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第二(同前韵/)       崔 损
圣人推有功择贤佐武义举湛恩播所谓君良臣忠上
唱下和鬼方难制敢称乱以荡摇遐夷恃险不恭命而
朝贺然后兴以戈矛伐其怠惰自彼曲而我直必义勇

而遥破有若霸由一战 晋文
伐国以定功师兴七旬有
苗崩角而自剉然后陈大礼广庶绩乃公乃侯左贤右
戚一人有庆必偃武脩文四海无虞乃销锋 (第 8b 页)
   师贞丈人赋(以武有七德师/贞丈人为韵) 独孤授
先王以武不可独任故受之以师得其人则百蛮风靡
失其职则九庙陵夷君于是慎择其难申命分掌动众
以正临下以长合人谋兮顺天奖慎战也在知机而万
全慎身也如临深于百丈夫然出号令拔忠谠树藩屏
畴土壤截方隅以无事威戎狄以稽颡俾其政成者列
爵功高者受赏是知师贞丈人之称也至若荩臣嘉谋

以国利不可动忠不可贼威远方以慕化训万民以勤
德使强弱不相陵乃胜残而可克力牧佐之而不疑轩
后居之而不惑此帝者之师也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伐
叛则刑立柔远而德成上乃奉君之职下乃守臣之贞
汤武用之而定业伊周法之而作程此王者之师也审
官以统众求贤以自辅必观衅而后动岂穷兵以极武
不害闾阎不败工贾政得其经事合其矩管仲因之以
相齐桓 晋文
由是而称盟主此霸者之师也暴而不戢安 (第 5a 页)
以卑广居深山以镇静可久楚庄惧功茂而终吉 晋文
耻战克以无咎嗟凡今誇彼而竞进何不睹斯而自守
徒欲毁信废忠谋讦自丑想进德之明义岂见充于虚
受曷如君子称 (第 11a 页)
   鸿赋
翩翩者鸿刷羽疏风宾燕蓟之北旅江湖之中何斯禽
之寡识亦阴阳之载通若乃编名汉川栖身禁籞易象
嘉其渐陆诗人美乎遵渚 晋文
以宾客见规齐桓以君
臣相许既随轩于良使(疑作吏后汉虞国为日南/太守行惠泽有双鸿随轩)亦衔 (第 4b 页)
(一作/之)茅问罪之师罔倦悠悠于野然彼率职四方用
宾于王信耀德于千祀岂矜功以一匡异鲁隐观鱼以
犯宪笑 晋文
将狩以乱常曷若返行苇之积德遵方物
之旧章美哉无私之举也将历代而弥光
   江淮献三脊茅赋(以国有盛礼 (第 5b 页)
之缢罪
归子比常寿之罪可知矣春秋之旨譬酷吏决狱髡钳
之刑尚犹不舍刀锯之僇何自而逃
夫齐桓救卫不书狄灭 晋文
召王而云狩于河阳曰狄
实灭卫因桓救而获全斯不灭矣文实召王因王来而
称狩斯不召矣苟桓不能救卫文不能匡王 (第 12a 页)
   寒泉子对秦惠王     陆龟蒙
寒泉子(秦之/处士)见秦惠王曰客有自赵来以约从连横事
说大王者为谁惠王曰东周人苏秦也寒泉子曰书六
上而王弗听有之乎曰然其道如何王耶霸耶曰霸黜
其霸以济(一作/跻)王乎曰不(一无/不字)然则何上书之烦而不

用之棘(一作而/用之疏)乎惠王曰醯鸡不能混雷霆婴儿不能
抗乌获者响与之悬绝故也苏子诚辨矣安能以三寸
舌媾(一作/谋)山东诸侯使西面朝秦者乎寡人非不知不
破一领甲不折一只(一作/枝)矢之为利也顾其犹捕风耳
诸侯不可一非一朝也齐桓 晋文
之霸也始若胶附终
若水拆岂止连鸡不能俱上于栖而已哉寡人塞耳义
弗闻也寒泉子曰不然夫齐晋三荆(文粹作齐 (第 11b 页)
应土行之序循环终始布在方册莫不绩著帝猷功宣
皇道方列三微之统乃膺五行之历虽则盛比共王强
踰嬴政齐桓 晋文
之业大彭豕韦之美才为霸者岂登
帝箓自炎精荡覆王风哀思汉氏蒙尘中原离析当途 (第 7b 页)
   对           卢 藻

列爵有等是称分地厥功惟茂爰加命服惟庚廓兹疆
宇却彼戎夷若置朔方如通西域同(一作/用)秦襄之绩宁
徵旧有美 晋文
之勋实兹新命以斯而请谁曰不然方
今文教式敷武功载阐将趋卫霍屡饮月氏之头谟盖
贾终几系单于之颈绝漠无惊 (第 7a 页)
   吴兴昼公集序      于 頔

诗自风雅道息二百馀年而骚人作其旨愁思其文婉
丽亡楚之变风欤至西汉李陵苏武始全为五言诗体
源于国风流于骚故多忧伤离远之情梁昭明所造文
选录古诗十九首亡其姓氏观其词盖东汉之世李苏
之流自建安中王仲宣曹子建鼓其风晋世陆士衡潘
安仁扬其波王曹以气胜潘陆以文尚气胜者魏祖兴
武功于二京已覆文尚者晋武图帝业于五胡肇乱观
其人文兴亡之迹人焉廋哉宋高祖平桓玄定江表文

帝继业五年间江左宁谧 魏晋文
章郁然复兴康乐侯
谢灵运独步江南俯视潘陆其文炳而丽其气逸而畅
驱风雷于江山变晴昏于洲渚烟云以之惨淡景 (第 11b 页)
   偃武脩文论       李 竦
国有二柄以济人天有四时以成岁文武者君之威惠
春秋者天之生成故人君法天时顺人望人归于德天
应以时莫不奉此而宁灾由斯而康俗所谓文者足以

经邦国所谓武者足以定祸乱故武在合变不可一黩
文贵经久可守为常请借前事而明之庶斯得矣夫以
尧舜揖让汤武干戈干戈在乎止武揖让资乎偃武故
得享国日久多历年所三王既往霸者是继 晋文
伐原
以示信齐桓勤王以称德宋殇好战以殒越徐偃专文
以丧亡王霸陵夷列于秦汉始皇威慑六国建万代业
隳城郭 …… (第 3a 页)
光武以长者戡难孟德以应变即戎故得擒樊崇破袁
绍虽未悉于至理道亦存乎息戈 晋文
之对何曾不闻
经国惠皇之溺贾后竟至破家吴王石头之都刘备益
州之地但区区于守险曾不暇于修文后魏则多难临 (第 3b 页)
朝后周则经国日浅虽孝文崇礼制服衣冠未能倒载
干戈休放牛马武帝降高纬戮 晋公
甲兵未宁中道而
殒武则不可文则不如东晋之仅保江山宋祖之草创
社稷道成以殷忧启祚萧衍以戡定兴王陈主以好 (第 3b 页)
   倒戈论         杨 夔
予读周书至武王灭纣倒戈归马示天下不复用迹其

事惑焉以武王之圣有望旦之辅灭独夫纣旌其功于
一时可矣且曰终不复用其未然乎夫上古淳结绳知
禁中古朴赭衣怀畏末俗巧严法不化故淳散而朴朴
散而巧巧之变万诈生焉则内荏外刚之心讵革于干
戚之舞乎周之祚七百诚曰永久然以臣临君以兵向
阙者多矣齐桓南伐楚北伐戎 晋文
取叔带于温定襄
王于郑非二国崇示大顺尊奖王室则周之社稷存若
缀旒自汉而下有国者罔不以兵力秦以黩武而灭 (第 15b 页)
   辩名政论        牛僧孺
史记商鞅见孝公以为鞅说之以帝王道公曰安得待
数十百年以伯说之欲而未能以强国之术说之而公
甚悦也似云强国非帝王之道又若云帝王之道必成
于数十百年余愈恐后之为政者舍强国富人而别求

帝王之道则溃溃然无指归矣请㩁而论之且君道无
定名便国利人则君之道也然予非谓鞅之政必可以
强国富人也而鞅之传曰令不十年而人大悦家给而
人足怯私斗而勇公战予则不知皇帝王伯舍此何为
君道也且帝如轩辕虞舜乎斩蚩尤而革(书作/格)有苗是
不欲强其国欤王如夏启周文乎灭有扈而伐有崇是
不欲强其国欤伯如齐桓 晋文
乎脩寓政而蒐彼庐是
不欲强其国欤况秦之患者六国若不先富其人未(一/作) (第 5b 页)
者势使之然也如 晋文
既定襄王于郏鄏王劳之以地
(谓阳樊茅/温原攒田)阳人不服(阳樊大邑/在畿内)晋侯围之乃辱其宗祊
苦其 (第 4b 页)
人民虐其甥舅呜呼其亦不仁矣是 晋文
虽有入
天子之功而有陵天子之威也当王之赐宜让曰臣重
耳以渺渺之德处专征之任遇翟寇肆虐天王少违宗
( …… (第 4b 页)
赐下僣其受也虽天王之荐宠臣其若宗庙之灵百姓
之心后世之罪何而 晋文
曾不是让又请隧焉岂内轻
衰周之陵迟外恃诸侯之强盛而为邪殊不知周王之
尚守乎典礼也(谓请隧/不许)且王 (第 5a 页)
   虚名论         李德裕
夫与膏肓同病者不可疗(集作/治)也与衰乱同风者不可
理也刘向上书曰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君子
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则反见憎毒谗愬
(蜀本/作诉)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言(集/作)
(口/)嗷嗷又曰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谄正臣正
臣进者理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汉与幽厉之世

同风矣干宝晋总论曰朝寡全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
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
笑勤恪其倚伏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 晋文

元成之世同风矣所谓虚旷名重者盖议(集作/讥)山涛魏
舒之俦耳后之窃虚名者曾不得与山魏徒𨽻齿而腼 (第 2a 页)
   将军王去荣杀人议(并/序)   崔 器
右件官打杀本部富平县令杜徽恩旨以其能放抛石
免死夺官自身配陜郡效力中书舍人贾至等未即行
下奏请奉进敕旨议者
臣等伏以法者天地之大典帝王守之犹不敢专也若

王去荣者乃敢擅杀是臣下之权过于人主开元已前
无者尊朝廷也当今(疑/)为天下主爱无亲疏得一去荣
而失万姓何利之有又八议名例都无此名十恶科条
乃居其一杀本部县令而陛下宽之王法不行人伦道
屈臣等奉诏不知所从夫国以法胜有恩无威慈母不
能使其子养由基射穿七札楚王以为辱国林虑公主
男犯法汉君不为减罪贱技则去荣何有受法则林虑
可徵 晋文
弃原取信以信大于原也今陜虽要郡不急 (第 2b 页)
   设险议         李 溪
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夫为国之卫恃于山川丘陵
郛郭沟池自古而然也左氏传司马侯对晋主以九州
之险而不以一姓恃险为殆此欲其夕愓战慄而进德
也说者不知言左氏与大易相反而曰非设险或曰孟
子称地利不如人和夫和不设险以为周备也何以言
之昔周室肇基后稷业隆昌发玉璜佐命而宝龟卜七

百之祀师逾孟津诸侯不谋而至遂雷响风飑(音/疱)殷墟
圯裂乃定鼎郏鄏迁都洛食聿脩祖宗之业非弃德也
而无险阻以自固遂使 晋文
作霸召天子于河阳楚庄
问鼎之失足以为镜矣向使周设秦之险秦法周之德
则七百之期可以保强大万叶之制可以无 (第 18a 页)
或未可理资于通变敢进刍荛之议惟明主择焉谨
议  此篇英华多脱略今从通典增入
   赏旧左右议
议曰昔 晋文
反国爰议从亡之赏汉皇定鼎先说入蜀
之功太宗兆协大横未忘代邸之旧光武符膺赤伏犹
念颍川之勤此一霸三王名 (第 2b 页)
若褒贬果在
字数则是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王静慎(集/通)
(典会要并作慎/静史作慎靓)王也齐桓 晋文
不如赵武灵王魏安釐
秦庄襄楚考(集作/孝非)烈也杜如晦王圭已下或成或明或
懿或宪不如萧瑀之贞褊也历考 …… (第 23b 页)
然后为美魏 晋文
(集作/以)来以贾诩之筹算贾逵之忠
壮张既之政能程昱(通典会要/作普非)之知勇顾雍之密重王
浑之器 (第 24b 页)
于九里于
时齐武王居中作相实有迁鼎之谋周太祖在外持兵
深怀事君之道昭公失位由季氏之执权襄王出居成 晋文
之霸业三年秋八月武帝幸长安以义兵从顺大
统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灵县开国子邑三百户金
堤石印清济浊河爰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