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张禹论
夫社稷之计安危之机人君不能独断者必咨于所敬
之臣然臣有忠邪时有险易交有浅深义有厚薄范睢
山东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测之险可谓情(集作/交)
疏义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开秦霸业之基以安固
后嗣可谓忠于昭王矣夫能独断者英主也古人言谋
之欲多而(集无/此字)断之在独盖为此矣天有震雷之怒龙
有逆鳞之恨(蜀作/狼)所以人君在于能断耳然亲戚之际
恩义之重不(集无/不字)断之于巳不可也张敞所谓明诏以
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
策之得也汉文帝诛 薄昭 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周
宣饯申伯有孔硕之诗秦康送文侯(二本/作公)兴如存之感
况(集无/此字)太后尚 (第 9a 页)
存唯一弟 薄昭 尚(二本/作而)断之不疑非所
以慰母氏之心也汉成帝车驾至张禹第辟左右亲问 (第 9a 页)
夫社稷之计安危之机人君不能独断者必咨于所敬
之臣然臣有忠邪时有险易交有浅深义有厚薄范睢
山东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测之险可谓情(集作/交)
疏义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开秦霸业之基以安固
后嗣可谓忠于昭王矣夫能独断者英主也古人言谋
之欲多而(集无/此字)断之在独盖为此矣天有震雷之怒龙
有逆鳞之恨(蜀作/狼)所以人君在于能断耳然亲戚之际
恩义之重不(集无/不字)断之于巳不可也张敞所谓明诏以
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许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
策之得也汉文帝诛 薄昭 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周
宣饯申伯有孔硕之诗秦康送文侯(二本/作公)兴如存之感
况(集无/此字)太后尚 (第 9a 页)
存唯一弟 薄昭 尚(二本/作而)断之不疑非所
以慰母氏之心也汉成帝车驾至张禹第辟左右亲问 (第 9a 页)
人臣之任也
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不毕其愚非忠臣也臣安窃恐
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
与淮南王书 (薄昭/ )
窃闻大王刚直而勇慈惠而厚贞信多断是天以圣人
之资奉大王也甚盛不可不察今大王所行不称天资
皇帝初即 (第 15a 页)
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不毕其愚非忠臣也臣安窃恐
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
与淮南王书 (薄昭/ )
窃闻大王刚直而勇慈惠而厚贞信多断是天以圣人
之资奉大王也甚盛不可不察今大王所行不称天资
皇帝初即 (第 15a 页)
张禹论(李德裕/)
夫社稷之计安危之机人君不能独断者必启于所敬
之臣然臣有忠邪时有险易交有浅深义有厚薄范雎
山东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测之险可谓交疏义
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开秦霸业之基以安固后嗣
可谓忠于昭王矣夫能独断者英主也古人言谋之欲
多断之在独盖为此矣天有震雷之怒龙有逆鳞之恨
所以人君在于能断耳然亲戚之际恩义之重断之于
已可也张敞所谓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
许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也汉文帝诛 薄昭 断
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周宣饯申伯有孔硕之诗秦康
送文公兴如存之感况太后尚存惟一弟 (第 15a 页)
薄昭 断之不
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汉成帝车马至张禹第辟左
右亲问禹以天变禹以年老子弱与曲阳有隙乃言新 (第 15a 页)
夫社稷之计安危之机人君不能独断者必启于所敬
之臣然臣有忠邪时有险易交有浅深义有厚薄范雎
山东之匹夫也入虎狼之秦履不测之险可谓交疏义
薄矣而能尊昭王去穰侯开秦霸业之基以安固后嗣
可谓忠于昭王矣夫能独断者英主也古人言谋之欲
多断之在独盖为此矣天有震雷之怒龙有逆鳞之恨
所以人君在于能断耳然亲戚之际恩义之重断之于
已可也张敞所谓明诏以恩不听群臣以义固争而后
许而令明诏自亲其文非策之得也汉文帝诛 薄昭 断
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周宣饯申伯有孔硕之诗秦康
送文公兴如存之感况太后尚存惟一弟 (第 15a 页)
薄昭 断之不
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汉成帝车马至张禹第辟左
右亲问禹以天变禹以年老子弱与曲阳有隙乃言新 (第 15a 页)
侯吕平为扶
柳侯张买为南宫侯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
疆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 轵侯 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
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 (第 5a 页)
柳侯张买为南宫侯太后欲王吕氏先立孝惠后宫子
疆为淮阳王子不疑为常山王子山为襄城侯子朝为 轵侯 子武为壶关侯太后风大臣大臣请立郦侯吕台
为吕王太后许之建成康侯释之卒嗣子有罪废立其 (第 5a 页)
子纠辨 程端学
或问曰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先儒或以子纠
为兄或以小白为兄何也曰各有其说而未可以片言
决也谓子纠为兄者公谷之意而孙氏胡氏刘氏邦衡
莘老东莱诸儒宗之谓小白为兄者程子之说而康侯
朱子张氏诸儒宗之然各无明文可考孙氏诸儒谓子
纠为兄者以春秋书法有子字故也据经论理者也然
程子则谓公谷之经无子字而小白为兄原程子意不
特以公谷无子字亦以论语孔子许管仲之仁之事推
之也但程子于管仲之事以大义推之而知其为兄尔
非有所据也今以春秋所书齐小白入于齐与齐人取
子纠杀之之文观之则子纠为兄之说似亦有理盖齐
小白入于齐有篡立之辞齐人取子纠杀之三传同有
子字固不可以公谷前无子字为疑也至程子引 薄昭
之言以證小白之为兄而朱子又疑荀卿尝谓桓公杀
兄以争国而其言固在 (第 17a 页)
薄昭 之前则朱子虽宗程说固
亦不能无疑于其间也况朱子于集注论王圭魏徵事
则曰功过不相掩今以子纠为兄而小白杀 (第 17b 页)
或问曰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先儒或以子纠
为兄或以小白为兄何也曰各有其说而未可以片言
决也谓子纠为兄者公谷之意而孙氏胡氏刘氏邦衡
莘老东莱诸儒宗之谓小白为兄者程子之说而康侯
朱子张氏诸儒宗之然各无明文可考孙氏诸儒谓子
纠为兄者以春秋书法有子字故也据经论理者也然
程子则谓公谷之经无子字而小白为兄原程子意不
特以公谷无子字亦以论语孔子许管仲之仁之事推
之也但程子于管仲之事以大义推之而知其为兄尔
非有所据也今以春秋所书齐小白入于齐与齐人取
子纠杀之之文观之则子纠为兄之说似亦有理盖齐
小白入于齐有篡立之辞齐人取子纠杀之三传同有
子字固不可以公谷前无子字为疑也至程子引 薄昭
兄以争国而其言固在 (第 17a 页)
薄昭 之前则朱子虽宗程说固
亦不能无疑于其间也况朱子于集注论王圭魏徵事
则曰功过不相掩今以子纠为兄而小白杀 (第 17b 页)
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以高后欲王诸吕
王陵廷争孝景将侯王氏脩侯犯色(脩侯周亚夫/也○脩音条)卒用
废黜是后 薄昭 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其馀后
父据春秋褒纪之义(春秋天子将纳后于纪纪本子爵/也故先褒为侯言王者不取 (第 13b 页)
王陵廷争孝景将侯王氏脩侯犯色(脩侯周亚夫/也○脩音条)卒用
废黜是后 薄昭 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其馀后
父据春秋褒纪之义(春秋天子将纳后于纪纪本子爵/也故先褒为侯言王者不取 (第 13b 页)
(身衣弋绨而不轻用财此本也若帝日用兵若/民若财虽今年赈贷明年养老又焉得人人悦)
(之哉所可恨者狱周勃而无待大臣之仁杀 薄/昭 而无待外戚之仁迁淮南厉王而无睦族属)
(之仁此瑜不掩瑕也若帝更尽善/此虽孔圣亦以仁许之岂特固) (第 14a 页)
(之哉所可恨者狱周勃而无待大臣之仁杀 薄/昭 而无待外戚之仁迁淮南厉王而无睦族属)
(之仁此瑜不掩瑕也若帝更尽善/此虽孔圣亦以仁许之岂特固) (第 14a 页)
(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其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位)
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
臣郢朱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
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
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
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薄昭(薄太后弟封轵/侯坐事自杀) 予淮南厉王长书(长高帝少子文帝弟长母故/赵王张敖美人坐赵时事系)
(河内自杀葬真定及 (第 7a 页)
(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其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位)
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
臣郢朱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
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
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
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薄昭(薄太后弟封 轵/侯 坐事自杀)
予淮南厉王长书(长高帝少子文帝弟长母故/赵王张敖美人坐赵时事系)
(河内自 (第 7a 页)
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
臣郢朱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
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
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
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薄昭(薄太后弟封轵/侯坐事自杀) 予淮南厉王长书(长高帝少子文帝弟长母故/赵王张敖美人坐赵时事系)
(河内自杀葬真定及 (第 7a 页)
(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其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位)
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
臣郢朱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
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
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
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
薄昭(薄太后弟封 轵/侯 坐事自杀)
予淮南厉王长书(长高帝少子文帝弟长母故/赵王张敖美人坐赵时事系)
(河内自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