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妆盗徵见
矣星星不扑必燎于原涓涓不塞将成滔天此又有司
之责也故曰防盗次之某无徐孺之贤以下陈蕃之榻
樊英
之德能救成都之灾所以为公喋喋者以公为 (第 21a 页)
妆盗徵
见矣星星不扑必燎于原涓涓不塞将成滔天此又有
司之责也故曰防盗次之某无徐孺之贤以下陈蕃之
榻乏 樊英
之德能救成都之灾所以为公喋喋者以公
为知言故也公闻某言奋然强起吴民幸甚吴民辛甚 (第 4a 页)
樊英
黄琼云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年少无一宿儒
可备顾问则老成之人实国家之所须重年少而忽耇
老岂世道之福邪余以 (第 4a 页)
赠笔人知有江淹而不知有王彪之王珣纪少瑜陆
倕李白和凝马裔孙(其事/稍异)噀酒救火人知有栾巴而不
知有 樊英
邵信臣郭宪佛图澄成武丁入水戮蛟人知
有周处而不知有澹台子羽荆佽飞菑丘䜣羊车游后
宫盐水洒地人知有晋武 (第 19a 页)
萧曹画一之辩不足以胜变
法者之口分司西京不豫国论专以史局为事其忠愤
感慨不能自巳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 樊英
名实之
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 (第 17b 页)
   (礼不以昏君废故节义之士亦不以昏时缺光/武聘周党严光以端其源安帝又聘周燮冯良)
   (顺帝聘 樊英
今又聘姜肱徐稚当此权嬖宦寺/充斥朝廷虽曰未尽得其用其待遇如此宜党)
   (锢诸贤保守名节而曹氏睥睨 (第 10b 页)
   李固(时公车/徵琼)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万岁/亭在)
(今洛州故嵩县县西北武帝元年幸缑氏/登大室闻山上呼万岁声者三因以名焉)盖君子谓伯
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论语孔/子曰伯)
(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郑玄注不为夷齐之清不为)
(惠连之屈故/曰异于是也)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
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

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
时矣尝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
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徵初至朝
廷设坛席犹待神明(樊君 樊英
也/事见英传)虽无大异而言行所
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
声名大盛乎自顷徵聘之士胡 (第 28a 页)
   告南阳太守礼樊英诏(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有艺术公车徵至不屈)
    (永建四年拜五官中郎将数月称疾/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归令所在致礼)
五官 中郎将樊英
委荣辞禄不降其节今以英为光禄
大夫赐归家所在县给榖千斛常以八月存高年致牛
一头酒三 (第 14b 页)
(樊英/
别传)
   告中山相朱遂诏(阳嘉元年望都蒲阴狼杀童/儿九十七人中山相朱遂到)
    (官不出奉祠 (第 14b 页)
    (灾异琼上疏/诏徵错等)
间者以来封位错谬寒燠相干蒙气数兴日闇月散原
之天意殆不虚然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
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
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

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臣前颇陈灾眚并荐 光禄大夫
樊英
大中大夫薛包及会稽贺纯广汉杨厚未蒙御省
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
之志宜更见引致助 (第 21b 页)
  严光
君子之处世必乎仕则忘其身必乎不仕则忘其民
身不智也忘民不仁也皆非君子之事也譬之水之在
川通则流障则止随其所遇而水不与力焉故隐不求
名仕不规利各当其宜而已严子陵之不仕光武或以
不事王侯为子陵之高子陵岂为名高而隐者哉使有
意于隐而偃蹇不屈以邀人主之尊礼则 樊英
之流钓
禄位之术耳吾知子陵不为是也贤者非事君之为难 (第 31a 页)
大莭非独为士者知之宰执大臣亦知之矣夫既
有以信于仐不可无以贻于后元所以汲汲焉为之图其不朽
也后汉史称 樊英
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
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岂不以其名最高故毁最甚乎盖名
者众人之所忌君 (第 23a 页)
 枉死于贼臣梁冀之手临危不悟尚欲以口舌争又
 自狱中遗书以责广戒岂非其处死不当乎若论为
 人刚方正直至死不变其忠至矣先儒因固责 樊英
 
故语乃谓英未有所失而固亦何所得盖几于成败
 论人也
 元嘉元年
尚书张陵劾大将军冀罪诏以俸赎群臣朝贺 (第 23a 页)
之章以冢宰诏王废置之文
明当时用事者之失以起先生者使人有兀然空老之
叹汉永和中李固尝上疏言朝廷聘南阳 樊英
江夏黄
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待以大夫之位海内忻然及厚
等免归一日朝会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宿儒大人可
备顾 (第 6b 页)
适浚甫之年而浚甫苟自安逸非恭简公之教汉李固
樊英
黄琼云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年少无一宿儒
可备顾问则老成之人实国家之所须重年少而忽耇
老岂世道之福耶余以 (第 19a 页)
  子昂兰梅为玉山题
佩纕零落墨香存瑶瑟空弹夜月魂一自江南芳草歇
风流谁继楚王孙
  栾尚书庙
一坏荒土故尧城噀酒犹传后世名八使清风不同列
却将方技配 樊英(永和镇故/尧城县)
  子昂墨竹为玉山题
竹里疏花的皪开冻香和雪凝苍苔天寒日暮无人见 (第 17b 页)
  玄墓知浴禅师募斋序
吾闻人之用火犹龙之用水故一灯之微可以燔阿
房而燎原之势可使归无燄若于水则不然溢于盂
者不能使溢于盘而一钟者不可为一石也虽然此

凡夫之见也若以过量人言之则又殊矣昔 后汉樊
尝含水西向而噀遂灭成都市火佛图澄以盈钵
之水咒愿而生青莲花其用水也为何如哉万物得
水则润不得水则枯得 (第 21b 页)
   事不说他人衣服器用初成不可訾毁之如何

答曰訾读为兹训为思谓思此则疾贫此郑氏注想朱
子据此言之饶说尽通訾兹二音音紫则当从饶说音
兹则训为货财亦通赀訾赀通用前汉书景帝纪訾算十
以上司马相如以訾为郎后汉张楷谓 樊英
以不訾之
身怒万乘之主皆是以訾作赀字用已之衣服成器毋
以之为赀财如王制不鬻于市之意一说也见他人衣
(第 24b 页)
德行卓绝海内无偶历观前世玉帛所命申公枚乘周
樊英
之俦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
者也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
陈坟素坐而论道上正 (第 3a 页)
   题郭文通山水图歌
新图一见生秋意万壑千岩吐云气何人著笔能到此
郭老丹青真绝艺天台雁荡尺咫间庐峰瀑布悬眼前
浮岚涌翠满空际中有仙路难攀缘谁家茆屋枫林下
石桥看度骑驴者飘然自是尘外人招与之言不相惹
吾闻古有隐君子避世当年甘饿死一从四皓出商颜
怀宝人人欲求市南山捷径久已成北山移文空勒铭
蝇头蜗角争者众何独 樊英
虚得名我寻真隐应已久 (第 57a 页)
                 用者将以
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
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惟

其高者而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
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
称得人以次对复入翰林即荐芜湖令欧阳原功于朝
除司业又举以自代尝约待制马公伯庸同推挽之马
公复书曰玄翁博洽有古学司业先生力荐不置在先
生则得矣如祖常等心愧何玄翁者原功别字祖常马
公名也欧阳公闻之亦寓书于公曰阁下学足以变文
体身足以为道郛此固海内士所属望者也分义则然

芜湖终更乃闻有自代之荐 樊英
无奇终贻他日之累
淮阴新进难免当时之惊朝廷竟用公言召欧阳公国
子博士一时二三名贤更相推让缙绅翕然相庆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