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如诡辨讵曰神明欲證如来之因勿堕绮语之障可耳
为僧募白衣大士像序(艾南英/)
予至武陵寓大善僧舍主 僧觉初 方募建白衣大士像
为众生祈胤嗣者致祷祝焉而属予弁其端简予前后 (第 5b 页)
为僧徒作诸佛募缘碑记之文以数十计而大士居其
半大士闻修空觉之旨予不能举以示人强人以不知
而仅举其感应灵异之迹若现声于唐太宗之食鸡子
现像于唐文宗之食蛤蜊者以告四方之人而未尝及
白衣大士使世之无子而求有子求有子而又求福德
智慧之子者无所缘而动而又未尝发明其的然之理
合于吾圣贤者则吾于大士之文尚有所阙方思补其
未备而不能不动念于 觉初 之请也虽然僧伽灵异之 …… (第 6a 页)
诚
感彼以诚应亦事势之必然何足怪哉故予既举大士
灵异之迹得之亲授者以告人而又举其合吾圣贤之
道者如此 觉初 持吾说以募武陵当有踊跃捐施而为
之先者矣虽然大士以三十二应遍诸国土则夫无子 (第 9a 页)
为僧募白衣大士像序(艾南英/)
予至武陵寓大善僧舍主 僧觉初 方募建白衣大士像
为众生祈胤嗣者致祷祝焉而属予弁其端简予前后 (第 5b 页)
为僧徒作诸佛募缘碑记之文以数十计而大士居其
半大士闻修空觉之旨予不能举以示人强人以不知
而仅举其感应灵异之迹若现声于唐太宗之食鸡子
现像于唐文宗之食蛤蜊者以告四方之人而未尝及
白衣大士使世之无子而求有子求有子而又求福德
智慧之子者无所缘而动而又未尝发明其的然之理
合于吾圣贤者则吾于大士之文尚有所阙方思补其
未备而不能不动念于 觉初 之请也虽然僧伽灵异之 …… (第 6a 页)
诚
感彼以诚应亦事势之必然何足怪哉故予既举大士
灵异之迹得之亲授者以告人而又举其合吾圣贤之
道者如此 觉初 持吾说以募武陵当有踊跃捐施而为
之先者矣虽然大士以三十二应遍诸国土则夫无子 (第 9a 页)
天童 密云禅师
悟公塔铭
崇祯十四年辛巳上以天步未■物多疵厉命国戚
田弘遇捧御香祈福补陀大士还赍紫衣赐天童悟
和尚弘 (第 4b 页)
遇斋祓将事请悟和尚升座说法祝延圣寿
还朝具奏上大嘉悦俞其请诏所司议修成祖文皇
帝所建南京大报恩事命悟为住持领其事弘遇衔
命敦趣以老病固辞踰年而示寂又二年甲申国有
大故龙驭上宾越十有五年戊戍嗣法弟子道忞具
状年谱申请谦益俾为塔土之铭呜呼明先皇帝现
身轮转回心付嘱惩黄头之左道礼白足于耆年智
眼遥瞩龙光昭回法音信衣如授佛记诚末希有盛
事也乾坤焚荡人天雨泣佛日长新祖灯未艾草士
旧臣劫灰馀烬其忍不刳心雕䁂假词空门以导扬
仁皇帝之末命谨拜手稽首扪泪而志之曰师讳 圆
悟 号 (第 5a 页)
密云 嘉靖戊寅岁生常州宜兴蒋氏八岁知念
佛春阳游嬉辄动世间无常想十五能躬耕以养亲
二十六阅檀经欢喜诵习知有 (第 5a 页)
崇祯十四年辛巳上以天步未■物多疵厉命国戚
田弘遇捧御香祈福补陀大士还赍紫衣赐天童悟
和尚弘 (第 4b 页)
遇斋祓将事请悟和尚升座说法祝延圣寿
还朝具奏上大嘉悦俞其请诏所司议修成祖文皇
帝所建南京大报恩事命悟为住持领其事弘遇衔
命敦趣以老病固辞踰年而示寂又二年甲申国有
大故龙驭上宾越十有五年戊戍嗣法弟子道忞具
状年谱申请谦益俾为塔土之铭呜呼明先皇帝现
身轮转回心付嘱惩黄头之左道礼白足于耆年智
眼遥瞩龙光昭回法音信衣如授佛记诚末希有盛
事也乾坤焚荡人天雨泣佛日长新祖灯未艾草士
旧臣劫灰馀烬其忍不刳心雕䁂假词空门以导扬
仁皇帝之末命谨拜手稽首扪泪而志之曰师讳 圆
悟 号 (第 5a 页)
密云 嘉靖戊寅岁生常州宜兴蒋氏八岁知念
佛春阳游嬉辄动世间无常想十五能躬耕以养亲
二十六阅檀经欢喜诵习知有 (第 5a 页)
留之不得咏歌以别之以余与天渊相知尤深也请序而送
之
送 觉初禅师 还江心序
往时有大比丘孚中信公以松源五传之学提唱护龙河上 (第 9a 页)
觉初 恩公实与之分坐说法 鞴宏施烹凡煅圣机锋所触
抉飙奔霆四众归依如水赴海曾未几何孚中示寂 (第 9a 页)
觉初 乃
出世于建业之圣泉迁永嘉之雅山法道亦既大行于时巳
而江心虚席若牧守若戌将若贤士大夫佥以谓江心古丛 (第 9a 页)
林思陵昔日驻跸之地其名列在江南十刹非有名德如 觉
初 不足以厌服人心各具书疏以延致 (第 9a 页)
觉初 (第 9a 页)
觉初 以慈悯故
亦起而赴之及我 皇上正位宸极隆兴佛乘开善世院于
大天界寺置统领副统 赞教纪化等员海内诸名山 (第 9a 页)
悉隶
之抡选有禅行涉资级者俾为之主其非才而冒充者斥之
于是循例为江心择贤然终无踰于 觉初 者统领遂合群议 …… (第 9a 页)
仍请 觉初 居其职会余奉 诏总脩元史来南京 (第 9b 页)
觉初 亦振
锡自江心而至握手共语情盖欢如也 (第 9b 页)
觉初 一旦忽来别曰
吾将还江心子可无一言以赠乎呜呼大雄氏之道顿与渐
之谓也以渐言之初临十信伏三界见思烦恼外 …… (第 9b 页)
异耳奈何末流之弊二家角立互相诋诃夫岂佛意也哉颇
闻孚中虽参向上一乘日诵法华七卷致感异香满室不散 觉初 于禅寂之馀亦留心于教相为人演说弗置是皆不徇
一偏而将归于大同者也敢以此为说以赠 (第 10a 页)
觉初 (第 10a 页)
觉初 其以
为然乎否乎虽然大雄氏之道不绝如线扶持而振起之非
吾 (第 10a 页)
觉初 是属将谁属邪 (第 10a 页)
觉初 之还也布大法云震大法雷澍
大法雨使小大根茎无不沾润岂不弘且伟欤 (第 10a 页)
觉初 宜忧法
道之衰而思日勉焉可也他日余幸杖策束归访 (第 10a 页)
觉初 于海
滨升孤之亭步海月之堂见月色与海光同一清净余与 (第 10a 页)
觉
初 又当相视一笑嗒然而相忘也是为序
雪窗禅师语录序
或问于余曰菩提达摩西来以不立文字为宗盖欲扫空诸 (第 10a 页)
之
送 觉初禅师 还江心序
往时有大比丘孚中信公以松源五传之学提唱护龙河上 (第 9a 页)
觉初 恩公实与之分坐说法 鞴宏施烹凡煅圣机锋所触
抉飙奔霆四众归依如水赴海曾未几何孚中示寂 (第 9a 页)
觉初 乃
出世于建业之圣泉迁永嘉之雅山法道亦既大行于时巳
而江心虚席若牧守若戌将若贤士大夫佥以谓江心古丛 (第 9a 页)
林思陵昔日驻跸之地其名列在江南十刹非有名德如 觉
初 不足以厌服人心各具书疏以延致 (第 9a 页)
觉初 (第 9a 页)
觉初 以慈悯故
亦起而赴之及我 皇上正位宸极隆兴佛乘开善世院于
大天界寺置统领副统 赞教纪化等员海内诸名山 (第 9a 页)
悉隶
之抡选有禅行涉资级者俾为之主其非才而冒充者斥之
于是循例为江心择贤然终无踰于 觉初 者统领遂合群议 …… (第 9a 页)
仍请 觉初 居其职会余奉 诏总脩元史来南京 (第 9b 页)
觉初 亦振
锡自江心而至握手共语情盖欢如也 (第 9b 页)
觉初 一旦忽来别曰
吾将还江心子可无一言以赠乎呜呼大雄氏之道顿与渐
之谓也以渐言之初临十信伏三界见思烦恼外 …… (第 9b 页)
异耳奈何末流之弊二家角立互相诋诃夫岂佛意也哉颇
闻孚中虽参向上一乘日诵法华七卷致感异香满室不散 觉初 于禅寂之馀亦留心于教相为人演说弗置是皆不徇
一偏而将归于大同者也敢以此为说以赠 (第 10a 页)
觉初 (第 10a 页)
觉初 其以
为然乎否乎虽然大雄氏之道不绝如线扶持而振起之非
吾 (第 10a 页)
觉初 是属将谁属邪 (第 10a 页)
觉初 之还也布大法云震大法雷澍
大法雨使小大根茎无不沾润岂不弘且伟欤 (第 10a 页)
觉初 宜忧法
道之衰而思日勉焉可也他日余幸杖策束归访 (第 10a 页)
觉初 于海
滨升孤之亭步海月之堂见月色与海光同一清净余与 (第 10a 页)
觉
初 又当相视一笑嗒然而相忘也是为序
雪窗禅师语录序
或问于余曰菩提达摩西来以不立文字为宗盖欲扫空诸 (第 10a 页)
观斋秋雨
会心之树屋头疏。坐卧方便静者居。细瓣香留情胜友。红犀瓜类骨多鱼。乍棱眉颊新凉值。微润巾衫小雨馀。隐几神游 圆悟 境。禅经画传卷而舒。
雨色昏归薜荔垣。同人文会素心存。漫纹壁剑灯回照。澹蕊棚匏蝶驻翻。陈腐剔诗皆大雅 (第 153H 页)
。下作清潭。名瀑曰飞流。名潭曰青鹤。瀑则余所命也。潭则肃羽所命也。因题名于石。又自万瀑洞。直抵万灰。 僧圆悟
袈裟迎拜。亦山中之道僧。休粮孤栖。最为众僧所尊。过一岭。入白云庵。有老僧竹林。万灰,白云。亦皆内山之 (第 396L 页)
龙寺道诜碑。崔惟清撰。○理严碑金廷彦撰。
求礼智异山燕谷寺玄觉禅师碑。高丽王融撰。
兴阳八岭山佛盖寺 圆悟 碑。高丽李益培撰。
云峰实相寺碑。唐僖宗乾符三年立。
昌平瑞峰寺岩上刻水云台三字。笔法甚奇。即郑松江 (第 202L 页)
求礼智异山燕谷寺玄觉禅师碑。高丽王融撰。
兴阳八岭山佛盖寺 圆悟 碑。高丽李益培撰。
云峰实相寺碑。唐僖宗乾符三年立。
昌平瑞峰寺岩上刻水云台三字。笔法甚奇。即郑松江 (第 202L 页)
翼然而舞。故改今名。山有古兰若。以其在山之最高原。故以大原名。地洁净不宜俗。非有道人。莫宜居之。丽代 圆悟大师。
住锡于玆。重新殿宇。以为道场。相国黄㬢。亦要之为愿堂云。岂天作而地悭。以遗其人耶。大师实东方丛林大觉 (第 14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