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又
醴泉铭余所有者字画差具可辨后复得一本更完整

觉其精意古色流映眼睫间摩娑竟时率更之于索靖
李阳冰之于碧落至下马坐卧味赏旬日不能去昔人
云解则爱之余不解而爱爱矣又了不解不知何也
  又
郑公此文因随氏之钜丽归唐德之俭损颂而有风体
了然谏录中语也渤海书书郑公语当知合也
   虞恭公

率更书温虞公碑得之鬻书人者残缺不复可读第其 (第 6b 页)
楷褚河南阴符柳诚悬度人
真书萧诚开善法师丁道护启法师兴国寺史陵禹庙
虞永兴夫子庙堂欧阳率更九成醴泉铭 虞恭公
化度
寺皇甫府君子兰台道因褚河南孟法师碑张长史郎
官壁颜鲁公多宝塔元次山墓碑宋文贞碑及碑侧记 (第 9a 页)
  欧阳率更九成宫醴泉铭

今世惟欧阳率更醴泉铭多旧本当是宋人好临仿其
书而石坚致耐拓耳余所有二本皆从故家散帙中得
之而笔墨尤精美可爱秀劲之气射人眼睫间小白猿
公手信乎当与羊鼻公语同传也
   虞恭公

信本醴泉帖最易致而又最完好化度帖最残缺最不
易致而声实倍之独温虞公碑酌乎其间余所见凡数
本有佳者 (第 25b 页)
  饱

圣德歌
天衢(臣/)派巴噶尔(臣/)家阿克苏自有生以来未识中华
  文字黄与 虞恭

皇帝陛下戡乱定猰㺄天堂默德帡
大化帕尔西语回字非睢盱汗木素尔山之南塔什哈
  什达巴汉东隅自从哈 (第 40b 页)
真太岁所在二说固并行而不悖也东
汉以降术家鲜知太阴太岁之别而溷而一之无惑乎
小司马之致疑矣
问续汉志 太史令虞恭
等议以为太初元年岁在丁丑
以今法上推太初亦当是丁丑而班史乃云太岁在丙
子相差一年何故曰太初本以丙子为 (第 3a 页)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文学/知名历尚书令为陈相)
   论历奏(顺帝汉安二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诏/下公卿百官杂议 太史令虞恭
治历宗)
    (䜣等议/奏可)
世微于数亏道盛于得常数亏则物衰得常则国昌孝
武皇帝摅发圣思因元封 (第 40b 页)
   又
自书学不讲流习成弊聪达者病于新巧笃古者泥于
规模公既多阅古帖又深诣三昧遂自成家而古法不
亡尝一日阅某书有涉玉局笔意因大咤曰破却工夫

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按张
融自谓不恨已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已法则古人固
以规规为耻矣此帖为郎中时书其转摺处锋芒削利
盖蚤年尝学 虞恭公
碑如此后五日又题
   跋东坡楚颂帖真迹
世传苏文忠喜墨书至有墨猪之诮而此实用淡墨盖
一时草草弄笔而 (第 4b 页)
   前贤墨迹序
直先考琼州公最好书得晋人书法临池挥洒奇逸绝

尘于前贤墨迹尤极宝爱及壮游四方用意寻购于唐
得欧阳率更书 虞恭公
碑内四十一字颜鲁公书东方
生像赞小字百馀又得遗教经十七行于宋得东坡先
生书洞庭春色赋于元得赵松雪简帖 (第 19b 页)
气力可以驱迫人而君卒止此非命也夫昔刘 虞恭

爱民卒为公孙瓒所败缚日中曰天苟雨吾不杀尔天
竟不为雨姚苌以臣叛君苻坚亲往攻之绝其汲道而
天雨营中 (第 6b 页)
其英声。固皇极于造化。合至道于神明。岂不美哉。岂不美
哉。

** 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 虞恭公
温公碑 (第 25a 页)
   汉谷城长张君碑
右汉谷城长张君碑未有碑额盖中平二年其故吏所
立文辞字画皆古雅碑在今东平州学余得之宗丈东
平州守季琛先生之子民服云
    虞恭公
碑题与翱孙
此碑最宜初学者师法然岁久碑石已缺其下三之一 (第 24b 页)
   兰亭十四帖(十五首/)
此帖石刻今在颍上县其首题曰唐临绢本而临者刻
者皆弱余得之廖子谟
右禊帖临手刻手皆劣甚不记何人惠姑存之后二帖

其一前完后阙一前阙后完肥瘠亦相近皆胜此远矣
永乐中扬州发地得之近时勉祭酒所惠
此二帖虽不完然点画波磔妙处皆在神采有馀足资
效法何必多也
右兰亭前本虽弱后二本甚佳 虞恭公
亦佳宜珍袭也
此福州本余所得多矣独此有陈肤仲题肤仲三山人
晦庵门人张商英兄亦名唐英卒于神宗之世此所称 (第 19a 页)
  题化度寺碑
欧阳率更书化度寺碑俗谓青鸾白鹤帖盖取其碑中
所有字以为名尔公书得王羲之笔意而险劲瘦硬自
成一家此碑用笔专用勒法而沈著持重与轻柔婉媚

者自为不同非精于八法者莫能办也
   虞恭公

吴兴陈绎曾伯敷论虞公碑为欧阳率更法书之一观
其结体精密而左右上下屈折各臻其妙笔力刚劲有
执法面折 (第 11a 页)
  跋三藏圣教序石刻
右三藏圣教序石刻拓本唐僧怀仁集羲之书识者以

为深得右军笔意夫心经于佛书为最古梵释之学莫
先于此其与吾圣门全体大用之说异矣唐之太宗亲
御翰墨制序以传创业之君慕佛如此后世子孙固有
迎腐骨入禁廷求福田利益者矣名士大夫不求其本
乃欲人其人火其书可不可哉
  跋醴泉观铭
欧阳率更所书石刻如皇甫君 虞恭公
等碑用笔皆同
而精神丰采则异矣岂非所书之时有先后耶醴泉观 (第 21a 页)
  跋化度寺碑

右欧阳率更所书化度寺碑在今平凉府华亭县近有
董县丞者得诸萧寺塔中留置私室后移诸县治遂传
之人间笔法苍古老健视清微婉媚者优劣不同陕右
欧书当以为最临学之家可槩见也
 客有自陕来者言碑为人窃载又军士争夺用丁斧
 凿而碎之惜夫然则雷轰荐福果命也哉
  跋 虞恭公
(第 12b 页)
虞恭公
碑欧阳率更所书其文剥落不完土蚀其半书 (第 12b 页)
造然江东俗字亦复不少二王帖如稧婿体 等字
非破体耶唐初破体未尽如虞欧碑中笑荆(虞庙/堂碑)
(欧 虞恭/公
碑)(欧皇甫/君碑)等字非破体耶唐太宗幼习王帖
于碑版本非所长是以御书晋祠铭(贞观二十年/今在太原 (第 8b 页)
  第三
某自承令公亲率锐师伫歼穷寇便谋训鍊欲赴战
征愿折豺牙仰瞻马首履山川而犯霜露久决心期
擐甲胄而峙糗粮早成力办不料徐戎匆聚费誓犹
陈未豁征途难通馈辇以此早申诚恳但切忧惶伏
想万夫争彍弩之先八表望建櫜之令伫见龙归魏

阙却迎凤舞荀池虽居喙息跛行尽解口祈心祷某
早窥伟量遥禀壮图仰视旄头渐觅奔藏之处俯看
屐齿唯怀断折之 虞恭
俟捷音专申贺礼未前祝望
不暇启陈云云
  浙西周宝司空五首
昨奉缄翰兼寄示书碑㨾眷私既深披阅无倦其于 (第 2b 页)
动若顺流,应如发机。奉上惟敬,抚下唯慈。怨岂在明,患生不思。(《艺文类聚》十五,《初学记》十) 虞恭

  恭,汉安时太史令。

仍用四分历议

  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 ……书故事。(《续汉·律历志中》,「顺帝汉安二年,尚书侍郎边韶上言《四分历》之失。诏书下三公、百官杂议。 太史令虞恭
、治历宗诉等议。奏可。」)

滕抚

  抚一作辅,字叔辅,北海剧人。顺帝时,仕州郡,迁涿令。质
然之势。如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也。幸须得一欧碑原拓善本。试下手为妙。欧碑有醴泉铭。又有皇甫,化度, 虞恭公
等四五种。又唐碑中有欧体者。如圭峰之属。亦大好津逮耳。此虽小道。令之才性。有特异于俗辈者。以此天赋。 (第 76H 页)

礼隆追远。奉灵仪而罔愆。功奏图新。瞻寝庙而有俨。珠丘动彩。璿历增休。恭惟 中宗大王。叶代横庚。齐 虞恭
己。正龙德于初服。庶回三代之治。贻燕谟于后昆。聿启万世之业。衣冠永閟于汉殿。剑舄惟在于轩台。天上玉栏 (第 20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