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元乡贡进士周君墓表(解缙/)
宋承中华之统三百馀年致治几于三代不幸辽金二
敌蘖牙其间至于元氏遂以外国入而代之诚有天地
以来转移之局然一统者亦几百年有不得而废之者
于是正统之论益纷纷然矣当元至正中 危素 始建言 (第 6b 页)
宋承中华之统三百馀年致治几于三代不幸辽金二
敌蘖牙其间至于元氏遂以外国入而代之诚有天地
以来转移之局然一统者亦几百年有不得而废之者
于是正统之论益纷纷然矣当元至正中 危素 始建言 (第 6b 页)
一株安常倚对吟啸北齐刘洙/名之为玉笋峰见续编泰山无字碑若玉笋)
素咏梅仙(梅仙峰名相传梅福炼丹于此 危素 有诗泰山亦有梅福遗趾)陋金粟龙蟠
而凤翥(唐内纪明皇朝拜王陵见金粟有龙/蟠凤翥之势泰山亦然壮丽过之) (第 4b 页)
素咏梅仙(梅仙峰名相传梅福炼丹于此 危素 有诗泰山亦有梅福遗趾)陋金粟龙蟠
而凤翥(唐内纪明皇朝拜王陵见金粟有龙/蟠凤翥之势泰山亦然壮丽过之) (第 4b 页)
唐继篡志不获伸惜哉又其
事多散出于国史不得其列传独其子孙之盛有非私
家所得而抑之者盖天之报之也故翰林 危公太朴 尝
叙其族出于全讽建昌抚州之有危氏犹吉之有彭氏
荣盛相埒两家善庆之积公议之明亦可得而徵也予
友彭君子 (第 2b 页)
事多散出于国史不得其列传独其子孙之盛有非私
家所得而抑之者盖天之报之也故翰林 危公太朴 尝
叙其族出于全讽建昌抚州之有危氏犹吉之有彭氏
荣盛相埒两家善庆之积公议之明亦可得而徵也予
友彭君子 (第 2b 页)
送刘君孝章序(解缙/)
学必有师传朋友讲习而后有所成不然虽至白首犹
为僻学也岂惟成德文艺亦然余少时先君子教以书
辄举所闻于 太朴危先生 伯琦周先生而溯其源于赵
吴兴以上未尝自为臆说也及教以为文辄举黄文献
公欧阳文公之说而溯其源于曾王欧苏 (第 12b 页)
学必有师传朋友讲习而后有所成不然虽至白首犹
为僻学也岂惟成德文艺亦然余少时先君子教以书
辄举所闻于 太朴危先生 伯琦周先生而溯其源于赵
吴兴以上未尝自为臆说也及教以为文辄举黄文献
公欧阳文公之说而溯其源于曾王欧苏 (第 12b 页)
西征赋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
征自京徂秦乃喟然而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
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唯生与位
谓之大宝生有修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之要
圣智弗能豫当休明之盛世兮托菲薄之陋质纳旌弓
于铉台赞庶绩于帝室嗟鄙夫之常累兮固既得而患
失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三黜武皇忽其升遐八音
遏于四海天子寝于谅闇兮百官听于冢宰彼负荷之
殊重兮虽伊周其犹殆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
无危明以安位秪居逼以示专陷乱逆以受戮匪降祸
之自天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苟蔽微以谬彰
患过辟之未远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陋吾人
之拘挛飘蓱浮而蓬转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素 卯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
而履薄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
鲜林焚而鸟存遭千 (第 9a 页)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潘子凭轼西
征自京徂秦乃喟然而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
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此三才者天地人道唯生与位
谓之大宝生有修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之要
圣智弗能豫当休明之盛世兮托菲薄之陋质纳旌弓
于铉台赞庶绩于帝室嗟鄙夫之常累兮固既得而患
失无柳季之直道佐士师而三黜武皇忽其升遐八音
遏于四海天子寝于谅闇兮百官听于冢宰彼负荷之
殊重兮虽伊周其犹殆窥七贵于汉庭畴一姓之或在
无危明以安位秪居逼以示专陷乱逆以受戮匪降祸
之自天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苟蔽微以谬彰
患过辟之未远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陋吾人
之拘挛飘蓱浮而蓬转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素 卯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
而履薄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
鲜林焚而鸟存遭千 (第 9a 页)
木斋赋(有序/) (元/)虞 集
奎章阁艺文监秀才方积昔在匡庐读书群木之间谓
之木斋余爱其高秀而赋之其辞曰
夫何硉矹以嵯峨兮据积水而郁盘有楩楠与豫章兮
翳松柏之丸丸揽芳草之盈庭兮听呦呦之鸣鹿濯余
缨于沧浪兮沐余发乎飞瀑余洁清以有待兮叹望之
而弥高絓余骖以弗驰兮气绵薄而心劳感春物之芳
芚兮又晚实之不食更千岁其未已兮退自脩乎兹室
存存斋赋 (元/)危 素
繄太极之混沦兮为生化之本根维二气之阖辟兮畅
万物之滋蕃羌易道之广大兮备吾身于乾坤极知崇
以效天兮循礼 (第 15a 页)
奎章阁艺文监秀才方积昔在匡庐读书群木之间谓
之木斋余爱其高秀而赋之其辞曰
夫何硉矹以嵯峨兮据积水而郁盘有楩楠与豫章兮
翳松柏之丸丸揽芳草之盈庭兮听呦呦之鸣鹿濯余
缨于沧浪兮沐余发乎飞瀑余洁清以有待兮叹望之
而弥高絓余骖以弗驰兮气绵薄而心劳感春物之芳
芚兮又晚实之不食更千岁其未已兮退自脩乎兹室
存存斋赋 (元/)危 素
繄太极之混沦兮为生化之本根维二气之阖辟兮畅
万物之滋蕃羌易道之广大兮备吾身于乾坤极知崇
以效天兮循礼 (第 15a 页)
别友赋 (宋/)黄庭坚
曩闻义于孙李指尊选以见招惜予行之舒舒曰其夜
以为朝予望道于垝垣见万物之富有恨逸驾之绝尘
又骖予以四牡喟后车之无策其四方乎索友仰云飞
而注弋俯渊靓之沈钩或一能之胜予忘日月之不予
谋或登吞舟之鳞或下垂天之翼手予弓而不释恐斯
道之或息维庐江之四李三隐约于龙眠维若人之仕
蚤怀明月而丽川岁庚午而会梁语闻道之大用吸江
汉以为深累丘岳以自重尾系之而首应西犯之而东
抗弃旗鼓而不逐俨其陈之堂堂伟道学之崇崛增懦
夫之激昂观日出于东方虽食焉而不吝无肯綮以自
试居自喜于游刃彼覆却之万方期斯言之犹信水浑
浑而进舟风剡剡而侵裘恐事亲之不欢则推是之同
忧
别友赋 (元/)危 素
余生楚南之穷邦兮嗟不逮乎古之人执简策以永歌 (第 37b 页)
曩闻义于孙李指尊选以见招惜予行之舒舒曰其夜
以为朝予望道于垝垣见万物之富有恨逸驾之绝尘
又骖予以四牡喟后车之无策其四方乎索友仰云飞
而注弋俯渊靓之沈钩或一能之胜予忘日月之不予
谋或登吞舟之鳞或下垂天之翼手予弓而不释恐斯
道之或息维庐江之四李三隐约于龙眠维若人之仕
蚤怀明月而丽川岁庚午而会梁语闻道之大用吸江
汉以为深累丘岳以自重尾系之而首应西犯之而东
抗弃旗鼓而不逐俨其陈之堂堂伟道学之崇崛增懦
夫之激昂观日出于东方虽食焉而不吝无肯綮以自
试居自喜于游刃彼覆却之万方期斯言之犹信水浑
浑而进舟风剡剡而侵裘恐事亲之不欢则推是之同
忧
别友赋 (元/)危 素
余生楚南之穷邦兮嗟不逮乎古之人执简策以永歌 (第 37b 页)
苟蔽微以缪章患
过辟之未远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陋吾人之
拘挛飘蓱浮而蓬转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
素 卵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
履薄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鲜
林焚而鸟存遭千 (第 9a 页)
过辟之未远悟山潜之逸士卓长往而不反陋吾人之
拘挛飘蓱浮而蓬转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危
素 卵之累壳甚玄燕之巢幕心战惧以兢悚如临深而
履薄夕获归于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鲜
林焚而鸟存遭千 (第 9a 页)
裟衣至正
十四年甲午五月癸未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
诰兼修国史庐陵欧阳玄撰奉训大夫兵部员外郎临
川 危素 书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译文官王馀庆篆
立雪堂记 郑元祐 …… (第 10b 页)
张翥
老佛丛林伯休居得名园幽藏嵓壑胜夐绝城市喧除
径去宿莽引池发真源凤亭溯涧桥梅阁临柏轩咄嗟
龙象地丹碧峨云骞怪石洞庭来荒台洗秋痕散落万
竹里劣若熊豹蹲中有青狻猊主当众峰尊凭陵鬼神
会呀呷风雷奔道人一饭已趺坐蒲团温来者自名相
何有眼耳根伊昔幻住翁千偈波涛翻作大师子吼洪
音殷乾坤师传一灯出与世烁群昏抠衣雨花外讵厌
参学繁要知天目下广辟甘露门平生楞严读衲侣夙
所敦身虽縻尘累是心了然存眷彼中林社迟暮或往
论期师法檀度此道非空言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六首 危素
坐禅铭自集云传一念还超佛祖前此是菩提真种子
成华成实自年年
天目嵓前涧水声绝厓荒径少人行等閒会取楞严 (第 20b 页)
十四年甲午五月癸未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
诰兼修国史庐陵欧阳玄撰奉训大夫兵部员外郎临
川 危素 书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译文官王馀庆篆
立雪堂记 郑元祐 …… (第 10b 页)
张翥
老佛丛林伯休居得名园幽藏嵓壑胜夐绝城市喧除
径去宿莽引池发真源凤亭溯涧桥梅阁临柏轩咄嗟
龙象地丹碧峨云骞怪石洞庭来荒台洗秋痕散落万
竹里劣若熊豹蹲中有青狻猊主当众峰尊凭陵鬼神
会呀呷风雷奔道人一饭已趺坐蒲团温来者自名相
何有眼耳根伊昔幻住翁千偈波涛翻作大师子吼洪
音殷乾坤师传一灯出与世烁群昏抠衣雨花外讵厌
参学繁要知天目下广辟甘露门平生楞严读衲侣夙
所敦身虽縻尘累是心了然存眷彼中林社迟暮或往
论期师法檀度此道非空言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六首 危素
成华成实自年年
天目嵓前涧水声绝厓荒径少人行等閒会取楞严 (第 20b 页)
(诗文澹而华质而丽直而不倨简而不啬翰苏/平仲云应奉律诗步骤盛唐 顾玄言云 林)
(思颇/清僻)
(诗话处敬文极为 危太朴 宋景濂戴叔能申屠/子迪所许诗与谢佥事原功齐名称会稽二肃)
(其为学正也尽挈其家居槜李徐幼文送以 (第 30b 页)
(思颇/清僻)
(诗话处敬文极为 危太朴 宋景濂戴叔能申屠/子迪所许诗与谢佥事原功齐名称会稽二肃)
(其为学正也尽挈其家居槜李徐幼文送以 (第 30b 页)
政事国亡死节初为太常博士时常一至新安游黄
山赵东山辈赋诗送之
管子瑜(瑾/)松江人至正中为休宁县学教谕
国朝 危太朴(素/) 金溪人元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洪
武初授翰林侍讲学士兼弘文馆学士谪和州卒年 (第 12a 页)
山赵东山辈赋诗送之
管子瑜(瑾/)松江人至正中为休宁县学教谕
国朝 危太朴(素/) 金溪人元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洪
武初授翰林侍讲学士兼弘文馆学士谪和州卒年 (第 12a 页)
送郑彦昭侍亲归西江序 唐 元
虞廷用贤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盖奏言匪文不彰实
以开后世词章取士之原汉世策士如晁董诸公荐名
奏对事犹近古异时风益颓靡糊名搜挟周防百端待
士之意寖薄向使不世之豪有如荀王庄屈辈尚肯低
眉俛首于其间哉同里郑君彦昭吾友称隐汪先生外
孙也其气有自其学有传早岁己负诗声力穷经术自
试久矣秋场不利于是吟啸湖山间意似有不释然者
予告之曰孟氏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与易言
致命遂志皆始困终亨之义今而省亲归南安养志之
馀拔置凡近淬励旧闻他日一第溷子又何晚哉迩者
宣文检讨 太朴危公 奉敕以三朝史事来徽过予具言
彦昭材谞当荐名于朝观光上国有在此不在彼者矣
科名一途安足以尽天下士哉
(第 14a 页)
虞廷用贤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盖奏言匪文不彰实
以开后世词章取士之原汉世策士如晁董诸公荐名
奏对事犹近古异时风益颓靡糊名搜挟周防百端待
士之意寖薄向使不世之豪有如荀王庄屈辈尚肯低
眉俛首于其间哉同里郑君彦昭吾友称隐汪先生外
孙也其气有自其学有传早岁己负诗声力穷经术自
试久矣秋场不利于是吟啸湖山间意似有不释然者
予告之曰孟氏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与易言
致命遂志皆始困终亨之义今而省亲归南安养志之
馀拔置凡近淬励旧闻他日一第溷子又何晚哉迩者
宣文检讨 太朴危公 奉敕以三朝史事来徽过予具言
彦昭材谞当荐名于朝观光上国有在此不在彼者矣
科名一途安足以尽天下士哉
(第 14a 页)
新安文献志卷二十 明 程敏政 撰
序
送葛子熙之武昌学录序 郑 玉
临川葛君子熙将之武昌录学事挟太史 危君太朴 之
书过予黄山之下留连累日将别徵言以为赠予语之
曰予家新安朱子之乡也子家临川陆子之乡也请各
诵其所闻 (第 1a 页)
序
送葛子熙之武昌学录序 郑 玉
临川葛君子熙将之武昌录学事挟太史 危君太朴 之
书过予黄山之下留连累日将别徵言以为赠予语之
曰予家新安朱子之乡也子家临川陆子之乡也请各
诵其所闻 (第 1a 页)
复以闻而申敕之使遵行焉诗文有畏斋集若干卷
藏于家先生葬后二年门人徐仁文等若干相与议持
宣文阁授经郎 危素 之状来谒铭溍幸尝辱交于先生
徵于状无不合乃并以平昔所知者论次而铭之铭曰
大道孔夷圣贤同趍政庞俗裂师异 (第 18b 页)
藏于家先生葬后二年门人徐仁文等若干相与议持
宣文阁授经郎 危素 之状来谒铭溍幸尝辱交于先生
徵于状无不合乃并以平昔所知者论次而铭之铭曰
大道孔夷圣贤同趍政庞俗裂师异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