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定武兰亭后
余所见定武兰亭前后亡虑数本而致佳者五其一在
潘方伯允端所后有赵松雪十五跋而实非独孤长老
本盖时有吴氏子见独孤本而乞松雪书之者最后一
跋可验其二在余所为松雪执友陈直斋物盖松雪从
人乞直斋藏本不得而陈氏之后人用以并装于尾者
其三在家弟所亦有元人题跋其四乃贾秋壑为制置
使时得之前辈刘菊庄秘监者不知在百二十卷中作
何甲乙纸墨差更明润闻今在 项元汴 所其五当为今
詹博士东图所藏后独无旧题识又苦装潢人去其石
龟迹然第六行之稍阔与它针眼丁形蟹爪之类则了 (第 20b 页)
余所见定武兰亭前后亡虑数本而致佳者五其一在
潘方伯允端所后有赵松雪十五跋而实非独孤长老
本盖时有吴氏子见独孤本而乞松雪书之者最后一
跋可验其二在余所为松雪执友陈直斋物盖松雪从
人乞直斋藏本不得而陈氏之后人用以并装于尾者
其三在家弟所亦有元人题跋其四乃贾秋壑为制置
使时得之前辈刘菊庄秘监者不知在百二十卷中作
何甲乙纸墨差更明润闻今在 项元汴 所其五当为今
詹博士东图所藏后独无旧题识又苦装潢人去其石
龟迹然第六行之稍阔与它针眼丁形蟹爪之类则了 (第 20b 页)
书顾定之墨竹 跋李紫筼画卷
又 黄子久浮岚暖翠图
书王叔明画旧事 跋师子林书画册
书孙氏同㸑会图后 项子京 画卷跋
题薛素素画册 许旌阳移居图跋
题赵淑人宫门待漏图
第五十五卷 跋(十四)
(第 75a 页)
又 黄子久浮岚暖翠图
书王叔明画旧事 跋师子林书画册
书孙氏同㸑会图后 项子京 画卷跋
题薛素素画册 许旌阳移居图跋
题赵淑人宫门待漏图
第五十五卷 跋(十四)
(第 75a 页)
宋拓钟鼎款识跋
宋绍兴中秦相当国其子熺伯阳居赐第十九年日治
书画碑刻是册殆其所集如楚公钟师旦鼎皆一德格
天阁中物也馀或得之毕少董或得之朱希真或得之
曾大中盖希真晚为伯阳客而少董时视盱眙𣙜场因
摹款识十五种标以青笺末书良史拜呈以纳伯阳至
今装池册内秦氏既败册归王厚之每款钤以复亝珍
玩厚之私印且为释文疏其藏弆之所后转入赵子昂
家子昂复用大雅印钤兼书薛氏考證于后于时钱德
平柯敬仲王叔明陈惟寅均有赏鉴私印隆庆六年 项
子京 获之寻归倦圃曹先生康熙戊申先生出示予予
爱玩不忍释手先生属予跋之未果也辛酉冬予留 (第 3a 页)
宋绍兴中秦相当国其子熺伯阳居赐第十九年日治
书画碑刻是册殆其所集如楚公钟师旦鼎皆一德格
天阁中物也馀或得之毕少董或得之朱希真或得之
曾大中盖希真晚为伯阳客而少董时视盱眙𣙜场因
摹款识十五种标以青笺末书良史拜呈以纳伯阳至
今装池册内秦氏既败册归王厚之每款钤以复亝珍
玩厚之私印且为释文疏其藏弆之所后转入赵子昂
家子昂复用大雅印钤兼书薛氏考證于后于时钱德
平柯敬仲王叔明陈惟寅均有赏鉴私印隆庆六年 项
子京 获之寻归倦圃曹先生康熙戊申先生出示予予
爱玩不忍释手先生属予跋之未果也辛酉冬予留 (第 3a 页)
唐太宗晋祠碑铭跋
唐太宗自晋祠兴师定天下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
碑文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
李绩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衔名后人覆之以亭而
庸工以字画上石稍浅遂刻而深之帝尝自述作书之
法惟求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不意为庸工改凿而
骨力形势俱失矣予尝五至祠下辄摩挲是碑览古兴
怀集少陵野老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书于亭
柱富平李因笃子德见而赏其工因遗书与予定交于
其归也拓铭一本赠之而书其后 圣教序跋
钟山纪檗子客于燕壬子八月过其寓斋观宋拓圣教
序旧为吾里 项子京 家藏上有张澄跋尾澄字如莹建 …… (第 1b 页)
右丞周益公称其驰声翰墨位望既崇人
欲其尺牍不可得今观其书法果入格且叹此册纸墨
绝妙当知为南渡以前物矣 子京 蓄书画甲天下卷尾
必估其价析产时按所书以遗诸子见者以为不爽铢
两焉甲寅春檗子俶装南还相对潞河酒阑索予 (第 2a 页)
唐太宗自晋祠兴师定天下贞观二十一年七月御制
碑文及铭勒石于叔虞祠东隅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
李绩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衔名后人覆之以亭而
庸工以字画上石稍浅遂刻而深之帝尝自述作书之
法惟求骨力骨力既得形势自生不意为庸工改凿而
骨力形势俱失矣予尝五至祠下辄摩挲是碑览古兴
怀集少陵野老诗句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书于亭
柱富平李因笃子德见而赏其工因遗书与予定交于
其归也拓铭一本赠之而书其后
钟山纪檗子客于燕壬子八月过其寓斋观宋拓圣教
序旧为吾里 项子京 家藏上有张澄跋尾澄字如莹建 …… (第 1b 页)
右丞周益公称其驰声翰墨位望既崇人
欲其尺牍不可得今观其书法果入格且叹此册纸墨
绝妙当知为南渡以前物矣 子京 蓄书画甲天下卷尾
必估其价析产时按所书以遗诸子见者以为不爽铢
两焉甲寅春檗子俶装南还相对潞河酒阑索予 (第 2a 页)
赵吴兴千字文跋
周兴嗣千文便于小学善书者恒写一本独智永曾书
八百本散在江南而吴兴赵王孙亦屡书之延祐三年
四月有旨赵子昂写来千文一十七卷发秘书监装背
收拾此或一十七卷之一也吾乡 项子京 家刻石今归
于予
元丰闰县令碑记跋
丰闰县本玉田之永济务金史称太和间置明寰宇通
志一统志因之今 (第 12a 页)
周兴嗣千文便于小学善书者恒写一本独智永曾书
八百本散在江南而吴兴赵王孙亦屡书之延祐三年
四月有旨赵子昂写来千文一十七卷发秘书监装背
收拾此或一十七卷之一也吾乡 项子京 家刻石今归
于予
元丰闰县令碑记跋
丰闰县本玉田之永济务金史称太和间置明寰宇通
志一统志因之今 (第 12a 页)
书孙氏同爨会图后
吾乡孙简肃公治家以严子弟侍立暑不去衣然其教
初学饭后必散步歌诗以吟咏性情故其子六人皆善
诗家居为同爨会三日一集集必有诗列图于前聚诗
其后装池为卷孝友之语充溢丈幅之中可谓天伦乐
事矣公尝诫诸子曰家人暌离必起于妇人但得兄弟
时时相聚谗何由生今裙屐子弟往往昼居于内兄弟
无几相见此谗柄所由阶也若尽如孙氏六公饮酒之
饫而不愆其仪宴集之频而勿伤于侈贤子孙循而行
之虽百世可已公裔孙某出示予因跋其后归之并著
于禾录焉
项子京 画卷跋
予家与项氏世为婚姻所谓天籁阁者少日屡登焉乙
酉以后书画未烬者尽散人间近日士大夫好古其家
辄贫 (第 13b 页)
或旋购旋去之大率归非其人矣噫非其人而厚
藏书画之厄终归于烬而已黄山程穆倩家最贫嗜古
尤癖书画归之幸矣惜乎价盈千百者力又不能购也 子京 之画世人知之者罕程子独加珍惜俾予跋尾夫 (第 13b 页)
吾乡孙简肃公治家以严子弟侍立暑不去衣然其教
初学
诗家居为同爨会三日一集集必有诗列图于前聚诗
其后装池为卷孝友之语充溢丈幅之中可谓天伦乐
事矣公尝诫诸子曰家人暌离必起于妇人但得兄弟
时时相聚谗何由生今裙屐子弟往往昼居于内兄弟
无几相见此谗柄所由阶也若尽如孙氏六公饮酒之
饫而不愆其仪宴集之频而勿伤于侈贤子孙循而行
之虽百世可已公裔孙某出示予因跋其后归之并著
于禾录焉
项子京 画卷跋
予家与项氏世为婚姻所谓天籁阁者少日屡登焉乙
酉以后书画未烬者尽散人间近日士大夫好古其家
辄贫 (第 13b 页)
或旋购旋去之大率归非其人矣噫非其人而厚
藏书画之厄终
尤癖书画归之幸矣惜乎价盈千百者力又不能购也 子京 之画世人知之者罕程子独加珍惜俾予跋尾夫 (第 13b 页)
与丞相同时文穆名在元祐党籍章公亦名在庆
元党籍其人均足为是研重也其旁别有志曰天籁阁
真赏曰墨林家藏曰 项氏子京 秘用乃知明时在禾中
盖墨林之法物甲于天下而今日亦寥寥蔡生其宝之
矣文穆于北宋时固名臣也惜其受欧公之知 (第 6b 页)
元党籍其人均足为是研重也其旁别有志曰天籁阁
真赏曰墨林家藏曰 项氏子京 秘用乃知明时在禾中
盖墨林之法物甲于天下而今日亦寥寥蔡生其宝之
矣文穆于北宋时固名臣也惜其受欧公之知 (第 6b 页)
寓简跋
寓简十卷宋吴兴沈作哲明远撰明远丞相该之妷绍
兴五年进士改官为江西运管尝为悲扇工诗忤魏良
臣陷以深文夺三官不得志以卒今观是书首简云诗
序有功于诗病夫诗者亦序之力盖诗本以微文风谏
今之为序者晓然使人知其为某事而作故后世以诗
得罪者相属此明远惩羹吹齑之论也古人诗无题故
待序而明后人诗自制题题即是序哀扇工诗失传见
于清波别志陈直斋云其诗骂而非讽然则明远固未
善于诗不得以序为诗病也明远为叶石林弟子学有
元本论说经史能阐前人所未发旁及文字技术名理
超诣俱足令人领悟直斋书录解题有寓山集三十卷
周公谨志雅堂杂钞有南北国语皆明远撰惜乎其久
佚矣
神龙兰亭拓本跋
神龙兰亭墨迹明时在槜李 项子京 天籁阁中其子德
宏摹诸石 本朝秀水朱竹垞检讨得之曾为跋尾称
其较瘦本差肥而抑扬得所骨力相称诚为唐人所 (第 1b 页)
寓简十卷宋吴兴沈作哲明远撰明远丞相该之妷绍
兴五年进士改官为江西运管尝为悲扇工诗忤魏良
臣陷以深文夺三官不得志以卒今观是书首简云诗
序有功于诗病夫诗者亦序之力盖诗本以微文风谏
今之为序者晓然使人知其为某事而作故后世以诗
得罪者相属此明远惩羹吹齑之论也古人诗无题故
待序而明后人诗自制题题即是序哀扇工诗失传见
于清波别志陈直斋云其诗骂而非讽然则明远固未
善于诗不得以序为诗病也明远为叶石林弟子学有
元本论说经史能阐前人所未发旁及文字技术名理
超诣俱足令人领悟直斋书录解题有寓山集三十卷
周公谨志雅堂杂钞有南北国语皆明远撰惜乎其久
佚矣
神龙兰亭拓本跋
神龙兰亭墨迹明时在槜李 项子京 天籁阁中其子德
宏摹诸石 本朝秀水朱竹垞检讨得之曾为跋尾称
其较瘦本差肥而抑扬得所骨力相称诚为唐人所 (第 1b 页)
题钱榖南城看雪图
初冬圆明园
即事
沈周乳鹅图即用其韵
含经堂
北远山村
项元汴 竹石
初冬香山
皋涂精舍作 (第 194b 页)
初冬圆明园
即事
沈周乳鹅图即用其韵
含经堂
北远山村
项元汴 竹石
初冬香山
皋涂精舍作 (第 194b 页)
宋拓楚夜雨雷钟篆铭跋
余藏宋拓钟鼎款识册内有楚公夜雨雷钟旁有北
宋石国佐(公/弼)所手书标识云政和三年武昌太平湖
所进古钟后有绍兴四年荣芭跋云绍兴十四年间
茂世先兄自成都运判除仓外郎总领淮东军饷邵
泽民见属云我有雷钟藏之久矣两得秦会之书见
取度不可留为我达之会之偿以三千缗钟高二尺
有畸纽上坐一裸鬼盖雷神也五色相宣铭在钟里
今诸处所刋咸其云仍对之可见元按此钟篆文乃
北宋时所拓自南宋归秦桧后此钟不知所存即诸
家所刋亦不可见嘉庆二十二年携此册至武昌与
江汉书院院长陈工部(诗)展赏久之共叹楚公造钟
在数千年前沉没于水土之中宋时得见于世今又
不知存亡廑留此拓纸流传于王复斋赵松雪 项子
京
诸家今归于元元至楚此拓本得庋藏于节楼之
中岂非善事工部与武昌章观察(廷/梁)共摹其篆并楚
诸钟鼎文字 (第 29b 页)
余藏宋拓钟鼎款识册内有楚公夜雨雷钟旁有北
宋石国佐(公/弼)所手书标识云政和三年武昌太平湖
所进古钟后有绍兴四年荣芭跋云绍兴十四年间
茂世先兄自成都运判除仓外郎总领淮东军饷邵
泽民见属云我有雷钟藏之久矣两得秦会之书见
取度不可留为我达之会之偿以三千缗钟高二尺
有畸纽上坐一裸鬼盖雷神也五色相宣铭在钟里
今诸处所刋咸其云仍对之可见元按此钟篆文乃
北宋时所拓自南宋归秦桧后此钟不知所存即诸
家所刋亦不可见嘉庆二十二年携此册至武昌与
江汉书院院长陈工部(诗)展赏久之共叹楚公造钟
在数千年前沉没于水土之中宋时得见于世今又
不知存亡廑留此拓纸流传于王复斋赵松雪 项子
京
中岂非善事工部与武昌章观察(廷/梁)共摹其篆并楚
诸钟鼎文字 (第 29b 页)
四美具
董其昌所跋顾恺之李公麟四卷。题曰四美具。而弆
之建福宫之静怡轩。旃檀林之天籁书屋。既与 项元汴 阁名相同。石渠宝笈所有画卷。曾经 (第 231L 页)
元汴 鉴藏识。以天禄阁。印记者甚多。乃驿致米芾,吴镇,徐贲,唐寅四卷。合弆书屋中。从四美具贮董其昌鉴识藏画 …… (第 231L 页)
梅梢古月石
显佑宫墀中砌石上。有文象梅梢古月。盖旧物也。
墨林珍玩
木根蕉叶。背刻墨林珍玩。本 项子京 家物。今入内府。
伊犁玉盘
乾隆癸未。伊犁守臣驿致垦田所获碧玉盘一。但缺损。因就材琢以葵形。又就 (第 235H 页)
董其昌所跋顾恺之李公麟四卷。题曰四美具。而弆
之建福宫之静怡轩。旃檀林之天籁书屋。既与 项元汴 阁名相同。石渠宝笈所有画卷。曾经 (第 231L 页)
元汴 鉴藏识。以天禄阁。印记者甚多。乃驿致米芾,吴镇,徐贲,唐寅四卷。合弆书屋中。从四美具贮董其昌鉴识藏画 …… (第 231L 页)
梅梢古月石
显佑宫墀中砌石上。有文象梅梢古月。盖旧物也。
墨林珍玩
木根蕉叶。背刻墨林珍玩。本 项子京 家物。今入内府。
伊犁玉盘
乾隆癸未。伊犁守臣驿致垦田所获碧玉盘一。但缺损。因就材琢以葵形。又就 (第 235H 页)
素摹兰亭帖麻纸本。后有许将,王安礼,朱光裔,李之仪,仇百玉,朱光庭,赵孟頫,郭天锡,鲜于枢,邓文原, 项元汴,
文嘉诸人诸名跋。并神龙半印。神龙内府长方半印。世间通行兰亭。皆称欧褚二摹本。至如开皇本,虞本,冯本。 (第 151H 页)
祖宗朝旧规。俾为可继之道。吾之所仰于彼者。亦止疗病药材宗器之饰而已。则岁一报聘。亦可以达吾诚意。而 笃周
孔诗书之教。分大明礼乐之化。于以寿国养民。不亦乐乎。而切惧汝国诸岛怀利相交之徒。厌而不从。亦一事也。 (第 442L 页)
祖宗朝旧规。俾为可继之道。吾之所仰于彼者。亦止疗病药材宗器之饰而已。则岁一报聘。亦可以达吾诚意。而 笃周
孔诗书之教。分大明礼乐之化。于以寿国养民。不亦乐乎。而切惧汝国诸岛怀利相交之徒。厌而不从。亦一事也。 (第 27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