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画成一事知还欠封寄江南乞写诗亦艺林韵/事也李献吉叙倡和诗云予承乏郎署所与倡)
(和则扬州储静夫赵叔鸣无锡 钱世恩 陈嘉定/秦国声太原乔希大宜兴杭氏兄弟彬州李贻)
(教何子元慈溪杨名父馀姚王伯安济南边庭/实其后 (第 25a 页)
(和则扬州储静夫赵叔鸣无锡 钱世恩 陈嘉定/秦国声太原乔希大宜兴杭氏兄弟彬州李贻)
(教何子元慈溪杨名父馀姚王伯安济南边庭/实其后 (第 25a 页)
羡之田已弃坐月亭中无我足迹他日展玩间
未必不怃然太息也正德辛未六月望日孔氏
女卒已阅岁 钱郎中荣 自锡山以诗来慰忆自
亡儿之丧吊挽者屡次十至而今仅得此怅然
感之因次其韵二首以自慰
浮生如 (第 11b 页)
未必不怃然太息也正德辛未六月望日孔氏
女卒已阅岁 钱郎中荣 自锡山以诗来慰忆自
亡儿之丧吊挽者屡次十至而今仅得此怅然
感之因次其韵二首以自慰
浮生如 (第 11b 页)
韵二首
山头牛背稳如车犹记当年谢事初地僻有时穷岭峤
家贫无计问田庐屋梁落月分明在霄汉晨星次第疏
因过竹林谈旧隐几声清啸一长歔
仕涂随地有摧车野服何人得返初老去功名皆外物
旧时山水是吾庐达能玩世心非放清足传家计未疏
屋不可瞻乌可爱天涯一见一欷歔
爱日楼为 钱郎中荣 作
白日红颜映鬓丝百年心事此楼知生憎暮色经檐短
每恨晨光出海迟寸草有春犹物类长安虽远未天涯
䌽衣催进 (第 3b 页)
山头牛背稳如车犹记当年谢事初地僻有时穷岭峤
家贫无计问田庐屋梁落月分明在霄汉晨星次第疏
因过竹林谈旧隐几声清啸一长歔
仕涂随地有摧车野服何人得返初老去功名皆外物
旧时山水是吾庐达能玩世心非放清足传家计未疏
屋不可瞻乌可爱天涯一见一欷歔
爱日楼为 钱郎中荣 作
白日红颜映鬓丝百年心事此楼知生憎暮色经檐短
每恨晨光出海迟寸草有春犹物类长安虽远未天涯
䌽衣催进 (第 3b 页)
书韩昌黎与太颠坐叙
退之与孟尚书书云潮州有一老僧号太颠颇聪
明识道理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因
与来往及祭神于海上遂造其庐来袁州留衣服
为别乃人情之常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退之
之交太颠其大意不过如此而后世佛氏之徒张
大其事往往见之图画真若弟子之事严师者则
其诬退之甚矣然退之亦自有以取此者故君子
之与人不可以不慎也
春郊赋别引 钱君世恩 之将归养也厚于 (第 16a 页)
世恩 者皆不忍其去
先行三日会于天官郎杭世卿之第以聚别明日
再会于地官秦国声与者六人守仁与秋官徐成
之天官 (第 16a 页)
杨名父及世卿之弟进士东卿也 世恩 以 (第 16a 页)
其归也以疾告也皆不至于是惜别之怀无所于
发而托之诗前后共得诗十首六人者以 世恩 之
犹在也而且再会而不一见其既去也又可以几
乎乃相与约为郊饯必期与 (第 16b 页)
世恩 一面以别至日
成之以候 旨东卿以待选世卿名父以各有部
事皆势不容出及饯者守仁与国声两人而已 (第 16b 页)
世
恩 既去之明日复会于守仁各言所以相与感叹
咨嗟复成二诗世卿曰 (第 16b 页)
世恩 之行也终不及一饯
虽发之于诗而不以致 (第 16b 页)
世恩 吾心有缺也盍亦 …… (第 16b 页)
声与名父东卿分书再会成之书末
会谓守仁弱也宜为诸公执笔砚之役以叙嗟乎
一别之间而事之参错者凡几虽吾与 世恩 复期
于来岁之秋以为必得重聚于此然又何可以逆
定乎惟是相勉以道义而相期于德业没之污涂
之中而质之天日 …… (第 17a 页)
春郊赋别给事陈惇贤复为之图皆曰吾亦厚于 世恩 也聊以致吾私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
庐陵文献之地而以健讼称甚为吾民羞之县令
不明不能听断且气弱多疾今 (第 17b 页)
退之与孟尚书书云潮州有一老僧号太颠颇聪
明识道理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因
与来往及祭神于海上遂造其庐来袁州留衣服
为别乃人情之常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退之
之交太颠其大意不过如此而后世佛氏之徒张
大其事往往见之图画真若弟子之事严师者则
其诬退之甚矣然退之亦自有以取此者故君子
之与人不可以不慎也
春郊赋别引 钱君世恩 之将归养也厚于 (第 16a 页)
世恩 者皆不忍其去
先行三日会于天官郎杭世卿之第以聚别明日
再会于地官秦国声与者六人守仁与秋官徐成
之天官 (第 16a 页)
杨名父及世卿之弟进士东卿也 世恩 以 (第 16a 页)
其归也以疾告也皆不至于是惜别之怀无所于
发而托之诗前后共得诗十首六人者以 世恩 之
犹在也而且再会而不一见其既去也又可以几
乎乃相与约为郊饯必期与 (第 16b 页)
世恩 一面以别至日
成之以候 旨东卿以待选世卿名父以各有部
事皆势不容出及饯者守仁与国声两人而已 (第 16b 页)
世
恩 既去之明日复会于守仁各言所以相与感叹
咨嗟复成二诗世卿曰 (第 16b 页)
世恩 之行也终不及一饯
虽发之于诗而不以致 (第 16b 页)
世恩 吾心有缺也盍亦 …… (第 16b 页)
声与名父东卿分书再会成之书末
会谓守仁弱也宜为诸公执笔砚之役以叙嗟乎
一别之间而事之参错者凡几虽吾与 世恩 复期
于来岁之秋以为必得重聚于此然又何可以逆
定乎惟是相勉以道义而相期于德业没之污涂
之中而质之天日 …… (第 17a 页)
春郊赋别给事陈惇贤复为之图皆曰吾亦厚于 世恩 也聊以致吾私
告谕庐陵父老子弟
庐陵文献之地而以健讼称甚为吾民羞之县令
不明不能听断且气弱多疾今 (第 17b 页)
祭都御史唐公文
呜呼公之仪表英伟出伦公之器度迈往不群其问学
所充固已擢贤科而跻要近其设施之效亦既殿藩屏
而福生民六荐于宰司而始登宪府一忤于权近而遂
以弗伸槩公之平生固亦近世之豪杰而拘拘者岂足
望其后尘某生同州里或忝姻亲当公之进也固望其
大有为于斯世及公之退也又皆仰高志于青云睢阳
洛社之事盖将有待焉而竟止于此宁不起深痛于斯
文也呜呼人莫不有死死而贵有闻公今已矣太末之
墟俎豆若存其身可殁而其在人者固千载而常新也
持彼较此则公所不得殆浮云之过秋旻而圣眷之优
渥恤典之殷蕃亦足以慰公于九原矣瓣香东拜望公
俨然骑箕尾薄烟霄而临睨夫旧乡其将闻某斯言邪
祭杨立斋先生文
维弘治十二年岁次己未九月戊午朔门生杭济 钱荣
吴宗周周玺曹时信周伦顾清程杲戴铣张弘至黄明 (第 2b 页)
呜呼公之仪表英伟出伦公之器度迈往不群其问学
所充固已擢贤科而跻要近其设施之效亦既殿藩屏
而福生民六荐于宰司而始登宪府一忤于权近而遂
以弗伸槩公之平生固亦近世之豪杰而拘拘者岂足
望其后尘某生同州里或忝姻亲当公之进也固望其
大有为于斯世及公之退也又皆仰高志于青云睢阳
洛社之事盖将有待焉而竟止于此宁不起深痛于斯
文也呜呼人莫不有死死而贵有闻公今已矣太末之
墟俎豆若存其身可殁而其在人者固千载而常新也
持彼较此则公所不得殆浮云之过秋旻而圣眷之优
渥恤典之殷蕃亦足以慰公于九原矣瓣香东拜望公
俨然骑箕尾薄烟霄而临睨夫旧乡其将闻某斯言邪
祭杨立斋先生文
维弘治十二年岁次己未九月戊午朔门生杭济 钱荣
吴宗周周玺曹时信周伦顾清程杲戴铣张弘至黄明 (第 2b 页)
朝正倡和诗跋
诗倡和莫盛于弘治盖其时古学渐兴士彬彬乎盛矣
此一运会也余时承乏郎署所与倡和则扬州储静夫
赵叔鸣无锡 钱世恩 陈嘉言秦国声太原乔希大宜兴
杭氏兄弟郴李贻教何子元慈溪杨名父馀姚王伯安
济南边庭实其后又有丹阳殷文济 (第 19a 页)
诗倡和莫盛于弘治盖其时古学渐兴士彬彬乎盛矣
此一运会也余时承乏郎署所与倡和则扬州储静夫
赵叔鸣无锡 钱世恩 陈嘉言秦国声太原乔希大宜兴
杭氏兄弟郴李贻教何子元慈溪杨名父馀姚王伯安
济南边庭实其后又有丹阳殷文济 (第 19a 页)
胡不佑胡不三事胡不遐寿我登公堂
不我云觏不与我言有襜斯柩平生此别情曷云究公
其闻乎薄荐觞豆
祭 钱世恩 文
畴昔之夕惠而过我信宿惓惓欲去不果去不三日忽
以讣闻俯仰之间遂成古今乃知前来盖以永诀始终
之义子也 (第 24b 页)
不我云觏不与我言有襜斯柩平生此别情曷云究公
其闻乎薄荐觞豆
祭 钱世恩 文
畴昔之夕惠而过我信宿惓惓欲去不果去不三日忽
以讣闻俯仰之间遂成古今乃知前来盖以永诀始终
之义子也 (第 24b 页)
而难保其终易治其外而
难制其内江之南惟无锡为然吾固未尝不为其为令
者惧也姜君某以丙辰进士往治其邑主客 钱君世恩
翰林华君文光来徵赠言于予予与某有一日之雅故
敢以所闻者为告某思其难不忽其易谨其始图善其
终又安知其善 (第 18b 页)
难制其内江之南惟无锡为然吾固未尝不为其为令
者惧也姜君某以丙辰进士往治其邑主客 钱君世恩
翰林华君文光来徵赠言于予予与某有一日之雅故
敢以所闻者为告某思其难不忽其易谨其始图善其
终又安知其善 (第 18b 页)
一郡之书吾侯侯图是之传盖天下之志也肇祀之岁
常城成寇歼于江斯礼也其时哉因并著之
殊恩晚福诗序 户部郎中钱君世恩 得请归养之七年为正德乙亥其
母王太宜人寿八十而康强如六十七十者邦之缙绅
大夫士咸为 (第 15b 页)
世恩 庆之 (第 15b 页)
世恩 问所以为祝言之首者于
其姻友邵某某既谢不敏然尝敬观太宜人所受诰词
有曰尚期晚福益迓殊恩者大哉皇言其今 (第 15b 页)
之兆乎请
以是为祝先是太宜人寿六十 世恩 为礼部主事太宜
人始封太安人飨其禄渥哉上恩国人称福焉继而寿
七十 (第 16a 页)
世恩 署郎中于工部太宜人进今封飨其禄渥哉
上恩国人称福焉当是时 (第 16a 页)
世恩 在朝太宜人在里第相
违数千里养虽丰未躬也未几 (第 16a 页)
世恩 迁今官疏请终养
上鉴其诚许之于是太宜人傅内政于诸妇者若干年
矣 (第 16a 页)
世恩 率诸孙诸曾孙若干人晨夕侍焉内承心志外
适气体日以继日用能有兹寿于戏休哉书称五福其 …… (第 16a 页)
同知万松公子也其配赠工部署郎中南邱公其子则 世恩 其仲也君子论德皆谓之称诗凡若干首
送山东布政使元山席君序
正德九年秋七月浙江按察使元山席君文同 (第 17a 页)
擢山东
右布政使宪副江阴高君曾唯以予知元山请赠言焉
元山始自蜀省弘治已酉发解第二登庚戌进士出尹
郯城入为工部主事改户部进员外郎累迁河南按察
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河南参政至是长宪两浙凡历中
外若干年士望日起以著昔有论士于宋嘉祐之世者
曰以通经学古为高曰以救时行道为贤曰以犯颜谏
诤为忠盖一时之言也而士之为道具矣我皇明承平
百五十年弘治中先皇帝在位治法隆古人才视嘉祐
为盛时若元山盖兼有之元山博综群经而原性命达
经与权尤深于春秋盖吾闻诸王克勤氏其为文章出
入子史粹然典则而先民是则盖吾闻诸刘用熙氏胡
仲光氏其行已如其言盖吾闻诸 钱世恩 氏陈嘉言氏 (第 17b 页)
常城成寇歼于江斯礼也其时哉因并著之
殊恩晚福诗序 户部郎中钱君世恩 得请归养之七年为正德乙亥其
母王太宜人寿八十而康强如六十七十者邦之缙绅
大夫士咸为 (第 15b 页)
世恩 庆之 (第 15b 页)
世恩 问所以为祝言之首者于
其姻友邵某某既谢不敏然尝敬观太宜人所受诰词
有曰尚期晚福益迓殊恩者大哉皇言其今 (第 15b 页)
之兆乎请
以是为祝先是太宜人寿六十 世恩 为礼部主事太宜
人始封太安人飨其禄渥哉上恩国人称福焉继而寿
七十 (第 16a 页)
世恩 署郎中于工部太宜人进今封飨其禄渥哉
上恩国人称福焉当是时 (第 16a 页)
世恩 在朝太宜人在里第相
违数千里养虽丰未躬也未几 (第 16a 页)
世恩 迁今官疏请终养
上鉴其诚许之于是太宜人傅内政于诸妇者若干年
矣 (第 16a 页)
世恩 率诸孙诸曾孙若干人晨夕侍焉内承心志外
适气体日以继日用能有兹寿于戏休哉书称五福其 …… (第 16a 页)
同知万松公子也其配赠工部署郎中南邱公其子则 世恩 其仲也君子论德皆谓之称诗凡若干首
送山东布政使元山席君序
正德九年秋七月浙江按察使元山席君文同 (第 17a 页)
擢山东
右布政使宪副江阴高君曾唯以予知元山请赠言焉
元山始自蜀省弘治已酉发解第二登庚戌进士出尹
郯城入为工部主事改户部进员外郎累迁河南按察
佥事贵州提学副使河南参政至是长宪两浙凡历中
外若干年士望日起以著昔有论士于宋嘉祐之世者
曰以通经学古为高曰以救时行道为贤曰以犯颜谏
诤为忠盖一时之言也而士之为道具矣我皇明承平
百五十年弘治中先皇帝在位治法隆古人才视嘉祐
为盛时若元山盖兼有之元山博综群经而原性命达
经与权尤深于春秋盖吾闻诸王克勤氏其为文章出
入子史粹然典则而先民是则盖吾闻诸刘用熙氏胡
仲光氏其行已如其言盖吾闻诸 钱世恩 氏陈嘉言氏 (第 17b 页)
固可恨论人者往往
惟位之高下将可乎哉
邹室成氏坟前石表记
徐塘邹君汉阳葬其室成氏于唐墓祖茔之次 户部郎
中钱君世恩 既为之铭复谓坟前有表而缺焉无文无
以彰其贤也乃属其从子谏为状以其孤某来请成之
先本淮阳人宋南渡时来居 (第 3a 页)
惟位之高下将可乎哉
邹室成氏坟前石表记
徐塘邹君汉阳葬其室成氏于唐墓祖茔之次 户部郎
中钱君世恩 既为之铭复谓坟前有表而缺焉无文无
以彰其贤也乃属其从子谏为状以其孤某来请成之
先本淮阳人宋南渡时来居 (第 3a 页)
祭宁庵宗伯吴公文
惟公雄才博学发为文章妙选登瀛吾党有光经筵史
局所历惟共人亦有言公惟宗工我少闻公壮乃相识
相知相资公玉我石公舅(文/靖)我师谓公友吾孰曰私眤
亦有李(文/正)吴(文/定)我病东归公南典礼我寄一诗侑以泉
水公讣忽来病我能哭哭而未吊墓草先宿公视世事
不满恒多今方鼎革公亦谓何我持我泉公能饮否我
意无涯我贰用缶
祭 钱世恩 文
乌乎伯川已矣人谓伯川没而不足者二宝亦谓然然
与人之言殊伯川以母老请终养归乃身先母死死其
瞑乎伯川 (第 1b 页)
惟公雄才博学发为文章妙选登瀛吾党有光经筵史
局所历惟共人亦有言公惟宗工我少闻公壮乃相识
相知相资公玉我石公舅(文/靖)我师谓公友吾孰曰私眤
亦有李(文/正)吴(文/定)我病东归公南典礼我寄一诗侑以泉
水公讣忽来病我能哭哭而未吊墓草先宿公视世事
不满恒多今方鼎革公亦谓何我持我泉公能饮否我
意无涯我贰用缶
祭 钱世恩 文
乌乎伯川已矣人谓伯川没而不足者二宝亦谓然然
与人之言殊伯川以母老请终养归乃身先母死死其
瞑乎伯川 (第 1b 页)
益经久自经始期年而落成取
其旧扁曰力田世家曰迎薰曰正德曰崇礼者揭诸厅
堂不忘考训也中一堂未名其姊之夫 户部郎中钱君
世恩 为之题曰养志盖嘉昭伯懋于行业以勤多助故
居成而母志说有养之道焉尔也君子以为善颂昭伯
谢不敢当则介其塾 (第 5b 页)
其旧扁曰力田世家曰迎薰曰正德曰崇礼者揭诸厅
堂不忘考训也中一堂未名其姊之夫 户部郎中钱君
世恩 为之题曰养志盖嘉昭伯懋于行业以勤多助故
居成而母志说有养之道焉尔也君子以为善颂昭伯
谢不敢当则介其塾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