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渊妄言朝政下吏议而宗周以掌宪六十日去甲申之
变宗周荷戈号跣呼督抚讨贼而南都新建以原官起
至丹阳劾辅臣 马士英
责其不讨贼而变乱新政 (第 15a 页)
士英
怒会浙抚黄鸣俊提卒入觐抵京口与防江兵争道閧
事闻朝廷 (第 15a 页)
士英
遽指宗周与鸣俊怀异将入清君侧为
废立计宗周入朝不听见 (第 15a 页)
士英
乃修党人隙特荐逆案
阮大铖知兵既而起大铖兵部右侍郎宗周纠大铖不
报拊膺曰吾不可复居此矣遽归 (第 15a 页)
官有名握手深结纳由是下江悉无恙既而贼犯阙事
棘南京拒贼者取君为兵科君不就先是凤督 马士英
以招永城贼募兵黔南道徽州兵饥剽食于婺源村民
民拒且斗杀伤黔南兵 (第 2b 页)
士英
大怒特檄君往治欲以乱
民律掩杀而君抚谕之覆言民杀劫人贼非杀兵无罪
宜勿问 (第 2b 页)
士英
心恨之而外惮其直顾无如何也至是君
取召而 (第 2b 页)
士英
方以故督入柄政反言君可用署以兵科
将欲收之为私人而君耻不附遽改兵科为兵部后以 …… (第 2b 页)
   徵士徐君墓碑铭
君仲山讳咸清上虞下管村徐氏历世以科目为京朝
官祖讳邻万历壬午举人僦居会稽父大司马讳人龙
与伯父讳宗孺同母兄弟同登万历丙辰榜进士伯父

还下管而司马公留会稽之稽山门家焉君生而慧一
岁识字五岁通一经甫畜发即能以官监生应乡举入
场有文章名仲商夫人者大冢宰商公讳周祚女也国
色与女兄苏松巡抚祁公夫人俱能诗近世能诗家呼
为伯仲商夫人冢宰公还朝值司马公以副都御史巡
抚山东见君于官署而爱之许为婚姻会国变司马公
以大司农起用被召中道旋返破产与两浙巡抚黄鸣
俊募闾左勤王不利南都建号者仍以公与 马士英
(第 8b 页)
   故明兵部车驾司郎中黄君墓表
君讳运泰字开平当明亡之日破产募邑中死士得五
百人渡江叩巡抚黄君于军门黄君闽人受其众以同
姓故弟呼之请于江南僭号者授君兵部车驾司郎中
久之不得意视一时所为殊不道却而归见予于土室
曰江南事无成矣会 马士英
奉福王太后奔杭州与故
镇东将军方国安败军合拒 (第 8b 页)
   故明靖南将军德配李夫人墓志铭
予避人淮阴淮守备张君请召宾客西乡上坐长者目
接不语及更衣牵予暗中认之则故靖南将军兄有俶
也次日过将军委巷夫人曰何不载叔之彭城同就舍
养予以故人山阳令挽留不果越七年予游淮西得夫
人讣闻且曰将葬彭城之鸡鸣山恐丘首无日久且失

也乞志之予曰固然夫人籍京卫氏李祖克诏父荣为
卫将军称世卫李氏少梦神授之笔既长适靖南公靖
南公本馀姚毛氏景皇帝时高祖裕高从祖祚以兄弟
同举顺天庚午乡试因𨽻籍焉乙酉之变靖南公偕兄
保定伯有伦移定海军同武宁侯王君之仁军西陵渡
夫人在帐中时南都初败 马士英
奉太后奔临安既而
窜身镇东将军方国安营称方马军夫人曰 (第 3b 页)
士英
逆贼
也弃君来此此地难与守矣武宁军军西陵君何不移 (第 3b 页)
足与计事且天命已有在
(沈七著辨/亡论见意)匿不复出会镇东将军方国安以江南新下
收败军东奔踉跄渡江而 马士英
奉故福王太后奔杭
州窜国安军中名曰方马军与西陵军相峙而居大司
马徐公犒军西陵(公名人龙即徐仲山尊人也 (第 2b 页)
恩别字逸亭十岁
能文天启中魏监乱政恶之作宦者论稍长补诸生擢
茂才异等壬午副榜福王时举明经首公公为文刺
士英
(第 2b 页)
士英
怒趣官旗逮公大行陆培争止之当是时公
声称藉甚四方士过杭者争造公巷为之满先是文社
大起娄东张溥漳浦黄道 (第 2b 页)
 君父下欺朋友则狗鼠不食其馀何面目见
鲁卫之士乎伏望执事矜其恳恻恕其狂愚力
告冢宰诸公断绝启事屏除荐牍庶几生平之
微尚得全末路之葛藤可斩此没齿之幸多生
之感也诗不云乎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我即尔
谋听我嚣嚣我言虽服勿以为笑以谦益之得
幸于执事也山林廊庙虽曰异事其谊固不敢
自后于同寮也谦益之即谋于执事不以干进
而以求退执事者勿以为笑使凡伯嚣嚣之刺
复作于今日则厚幸矣谦益再拜

  答凤督 马瑶草

自仁兄授钺以来无向不摧所至必克袁闯胁
息逆超授首献贼则潜山一役游魂假息之馀
也天方割楚盈其恶而降 …… (第 5a 页)
结轖耿耿然挂一 马瑶草
于胸臆中垂二十年
矣今幸而弋获之虽欲不倾倒输写其可得乎
新安之事可谓大错然金正希茹荼攻苦练兵
守土实 (第 7a 页)
    母孔氏加封安人
敕曰古称贤母听斋閤问七箸以成其子闾里
孤生安所取此无亦慈庭之教有深于辟咡者
乎赠孺人某氏乃具官某之母裙布被躬机丝
作教淑善夙娴于内训朴心独喻于后人麟趾
之仁晻蔼柔嘉之则羔羊为节依俙静好之风
玆加赠为安人尔所谓以身教者乎尔子砥节

首公曰以身报尔矣
    南京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 马士英
    
授承德郎
敕曰度支之官南北并置以陪京之重举天下
岁输有尝额而户曹诸子部分而理之非公忠
廉直深于国计者 (第 3b 页)
   (搔首问苍苍抑何其忠厚之深也魏齐指常熟/魏浣初阮籍则指大铖其后居南京诸生顾杲)
   (等一百四十人草檄讨之既而附 马士英
得志/导之重翻三案诛锄正人佥士之反覆真同鬼)
   (蜮虽有咏怀堂诗/吾不屑录之也已)
  哭季弟 (第 9b 页)
  哭亡弟鼒幼调
孝友人皆见居家母最怜不留娱白发非意及黄泉鸠
杖难消噎骊珠易返渊老兄千斛泪不敢堕亲前

 陆清源(一首/)
   清源字嗣白平湖人崇祯甲戌进士除增城知
   县擢云南道御史巡按福建后为 马士英
部将
   赵体元所杀
  答黄石斋先生
问俗停车到海湄羽书讵敢计安危孤城吹笛思当日
中夜闻鸡岂异时 (第 24b 页)
   江南田家占雨谚曰
甲申尤自可乙酉怕杀我(按二语宋时即有之见范石/湖诗注而江南至今传之却)
(成亡国/之谶)
  南京谚
   福藩称制江南 马士英
阮大铖等用事一时倖
   进者众南京为之语曰
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第 10b 页)
   徐先生墓志铭
崇祯三年秋漳浦黄公道周来典浙江乡试榜既放以

力学勖门弟子久之公以言事获罪出至杭州爱大涤
山治精舍著书门弟子皆从讲学甲申以后忠节则慈
溪刘振之而强钱塘姚奇胤有仆经术则海宁朱朝瑛
美之仁和孟应春长民馀姚何瑞图羲兆书法则嘉兴
汪挺无上而徐先生柏龄节之以诗画颉颃其间黄公
赠以五言曰节之贻我诗十章大清脱其赏誉若是先
生五试礼部不利署永嘉县儒学教谕岁乙酉兵部尚
书张公国维督师于浙黄公乞其师诛 马士英
阮大铖 (第 12a 页)
   文学□君墓志铭

□氏之望出太原又出彭城其自陜西三原迁于宣州
则宋靖康间讳某始也自宣城迁怀宁则明洪武初讳
某始也君讳某曾祖曰某有隐德祖某嘉靖癸酉举人
知金溪县事考某县学生员君年十八补学官弟子以
文试有司辄置高等名籍甚于时贵池吴应箕次尾宣
城□质无疑交誉君延之入复社复社者东南知名士
相结持清议拒阉人党与东林卿大夫声气相附和者
也应箕实为伦魁君辞不可谓必有钩党之祸未几果

然其时 马士英
阮大铖柄用滥以名器假人江东谚曰
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而大铖之母君之姑也一日
君往省焉大铖留之邸谓曰弟 (第 15a 页)
言者夫言人之所难言而传者则有所不得尽言
则其关于当时之利害得失可以鉴于后者可知也时外
转御史黄耳鼎承 马士英
阮大铖风指疏讦都御史刘公
宗周所牵引甚众公言宗周社稷臣耳鼎厌外转诬罔善
类欲以倾动朝士非人臣体请以耳 (第 16b 页)
  蔡忠襄公传后论
  书熊鱼山给谏传后
  跋始宁倪尚书墓铭后
  题薜岁星作王武宁传
  题徐俟斋传后
  题 马士英
传 …… (第 23a 页)
  记王荆公三经新义事附宋史经籍志
  记先少师事
  记宋湖心寺浮屠妙莲治钱塘江事
  记王之明事
  记 马士英
南奔事
  记许都事
  拾中丞高公郧阳旧卒事
  记方翼明事
  记石斋先生批钱蛰庵诗
  浙西分 (第 43a 页)
兵马实得
若干徵发兵马可得若干现在粮草可给几时接济粮
草勒限几时督令阁臣中任兼将相素娴军旅如史可
马士英
王铎三臣分统五帅大兵鼓行前驱皇上亲
率禁旅精锐为中权而择督抚中之夙有材干者数人
督令直省州郡练兵积粟 …… (第 19b 页)
功以是知卖国之智亦不能
保其万全也夫己氏得书咋舌而已监国次于会稽授
先生监纪同知俄进按察副使仍监军时 马士英
亦逃
至越匿方国安军中先生陈士英十大罪乞枭其首以
谢江左同朝王詹事思任庄给事元辰皆助先生言不
报黄侍 (第 4b 页)
相与共挤公王加公兵部右侍郎再疏力辞
不受会传闽中遣大学士黄鸣骏来浙欲尽科八府之
粮以去闽中故无是举乃 马士英
阮大铖交搆二国之
言公致笺于鸣骏以公义动之即此可以见公之未尝
有私于闽而诸帅之谤不止孙公督师西出将由 (第 6b 页)

公表谢张公与公分地治兵公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
张辖东阳义乌武康永康而方国安等以溃兵列江上
纵暴无状 马士英
入其军人心岌岌以故公之兵卒未
尝过严州一步国安以诸军中公最强又闻公家尚多
财谋袭取之以兵至近郊大掠遂 (第 15a 页)
攻金华声言索饷四
万以报 士英
之起公为尚书其悖如此公力御之监国
以令旨召国安再四始解去公以江上事势且不测谋
修宋公署为行宫迎监国驻 (第 15a 页)
颇犹豫而以其弟鸿逵所迎勉就约六月监国七月称
制晋公副枢再晋总宪公面陈恢复大计因言江干之
祸皆由罪辅 马士英
又加以弃主而逃今闻其在浙法
所不赦故唐王登极诏中即发其罪 (第 6a 页)
士英
叩关自理七
疏皆不纳而芝龙力为之请诏令其恢复杭州始申雪 …… (第 6a 页)
于是 士英
竟不得入芝龙益恨王锐意中兴顾后曾氏
以知书又前同在高墙中食淡攻苦相怜颇参预外事
王临朝则后垂帘座后共 (第 6b 页)
而踰时中官复用事于是逆案中人弹冠
共冀然灰在廷诸臣或荐霍维华或荐吕纯如或请复
涿州冠带阳羡出山已特起 马士英
为凤督以为援阮
大铖之渐即东林中人如常熟亦以退闲日久思相附
和独南中太学诸生居然以东都清议自持出而厄 …… (第 4b 页)
丧乱以济其私致干众怒是贼也正中守土即当为
国保民何罪之有监国是之寻以公所作监国鲁元年
大统历颁之浙东 马士英
在方国安营欲入朝朝臣皆
言其当杀熊公汝霖恐其挟国安以为患也好言曰此
非杀 (第 6a 页)
士英
时也宜使其立功自赎耳公曰诸臣力不能
杀耳春秋之孔子岂能加于陈恒但不得谓其不当杀
也熊公谢焉又遗书王之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