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表章也朱少师傅在陈大樽集中尚有实事可录但
稍烦芜耳至吴大司马三世则不见状志曩者其曾孙
云章曾示一传是 孙承宗 作不善碑版了无可纪今并
此传亦无有矣且锦衣再袭最饶名迹曾见庄烈皇帝
有亲笔东司房敇而元素先生有救给谏 (第 2b 页)
稍烦芜耳至吴大司马三世则不见状志曩者其曾孙
云章曾示一传是 孙承宗 作不善碑版了无可纪今并
此传亦无有矣且锦衣再袭最饶名迹曾见庄烈皇帝
有亲笔东司房敇而元素先生有救给谏 (第 2b 页)
母祁氏加赠一品夫人
制曰朕闻善禀于亲行成于内徙邻断织母仪
有闻况为吾疑丞之臣本诸圣善之训徽华生
播仪范殁遗者与累封夫人祁氏乃具官某之
母淑慎其身柔嘉维则恭俭信顺以相其夫严
翼慈和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而国有弘
济之臣共秉国成庶几枢轴相资之教岂不夙
夜尚遗寝门治业之思贲之简书昭于彤管玆
加赠为一品夫人于戏肩舆上殿虽不及仪法
于六宫锡命下泉亦何羡起居于八座灵其不
昧服此殊休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孙承宗 授中宪大夫
制曰朕观古先哲王求助访落咨于在庙其于
以夙夜就将示我德行若此其急也余末小子
永言继序惟一 (第 15b 页)
二道德博闻之儒左右辅德余
曷敢后具官 孙承宗 𥙿和而肃乂惇厚而高明
学通今古之渊源有伦有要识际天人之精祲 (第 15b 页)
制曰朕闻善禀于亲行成于内徙邻断织母仪
有闻况为吾疑丞之臣本诸圣善之训徽华生
播仪范殁遗者与累封夫人祁氏乃具官某之
母淑慎其身柔嘉维则恭俭信顺以相其夫严
翼慈和以成其子使朕得名世之士而国有弘
济之臣共秉国成庶几枢轴相资之教岂不夙
夜尚遗寝门治业之思贲之简书昭于彤管玆
加赠为一品夫人于戏肩舆上殿虽不及仪法
于六宫锡命下泉亦何羡起居于八座灵其不
昧服此殊休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孙承宗 授中宪大夫
制曰朕观古先哲王求助访落咨于在庙其于
以夙夜就将示我德行若此其急也余末小子
永言继序惟一 (第 15b 页)
二道德博闻之儒左右辅德余
曷敢后具官 孙承宗 𥙿和而肃乂惇厚而高明
学通今古之渊源有伦有要识际天人之精祲 (第 15b 页)
原道崇祯癸酉战死赠太仆寺卿谥忠烈
宿东林寺
禅房独树鸟争栖月色冥濛雾渐迷晓起不知山路滑
西风吹雨过前溪
孙承宗(六首/) 承宗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除
编修历坊局以礼部右侍郎掌詹事府拜兵部
尚书 (第 3a 页)
宿东林寺
禅房独树鸟争栖月色冥濛雾渐迷晓起不知山路滑
西风吹雨过前溪
孙承宗(六首/) 承宗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除
编修历坊局以礼部右侍郎掌詹事府拜兵部
尚书 (第 3a 页)
成文穆公全集序
余读商书至说命之篇每掩卷深思以谓人主之命
相也期以安金轮调玉烛延登受策中外颙望以为
吉祥善事而高宗去成汤未久商道方隆顾其命传
说之辞则曰若涉大川女作舟楫若岁大旱女惟霖
雨何其无疾而呻未病而药忧之深虑之早而叮咛
倚毗之若是其切也及观于崇祯初服大名高阳用
舍之际乃慨肰而叹曰吾乃今而知说命之辞至于
今日盖信而有徵也怀宗以上圣不世出之姿愤蹙
国忧多垒开聪辟门号咷博求巳巳之役拜大名成
文穆公于廷召高阳 孙文正公 于家钤索锁钥中外 …… (第 5b 页)
黄陶庵先生全集序
嘉定黄陶庵先生讳淳耀字蕴生举崇祯癸未进士
卓肰为命世真儒抗节致命乙酉之难闻者皆敛色
正容以为今之颜清臣文履善殁后十馀年而其徒
侯子玄泓作为行状文直事核无愧良史陆子元辅
侯子玄汸张子珵相与排缵遗文刋为全集陆子以
陶庵于余有知己之言属为其序余顷者屏居江村
追念平生师友葺高阳 孙文正公 吉水李忠文公之
文手自撰次以示来者又得陶庵之集而卒业焉乃
喟肰而叹曰孟子有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第 13a 页)
余读商书至说命之篇每掩卷深思以谓人主之命
相也期以安金轮调玉烛延登受策中外颙望以为
吉祥善事而高宗去成汤未久商道方隆顾其命传
说之辞则曰若涉大川女作舟楫若岁大旱女惟霖
雨何其无疾而呻未病而药忧之深虑之早而叮咛
倚毗之若是其切也及观于崇祯初服大名高阳用
舍之际乃慨肰而叹曰吾乃今而知说命之辞至于
今日盖信而有徵也怀宗以上圣不世出之姿愤蹙
国忧多垒开聪辟门号咷博求巳巳之役拜大名成
文穆公于廷召高阳 孙文正公 于家钤索锁钥中外 …… (第 5b 页)
黄陶庵先生全集序
嘉定黄陶庵先生讳淳耀字蕴生举崇祯癸未进士
卓肰为命世真儒抗节致命乙酉之难闻者皆敛色
正容以为今之颜清臣文履善殁后十馀年而其徒
侯子玄泓作为行状文直事核无愧良史陆子元辅
侯子玄汸张子珵相与排缵遗文刋为全集陆子以
陶庵于余有知己之言属为其序余顷者屏居江村
追念平生师友葺高阳 孙文正公 吉水李忠文公之
文手自撰次以示来者又得陶庵之集而卒业焉乃
喟肰而叹曰孟子有言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第 13a 页)
远承垂念草率附谢不一
故广西道监察御史高阳李府君墓志铭
余往与高阳李文敏公同出吾师 孙文正公 之门文
敏以长兄事余既贵滋益共御史君文敏之从子也
御史没既葬其子琰琯撰述行状以上史馆琯遂踰
淮涉江重 (第 6a 页)
故广西道监察御史高阳李府君墓志铭
余往与高阳李文敏公同出吾师 孙文正公 之门文
敏以长兄事余既贵滋益共御史君文敏之从子也
御史没既葬其子琰琯撰述行状以上史馆琯遂踰
淮涉江重 (第 6a 页)
大学士赠少保谥文穆成公神道碑
呜呼以天为无意于人国乎虽其阳九百六方蹶降
割之际光岳之气未尝不合也山川之云未尝不出
也扶危定倾之才未尝绝迹于世谋王断国之人未
尝不接踵于朝也以天为有意于人国乎卑之以贤
才而靳之以信用使之臣不遇其君君不遇其臣即
君与臣两相遇矣而又不得久于是乎奸邪小人盘
互于内敌国外患交蹠于外而沦胥板荡忽焉不可
救药盖吾观宋事至靖康诸贤之进退辄为之填胸
拊膺且愤且悸今老病垂死而书吾友文穆公墓隧
之碑乃在其即世二十馀年之后此所以忍泪执笔
叹穷而继之以泣也公姓成氏讳基命字靖之避庙
讳请以字行大名人也少为诸生长身玉立与高阳 孙文正公 齐名万历丁未举进士选庶吉士踵高阳
列词馆砥行绩学并著公望回翔詹翰历官吏部左
侍郎崇祯元年枚卜阁臣廷推 …… (第 1b 页)
通州控御神京次日趣召公升礼部
尚书入阁办事越五日高阳入朝召见平台公飏言
于上曰愿陛下以战守事宜一切委 承宗 俾得尽其
才力必能办敌仰副圣意上为之首肯当是时烽火
连接警报错互举朝恇骇不知所为公言出而圣意
定庙算 (第 2a 页)
呜呼以天为无意于人国乎虽其阳九百六方蹶降
割之际光岳之气未尝不合也山川之云未尝不出
也扶危定倾之才未尝绝迹于世谋王断国之人未
尝不接踵于朝也以天为有意于人国乎卑之以贤
才而靳之以信用使之臣不遇其君君不遇其臣即
君与臣两相遇矣而又不得久于是乎奸邪小人盘
互于内敌国外患交蹠于外而沦胥板荡忽焉不可
救药盖吾观宋事至靖康诸贤之进退辄为之填胸
拊膺且愤且悸今老病垂死而书吾友文穆公墓隧
之碑乃在其即世二十馀年之后此所以忍泪执笔
叹穷而继之以泣也公姓成氏讳基命字靖之避庙
讳请以字行大名人也少为诸生长身玉立与高阳 孙文正公 齐名万历丁未举进士选庶吉士踵高阳
列词馆砥行绩学并著公望回翔詹翰历官吏部左
侍郎崇祯元年枚卜阁臣廷推 …… (第 1b 页)
通州控御神京次日趣召公升礼部
尚书入阁办事越五日高阳入朝召见平台公飏言
于上曰愿陛下以战守事宜一切委 承宗 俾得尽其
才力必能办敌仰副圣意上为之首肯当是时烽火
连接警报错互举朝恇骇不知所为公言出而圣意
定庙算 (第 2a 页)
书明辽东经略熊公传后
明启祯閒东事之坏如破竹之不可遏一时大臣才气
魄力足以支拄之者熊司马一人耳古称温太真挺挺
若干丈松虽磥砢多节自是足用司马之卞急忼厉盖
亦此种用人者贵展其才原不当使一二腐儒操白简
以议其旁也关门再出庙堂诸公忌其有所建白乃以
全不解兵之王化贞漫夸六十万兵平辽为之掣肘时
江侍郎秉谦力陈经臣不得展布尺寸反使抚臣得操
节制之柄必误国事不幸言而中矣当国者苟有人心
即寸斩抚臣以谢经臣犹且不足反以不能死绥罪之
是犹束乌获之手足使力不胜匹雏者代之任重及蹶
而偾则曰是亦获有同咎可乎爰书将定枢辅 孙公承
宗 大司寇乔公允升太仆周公朝瑞刑曹顾公大章皆
援议能议劳之例而太仆凡四上疏褒如充耳独怪大
司寇王公纪大中 (第 23b 页)
明启祯閒东事之坏如破竹之不可遏一时大臣才气
魄力足以支拄之者熊司马一人耳古称温太真挺挺
若干丈松虽磥砢多节自是足用司马之卞急忼厉盖
亦此种用人者贵展其才原不当使一二腐儒操白简
以议其旁也关门再出庙堂诸公忌其有所建白乃以
全不解兵之王化贞漫夸六十万兵平辽为之掣肘时
江侍郎秉谦力陈经臣不得展布尺寸反使抚臣得操
节制之柄必误国事不幸言而中矣当国者苟有人心
即寸斩抚臣以谢经臣犹且不足反以不能死绥罪之
是犹束乌获之手足使力不胜匹雏者代之任重及蹶
而偾则曰是亦获有同咎可乎爰书将定枢辅 孙公承
宗 大司寇乔公允升太仆周公朝瑞刑曹顾公大章皆
援议能议劳之例而太仆凡四上疏褒如充耳独怪大
司寇王公纪大中 (第 23b 页)
为明故相胶州高公立祠议与绍守杜君
执事葺念台之精舍祀寓山之影堂皆近世俗吏所无
其有功风教大矣而越中有一典礼百年以来未之举
者则胶州高文忠公之祠是也仆初至越尝向诸生问
以胶州寓寮而莫能对也始宁倪生安世者 太保文正
公 后也蹙然对曰相传在野寺中而今亦无确知其地
者盖天下之平久矣但胶州之未有祠祀于越是下国
之耻也仆曰善哉 (第 6b 页)
执事葺念台之精舍祀寓山之影堂皆近世俗吏所无
其有功风教大矣而越中有一典礼百年以来未之举
者则胶州高文忠公之祠是也仆初至越尝向诸生问
以胶州寓寮而莫能对也始宁倪生安世者 太保文正
公 后也蹙然对曰相传在野寺中而今亦无确知其地
者盖天下之平久矣但胶州之未有祠祀于越是下国
之耻也仆曰善哉 (第 6b 页)
破格用人疏(天启二年为光禄寺/少卿上得旨允行)
臣观今日之事大不可测也敌人长驱与否不可测也
山海关能坚守与否不可测也各边口保无疏虞与否
不可测也西敌保无乘虚与否不可测也而我所以备
之者泛泛然日复一日无一可见之实事则有坐待危
亡而已非常之时岂当守寻常之格臣以为宜特设一
防御大臣专理守战招豪杰如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右
侍郎 孙承宗 其选也臣不识 (第 16b 页)
承宗 见其言论忠义恳切
绝无瞻避询之贤士大夫皆谓豪杰之士有为之才又
素留心兵事果其用之当以学士兼尚书都御史 …… (第 16b 页)
庶务不至支用各部担延日月近奉旨练兵教射之董
应举旧奉旨制造军需之李之藻皆当加以职衔协佐 承宗 此要著也夫守京师非独于京师也四辅八府中
州近地自巡抚各道至各府州县皆须得人今大计之
后岂其有不职者顾 (第 17a 页)
臣观今日之事大不可测也敌人长驱与否不可测也
山海关能坚守与否不可测也各边口保无疏虞与否
不可测也西敌保无乘虚与否不可测也而我所以备
之者泛泛然日复一日无一可见之实事则有坐待危
亡而已非常之时岂当守寻常之格臣以为宜特设一
防御大臣专理守战招豪杰如协理詹事府事礼部右
侍郎 孙承宗 其选也臣不识 (第 16b 页)
承宗 见其言论忠义恳切
绝无瞻避询之贤士大夫皆谓豪杰之士有为之才又
素留心兵事果其用之当以学士兼尚书都御史 …… (第 16b 页)
庶务不至支用各部担延日月近奉旨练兵教射之董
应举旧奉旨制造军需之李之藻皆当加以职衔协佐 承宗 此要著也夫守京师非独于京师也四辅八府中
州近地自巡抚各道至各府州县皆须得人今大计之
后岂其有不职者顾 (第 17a 页)
与华讱庵
弟今年以一人摄一寺事既无精神又无才略所仗者
一静而已静则理显不静则理昧故静即理也此心非
三四十年不静故学在早下手朝中事外象尚可支持
可忧者神理且看圣主一二年间未能定也
与秦君邻
春来想闭关发愤矣不然即没于人事中岁月可惜近
事想邸报可见满朝觅一拨乱之才不可得意 孙恺阳
近之故具疏闻今虽大拜未卜作用拙以一人任一衙
门事幸平日有虚声谓拙是气概凌空者今却得此用
稍用气概于中 (第 120a 页)
弟今年以一人摄一寺事既无精神又无才略所仗者
一静而已静则理显不静则理昧故静即理也此心非
三四十年不静故学在早下手朝中事外象尚可支持
可忧者神理且看圣主一二年间未能定也
与秦君邻
春来想闭关发愤矣不然即没于人事中岁月可惜近
事想邸报可见满朝觅一拨乱之才不可得意 孙恺阳
近之故具疏闻今虽大拜未卜作用拙以一人任一衙
门事幸平日有虚声谓拙是气概凌空者今却得此用
稍用气概于中 (第 120a 页)
谅亦有激于中稍一斡旋且有出德涵上者枢辅随具
疏以关门事请入觐面奏机宜忠贤闻之绕御床而泣
谓 孙承宗 提兵数万欲清君侧奴辈必无噍类上即驰
旨止之佥院竟拟赃二万科都五千严期追掠公深念
南来者未必即至且科都 (第 27b 页)
疏以关门事请入觐面奏机宜忠贤闻之绕御床而泣
谓 孙承宗 提兵数万欲清君侧奴辈必无噍类上即驰
旨止之佥院竟拟赃二万科都五千严期追掠公深念
南来者未必即至且科都 (第 27b 页)
发解去军前应用不得迟滞有误军机
责有归焉特谕此鲜运之数旧岁止十二万今岁增至
二十万也又本年七月内枢相 孙承宗 有疏奉旨卿以
庙算筹边计画自有周到其储备粮料著饷部速行料
理关门利害关天下安危枢计两部及边镇各官著协 (第 69b 页)
责有归焉特谕此鲜运之数旧岁止十二万今岁增至
二十万也又本年七月内枢相 孙承宗 有疏奉旨卿以
庙算筹边计画自有周到其储备粮料著饷部速行料
理关门利害关天下安危枢计两部及边镇各官著协 (第 69b 页)
与 孙枢辅恺阳
仰惟台台阅关之行安攘大计恢复吁谟在此一举盖
自昔赵营平知兵犹以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愿至
金城图上方略 …… (第 25a 页)
始提携亦屋乌之极爱也
与 孙恺阳
春已向莫榆关晏如北门锁钥今又一莱公矣窃在下
风愉快何如山东营都司刘永昌部兵二千骁健绝伦
津门锐师此为 …… (第 31a 页)
未甚
高何妨移孝作忠所冀星轺蚤入承明运筹帏幄以丸
泥固榆关之封而以馀波沾溉津门是所顿足跃耳
与 孙恺阳
关外危险荒凉人多避匿不出台台驻劄其间倏已两
月昔裴晋公云贼亡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阙无期人
皆伟之今读大 …… (第 37a 页)
持毋以疏逖见遗叙及津门司道将领府厅等官以为
将来转输之地饷务幸甚公道幸甚
与 孙恺阳
台台忠义填胸韬钤满复赤手而扶社稷挺身以卫封
疆兹之入朝原欲商确军兴祈请兵饷非厌岩关之劳
而希紫阙之荣 …… (第 43a 页)
而运额不大损也伯
兄赤心筹国远虑经时务期京军宿饱而以绪馀为弟
区画弟非有胸无心者而能忘感哉
与 孙恺阳
忆昔癸亥之冬过辱台台挚爱不靳珠玉尝为某叙督 (第 47b 页)
仰惟台台阅关之行安攘大计恢复吁谟在此一举盖
自昔赵营平知兵犹以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愿至
金城图上方略 …… (第 25a 页)
始提携亦屋乌之极爱也
与 孙恺阳
春已向莫榆关晏如北门锁钥今又一莱公矣窃在下
风愉快何如山东营都司刘永昌部兵二千骁健绝伦
津门锐师此为 …… (第 31a 页)
未甚
高何妨移孝作忠所冀星轺蚤入承明运筹帏幄以丸
泥固榆关之封而以馀波沾溉津门是所顿足跃耳
与 孙恺阳
月昔裴晋公云贼亡则朝天有日贼在则归阙无期人
皆伟之今读大 …… (第 37a 页)
持毋以疏逖见遗叙及津门司道将领府厅等官以为
将来转输之地饷务幸甚公道幸甚
与 孙恺阳
台台忠义填胸韬钤满复赤手而扶社稷挺身以卫封
疆兹之入朝原欲商确军兴祈请兵饷非厌岩关之劳
而希紫阙之荣 …… (第 43a 页)
而运额不大损也伯
兄赤心筹国远虑经时务期京军宿饱而以绪馀为弟
区画弟非有胸无心者而能忘感哉
与 孙恺阳
忆昔癸亥之冬过辱台台挚爱不靳珠玉尝为某叙督 (第 47b 页)
樊隐君传
樊隐君讳梦斗字北一号文成明崇祯壬午乡贡廷试
第二人尝上书阙下请为国家效力封疆奉旨报可称
隐君者从君晚志也其先世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
迁文安遂为文安人高祖讳瑀成化甲辰进士筮仕浙
川令为刑部曹郎日逆瑾用事平反主事安奎狱面折
瑾因忤旨酷暑跪午门三日会瑾败转四川顺庆府知
府称名臣瑀生缤缤生润皆长厚有隐德润生效才万
历癸已恩贡入太学叶文忠公为大司成叹赏其文与
闽漳蔡震湖大名成文穆公高阳 孙文正公 名相埒除
知文县调静海教谕改建文庙多士颂服升河南府学
教授致仕隐君之父也君少颖敏年十二补博士弟子
员 …… (第 3b 页)
阳 孙文正公 督师关门鹿忠节为监军约先生同游塞
上遍览山海形胜指画如掌孙公留共襄军事急辞归
语茅元仪曰将相不合未有 …… (第 31a 页)
旨书经近指圣学录两大案录
甲申大难录岁寒居文集答问日谱畿辅人物考中州
人物考孝友堂家乘四礼酌乙丙纪事 孙文正公 年谱
共若干卷尝叹世之学者不务心得株守籓篱物我未
化先生真见道之大原无建安无青田惟以庸德庸言 (第 34a 页)
樊隐君讳梦斗字北一号文成明崇祯壬午乡贡廷试
第二人尝上书阙下请为国家效力封疆奉旨报可称
隐君者从君晚志也其先世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
迁文安遂为文安人高祖讳瑀成化甲辰进士筮仕浙
川令为刑部曹郎日逆瑾用事平反主事安奎狱面折
瑾因忤旨酷暑跪午门三日会瑾败转四川顺庆府知
府称名臣瑀生缤缤生润皆长厚有隐德润生效才万
历癸已恩贡入太学叶文忠公为大司成叹赏其文与
闽漳蔡震湖大名成文穆公高阳 孙文正公 名相埒除
知文县调静海教谕改建文庙多士颂服升河南府学
教授致仕隐君之父也君少颖敏年十二补博士弟子
员 …… (第 3b 页)
阳 孙文正公 督师关门鹿忠节为监军约先生同游塞
上遍览山海形胜指画如掌孙公留共襄军事急辞归
语茅元仪曰将相不合未有 …… (第 31a 页)
旨书经近指圣学录两大案录
甲申大难录岁寒居文集答问日谱畿辅人物考中州
人物考孝友堂家乘四礼酌乙丙纪事 孙文正公 年谱
共若干卷尝叹世之学者不务心得株守籓篱物我未
化先生真见道之大原无建安无青田惟以庸德庸言 (第 34a 页)
造左
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
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高阳 孙文正 逸事
杜先生岕尝言归安茅止生习于高阳孙少师道公天
启二年以大学士经略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
中坐 …… (第 2b 页)
怼无何归某官李自成破京师谓其夫能死我先就缢
夫不能用语在缙绅间一时以为美谈焉
书 孙文正 传后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 (第 5a 页)
时忠良虽触忤憎恶偶有感发未尝不幡
然易虑而亲之任之也然卒之如公如念台刘公志在
竭忠而穷于效忠之无路如 孙文正 如卢忠烈志在奋
死而扼于投死之非时皆由媢疾之臣相继而居腹
心之地其术百变能使东西易面人主自为转移而不 (第 15b 页)
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
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高阳 孙文正 逸事
杜先生岕尝言归安茅止生习于高阳孙少师道公天
启二年以大学士经略蓟辽置酒别亲宾会者百人有客
中坐 …… (第 2b 页)
怼无何归某官李自成破京师谓其夫能死我先就缢
夫不能用语在缙绅间一时以为美谈焉
书 孙文正 传后
当明之将亡其事最颠者莫若杀袁崇焕与置公閒地 …… (第 5a 页)
时忠良虽触忤憎恶偶有感发未尝不幡
然易虑而亲之任之也然卒之如公如念台刘公志在
竭忠而穷于效忠之无路如 孙文正 如卢忠烈志在奋
死而扼于投死之非时皆由媢疾之臣相继而居腹
心之地其术百变能使东西易面人主自为转移而不 (第 15b 页)
孙徵君传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
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
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先是高攀龙
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
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
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
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
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方是
时 孙承宗 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
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 (第 24b 页)
承宗 (第 24b 页)
承宗 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
严旨遏 (第 24b 页)
承宗 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
巡抚交荐屡徵不 (第 24b 页)
承宗 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 …… (第 24b 页)
盛同祀保定与 孙文正承宗 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
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徵君尝语人曰吾始
自分与 (第 26a 页)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也少倜傥好奇节
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
以仕年十七举万历二十八年顺天乡试先是高攀龙
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
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
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
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
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方是
时 孙承宗 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
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 (第 24b 页)
承宗 (第 24b 页)
承宗 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
严旨遏 (第 24b 页)
承宗 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
巡抚交荐屡徵不 (第 24b 页)
承宗 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 …… (第 24b 页)
盛同祀保定与 孙文正承宗 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
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徵君尝语人曰吾始
自分与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