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为诸侯笑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为使
者之无远也孤用亲听命于藩篱之外董褐将还 王称
左畸曰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坐于王前乃皆进自
𠜲于客前以酬客董褐既致命乃告诸赵鞅曰臣观吴
王之色类有 (第 8b 页)
积战多疮累劳生疹恩命尚药驰往诊之晋竖已深秦
医无及及十一年四月十五日薨于位享年六十有六
制赠为拨川 王称
故国本其志也太常议谥曰忠由旧
典昭其行也长子云忠袭官封继事业次子旧久特拜
郎将十二年四月诏葬于京城之 (第 8a 页)
  唐一庵先生祠堂记(许孚远/)
吴兴称文献之邦旧矣名公钜卿高贤逸士代不乏人
若以斯道为已任思继往圣而开来学孳孳一生不厌
不倦以弘著述数十万言则惟我师一庵唐先生一人
而已先生初举于乡入南雍师事南海湛民泽先生既
登制科官比部立朝数月以建言削籍而归时慕姚江

王文成先生不及见也湛先生称随处体认天理 王先
生称
致良知先生两存而精究之卒标讨真心立言为
的夫曰真心者即虞廷之所谓道心也曰讨者学问思
辨行之功即虞廷之 (第 25b 页)
待制公灵爽在天地间与日月争而
乃靳啬其报竟何为哉竟何为哉然稌也积学能文王
氏之泽庶几在是
  自述诔 (王称/
) (第 24a 页)
王称
字孟杨其先东阿人宋宝元康定用兵西方士有
没于元昊者王氏遂为西方人元有天下其地最后附
赐姓唐古氏高祖王 …… (第 24b 页)
没时属 称夫子
教之第未弱冠夫子没伥伥罔依归赖
外王父遗图书手泽多杜门自研砺少多病负第者三
年莫臻其至弱冠入庠序与陈 (第 25b 页)
      (元/)郝 经
孔公原鲁孔子之裔孙也仕宋祥符间尝以笏击祅蛇其
事其节则有临川之志徂来之铭 王称
之传在其笏则
归于今张丈彦远经晚进曲学固不足赘于诸公之 (第 19b 页)
忍其老远谪移病请急与偕行万里
抵岭而别遂归卧益坚繇荐乃起为国子司业天子方
中兴制礼乐下有司毋得仍孔子 王称
其尊为先师而
言者遂上书言阙里庙器物王者非当公持不可曰陛
下尊孔子先师以抑之耶将尊之也即尊之阙里制当 (第 9a 页)
廪其家
且为邑脱践更以诗所繇从兄芷授也曰微伯氏之教
不及此计为其孤九锡入赀楚为国官九锡亦自力能
文楚 王称
之又尝倡其邑人桥蔡水所费亡虑数百缗
蔡自是不病涉矣公于书鲜所不窥其为诗易晚而笃 (第 14a 页)
以御史即除御史久之事文皇帝入内阁词
笔敏捷为一时冠而意气阔疏又性刚多忤上闻之亦
弗善也出参议广西日与 王检讨称
探奇山水自适上
书请凿章江水便来往上大怒徵下狱三载命狱吏沃
以烧酒埋雪中死
曾学士子启上尝召试天马歌 (第 3b 页)
不推公之贤也公于御史所裨益不浅然未尝小
自伐也靖江王汰所遣府中人以驰驿抵公公叱之曰
天子法得赐驰驿而 王称
驰驿者何也追坐所由王惭 (第 19a 页)
继平帝而其祀昭平并不称皇叔
祖皇侄孙而但称孝昭皇帝孝平皇帝则以伯叔兄弟
皆生伦之称而非其称也(明代信 王称
熹宗皇兄虽是/私称然亦明儒不识礼故有) …… (第 8a 页)
于京师名皇考庙生则亲祭之死则遣官祭之也向使
欧九善读书璁苟识礼便当引此为称 父称
母称皇考
与别立四庙之证乃欧阳不言而司马言之璁不言而
廷和言之东家之刃西家执以杀东家而东西两家皆
(第 21a 页)
  句
白云断处斜阳转几曲青山献画屏(题萧照画/补遗) (书画/)

  孝宗皇帝
   帝讳慎字元永太祖七世孙秦王德芳之后秀
    王称
子高宗育于宫中立为皇太子受内禅建
   元隆兴乾道淳熙淳熙十六年禅位皇太子上
   尊号曰至尊寿皇圣 (第 18b 页)
程垓字正伯眉山人与苏轼为中表兄弟有书舟雅词
一卷 王称
序之行世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许昌人门下侍郎维之四世孙
官至吏部尚书有焦尾集一卷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弘道 (第 10a 页)
元年加太子宾客致仕
王达字达善无锡人洪武中举明经除国子监助教永
乐中擢翰林编修迁侍读学士有盛名与解缙 王称
(第 3b 页)
   (邾仲经以下二十一家诗凡二百五十首目曰/沧海遗珠杨东里序之谓当时选录诸家刘仔)
   (肩过略 王称
虽精且详犹未免有遗惟沐/公所择和平婉丽可玩可传其赏识若此)
  送胡桤轩还永昌
有客乘骖过洱西平原春 (第 51a 页)
   (备其后临川汤显祖义仍祥符王维俭损仲吉/水刘同升孝则咸有事改修汤刘稿尚未定损)
   (仲宋史记沉于汴水余从吴兴潘氏钞得仅存/然三史取材纪传则曾巩 王称
杜大圭彭百川) (第 38a 页)
   县转南吏部主事历浙江提学副使改陜西有
   方山集
   (诗话方山以帖括擅长既负时名遂专著述所/续通鉴孤陋寡闻如 王称
李焘杨仲良徐梦莘)
   (刘时举彭百川李心传叶绍翁陈均徐自明诸/家之书多未寓目并辽金二史亦削而不书 (第 17a 页)
失诚有
如列圣所嘉与前辈所许者宜其享高年备盛福而为
之远祝前期者未艾也相昔毕公以四朝元老保釐东
郊康 王称
之曰惟公懋德克勤小物仲山甫为王喉舌
而吉甫美其令仪令色小心翼翼且以明哲保身夙夜 (第 4a 页)
  送左参议胡公之官江西序   王 景
洪武三十五年冬皇上敕翰林儒臣修太祖高皇帝实
录慎选在位之士与纂修事而李公至刚以右通政来
胡公以道以礼部郎中来 王公孟阳
以儒士又继来三
人皆浙江人何浙江之多士也未几至刚升礼部尚书
仍领史事明年夏六月书成上厚赉银币锡以重爵 (第 8b 页)


道升江西左参议 孟阳
超授礼部主事尚书公谓予曰
吾三人以乡井之旧同列史馆至驩也而以道独驾部
凤翔于西江之 (第 9a 页)
  自述诔            王 称
(第 20a 页)
王称
字孟扬其先东阿人宋宝元康定用兵西方士有
没于元昊者王氏遂为西方人元有天下其地最后附
赐姓唐古氏高祖王 (第 20a 页)
   历代通鉴纂要凡例
一纂要之法编年叙事一以通鉴纲目为主而周威烈
以前则参用前编大纪诸书宋以后则用本朝续纲目

贯穿成书备古今数千年之事以成一代之典
一编年以君为主甲子书于本年之上其年有事则书
无事则不书元年虽无事亦书高辛以前事载籍不详
则不书年略准前编以前后为序
一高辛以前事惟明白正大者则书疑者略之其怪诞
茫昧者不录
一凡事有关治乱善恶足为劝戒者则书皆用旧文节
纂成篇其大者虽详不厌若凡人之进退恒事之成败

并不悉载
一凡相臣始命及罢黜去国及卒皆书以考治乱
一经史异体二帝三皇事载于经惟以事举及辞之关
于事者馀不敢溷录
一五帝称帝三 王称
王唐虞书载夏书岁商书祀周以
后书年(唐天宝至/德亦书载)皆从其实
一周事载春秋者皆书列国事关王朝及天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