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忠大节乃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
景慕不容己巳也祠有田三顷馀乃 知县丁积
割废寺
遗业所充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虽设频
年无捕获功近稍不逞者密诱他盗来掠其村然犹畏
不敢 (第 5a 页)
之李詹事也呜呼予亦何足以望公而
辱诸君之推毂乎其经术皆足以经世务指挥所至迎
刃而解曾一出视漕即为清运 丁积
年之害至今遵行
而惜其所至皆未有三年淹也生平学道宗旨在先立乎
其大者陆子之教也间谓予曰吾苟内省不疚生 (第 16b 页)
识其故晚节不亏浩然赋归进退可观吾宁不悲一息
不至今其已矣神乎洋洋歆此诚意
  祭 丁知县彦诚
呜呼登贤名于甲榜与多士而并驰试牛刀于小邑称
庶物 …… (第 29a 页)
之又曰伦才大不及志其青天白日足称云
  丁知县行状(成化丙戌七/月代容圭作)
侯姓丁氏名积字彦诚别号 三江渔樵
人世家宁都之
西关丁氏系出丹阳司马司马之后世有显人曾祖某
祖某父某皆隐德弗仕曾祖妣某祖妣某妣某侯生有 (第 50a 页)
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祠有田三顷馀乃 知县丁积
割废寺遗业所充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
虽设频年无捕获功近稍不逞者密诱他盗来掠其村
然犹畏不敢肆 (第 4a 页)
之类。是也。巡营文报。虽极频数。一月送人。不过五六次而已。何必月费百两。原初增高之时。其行赂明矣。 丁积
知新会县。先是。民出钱。输官供役。名均平钱。其后吏贪。复令甲首。出钱供用曰当月钱。贫者至粥(一作鬻) (第 435H 页)
 

段坚为福山知县。刊布小学。俾士民讲诵。俗素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诵声。后知南阳府。召州县学官。具告以古人为学之指。使转相劝诱。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坚即薛文清,瑄之后学也。)
  丁积
为新会知县。申洪武礼制。参以朱子家礼。择耆老。诲导百姓。良家子堕业聚庑下。使日诵小学书。亲为解说。风 (第 473L 页)
 苏轼自杭徙密。密有盗。未获。安抚司遣使。以领悍卒入境。捕盗卒凶暴。反以禁物诬民。争斗至杀。民诉于轼。轼投书不视曰。必不至此。悍卒闻之。颇用自安。不知轼已使人。招出戮之矣。
  丁积
知新会县。中贵梁芳。邑人也。其弟长。横于乡。责民逋过倍。复诉于积。积追券焚之。且收捕系狱。由是。权豪 (第 542H 页)
 陈钢为黔阳知县。多善政。病甚。民争吁神。愿减已算。益钢寿。病亦寻愈。丁母忧归卒。黔阳人祠祀之。
  丁积
为新会知县。蠲甲首钱。会岁大旱。筑坛圭峰顶。昕夕伏坛下者八日。雨大澍。而积遂得疾以卒。士民聚哭于途。 (第 623H 页)
羞清酌之奠。粗绎哀思。暂彻长号。昭告于伯父混泉子灵筵曰。呜呼痛哉。吾伯父之弃斯世也。寔天下恸也。自丙 丁积
于今四十年馀。士论日偷靡。人心日陷溺。今议者至谓国无可复之雠。而以堂堂之大议。指为死乱之孤之私愤。惟 (第 52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