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六书精蕴序(魏挍/)
嗟周之衰天王之弗考文也久矣秦以凶德闰位强取
文字而同之乃后世惟李斯是 师先
秦古文则既阙有
间矣其别出者多列国未同之书然则文终不可考与
曰文者非他也心之画也所以体天地万物之撰也 …… (第 9a 页)
程邈因是以𨽻书代篆书六书亦
坠地矣要之二人者同于辅桀者也挍尝曰三代而上
一宇宙也自秦限之矣秦弗稽古 师先
王而历代师秦
以为故讵惟六书也哉挍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久湮
欲请于上因古文是正小篆之伪择于小篆可者尚补 (第 10a 页)
久而
益隆而其后人犹能嗣诗书礼乐之传久而弗变则夫
人亦何乐为小人而不思为君子之归哉范氏子孙观
乎谱而 师先
祖之善戒小人之恶则为君子也可冀矣
夫有君子而无禄位族虽衰犹盛也禄位光荣而君子
无闻焉族虽盛犹衰也焕卿 (第 5b 页)
  六书精蕴序(魏校/)
嗟周之衰天王之弗考文也久矣秦以凶德闰位强取
文字而同之乃后世惟李斯是 师先
秦古文则既阙有
间矣其别出者多列国未同之书然则文终不可考与
曰文者非他也心之画也所以体天地万物之撰也 …… (第 15a 页)
程邈因是以𨽻书代篆书六书亦
坠地矣要之二人者同于辅桀者也校尝曰三代而上
一宇宙也自秦限之矣秦弗稽古 师先
王而历代师秦
以为故讵惟六书也哉校生千载之后悼斯文之久湮
欲请于上因古文是正小篆之讹择于小篆可者尚补 (第 16a 页)
耳目为漏见闻为病斯则异学所守也窾士藉之以恣
其猖狂曰由吾规矩以出方员嗟乎规矩既己磨矣精
神为圣成心为 师先
王之经纶法行不几废乎哉夫道
五百岁而一禅或闻之或见之则礼乐是也礼之别三 (第 16b 页)
其廉侥倖
以无事往往以涉大江犹安流也而况于淮与湖哉予
曰安危同势也喜患同情也彼岂异于人者欤应者曰
师先
势而违情庸师情迫而情见故曰前车覆后车
戒审如是天下恶有偾事者哉予曰嘻此名言也顾命
童子濡毫记之 (第 15b 页)
  祭赵汝师文(沈思孝/)
呜呼哀哉汝师夫心不易信之人主而信之乃不能信

之友也身不易托之名教而托之乃不能托之天也其
命耶当势臣挟主专邦之枋遂欲倚庐阙下谋不利于
朝家几于三纲沦矣汝师为社稷计几先谋将然不惜
出死断亡偕余四人者言焉即掠辱之屏废之不啻甘
苦如荠亦信夫臣义当尔矣比炎炎者灭上卒以汝
入之可信而铲其类于地上戮其骨于地下为人臣
将而必诛者戒于是反玦以环登之清涂而成均曲礼
题才秉鉴者先后 (第 6b 页)
   太尉韩公墓志

立事立言是为勿替上公上德实系不朽虽将相无种
而公卿有门是以万钟四牡昌奕于往代长组高冠陆
离于前祀及负笈追陪结友从 师先
难后易身佚功倍
皆神游隅隩理合精微非存宁越废寝食以存道久殊
高凤忘冠履以成业皎皎独照旁绝嚣滓亭亭孤鹤 (第 24a 页)
叙百谷
登场三农毕务顺上天之时令考圣王之典故将简阅
于司徒而狩田之爰举也吉日丁丑式启鸾辂风伯警
途云 师先
御左翼青龙右卫白虎前导后从丹凤玄武
千乘万骑猋驰电骛至夫天玺之东武冈之阳翠华于 (第 16a 页)
之数前筹未举穴处何时宜
其顾此山而憬然思也余尝慕菰城之胜思汎苕溪霅
水以兼求古贤栖息之处而奔走未逮鍊 师先
我而迟
回焉世有审时交而咨知计者烧金之事于是乎后矣
诗限四韵概所贻也然而送行多越人有似乎不忘计
大夫 (第 2a 页)
德更事之年而又
当 圣主求贤图治宵旰不遑之后一旦得白
首魁艾之士坐论庙堂讽议帷幄使 圣主知
任用老成 师先
王雍容求治之意亦当自君始
岂特为君贺而巳哉更二十年君当悬车以老 (第 22a 页)
横身许国劳深赏薄进不争功退不言禄先
公之志也夫复何憾惟是夏州之役先公曰堤
水叶曰填土先公曰急攻叶曰缓 师先公
冒死
以戡乱叶坐制而杀降截大虏下南城馘群贼
皆出先公只手叶无一焉而万历稗史记三大
征者见闻单薄援据错 (第 12a 页)
  共愤三辰之所不祐九伐之所必惩然而

帝曰无庸
王惟不怒弯雄弧而誓将首歼蛇豕声援倚长剑以兴
   师先
揃蚍蜉种类苍头长鬣叱咤风云战舰戈船
  凭陵霄汉蜂旗西指则崤函之千嶂都开犀角南
  征则瓯越之百城俱 (第 37a 页)
初虔有佩刀工 之以为必三)
(公可服虔乃与祥于邹阳传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鳌/文心雕龙震雷始 曜电出 师先
乎威声 列子巨)
(戴山赵曰巨鳌赑屃之物毫东都赋戈鋋彗云鋋小矛/也 诗弓矢斯张 向秋 言虽微 (第 56a 页)
有尚维心亨讲堂虽杳带草犹青汲新水戒羸瓶 师先
哲勖后生
  吴丞相水则碑阴
(吴潜记略曰四明郡阻山控海自高而卑水纳/于海则田无所灌注于是限以碶闸水 (第 8a 页)
  跋遗山集
遗山之于金虽有为崔立撰碑之累事由劫胁要其志
节不可尽没也其力求修元史亦思以效忠于金卒被
阻而罢然其惓惓亦至矣惟是遗山以求修史之故不
能不委蛇于元之贵臣读其碑版文字有为诸佐命作

者至加先太 师先
相先东平之称以故国之逸民而致
称于新朝之佐命者如此则未免降且辱也遗山又致
书耶律中令荐上故国之臣四十 (第 10a 页)
  和杜拾遗武侯二韵
季兴帝子英无对不让先生独遂高抵掌匡扶轻一羽
鞠躬憔悴至二毛闻声服德虽邻国写𣢾开诚在署曹
最爱建安弘毅诏当仁自昔有勤劳
后世功名只直寻吾门五尺论森森不图明主衰无梦
勃起先生得嗣音汾曲重期兴礼化伊川独许佐王心
风移叔季磻溪远每揭陈书为整襟

  读唐宋名人咏诸葛武侯诗与诸子限韵
当年诸葛 师先
声在仁义时史讳仲达所以云节制吾
闻善奕者固本而收势岂有三代王多杀以争地陈寿
生也晚但识孙吴计始以将略 (第 2a 页)
  林富字省吾城东人弘治壬戌进士世宗登极历广西
布政两广都御史姚镆委以思田兵事盖岑猛麾下卢
苏辈结思恩遗孽王受仍为乱也王受在思恩执知府
以下官属羁他所以众出掠至膺墟将进逼武缘富部
分诸将且觇知受空城而出密遣将径趋思恩先发锐
卒百人潜入为内应受至武缘万弩俱发退遁则我
克其穴贼势既挫乃议抚处会姚解去代者王守仁
复委重于富论事颇合遂下命撤兵苏受降富久居邕 (第 28a 页)
  平蛮碑云公奉命以讨有罪一以仁义诚信宅心师至
之始即律之曰夫兵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苟非
以顺而动不可也若等勿尽刘无辜勿滥容首恶勿遏
彼之来降勿爽我之号令斯事济矣众咸曰诺于是发
师先
征荔浦修仁西延阳峒然后移兵断藤横石等 (第 5b 页)
   孙孺人墓表
呜呼此歙卉溪南吴氏孙孺人之墓也孺人以雍正二
年十一月二十有六日卒二年二月某日葬某原予谨
表于阡曰孺人歙岩镇孙公克明女溪南司训吴公继
室前孙孺人卒禀文林公命礼聘焉年十九而来归吴
氏自唐左台公世望宣歙道至明户部侍郎赠尚书公
为定陵名臣雅传素业图书四壁司训公尤以文雄于

歙孺人归而公时授经容山孺人事舅克养厥志肃烝
祭睦姒媦恤[𡠉]雅胥无愆礼司训公尝叹曰是善佽佐
我洎序贡于庭俟铨司训益纵游它郡邑自号寄庵岁
壬申卒时子佐康业籍海州学昌仁庸儒庆甫冠炜裁
八岁孺人昼哭之馀敕专肄诵洎昌籍徽郡学复命挈
炜暨佐康子苞孙越溪关诣予邑诫曰尔家世业儒尚
蕲益从贤师友游用扩襟识乎吾雅甘疏粝仁庸自能
营办尔曹无忧也繇是佐康昌 师先
叔祖在陆先生而 (第 32a 页)
不图报称良玉左右以他词为解公叱
曰人孰无死张睢阳死贺兰进明亦死某行矣宁为睢
阳死不为贺兰生左大惭始进 师先
以五千人往公捐
金犒师授方略败贼收复蕲州大冶武昌诸州县贼弃
武昌走岳州亡何吴甡中谗罢公复改屯田会新督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