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国朝诗评(王世贞/)
高季迪如射雕手伉健急利往往命中又如燕姬靓
妆巧笑便辟刘伯温如刘宋好武诸王事力既称服艺
华整见王谢衣冠子弟不免低眉袁可潜如师手鸣琴
流利有情高山尚远刘子高如雨中素馨虽复嫣然不
作寒梅老树风骨杨孟载如西湖柳枝绰约近人情至
之语风雅扫地汪朝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
有致徐幼文张来仪如乡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孙
伯融如新就御马步骤未熟时见轻快孙仲衍如豪富
儿入少年场轻脱自好 浦长源 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
论师生天则可成佛甚遥解大绅如河朔大侠须髯戟
张与之周旋酒食伧父杨东里如流水平桥粗 (第 14a 页)
高季迪如射雕手伉健急利往往命中又如燕姬靓
妆巧笑便辟刘伯温如刘宋好武诸王事力既称服艺
华整见王谢衣冠子弟不免低眉袁可潜如师手鸣琴
流利有情高山尚远刘子高如雨中素馨虽复嫣然不
作寒梅老树风骨杨孟载如西湖柳枝绰约近人情至
之语风雅扫地汪朝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
有致徐幼文张来仪如乡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孙
伯融如新就御马步骤未熟时见轻快孙仲衍如豪富
儿入少年场轻脱自好 浦长源 林子羽如小乘法中作
论师生天则可成佛甚遥解大绅如河朔大侠须髯戟
张与之周旋酒食伧父杨东里如流水平桥粗 (第 14a 页)
傅生行稿序
山阴傅德孚与沈子孚先同以诗文行天下称江园二
子云当二子居江园时好言大节每曰慕义如皇甫规
文章如贾谊亦可矣故两人者皆兢兢好学力行行文
去雕饰一时自好之士皆归之予尝题之曰两龙跃云
津双珠生 浦源 岂有诬乎惜乎孚先之死也今德孚见
举矣德孚以年少之才遭逢良时当必立受主知如贾
生者第德孚甫就解歌鹿鸣已 (第 17a 页)
山阴傅德孚与沈子孚先同以诗文行天下称江园二
子云当二子居江园时好言大节每曰慕义如皇甫规
文章如贾谊亦可矣故两人者皆兢兢好学力行行文
去雕饰一时自好之士皆归之予尝题之曰两龙跃云
津双珠生 浦源 岂有诬乎惜乎孚先之死也今德孚见
举矣德孚以年少之才遭逢良时当必立受主知如贾
生者第德孚甫就解歌鹿鸣已 (第 17a 页)
(之所发初不计其工拙而自合矩度乡王汝嘉/云孟端幼负瑰伟之才游学邑庠时 之先进)
(若四辅官周士平侍读学士王达善长史钱仲/益教谕吕志学 引礼舍人浦长源 辈皆以诗著)
(名于时过从赓和甚为诸公称许集中长篇短/章舂容尔雅无斧凿痕而理趣兼至 李时远) (第 31b 页)
(若四辅官周士平侍读学士王达善长史钱仲/益教谕吕志学 引礼舍人浦长源 辈皆以诗著)
(名于时过从赓和甚为诸公称许集中长篇短/章舂容尔雅无斧凿痕而理趣兼至 李时远) (第 31b 页)
开济乡朱氏先茔表
朱氏本浙东金华旧俗今莆田丞瑾之高祖贤四有子
七人其季铭国初调戍海宁卫因卜业海盐生子五其 长源源 子二其长富富子二其长瑾瑾子二其长暕暕
子未计其长俸铭与其配潘源与其配孙皆合葬所业
开济乡富先室曹亦既 (第 30a 页)
朱氏本浙东金华旧俗今莆田丞瑾之高祖贤四有子
七人其季铭国初调戍海宁卫因卜业海盐生子五其 长源源 子二其长富富子二其长瑾瑾子二其长暕暕
子未计其长俸铭与其配潘源与其配孙皆合葬所业
开济乡富先室曹亦既 (第 30a 页)
林鸿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材荐授将乐县儒学
训导历礼部员外郎性脱落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
闽中善诗者数十才子鸿为之冠十才子者闽郑定侯
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柄王恭陈亮永福王称及鸿弟子
周玄黄玄时人目为二玄者也鸿之论诗大指谓汉魏
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齐梁以下
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然贞观尚习故
陋神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学者当以是
为楷式闽人言诗者率本之鸿(曝书/亭集)
林子羽以荐至京师应试赋龙池春晓诗名动京师既
归家从者如云毗陵 浦舍人源 闻其名往见之鸿不出
使弟子周玄黄玄往见之问其来意曰欲为诗耳因出
所作二玄读之至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 (第 18a 页)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材荐授将乐县儒学
训导历礼部员外郎性脱落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
闽中善诗者数十才子鸿为之冠十才子者闽郑定侯
官王褒唐泰长乐高柄王恭陈亮永福王称及鸿弟子
周玄黄玄时人目为二玄者也鸿之论诗大指谓汉魏
骨气虽雄而菁华不足晋祖玄虚宋尚条畅齐梁以下
但务春华少秋实惟唐作者可谓大成然贞观尚习故
陋神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间声律大备学者当以是
为楷式闽人言诗者率本之鸿(曝书/亭集)
林子羽以荐至京师应试赋龙池春晓诗名动京师既
归家从者如云毗陵 浦舍人源 闻其名往见之鸿不出
使弟子周玄黄玄往见之问其来意曰欲为诗耳因出
所作二玄读之至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 (第 18a 页)
然也无锡王君孟
端自幼负瑰伟之材游学邑庠时乡之先进若四辅官
周士平侍读学士王达善长史钱仲益教谕吕志学 引礼
舍人浦长源
辈皆以诗著名于时孟端穷经之暇每相
过从倡酬赓和甚为诸公所称许尤善于绘事长江远
山丛篁怪石随意所适无不 (第 5a 页)
端自幼负瑰伟之材游学邑庠时乡之先进若四辅官
周士平侍读学士王达善长史钱仲益教谕吕志学 引礼
舍人浦长源
过从倡酬赓和甚为诸公所称许尤善于绘事长江远
山丛篁怪石随意所适无不 (第 5a 页)
(苏州府经历谪辽东坐/党祸伏法有西庵集)
王佐(字彦举家本河东后为南海人洪武/中徵授给事中有听雨轩瀛洲二槁)
黄哲(字庸之番禺人用荐拜翰林待制兼典签出知/东阿县升东平府通判坐累伏法有雪篷槁)
李德(字仲修番禺人用荐授洛阳长史历济南西安/二府经历改汉阳教谕迁义宁知县有易庵集)
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屡/辞荐辟有临清集)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训导拜礼部员外有膳部槁) 浦源(字长源无锡人洪武中官晋/王府引礼舍人有浦舍人集) 黄玄(字玄之侯官人以/岁贡授泉州训导)
周玄(字微之闽县人以文学徵/拜礼部郎中有宜秋集)
林敏(字 (第 25a 页)
(苏州府经历谪辽东坐/党祸伏法有西庵集)
王佐(字彦举家本河东后为南海人洪武/中徵授给事中有听雨轩瀛洲二槁)
黄哲(字庸之番禺人用荐拜翰林待制兼典签出知/东阿县升东平府通判坐累伏法有雪篷槁)
李德(字仲修番禺人用荐授洛阳长史历济南西安/二府经历改汉阳教谕迁义宁知县有易庵集)
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屡/辞荐辟有临清集)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训导拜礼部员外有膳部槁)
浦源(字 长源 无锡人洪武中官晋/王府引礼舍人有浦舍人集)
黄玄(字玄之侯官人以/岁贡授泉州训导)
周玄(字微之闽县 (第 25a 页)
王佐(字彦举家本河东后为南海人洪武/中徵授给事中有听雨轩瀛洲二槁)
黄哲(字庸之番禺人用荐拜翰林待制兼典签出知/东阿县升东平府通判坐累伏法有雪篷槁)
李德(字仲修番禺人用荐授洛阳长史历济南西安/二府经历改汉阳教谕迁义宁知县有易庵集)
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屡/辞荐辟有临清集)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训导拜礼部员外有膳部槁) 浦源(字长源无锡人洪武中官晋/王府引礼舍人有浦舍人集) 黄玄(字玄之侯官人以/岁贡授泉州训导)
周玄(字微之闽县人以文学徵/拜礼部郎中有宜秋集)
林敏(字 (第 25a 页)
(苏州府经历谪辽东坐/党祸伏法有西庵集)
王佐(字彦举家本河东后为南海人洪武/中徵授给事中有听雨轩瀛洲二槁)
黄哲(字庸之番禺人用荐拜翰林待制兼典签出知/东阿县升东平府通判坐累伏法有雪篷槁)
李德(字仲修番禺人用荐授洛阳长史历济南西安/二府经历改汉阳教谕迁义宁知县有易庵集)
赵介(字伯贞番禺人屡/辞荐辟有临清集)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训导拜礼部员外有膳部槁)
浦源(字 长源 无锡人洪武中官晋/王府引礼舍人有浦舍人集)
黄玄(字玄之侯官人以/岁贡授泉州训导)
周玄(字微之闽县 (第 25a 页)
以声统字字之于诗亦一本而分者于此观之尤信门
人辈有闻予言必让予曰莫太泄漏天机否也
国初诸诗人结社为诗 浦长源 请入社众请所作初诵
数首皆未应至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并
加赏叹遂纳之
林子羽鸣盛集专学唐袁恺 (第 8a 页)
人辈有闻予言必让予曰莫太泄漏天机否也
国初诸诗人结社为诗 浦长源 请入社众请所作初诵
数首皆未应至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并
加赏叹遂纳之
林子羽鸣盛集专学唐袁恺 (第 8a 页)
絅庵李先生传
李先生名庶字舜明其先陈留人宋有讳傅者以少保
仪同三司从思陵南迁始籍无锡其子琳累官敷文阁
待制吏部尚书朱晦庵王梅溪登第时皆有事于廷试
者也傅六传至无锡教谕寿祖者家遭兵火悉死独其
身以事出得免自是在元凡四世不仕至先生之曾祖
伯器国朝两举孝廉皆以疾辞与张尚书筹 浦舍人长
源 为友祖景脩父桓仲号确轩尝举贤良方正不就母 (第 26b 页)
李先生名庶字舜明其先陈留人宋有讳傅者以少保
仪同三司从思陵南迁始籍无锡其子琳累官敷文阁
待制吏部尚书朱晦庵王梅溪登第时皆有事于廷试
者也傅六传至无锡教谕寿祖者家遭兵火悉死独其
身以事出得免自是在元凡四世不仕至先生之曾祖
伯器国朝两举孝廉皆以疾辞与张尚书筹 浦舍人长
源 为友祖景脩父桓仲号确轩尝举贤良方正不就母 (第 26b 页)
送荆门
徐氏笔精曰 浦长源 送人之荆门诗长江风飏布帆轻
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第 6b 页)
若过旗亭多买醉
不须吊古漫题名近见一诗话载此诗稍异今录于后
疋马南归望古城半林残雨夕阳明云边路绕巴山色
树里河流汉水声堕泪有碑苔色古甘棠无树酒旗横
那堪回首成陈迹笳鼓西风惨客情诗话无名氏得之
杭州僧房
吴旦生曰 长源 闻林子羽名欲往访之而无由以收
买书籍至闽以诗谒子羽子羽不见使门人周元黄
元问所从来 (第 7a 页)
长源 出所怀诗投之曰以此相评耳二
元读之至云边路绕一联惊叹曰吾家诗也白子羽
出见之相得益欢由是浦舍人诗 (第 7a 页)
名籍甚 长源 无锡
人为晋王府引礼舍人故子羽 (第 7a 页)
长源 归诗白发相
看闽海别青山遥送晋陵归
炮车飓母 …… (第 7a 页)
归与高季迪(启/)杨孟载(基/)张来仪(羽/)徐幼文(贲/)王止
仲(行/)梁用行(时/)方以常 钱彦周 杜彦正(寅/)
浦长源(源/) 辈结为诗社号十才子
红兜
归田诗话曰叔祖士衡和杨廉夫宋故宫诗歌舞楼台
拟汴州可怜蛮触战蜗牛临书玉 (第 16a 页)
徐氏笔精曰 浦长源 送人之荆门诗长江风飏布帆轻
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第 6b 页)
若过旗亭多买醉
不须吊古漫题名近见一诗话载此诗稍异今录于后
疋马南归望古城半林残雨夕阳明云边路绕巴山色
树里河流汉水声堕泪有碑苔色古甘棠无树酒旗横
那堪回首成陈迹笳鼓西风惨客情诗话无名氏得之
杭州僧房
吴旦生曰 长源 闻林子羽名欲往访之而无由以收
买书籍至闽以诗谒子羽子羽不见使门人周元黄
元问所从来 (第 7a 页)
长源 出所怀诗投之曰以此相评耳二
元读之至云边路绕一联惊叹曰吾家诗也白子羽
出见之相得益欢由是浦舍人诗 (第 7a 页)
名籍甚 长源 无锡
人为晋王府引礼舍人故子羽 (第 7a 页)
长源 归诗白发相
看闽海别青山遥送晋陵归
炮车飓母 …… (第 7a 页)
归与高季迪(启/)杨孟载(基/)张来仪(羽/)徐幼文(贲/)王止
仲(行/)梁用行(时/)方以常 钱彦周 杜彦正(寅/)
浦长源(源/) 辈结为诗社号十才子
红兜
归田诗话曰叔祖士衡和杨廉夫宋故宫诗歌舞楼台
拟汴州可怜蛮触战蜗牛临书玉 (第 16a 页)
大川来会者二。泰仁象头山之大角川入茅川。泰仁母岳之大极浦入食浦。小川二。井邑笠岩山之木梯川。入于井邑县前。古阜栗峙之讷堤川。入于白山下。
沙津浦
沙津 浦源 出高敞半登山。为道山川。又为蟹川。西流 (第 268H 页)
沙津浦
沙津 浦源 出高敞半登山。为道山川。又为蟹川。西流 (第 268H 页)
五二参差分。我比端明添一齿。裒然坐深惭衰颜。总计四百五十八。九老一醉酒几巡。吾辈各各享此年。年年花下 长源源。
道见野色。马上识喜。兼呈閒中漫咏。
鞦韆影里卧林牛。风送农讴散客愁。南亩插秧方再耨。东邻刈麦已盈篝 (第 37H 页)
鞦韆影里卧林牛。风送农讴散客愁。南亩插秧方再耨。东邻刈麦已盈篝 (第 3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