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快阁纪存序
士有所见重于世即偶然游咏世争传之计然有湖望
诸君有村下及扬雄司马相如辈弹琴载酒无所定适
后之人犹必按其迹而歌咏其地此犹龙见于渊龙去
而渊以名焉然而传之者与有效矣西昌有快阁犹南
昌有滕王阁也滕王不足存是阁而王勃以一序存之若快
阁则有宋黄山谷先生所登临也前时沈太常实为斯阁
而先生以试宰泰和偶成一诗其后和之者日积岁累遂
群然以是阁归之先生夫文之能重地久矣当先生吟诗时
初不意后此能和之也亦既和之而祠祀碑碣记载久远遂
有辑之成书者则又不止于和之已也而惜乎阙轶不传
宣城 施愚山 少参分司湖西悉举往迹已废者次及快 (第 1b 页)
士有所见重于世即偶然游咏世争传之计然有湖望
诸君有村下及扬雄司马相如辈弹琴载酒无所定适
后之人犹必按其迹而歌咏其地此犹龙见于渊龙去
而渊以名焉然而传之者与有效矣西昌有快阁犹南
昌有滕王阁也滕王不足存是阁而王勃以一序存之若快
阁则有宋黄山谷先生所登临也前时沈太常实为斯阁
而先生以试宰泰和偶成一诗其后和之者日积岁累遂
群然以是阁归之先生夫文之能重地久矣当先生吟诗时
初不意后此能和之也亦既和之而祠祀碑碣记载久远遂
有辑之成书者则又不止于和之已也而惜乎阙轶不传
宣城 施愚山 少参分司湖西悉举往迹已废者次及快 (第 1b 页)
徐氏印谱序
开基以毫书之暇间为铁书巀巀乎肆其彊干博奥之
才而一准于法说者谓徐氏有两传书毫书者熊瑞铁
书者开基云予尝闻隰西万年少论铁书大抵晋有楷
汉有篆晋以楷法易六义点画增损虽仓颉弗顾也汉
以篆铜易鼎漆勾曲变换虽姬公旦弗得预也以故铁
书宗汉铜犹之毫书法晋帖凡说文六书均无用之而
其间填朱琢白若正变偏满益减争让诸法确有程量
唐宋以后无闻焉今开基于古法无所不解而往往自
见其才譬于虞褚临右军形模廓填而两家之意居然
见也前见开基篆谓其才过于学而今则见才于学予
悲年少已死不及见开基篆谱而又惜熊瑞先开基生
竟不得使铁书与毫书并传世焉
施愚山 诗集序
予过湖西与 (第 14a 页)
愚山 论次当代能诗可嬗后者合得一十
二人 (第 14a 页)
愚山 居一焉因较 (第 14a 页)
愚山 诗竟五日起而叹曰传人
哉今人所难言者情耳情有七而哀好分之好能歌哀
能叹也歌之有声叹乃复有泪也外即就裁 (第 14a 页)
耳接其中
渊乎微也虽然嗜辛者忘辛习勤者安勤焉犹惧予之
习之而嗜之也乃复竟一日若从瓯居者之视汧沔也
若千百世后言远人洇追而阚其凡也卿所较者其无
有成说已矣其有成说还求之若少汎书传既长且更
探也乃益复叹曰传人哉传人哉毋论 愚山 所传者有
学有术有名实有行止如是即使 (第 14b 页)
愚山 如宋玉之轻浮
司马长卿之薄劣陈琳阮瑀辈离流迁就漫无足道犹
必传之如宋如陈刘如司马成都不可谓非文章之林 …… (第 14b 页)
囿也况以 愚山 之学之术之名实行止如是者哉 (第 15a 页)
愚山
刻谷音二卷序之者江右陈士业也其言曰唐人以诗
为诗宋人不以诗为诗又曰仁义忠孝何恶于高岑王
孟而为高岑王 …… (第 15a 页)
为仁义忠孝者有逾于屈
与杜而旦为南风彼其诵后妃何如哉乡使为仁义忠
孝之言则必曰德之四从之三而公不然也 愚山 为仁
义忠孝之人亦且为仁义忠孝之言而其言仁义忠孝
者不过如此假曰不以诗为诗而诗传则何不曰不以
仁为仁 …… (第 15b 页)
仁义忠孝者且过于 愚山 予故论 (第 16a 页)
愚山 之诗而举士业
之语以衡之世之较 (第 16a 页)
愚山 之诗者可以观矣
景文沙门诗集序
景文断乳为沙门未尝诵儒者书也而能诗夫诗亦有
道不读书不工如筑茧 (第 16a 页)
开基以毫书之暇间为铁书巀巀乎肆其彊干博奥之
才而一准于法说者谓徐氏有两传书毫书者熊瑞铁
书者开基云予尝闻隰西万年少论铁书大抵晋有楷
汉有篆晋以楷法易六义点画增损虽仓颉弗顾也汉
以篆铜易鼎漆勾曲变换虽姬公旦弗得预也以故铁
书宗汉铜犹之毫书法晋帖凡说文六书均无用之而
其间填朱琢白若正变偏满益减争让诸法确有程量
唐宋以后无闻焉今开基于古法无所不解而往往自
见其才譬于虞褚临右军形模廓填而两家之意居然
见也前见开基篆谓其才过于学而今则见才于学予
悲年少已死不及见开基篆谱而又惜熊瑞先开基生
竟不得使铁书与毫书并传世焉
施愚山 诗集序
予过湖西与 (第 14a 页)
愚山 论次当代能诗可嬗后者合得一十
二人 (第 14a 页)
愚山 居一焉因较 (第 14a 页)
愚山 诗竟五日起而叹曰传人
哉今人所难言者情耳情有七而哀好分之好能歌哀
能叹也歌之有声叹乃复有泪也外即就裁 (第 14a 页)
耳接其中
渊乎微也虽然嗜辛者忘辛习勤者安勤焉犹惧予之
习之而嗜之也乃复竟一日若从瓯居者之视汧沔也
若千百世后言远人洇追而阚其凡也卿所较者其无
有成说已矣其有成说还求之若少汎书传既长且更
探也乃益复叹曰传人哉传人哉毋论 愚山 所传者有
学有术有名实有行止如是即使 (第 14b 页)
愚山 如宋玉之轻浮
司马长卿之薄劣陈琳阮瑀辈离流迁就漫无足道犹
必传之如宋如陈刘如司马成都不可谓非文章之林 …… (第 14b 页)
囿也况以 愚山 之学之术之名实行止如是者哉 (第 15a 页)
愚山
刻谷音二卷序之者江右陈士业也其言曰唐人以诗
为诗宋人不以诗为诗又曰仁义忠孝何恶于高岑王
孟而为高岑王 …… (第 15a 页)
为仁义忠孝者有逾于屈
与杜而旦为南风彼其诵后妃何如哉乡使为仁义忠
孝之言则必曰德之四从之三而公不然也 愚山 为仁
义忠孝之人亦且为仁义忠孝之言而其言仁义忠孝
者不过如此假曰不以诗为诗而诗传则何不曰不以
仁为仁 …… (第 15b 页)
仁义忠孝者且过于 愚山 予故论 (第 16a 页)
愚山 之诗而举士业
之语以衡之世之较 (第 16a 页)
愚山 之诗者可以观矣
景文沙门诗集序
景文断乳为沙门未尝诵儒者书也而能诗夫诗亦有
道不读书不工如筑茧 (第 16a 页)
士曰岂有王双白来
而无馈者此必误也不然使君何繇知我至我当为使
君补此一误遂移馈己金换一签付双白去宣城 施闰
章 督学山东以山茧三十丈属山阴徐缄寄南士缄悉
为家人办衣不之寄或有言于施君者施君再寄之南 (第 15a 页)
而无馈者此必误也不然使君何繇知我至我当为使
君补此一误遂移馈己金换一签付双白去宣城 施闰
章 督学山东以山茧三十丈属山阴徐缄寄南士缄悉
为家人办衣不之寄或有言于施君者施君再寄之南 (第 15a 页)
独有此而无有他也慎者谓即此而加之功也
然则圣贤之为学其专求心性必不容有一毫事物参
扰其间亦已明矣往者 施愚山 作湖西道时讲学于庐 …… (第 5a 页)
千文曰逐物意移此在
儿竖能诵之况学人乎时闻者嘈嘈而起目之为姚江
之学且有昌言孔颜学徒定无心上求事物者 愚山 亦
不省唯唯而别次 (第 5b 页)
愚山 自言曰讲学甚难只一颜子
不迁怒必不能到昨会中多人盘飧阙具吾已取官庖 …… (第 5b 页)
耻庵复徐
徐举手肃四坐云如此者请列坐各道一言可能在事
物上求乎四坐数百人皆俯首无一言耳可察蠮螉半
晌 愚山 幡然折膝曰先生言是也吾讲学二十年愦愦
久矣今知所归矣时庐陵学徒有罗姓者自言先辈有
从姚江旧讲会中学得 (第 6a 页)
然则圣贤之为学其专求心性必不容有一毫事物参
扰其间亦已明矣往者 施愚山 作湖西道时讲学于庐 …… (第 5a 页)
千文曰逐物意移此在
儿竖能诵之况学人乎时闻者嘈嘈而起目之为姚江
之学且有昌言孔颜学徒定无心上求事物者 愚山 亦
不省唯唯而别次 (第 5b 页)
愚山 自言曰讲学甚难只一颜子
不迁怒必不能到昨会中多人盘飧阙具吾已取官庖 …… (第 5b 页)
耻庵复徐
徐举手肃四坐云如此者请列坐各道一言可能在事
物上求乎四坐数百人皆俯首无一言耳可察蠮螉半
晌 愚山 幡然折膝曰先生言是也吾讲学二十年愦愦
久矣今知所归矣时庐陵学徒有罗姓者自言先辈有
从姚江旧讲会中学得 (第 6a 页)
周礼三德六德说 李光地
敬义说 李光地
河图洛书说 施闰章
改过说 汪 琬
忠恕说 汪 琬
惜阴说 …… (第 82a 页)
朱 荃
第二问 朱 荃
卷二十六
议
修史议 施闰章
皇太子视学议 徐乾学
北郊配位议 徐乾学
祀地无配位议 …… (第 92a 页)
汤 斌
西山赋 邱象随
南苑大阅赋 施闰章
牡丹赋 (第 106a 页)
施闰章
平蜀赋 潘 耒
东巡赋 励杜讷 …… (第 106a 页)
辛酉二月引
见乾清门
命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 秦松龄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晓入
西苑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第 154b 页)
施闰章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平滇凯歌八首 陆 葇 …… (第 154b 页)
午门宣捷恭纪 陆 葇
御试省耕诗 朱彝尊
大驾重幸直北校猎时冬祭后三日恭纪
施闰章
汤泉应
制 明 珠
汤泉应 (第 198a 页)
敬义说 李光地
河图洛书说 施闰章
改过说 汪 琬
忠恕说 汪 琬
惜阴说 …… (第 82a 页)
朱 荃
第二问 朱 荃
卷二十六
议
修史议 施闰章
皇太子视学议 徐乾学
北郊配位议 徐乾学
祀地无配位议 …… (第 92a 页)
汤 斌
西山赋 邱象随
南苑大阅赋 施闰章
牡丹赋 (第 106a 页)
施闰章
平蜀赋 潘 耒
东巡赋 励杜讷 …… (第 106a 页)
辛酉二月引
见乾清门
命充日讲起居注官恭纪 秦松龄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晓入
西苑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第 154b 页)
施闰章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第 154b 页)
施闰章
平滇凯歌八首 陆 葇 …… (第 154b 页)
午门宣捷恭纪 陆 葇
御试省耕诗 朱彝尊
大驾重幸直北校猎时冬祭后三日恭纪
施闰章
汤泉应
制 明 珠
汤泉应 (第 198a 页)
夏至陪祀
方泽 施闰章
雨后仙坛碧草芳遥闻
玉辂出芝房崇墉柏带青霜气方泽波含明月光
天仗旌旗严咫尺精灵岳渎走苍茫朝来回辇西山 (第 10a 页)
见
五色晴云接建章
晓入
西苑 施闰章
新蒲古柏晓阴阴太液昆明接上林翡翠层楼浮树杪 (第 10a 页)
芙蓉小殿出波心人歌凫藻衣冠会水奏箾韶鼓吹音
欲望
天颜真咫尺露台回合彩云深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施闰章
灵卉蒙将丽藻誇惊分珍馔出
天家秀疑汉殿铜池草洁比云霄玉树花生摘馀香如
带露烹来仙液胜餐霞共传藜阁承恩 (第 10b 页)
重不数东陵五
色瓜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施闰章
水殿传呼
特赐荣词臣拜舞集承明真从太液仙源出肯数莲峰
玉井生列案一丛冰共白堆盘千片雪同清
枫宸鱼藻 (第 11a 页)
方泽 施闰章
雨后仙坛碧草芳遥闻
玉辂出芝房崇墉柏带青霜气方泽波含明月光
天仗旌旗严咫尺精灵岳渎走苍茫朝来回辇西山 (第 10a 页)
见
五色晴云接建章
晓入
西苑 施闰章
新蒲古柏晓阴阴太液昆明接上林翡翠层楼浮树杪 (第 10a 页)
芙蓉小殿出波心人歌凫藻衣冠会水奏箾韶鼓吹音
欲望
天颜真咫尺露台回合彩云深
御札赐内直侍臣天花和王侍读 施闰章
灵卉蒙将丽藻誇惊分珍馔出
天家秀疑汉殿铜池草洁比云霄玉树花生摘馀香如
带露烹来仙液胜餐霞共传藜阁承恩 (第 10b 页)
重不数东陵五
色瓜
敕赐翰詹诸词臣鲜藕恭纪 施闰章
水殿传呼
特赐荣词臣拜舞集承明真从太液仙源出肯数莲峰
玉井生列案一丛冰共白堆盘千片雪同清
枫宸鱼藻 (第 11a 页)
赠祁七(敷)赠沈(华)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 施学使(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 (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士(猷定) 施学使(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闰章)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 (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雨 观海行赠 施学使(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闰章)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雨 观海行赠施学使 (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第 18a 页)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 (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 (第 18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 施侍讲(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施侍讲 (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 施学使(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彭山即事 重经彭山
南镇春游词 酬毛十九(奇龄)兼寄张五(杉)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 (闰章) 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 (第 17b 页)
士(猷定) 施学使(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偕曹侍郎(溶)施学使(闰章)徐秀才(缄)姜处士(廷梧)张
处士(杉)祁公子(理孙班孙)段桥玩月分韵得三字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 (闰章) 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第 17b 页)
雨 观海行赠 施学使(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同王处士(猷定)施学使(闰章)陆处士(圻)汎舟西湖遇
雨 观海行赠施学使 (闰章)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 (第 18a 页)
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第 18a 页)
曹侍郎席上送别顾工部(大申)还华亭邹进士(祇谟)
还晋陵 西湖竹枝词六首
于忠肃公祠 徐吏部(旭龄)招饮西湖回舟
即事 施学使 (闰章) 招集湖舫
由净慈寺登南屏山绝顶晚憩壑庵精舍
吴山望浙江 湖上赠兰陵陈生
寒夜集灯公 …… (第 18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 施侍讲(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上已万柳堂宴集同诸君和相国冯夫子韵二首
送陈四处士(晋明)再入楚二首
沈詹尹(荃)崔少詹(蔚林)招同汤侍读(斌)施侍讲 (闰章) 潘检讨(耒)饮限灯字 (第 29a 页)
应古人荣进之初读书尚志其厚相期
待如此今之君子知此意者鲜矣余之期沧苇以有
成者如此不独以其诗也
施愚山 诗集序 (第 4b 页)
西昌陈子伯玑来告我曰宛陵 施愚山先生 今之梅
圣俞也圣俞之诗得欧阳子之文而益显今 (第 5a 页)
愚山 不
敢自定其诗而有待夫夫子衡也敢助之以请夫子
其无辞余受而卒业诵诗而论其世盖三叹焉昔者
隆平之世东风 (第 5a 页)
入律青云千吕士大夫得斯世太和
元气吹息而为诗欧阳子称圣俞之诗哆肰似春凄
肰似秋与乐同其苗裔者此当有宋之初盛运会使
肰而非人之所能为也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
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音多
顺成啴缓之音寡繁声多破君子有馀忧焉 愚山 之 (第 5a 页)
诗异是锵肰而金温肰而玉诎拊搏升朱弦清汜求
其为衰世之音不可得也欧阳子曰乐者天地人之
和气相接者也地气不上应曰雺天气不下应曰雾
天地之气不接而人之声音从之 愚山 当此时能以
其诗回干元气以方寸之管而代伶伦之吹律何其
雄也记曰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说诗者谓鸡鸣沔水
殷勤 …… (第 5b 页)
如扁鹊之疗太子溱洧桑中咨嗟而
哀叹者如秦和之视平公病有浅深治有缓急诗人
之志在救世归本于温柔敦厚一也 愚山 视学斋鲁
祠伏生旌孙明复石介享铁司公七公嘘枯吹烬广 …… (第 5b 页)
厉风教敦伐木友生之义哭顾梦游之丧瓦灯敝帷
过时而悲温柔敦厚之教诗人之针药救世 愚山 盖
身有之诗有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和平而神听天
地神人之和气所由接也其斯以同乐之苗裔而为
诗人救世之诗 (第 6a 页)
也与陈子曰诗为乐之苗裔衡闻之
矣审乐音以论世本诗教以救世大哉斯言殆欧阳
子之所未及也请授简书之以为 愚山 诗序
宋子建遥和集序
宋子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
名之曰遥和集而请余为序夫和诗而次 (第 6a 页)
待如此今之君子知此意者鲜矣余之期沧苇以有
成者如此不独以其诗也
施愚山 诗集序 (第 4b 页)
西昌陈子伯玑来告我曰宛陵 施愚山先生 今之梅
圣俞也圣俞之诗得欧阳子之文而益显今 (第 5a 页)
愚山 不
敢自定其诗而有待夫夫子衡也敢助之以请夫子
其无辞余受而卒业诵诗而论其世盖三叹焉昔者
隆平之世东风 (第 5a 页)
入律青云千吕士大夫得斯世太和
元气吹息而为诗欧阳子称圣俞之诗哆肰似春凄
肰似秋与乐同其苗裔者此当有宋之初盛运会使
肰而非人之所能为也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
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噍杀恚怒之音多
顺成啴缓之音寡繁声多破君子有馀忧焉 愚山 之 (第 5a 页)
诗异是锵肰而金温肰而玉诎拊搏升朱弦清汜求
其为衰世之音不可得也欧阳子曰乐者天地人之
和气相接者也地气不上应曰雺天气不下应曰雾
天地之气不接而人之声音从之 愚山 当此时能以
其诗回干元气以方寸之管而代伶伦之吹律何其
雄也记曰温柔敦厚诗之教也说诗者谓鸡鸣沔水
殷勤 …… (第 5b 页)
如扁鹊之疗太子溱洧桑中咨嗟而
哀叹者如秦和之视平公病有浅深治有缓急诗人
之志在救世归本于温柔敦厚一也 愚山 视学斋鲁
祠伏生旌孙明复石介享铁司公七公嘘枯吹烬广 …… (第 5b 页)
厉风教敦伐木友生之义哭顾梦游之丧瓦灯敝帷
过时而悲温柔敦厚之教诗人之针药救世 愚山 盖
身有之诗有之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和平而神听天
地神人之和气所由接也其斯以同乐之苗裔而为
诗人救世之诗 (第 6a 页)
也与陈子曰诗为乐之苗裔衡闻之
矣审乐音以论世本诗教以救世大哉斯言殆欧阳
子之所未及也请授简书之以为 愚山 诗序
宋子建遥和集序
宋子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
名之曰遥和集而请余为序夫和诗而次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