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为宿与隋朝颇(隋书/作先)有勋旧遂
得预沾磐石遂(隋书/作名)在葭莩娄敬之与汉高殊非血胤
吕布之于 董卓 良异天亲芝焚蕙叹事不同此又王之
昏主心若虎狼雠忿同胞乃甚(隋书作/有逾)沉阏惟勇及谅
咸罄(礼记/作 (第 14b 页)
得预沾磐石遂(隋书/作名)在葭莩娄敬之与汉高殊非血胤
吕布之于 董卓 良异天亲芝焚蕙叹事不同此又王之
昏主心若虎狼雠忿同胞乃甚(隋书作/有逾)沉阏惟勇及谅
咸罄(礼记/作 (第 14b 页)
言河朔人庶疏(武后时/)
臣闻朝廷议者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
胁或有愿从或为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
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由来重气一顾之
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复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
拆(一作/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
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愧心修筑城池缮造
兵器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
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修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
有利则归且图赊死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人犹
水也壅之则为泉疏之则为川通塞随流岂有常性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迁及卓被诛部曲无赦事穷变起毒
害生人京室邱墟化为禾黍此由恩不普浃失在机先
臣一读此书未尝不 (第 16a 页)
臣闻朝廷议者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
胁或有愿从或为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
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由来重气一顾之
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复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
拆(一作/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
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愧心修筑城池缮造
兵器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
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修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
有利则归且图赊死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人犹
水也壅之则为泉疏之则为川通塞随流岂有常性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迁及卓被诛部曲无赦事穷变起毒
害生人京室邱墟化为禾黍此由恩不普浃失在机先
臣一读此书未尝不 (第 16a 页)
三国论
论曰汉自顺桓之间国统屡绝奸回窃位阉宦满朝士
之蹈忠义履冰霜者居显列则陷犯忤之诛伏闾巷则
婴党锢之戮当是时也天下之君子扫地将尽虽九伊
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绝之纲举土崩之势明矣嘉平中
大黄星见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其有真人起于谯沛
之间以知曹孟德不为人下事之明验也先时秦帝东
游亦云金陵当有王者兴董扶求出又曰益州有天子
气从兹而言则长江剑阁作吴蜀之限天道人谋有三
分之兆其来尚矣然废兴有际崇替递来每揽其书曷
能不临卷而永怀抚事而伊郁也尝试论之曰向之(疑/)
何进纳公业之言而不追 董卓 傕汜弃文和之策而不
报王允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
至使乘舆蒙尘于河上天子露宿于曹阳百官 (第 11b 页)
论曰汉自顺桓之间国统屡绝奸回窃位阉宦满朝士
之蹈忠义履冰霜者居显列则陷犯忤之诛伏闾巷则
婴党锢之戮当是时也天下之君子扫地将尽虽九伊
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绝之纲举土崩之势明矣嘉平中
大黄星见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其有真人起于谯沛
之间以知曹孟德不为人下事之明验也先时秦帝东
游亦云金陵当有王者兴董扶求出又曰益州有天子
气从兹而言则长江剑阁作吴蜀之限天道人谋有三
分之兆其来尚矣然废兴有际崇替递来每揽其书曷
能不临卷而永怀抚事而伊郁也尝试论之曰向之(疑/)
何进纳公业之言而不追 董卓 傕汜弃文和之策而不
报王允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
至使乘舆蒙尘于河上天子露宿于曹阳百官 (第 11b 页)
吏各有差汉
末丧乱尚传其礼爰至后汉祀典仍存明帝永平二年
郊祀五帝于明堂以光武配祭牲各一犊奏乐如南郊 董卓 西移记载湮灭(一作载/籍烟灭)告朔之礼于此而坠暨于
晋末戎马生郊礼乐衣冠扫地揔尽告朔之礼于此而
坠暨 (第 18b 页)
末丧乱尚传其礼爰至后汉祀典仍存明帝永平二年
郊祀五帝于明堂以光武配祭牲各一犊奏乐如南郊 董卓 西移记载湮灭(一作载/籍烟灭)告朔之礼于此而坠暨于
晋末戎马生郊礼乐衣冠扫地揔尽告朔之礼于此而
坠暨 (第 18b 页)
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 梁 肃
谥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莭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集作/以)评之昔荀爽为 董卓 所举致位三
公及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
于慈明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 (第 27b 页)
谥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莭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集作/以)评之昔荀爽为 董卓 所举致位三
公及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
于慈明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 (第 27b 页)
汉悯帝册魏公九锡文(潘勖/)
制诏使持节丞相领冀州牧武平侯朕以不德少遭闵
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
社稷无位群凶觊觎连带城邑一人尺土朕无获焉即
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曰
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
敬听朕命昔者 董卓 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君 (第 1b 页)
制诏使持节丞相领冀州牧武平侯朕以不德少遭闵
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
社稷无位群凶觊觎连带城邑一人尺土朕无获焉即
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曰
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
敬听朕命昔者 董卓 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君 (第 1b 页)
上献帝书(袁绍/)
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悲哭而崩城者每读其书谓为
信然于今况之乃知妄作何者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
至于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曾无崩
城陨霜之应故邹衍杞妇何能感彻臣以负薪之资拔
于陪𨽻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常侍张让等滔乱天
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奸党故大将军何进忠国
疾乱一心赫怒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
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
福与进合图事亡违异忠策未尽而元帅受败太后被
质宫室焚烧陛下圣德幼冲亲遭厄困时进既被害师
徒丧沮臣独将家兵百馀人抽戈承明竦剑翼室虎叱
群司奋击凶丑曾不浃辰罪人斯殄此诚愚臣效命之
一验也会 董卓 乘虚所图不轨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
不惮一室之祸苟维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
外时卓方贪结外援招脱英豪 (第 15a 页)
臣闻昔有哀叹而霜陨悲哭而崩城者每读其书谓为
信然于今况之乃知妄作何者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
至于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曾无崩
城陨霜之应故邹衍杞妇何能感彻臣以负薪之资拔
于陪𨽻之中奉职宪台擢授戎校常侍张让等滔乱天
常侵夺朝威贼害忠德扇动奸党故大将军何进忠国
疾乱一心赫怒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
故授臣以督司咨臣以方略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
福与进合图事亡违异忠策未尽而元帅受败太后被
质宫室焚烧陛下圣德幼冲亲遭厄困时进既被害师
徒丧沮臣独将家兵百馀人抽戈承明竦剑翼室虎叱
群司奋击凶丑曾不浃辰罪人斯殄此诚愚臣效命之
一验也会 董卓 乘虚所图不轨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
不惮一室之祸苟维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
外时卓方贪结外援招脱英豪 (第 15a 页)
罪袁绍疏(公孙瓒/)
臣闻皇羲以来君臣道著张礼以导人设刑以禁暴今
车骑将军袁绍托承先轨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
浮薄昔为司𨽻值国多难太后承摄何氏辅朝绍不能
举直错枉而专为邪媚招来不轨疑误社稷至令丁原
焚烧孟津 董卓 造为乱始绍罪一也卓既无礼帝主见
质绍不能开设权谋以济君父而弃置节传迸窜逃亡
忝辱爵命背违人主绍罪二也 (第 9a 页)
绍为渤海当攻 董卓 而
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
孝绍罪三也绍既兴兵涉历二载不恤国难广自封植
乃多引资 …… (第 9a 页)
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据职高
重享福丰隆有苟进之志无虚退之心绍罪九也又长
沙太守孙坚前领豫州刺史遂能驱走 董卓 扫除陵庙
忠勤王室其功莫大绍遣小将盗居其位断绝坚粮不
得深入使 (第 10a 页)
董卓 久不服诛绍罪十也昔姬周政弱王道
陵迟天子迁徙诸侯背畔故齐桓立柯会之盟晋文为
践土之会伐荆楚以致菁茅诛 …… (第 10a 页)
请王刘备疏(诸葛亮/)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
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凭世宠藉
履国威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
则不能擒凶讨逆扶危定倾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
万邦而遭家运不造之难 董卓 首乱荡覆京畿曹操阶 (第 10b 页)
臣闻皇羲以来君臣道著张礼以导人设刑以禁暴今
车骑将军袁绍托承先轨爵任崇厚而性本淫乱情行
浮薄昔为司𨽻值国多难太后承摄何氏辅朝绍不能
举直错枉而专为邪媚招来不轨疑误社稷至令丁原
焚烧孟津 董卓 造为乱始绍罪一也卓既无礼帝主见
质绍不能开设权谋以济君父而弃置节传迸窜逃亡
忝辱爵命背违人主绍罪二也 (第 9a 页)
绍为渤海当攻 董卓 而
默选戎马不告父兄至使太傅一门累然同毙不仁不
孝绍罪三也绍既兴兵涉历二载不恤国难广自封植
乃多引资 …… (第 9a 页)
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据职高
重享福丰隆有苟进之志无虚退之心绍罪九也又长
沙太守孙坚前领豫州刺史遂能驱走 董卓 扫除陵庙
忠勤王室其功莫大绍遣小将盗居其位断绝坚粮不
得深入使 (第 10a 页)
董卓 久不服诛绍罪十也昔姬周政弱王道
陵迟天子迁徙诸侯背畔故齐桓立柯会之盟晋文为
践土之会伐荆楚以致菁茅诛 …… (第 10a 页)
请王刘备疏(诸葛亮/)
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
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凭世宠藉
履国威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非大舜周公朱虚博陆
则不能擒凶讨逆扶危定倾伏惟陛下诞姿圣德统理
万邦而遭家运不造之难 董卓 首乱荡覆京畿曹操阶 (第 10b 页)
论河朔人庶疏(唐狄仁杰/)
臣闻朝廷议者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
胁或有愿从或为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
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由来重气一顾之
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复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
拆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
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愧心修筑城池缮造兵器
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在必取枷杖之下痛
切肌肤事迫情危不脩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
则归且图赊死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人犹水也
壅之则为泉疏之则为川通塞随流岂有常性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迁及卓被诛部曲无赦事穷变起毒害生 (第 1b 页)
臣闻朝廷议者以为契丹作梗始明人之逆顺或因迫
胁或有愿从或为伪官或为招慰或兼外贼或是土人
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雄猛由来重气一顾之
势至死不回近缘军机调发复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
拆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
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愧心修筑城池缮造兵器
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在必取枷杖之下痛
切肌肤事迫情危不脩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
则归且图赊死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人犹水也
壅之则为泉疏之则为川通塞随流岂有常性昔 董卓
之乱神器播迁及卓被诛部曲无赦事穷变起毒害生 (第 1b 页)
唐丞相谥文贞杨绾谥议代太常荅苏端驳议(梁肃/)
议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评之昔荀爽为 董卓 所举致位三公及
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于慈
明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不 (第 4a 页)
议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评之昔荀爽为 董卓 所举致位三公及
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于慈
明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不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