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不可得于是太监起潜奏疏辅臣
承宗子孙男妇内外亲口皆死止逃一六岁孙
及其母 上恻然念惨及阖门首命优恤而 薛
国观 当国遂格其事或曰高阳令雷觉民国观
之私人也黠而贪尽逐公所畜守城材官壮士
尅其饷以输 (第 2b 页)
国观 城陷逃 (第 2b 页)
国观 所公长孙锦
衣之汸诣阙吁天语侵县令以此逢 (第 2b 页)
国观 之怒
或曰 (第 2b 页)
国观 雠正人君子也雠公之徇国而死奴
也非为县令也昔卞壸死苏峻之难二子相随
赴贼尚书郎弘讷重议以谓许男疾终犹 …… (第 2b 页)
公挟辽土复四城柱款议城陷之日必欲夷其
家门灭其种族 国观 非奴也亦攘臂而助之呜
呼助天为虐不祥助天为虐者奴也助奴为虐
者 (第 3b 页)
国观 也 (第 3b 页)
国观 诛奴孽其将不久为之记以待
焉崇祯十五年中秋日虞山钱谦益记
应天巡抚军门军器库记
今天子初即位辽左 (第 3b 页)
承宗子孙男妇内外亲口皆死止逃一六岁孙
及其母 上恻然念惨及阖门首命优恤而 薛
国观 当国遂格其事或曰高阳令雷觉民国观
之私人也黠而贪尽逐公所畜守城材官壮士
尅其饷以输 (第 2b 页)
国观 城陷逃 (第 2b 页)
国观 所公长孙锦
衣之汸诣阙吁天语侵县令以此逢 (第 2b 页)
国观 之怒
或曰 (第 2b 页)
国观 雠正人君子也雠公之徇国而死奴
也非为县令也昔卞壸死苏峻之难二子相随
赴贼尚书郎弘讷重议以谓许男疾终犹 …… (第 2b 页)
公挟辽土复四城柱款议城陷之日必欲夷其
家门灭其种族 国观 非奴也亦攘臂而助之呜
呼助天为虐不祥助天为虐者奴也助奴为虐
者 (第 3b 页)
国观 也 (第 3b 页)
国观 诛奴孽其将不久为之记以待
焉崇祯十五年中秋日虞山钱谦益记
应天巡抚军门军器库记
今天子初即位辽左 (第 3b 页)
语曰谦益发纵此所谓捕风
捉影也其不容不辩者五也复社自复社也奕
琛自奕琛也复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 薛国观 之案奕琛又欲纽而一之而曰复社操
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其不容不辩
者六也臣虽愚陋亦素讲君臣之大义 (第 12a 页)
捉影也其不容不辩者五也复社自复社也奕
琛自奕琛也复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 薛国观 之案奕琛又欲纽而一之而曰复社操
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其不容不辩
者六也臣虽愚陋亦素讲君臣之大义 (第 12a 页)
宿密嘱诸分房于呈卷之前取中式封号窃相窥伺明睿头卷即
伟业也延儒喜其为禹玉之子明睿亦知为旧交之子伟业由此
得冠多士乌程之党 薛国观 泄其事于朝御史袁鲸将具疏参论
延儒因以会元卷进呈御览庄烈帝批其卷曰正大博雅足式诡 (第 4a 页)
伟业也延儒喜其为禹玉之子明睿亦知为旧交之子伟业由此
得冠多士乌程之党 薛国观 泄其事于朝御史袁鲸将具疏参论
延儒因以会元卷进呈御览庄烈帝批其卷曰正大博雅足式诡 (第 4a 页)
御史蒋拱宸劾昌时赃私巨万多连延儒并言内通中官漏泄禁
密事帝震怒御中左门亲鞫之遂下狱论死且始有诛延儒意时
魏藻德新入阁有宠谓其师 薛国观 之死昌时实致之恨昌时甚
因与陈济甚排延儒掌锦衣卫者骆养性复腾蜚语帝遂命尽削
延儒职勒其自 (第 5a 页)
密事帝震怒御中左门亲鞫之遂下狱论死且始有诛延儒意时
魏藻德新入阁有宠谓其师 薛国观 之死昌时实致之恨昌时甚
因与陈济甚排延儒掌锦衣卫者骆养性复腾蜚语帝遂命尽削
延儒职勒其自 (第 5a 页)
主自以位尊显无所称于士大夫间欲介门下士以收物望寻谢
攻得请而乌程窃国柄阴鸷惨覈谋于其党刑侍郎蔡奕琛兵 给事中薛
国观 思所以剚刃东南诸君子先生扼捥太息蚤夜呼愤其门弟子从苕
霅间来者具得相温阴事名为廉洁奉法实纵子弟暴横乡 …… (第 3b 页)
疾
乞养去官州人陆文声者驵侩无行尝招摇取赂受先执而抶之知当国
方雠复社逸入都就张汉儒同邸舍寅缘得谒见 国观 捃摭两公事十馀
条踵汉儒上章诬奏上疑两案难并逮下提学御史山阴倪公元珙验治
倪公贤者即苏松道慈溪冯公元 …… (第 4a 页)
汉儒为东
厂缉获事搒死长安右门尽得相温关通状坐罢免宵小为失气之夔竟
不得官文声去为道州簿赃败瘐死未几 薛国观 从庶僚得政蔡奕琛与
里豪吴中彦者交私受其金为鬻狱南御史成公勇发其事以指纵疑先
生谋益急吴来之昌时为礼 …… (第 4b 页)
先生
嘿不应来之以已意数申款问遗中贵人卒不能得要领间刺探一二禁
密语疏中数为人传说沾沾自多公卿固侧目 国观 以私人王陛彦贿遗 …… (第 4b 页)
事败下北司考竟得罪陛彦云间人出自吴氏 国观 微疑语泄以及此祸
将死语监者日吴昌时杀我语士闻来之不以为忧顾色喜已而阳羡果
召召自出上意初非有他也而 …… (第 5a 页)
事弥不足为先生
前十日属疾卒于家千里内外皆会哭私谥日仁学先生崇祯十四年辛
巳五月也其十一月蔡奕琛以贿 国观 前事逮讯不肯入狱抗章自讼为
复社诸人搆陷以旧邑令丁煌语为徵取复社或问及檄增异上之且因
以并攻虞山日复 (第 5a 页)
攻得请而乌程窃国柄阴鸷惨覈谋于其党刑侍郎蔡奕琛兵 给事中薛
国观 思所以剚刃东南诸君子先生扼捥太息蚤夜呼愤其门弟子从苕
霅间来者具得相温阴事名为廉洁奉法实纵子弟暴横乡 …… (第 3b 页)
疾
乞养去官州人陆文声者驵侩无行尝招摇取赂受先执而抶之知当国
方雠复社逸入都就张汉儒同邸舍寅缘得谒见 国观 捃摭两公事十馀
条踵汉儒上章诬奏上疑两案难并逮下提学御史山阴倪公元珙验治
倪公贤者即苏松道慈溪冯公元 …… (第 4a 页)
汉儒为东
厂缉获事搒死长安右门尽得相温关通状坐罢免宵小为失气之夔竟
不得官文声去为道州簿赃败瘐死未几 薛国观 从庶僚得政蔡奕琛与
里豪吴中彦者交私受其金为鬻狱南御史成公勇发其事以指纵疑先
生谋益急吴来之昌时为礼 …… (第 4b 页)
先生
嘿不应来之以已意数申款问遗中贵人卒不能得要领间刺探一二禁
密语疏中数为人传说沾沾自多公卿固侧目 国观 以私人王陛彦贿遗 …… (第 4b 页)
事败下北司考竟得罪陛彦云间人出自吴氏 国观 微疑语泄以及此祸
将死语监者日吴昌时杀我语士闻来之不以为忧顾色喜已而阳羡果
召召自出上意初非有他也而 …… (第 5a 页)
事弥不足为先生
前十日属疾卒于家千里内外皆会哭私谥日仁学先生崇祯十四年辛
巳五月也其十一月蔡奕琛以贿 国观 前事逮讯不肯入狱抗章自讼为
复社诸人搆陷以旧邑令丁煌语为徵取复社或问及檄增异上之且因
以并攻虞山日复 (第 5a 页)
一曰惩官邪臣闻国家之败无不由官邪者而官之
失德自宠赂始往者京师士大夫与外官交际自臣
通籍时有科三道四之说识者已为之哕呕其后稍
稍滥觞未甚也我皇上御极以后加意澄清间有以
赂告者必罪不赦以为是足以令行而禁止矣岂知
禁愈严而犯者愈众情愈巧臣受事冬官时见内
外官相见以贽辄袖手授受不令左右窥见至列柬
投递必托小书名色曰十册二十册以示讳此其事
讵可令穿窬见乎而其途必自台省而上权贵人久
之白镪易以黄金致长安金价日高如是者习以成
风恬不为耻顷自 薛国观 败而人心稍有警惕次第
改观易听矣倘其积习尽洗臣幸得与天下更始共
奏澄清之理若犹未也但有辇金而入长安者 …… (第 11b 页)
私也在政地十年引用王应熊杨嗣昌 薛国观 以及谢
升一脉杀机自朝而野而遍天下致上干天和海内数
百万生灵次第驱之锋镝之下不足又重之以连岁灾
祲以 (第 38a 页)
失德自宠赂始往者京师士大夫与外官交际自臣
通籍时有科三道四之说识者已为之哕呕其后稍
稍滥觞未甚也我皇上御极以后加意澄清间有以
赂告者必罪不赦以为是足以令行而禁止矣岂知
禁愈严而犯者愈众情愈巧臣受事冬官时见内
外官相见以贽辄袖手授受不令左右窥见至列柬
投递必托小书名色曰十册二十册以示讳此其事
讵可令穿窬见乎而其途必自台省而上权贵人久
之白镪易以黄金致长安金价日高如是者习以成
风恬不为耻顷自 薛国观 败而人心稍有警惕次第
改观易听矣倘其积习尽洗臣幸得与天下更始共
奏澄清之理若犹未也但有辇金而入长安者 …… (第 11b 页)
私也在政地十年引用王应熊杨嗣昌 薛国观 以及谢
升一脉杀机自朝而野而遍天下致上干天和海内数
百万生灵次第驱之锋镝之下不足又重之以连岁灾
祲以 (第 38a 页)
方是时,乌程(洪思曰:谓温体仁也。体仁,乌程人,时当国七年矣)当国,枕公谒选宜得令,或要之苕中,枕公不可,遂得威令。威小县,又在三辅间,豪右相藉为治。枕公下车,搜剔诸要害,为救穷民。书三四上,当道心动,皆著为法。尝摄曲周、邯郸二县令,去皆思之。三年政成,猝值□至,诸名城多破者,威小又固,得不破,□掠关廊去,破清河。清河人亦谓威破也,寖闻上。而韩城(洪思曰:谓 薛国观
也。 (第 333 页)
国观, 韩城人。体仁当国十年,举朝攻之无虚日,乃荐 (第 333 页)
国观 自代,引疾去。 (第 333 页)
国观 当国三年而败,乃削籍赐死)适当国,以司空故,遂逮枕公。辛巳之秋,余晤枕公于西库(郑玫曰:子以庚辰五月 (第 333 页)
国观, 韩城人。体仁当国十年,举朝攻之无虚日,乃荐 (第 333 页)
国观 自代,引疾去。 (第 333 页)
国观 当国三年而败,乃削籍赐死)适当国,以司空故,遂逮枕公。辛巳之秋,余晤枕公于西库(郑玫曰:子以庚辰五月 (第 333 页)
既归北山,守墓三年,而环命下矣。先公时教于榕坛,与诸生讲习不辍。已闻边警,都下骚然,有檄徵师,遂辞墓出山,与三十有六人俱,尽得海隅之力士以行。母脱簪珥以佐军。遂入援。既行,母见邸报,笑曰:『夫子不久当谪官归矣』!麚子问母何以知之。母叹曰:『杨嗣昌、陈新甲,皆天下不祥人也,一时咸以夺情用,而父疾乱臣贼子甚,虽在讲筵,安能不言?言则必为罗一峰耳』。先公果上三疏,上前争甚力。上怒甚,遂谪官归。母喜曰:『上怒倍于往者,祸且不测。今谪官归,幸矣!唯 薛国观
、蔡国用方得政,可遂晏然已乎』?
既归北山,守墓三年而逮命下矣。遂辞墓出山,就缇骑于江西。漳上诸 (第 379 页)
既归北山,守墓三年而逮命下矣。遂辞墓出山,就缇骑于江西。漳上诸 (第 379 页)
人。门户胶牢。不可破解。如其党力护持之。非其党多方排陷。置之死。 天子孑然孤立。 宗社随亡。噫。是时 薛国观,
周延儒等为阁老。杨嗣昌,熊文灿等为总督。皆宵小碌碌。不足以当帝意。 帝方想延岩穴。冀得觏非常之材。共 (第 196L 页)
先帝忧念元元。不自暇逸如此。卒以亡国。所用大臣皆庸劣骄横。门户胶固。前后十七年。入阁大臣周延儒, 薛国观,
温体仁,杨嗣昌,陈演,邱瑜等是也。由是疆域日蹙。盗贼日起。 帝尝临朝叹曰朕非亡国之主。诸臣尽亡国之臣 …… (第 259H 页)
,蔬二十二器,果五品。汤酒三巡。宴毕谢恩出。
上眷遇诸臣如此。或以为 上多诛杀。国祚遂蹶。然周延儒 薛国观 等奸诈自私。以误国家。如之何不诛。且陈演,魏藻德,李建泰等当降贼时。追思 上宠遇。于心自省。不愧否乎 (第 261H 页)
,蔬二十二器,果五品。汤酒三巡。宴毕谢恩出。
上眷遇诸臣如此。或以为 上多诛杀。国祚遂蹶。然周延儒 薛国观 等奸诈自私。以误国家。如之何不诛。且陈演,魏藻德,李建泰等当降贼时。追思 上宠遇。于心自省。不愧否乎 (第 261H 页)
负异表。谋不轨。明遇捕获之。寘其党十馀人于法。魏忠贤之党谋尽逐东林。以明遇尝救御史游大任。五年三月。 给事中薛国观
劾明遇党庇徇私。忠贤即矫旨革职。未几坐汪文言狱。追赃千二百金。谪戍贵州平溪卫。 烈皇帝即位释还。崇祯 …… (第 322L 页)
兵破莱阳。泻里守城死。幼子一子妇三女一皆殉。事闻谥忠肃。埰崇祯辛未进士。壬午擢礼科给事中。初温体仁, 薛国观 排异己及直谏者。周延儒再入相。尽反所为。广引清流。言路亦蜂起论事。忌者乃造二十四气 …… (第 323L 页)
论魏忠贤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与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后起兵科给事中。劾吏部尚书王永光附珰。 都给事中薛国观 亦珰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僚沈惟炳。主盟东林。结党乱政。誉卿 …… (第 325H 页)
杨左诸公归来乎。勇记之。至是果卒。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辛未进士。擢南京御史。疏劾太学士张至发 薛国观 等。贬浙江按察司照磨。与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迁光禄署丞。京师陷。薙发自匿。为贼 (第 326H 页)
兵破莱阳。泻里守城死。幼子一子妇三女一皆殉。事闻谥忠肃。埰崇祯辛未进士。壬午擢礼科给事中。初温体仁, 薛国观 排异己及直谏者。周延儒再入相。尽反所为。广引清流。言路亦蜂起论事。忌者乃造二十四气 …… (第 323L 页)
论魏忠贤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与同列论救。遂镌秩归。后起兵科给事中。劾吏部尚书王永光附珰。 都给事中薛国观 亦珰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僚沈惟炳。主盟东林。结党乱政。誉卿 …… (第 325H 页)
杨左诸公归来乎。勇记之。至是果卒。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辛未进士。擢南京御史。疏劾太学士张至发 薛国观 等。贬浙江按察司照磨。与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迁光禄署丞。京师陷。薙发自匿。为贼 (第 326H 页)
。讦复社恣横状。因穷究不已。提学御史倪元珙,巡抚张国维等。救之得解。然事犹未竟。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 薛国观
系狱。告溥遥握朝柄。己罪由溥。因言采结党乱政。诏责溥采回奏。时溥已死。采上言与溥平生相淬砺。死避网罗 (第 353L 页)
又论户部尚书李侍问加饷殃民。致贻寇患。命削待问官。以为聚敛者戒。又用御史郑友玄言。削故大学士周延儒, 薛国观,
温体仁。总督熊文灿官衔荫典 (第 349H 页)
国观 寻以兵科戴英讼冤下。部议复予湖广巡按刘熙祚谥忠毅。宣大揔督卢象升 (第 349H 页)
国观 寻以兵科戴英讼冤下。部议复予湖广巡按刘熙祚谥忠毅。宣大揔督卢象升 (第 349H 页)
(邵长蘅青门集金声传。)
姜埰
姜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十五年。擢礼科给事中。初。温体仁, 薛国观。 排异己及建言者。周延儒再相。尽反所为。广引清流。言路亦蜂起论事。忌者乃造二十四气之说。以指朝士二十四 …… (第 88H 页)
天启三年。拜给事中。抗疏论魏忠贤大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偕同列。论救遂镌。秩起兵科给事中。 都给事中薛国观 以己亦党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官沈惟炳。东林主盟。结党乱政。誉卿上疏自白引去。七年。起故官。十五年。御史 …… (第 92H 页)
之。至是果卒。(东林传。)
林兰友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四年进士。擢南京御史。疏劾太学士张至发 薛国观 等。贬浙江按察司照磨。 (第 92L 页)
姜埰
姜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十五年。擢礼科给事中。初。温体仁, 薛国观。 排异己及建言者。周延儒再相。尽反所为。广引清流。言路亦蜂起论事。忌者乃造二十四气之说。以指朝士二十四 …… (第 88H 页)
天启三年。拜给事中。抗疏论魏忠贤大逆不道。会赵南星高攀龙被逐。誉卿偕同列。论救遂镌。秩起兵科给事中。 都给事中薛国观 以己亦党孽也。遂讦誉卿及同官沈惟炳。东林主盟。结党乱政。誉卿上疏自白引去。七年。起故官。十五年。御史 …… (第 92H 页)
之。至是果卒。(东林传。)
林兰友
林兰友字翰荃。仙游人。崇祯四年进士。擢南京御史。疏劾太学士张至发 薛国观 等。贬浙江按察司照磨。 (第 92L 页)
逢年掌礼部。杨嗣昌掌兵部。蔡国用掌工部。刑部无人。复粹以大理代之。累加少保。进吏部尚书。十三年六月。 薛国观
罢。复粹为首辅。御史魏景琦。劾复粹及张四知。学浅才疏。伴食中书。遗讥海内。 帝以妄诋下吏。明年。加少 …… (第 327L 页)
异表。谋不轨。明遇捕获之。寘其党十馀人于法。魏忠贤之党。谋尽逐东林。以明遇尝救御史游士任。五年三月。 给事中薛国观。 劾明遇党庇徇私。忠贤即矫旨革职。未几。坐汪文言狱。追赃千二百金。谪戍贵州平溪卫。 烈皇帝即位。释还。 (第 334L 页)
异表。谋不轨。明遇捕获之。寘其党十馀人于法。魏忠贤之党。谋尽逐东林。以明遇尝救御史游士任。五年三月。 给事中薛国观。 劾明遇党庇徇私。忠贤即矫旨革职。未几。坐汪文言狱。追赃千二百金。谪戍贵州平溪卫。 烈皇帝即位。释还。 (第 334L 页)
行路难》十八首,皆家居无事,读书 得间所作,岂必一一指切时事!而荣藩谓《读史》第一首刺阮大铖,其二刺 薛国观,
其四刺孙可望。《行路难》之其三谓刺唐王,其九谓刺张至发,其十七谓刺福王。而 按之原诗,无一切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