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
以南及圃田之北竟(畛涂所径也略界也武/父卫北界圃田郑薮名)取于有阎
之土以 共王 职(有阎卫所受朝/宿邑盖近京畿)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
王之东蒐(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泰山)𣆀季授 (第 31a 页)
以南及圃田之北竟(畛涂所径也略界也武/父卫北界圃田郑薮名)取于有阎
之土以 共王 职(有阎卫所受朝/宿邑盖近京畿)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
王之东蒐(为汤沐邑王东巡/狩以助祭泰山)𣆀季授 (第 31a 页)
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
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厉王虐国人谤王
厉王虐国人谤王(厉王 共王 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召公告王曰民
不堪命矣(召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卫巫 (第 5b 页)
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厉王虐国人谤王
厉王虐国人谤王(厉王 共王 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召公告王曰民
不堪命矣(召公召康公之/后穆公虎也)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卫巫 (第 5b 页)
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
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
之北境取于有阎之土以 共王 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
会王之东蒐𣆀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
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 (第 35b 页)
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
之北境取于有阎之土以 共王 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
会王之东蒐𣆀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
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 (第 35b 页)
五霸辩
学者多谭五霸而不得其说于桓文之外于是取昆吾
乎夏取豕韦取大彭乎商以合乎周之齐晋而五之自
迁史夏商本纪既绝弗载而春秋秦汉杂传子书又往
往掇拾其一而轶其二三是以后世之惑滋甚盖余读
汲冢纪年而始得其说焉夫霸之取称其大旨二诸侯
而有劳王室锡之茅土俾专征伐而人服之若文王之
为西伯是其伯伯以功也诸侯而弗 共王 室恃其强大
自专征伐而人畏之若共工之伯九州是其伯伯以力
也自徐偃宋襄攘窃仁义卒以削亡为天下笑而战国 (第 1b 页)
学者多谭五霸而不得其说于桓文之外于是取昆吾
乎夏取豕韦取大彭乎商以合乎周之齐晋而五之自
迁史夏商本纪既绝弗载而春秋秦汉杂传子书又往
往掇拾其一而轶其二三是以后世之惑滋甚盖余读
汲冢纪年而始得其说焉夫霸之取称其大旨二诸侯
而有劳王室锡之茅土俾专征伐而人服之若文王之
为西伯是其伯伯以功也诸侯而弗 共王 室恃其强大
自专征伐而人畏之若共工之伯九州是其伯伯以力
也自徐偃宋襄攘窃仁义卒以削亡为天下笑而战国 (第 1b 页)
非国语序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
其说多诬淫不槩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
于是非是不(一本有/知字)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
作非国语
非国语上(三十一篇/)
灭密(周语/)
昭王游于泾上(按国语/作 共王) 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必致之王众以美物归汝何德以堪之小丑备物终必
亡(国语注云丑类也德小/而物备 (第 1b 页)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
其说多诬淫不槩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
于是非是不(一本有/知字)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
作非国语
非国语上(三十一篇/)
灭密(周语/)
昭王游于泾上(按国语/作 共王) 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必致之王众以美物归汝何德以堪之小丑备物终必
亡(国语注云丑类也德小/而物备 (第 1b 页)
祀典。直哉惟清。恐无此理也。
或群或友。集传曰三是群。恐可疑。群只是众之称。岂必三为群耶。
臣对曰 周共王 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之母曰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 (第 426L 页)
或群或友。集传曰三是群。恐可疑。群只是众之称。岂必三为群耶。
臣对曰 周共王 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之母曰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 (第 426L 页)
臣谨案定陶王入承大统。而使楚王孙后定陶。本是非礼。师丹以为得礼。本是失言。原夫立后之法。甲与乙同所戴。然后甲得取乙为后。若甲与乙所戴不同。则不相为后。故继父之宗。得以昆弟之子为后。继祖之宗。得以从父昆弟之子为后。今俗继父之宗。亦得以从父昆弟族昆弟之子为后。此是非礼之大者。武王不为伯邑考而立后者。伯邑考非继
父之宗。不得以昆弟之子为后也。周公不为管叔立后者。管叔非继父之宗。不得以昆弟之子为后也。唯吴泰伯、仲雍兄弟二人。逃于荆蛮。兄死弟立。遂以雍孙并祭泰伯。如宋太祖。此是别例。不在立后中论。汉初犹有此法。凡皇子无后者。不复立后。国遂以除。河间哀王福。临江哀王阏于。临江闵王荣。清河哀王乘。皆无后国除。斯其验也。定陶王虽入承大统。无缘绝父 共王 之祭。主之何害。舜躬受大统。以文祖艺祖。为太庙。然瞽瞍之祭。舜自主之。未闻其别立他人之子。使奉其祀。 (第 430L 页)
父之宗。不得以昆弟之子为后也。周公不为管叔立后者。管叔非继父之宗。不得以昆弟之子为后也。唯吴泰伯、仲雍兄弟二人。逃于荆蛮。兄死弟立。遂以雍孙并祭泰伯。如宋太祖。此是别例。不在立后中论。汉初犹有此法。凡皇子无后者。不复立后。国遂以除。河间哀王福。临江哀王阏于。临江闵王荣。清河哀王乘。皆无后国除。斯其验也。定陶王虽入承大统。无缘绝父 共王 之祭。主之何害。舜躬受大统。以文祖艺祖。为太庙。然瞽瞍之祭。舜自主之。未闻其别立他人之子。使奉其祀。 (第 430L 页)
商
汤姓子。名履。(世本名天乙。) 太甲。 沃丁。 太康(竹书作小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汉书作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竹书作开甲。) 祖丁。 南庚。 阳甲(竹书作和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戊丁。 祖庚。 祖甲(国语作帝甲。) 廪辛(世纪作凭辛。竹书作凭辛。) 庚丁。 武乙。 太丁(竹书作文丁。) 帝乙。 帝辛名受(稽古录作受德。)
周
武王姓姬。名发。 成王名诵。 康王名钊。 昭王名瑕。 穆王名满。 共王(稽古录作恭王。) 名繄扈。(世本作 (第 299L 页)
伊扈。 竹书作繄。) 懿王名艰。(一名坚。) 孝王名辟方。(绎史作方。) 夷王名燮。 厉王(又号汾王。)名胡 (第 299L 页)
汤姓子。名履。(世本名天乙。) 太甲。 沃丁。 太康(竹书作小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汉书作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竹书作开甲。) 祖丁。 南庚。 阳甲(竹书作和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戊丁。 祖庚。 祖甲(国语作帝甲。) 廪辛(世纪作凭辛。竹书作凭辛。) 庚丁。 武乙。 太丁(竹书作文丁。) 帝乙。 帝辛名受(稽古录作受德。)
周
武王姓姬。名发。 成王名诵。 康王名钊。 昭王名瑕。 穆王名满。 共王(稽古录作恭王。) 名繄扈。(世本作 (第 299L 页)
伊扈。 竹书作繄。) 懿王名艰。(一名坚。) 孝王名辟方。(绎史作方。) 夷王名燮。 厉王(又号汾王。)名胡 (第 299L 页)
旌大吕。殷氏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 共王
职。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封于殷虚。启以商政。强以周索。此封同姓诸侯之礼。观此封申伯也。四牡蹻蹻。钩膺 (第 455H 页)
明矣。圣人知酒之不可无也。故周礼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齐之名。三酒四饮之物。掌厚薄之齐以 共王。
日入其成。月入其要。礼记曰。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陶器必良。水泉必香。兼用六物。大酋监之。古 (第 582H 页)
名满。昭王子。昭王庚寅生。巡游无度。征伐四夷。甲戌崩于祗宫。在位五十五年。寿百五。箕子后。元年乙亥) 共王。(名繄扈。竹书。名繄世。本名伊扈。穆王子。昭王癸亥生。丙戌崩。在位十二年。寿八十四。箕子后。元年丁亥)
懿王。(名艰。竹书。名坚。 (第 388L 页)
共王 子。穆王壬戌生。德政不修。辛亥崩。在位二十五年。寿五十。○辛丑。徙都槐里。箕子后。元年壬子)孝王。( (第 388L 页)
名辟方。 共王 弟。穆王壬戌生。丙寅崩。在位十五年。寿六十五。○十三年。封非子于秦。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冰。箕子后 (第 388L 页)
共王 子。穆王壬戌生。德政不修。辛亥崩。在位二十五年。寿五十。○辛丑。徙都槐里。箕子后。元年壬子)孝王。( (第 388L 页)
名辟方。 共王 弟。穆王壬戌生。丙寅崩。在位十五年。寿六十五。○十三年。封非子于秦。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冰。箕子后 (第 388L 页)
。恐不可先入世室也。然其意则以为武王已为世室。故其二昭三穆。未满六世。至孝王之时方满其数也。至幽王则 共王
以下为六世。成康昭穆。当入世室。岂有十世不祧之理。共王时文武以下合后稷为七庙者。刘歆说亦如此。文武未 (第 131L 页)
体。则五庙世数。壹遵父子昭穆之礼已矣。谨按朱子大全禘祫议。载周世数图及四时祫图。孝王时。懿王居左昭。 共王
居右穆。孝王即 (第 371H 页)
共王 之弟。而兄弟各为昭穆。孝王即懿王之叔。而世序无异父子也。朱子尝叹。宋朝庙制。兄弟相继者。共为一世。为 (第 371H 页)
共王 之弟。而兄弟各为昭穆。孝王即懿王之叔。而世序无异父子也。朱子尝叹。宋朝庙制。兄弟相继者。共为一世。为 (第 37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