰
和章原
    阙而别见于韦德圭集
   国朝夏洪基为之订正校刋颇有依据今亦并 (第 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梅花百咏       元 冯子振
               释明本 

  古梅
天植孤山几百年名花分占逋翁先只今起草新栽树
后世相看亦复然
  和
起如虬柏卧如槎犹吐 …… (第 1a 页)
  纸帐梅
溪藤十幅簇春温时有清香入梦魂多少罗帏好风月
不知消得几黄昏

  和
春融剡雪道人家素幅凝香四面遮明月满床清梦觉
白云影里见疏花
 (元翰林冯海粟作梅花百咏以索 中峰禅师
和章师/谈笑间不踰日而尽荅之二公真梅花知己也今其)
 (诗裁冰镂雪慕绘入神而逸韵藻思实堪伯仲于肃/悯 (第 38b 页)
诗所称海粟俊才应绝世 中峰
道韵不婴尘者岂)
 (虚语哉和靖句不独专美于前矣又有韦德圭集虽/亦百首然八九皆 (第 38b 页)
中峰
作而履靖所和百首则扯曳)
 (枯淡不堪与二公涤砚矣兹悉弃去止取二帙雠校/而汇集之为梅花谱韵焉但 (第 38b 页)
中峰
集独阙东阁一题)
 (而韦集有之则偶逸于此而适存于彼信珠玑咳唾/不容遗弃人间也爰为补入以成全璧仍俟考 (第 38b 页)
订云)

 (海予所见二公诗各有别本 中峰
集特字句偶异而/ 粟则有全首俱非者今细为研證盖出于不解事)
 (者之妄改耳如矮梅诗云大材未必难为用 (第 39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梅花百咏附录      元 释明本 

  和冯海粟作
自香自色自精神察变知机始悟真梁宋巳前浑未识
羲皇而后有斯人两三蕊得奇偶象南北枝分 (第 1a 页)
  含笑花诗
施宜生含笑花诗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褰帷跛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九字梅花诗
元天目山 释明本中峰
有九字梅花诗云昨夜西风吹
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泑野树古梅独卧寒屋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