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重修豫让桥记 倪 谦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水
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于水
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正统辛
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甲子秋八
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乃税驾召谕
父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事智伯感其国
士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三分家无噍类而
让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
必欲成其志去伏于此桥下俟 (第 16b 页)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
获竟斩其空衣而死屡仆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 (第 16b 页)
其
喉揕其胸而一念之加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
如也让既死于此桥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 (第 16b 页)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水
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于水
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正统辛
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甲子秋八
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乃税驾召谕
父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事智伯感其国
士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三分家无噍类而
让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
必欲成其志去伏于此桥下俟 (第 16b 页)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
获竟斩其空衣而死屡仆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 (第 16b 页)
其
喉揕其胸而一念之加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
如也让既死于此桥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 (第 16b 页)
矜物廉以律躬活千
人者后必有封吴人思公瞻望公子馀庆绵绵是续是
似
湖广湖南布政使于公墓志铭
公 姓于氏朋举 其讳襄于其字而念劬其自号也于之
族称金坛巨室先世有累官都御史讳湛者公之七世
祖也恩贡生讳玉鸣者大王父 (第 17a 页)
人者后必有封吴人思公瞻望公子馀庆绵绵是续是
似
湖广湖南布政使于公墓志铭
公 姓于氏朋举 其讳襄于其字而念劬其自号也于之
族称金坛巨室先世有累官都御史讳湛者公之七世
祖也恩贡生讳玉鸣者大王父 (第 17a 页)
逸传
挚坐阳左坐干缭缺方叔武襄胥坐冕坐涖曰盍择言
挚左其手曰予与尔言阳右顾曰唯干缭缺武胥曰唯
卒事冕从者书所择如左地曰互乡曰阙党曰沧浪名
曰蝇曰蚋曰螬曰龙曰鱼曰雉又曰南子曰西子曰吴
孟子南宫适来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阳右曰淡简挚
曰然又问阳曰敏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既而曰吾
有所受之也南宫适不答驾而去曰斯人也无目者也
如之何其拒人也
太史公曰盖鲁君子左丘明尝耻之不书于春秋传国
语故逸而子夏曰商闻之矣盖夫子学琴 于襄子 夏闻
之襄云予三复南宫适语有味哉有味哉倘善读白圭
之诗者非耶故书其略俾后有考焉
卞和
晋傅咸卞 (第 32b 页)
挚坐阳左坐干缭缺方叔武襄胥坐冕坐涖曰盍择言
挚左其手曰予与尔言阳右顾曰唯干缭缺武胥曰唯
卒事冕从者书所择如左地曰互乡曰阙党曰沧浪名
曰蝇曰蚋曰螬曰龙曰鱼曰雉又曰南子曰西子曰吴
孟子南宫适来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阳右曰淡简挚
曰然又问阳曰敏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既而曰吾
有所受之也南宫适不答驾而去曰斯人也无目者也
如之何其拒人也
太史公曰盖鲁君子左丘明尝耻之不书于春秋传国
语故逸而子夏曰商闻之矣盖夫子学琴 于襄子 夏闻
之襄云予三复南宫适语有味哉有味哉倘善读白圭
之诗者非耶故书其略俾后有考焉
卞和
晋傅咸卞 (第 32b 页)
重修豫让桥记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水
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于水
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正统辛
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甲子秋八
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乃税驾谕父
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事智伯感其国士
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三分家无噍类而让
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
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必 (第 5b 页)
欲成其志去伏此桥下俟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获竟
斩其空衣而死屡仆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其喉揕
其胸而一念之加 (第 6a 页)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如也
让既死于此桥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缺断
坏民病于涉无让犹将举焉矧有让之烈 (第 6a 页)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水
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于水
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正统辛
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甲子秋八
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乃税驾谕父
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事智伯感其国士
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三分家无噍类而让
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
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必 (第 5b 页)
欲成其志去伏此桥下俟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获竟
斩其空衣而死屡仆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其喉揕
其胸而一念之加 (第 6a 页)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如也
让既死于此桥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缺断
坏民病于涉无让犹将举焉矧有让之烈 (第 6a 页)
。奚可哉。余故曰子思是正礼。而鲤自悖行也。圣人包荒。而贤者守制也。于子思何憾焉。
豫让论
昔者豫让死 于襄子。 先儒 (第 356H 页)
襄子 不当杀。余以为不然。豫 …… (第 356H 页)
让必报 襄子。 五起而不中。其志不报将不休也。 (第 356L 页)
襄子 义而杀之。不杀亦终不免也。为己之患。忍杀义士。徇私而害理欤。曰其义亦不容不尔。今使两阵对鬨。能用命入 …… (第 356L 页)
彼忠不可不植。我贼惟在谨避。不亦愚乎。君子处权。本有缓急。缓则犹可姱以贷之。急则其势有不暇计其忠也。 襄子 非徒不杀。又从而劝之。使让感其不杀。遂止不报。固无足言者。使其益厉乎所劝。吾见 (第 356L 页)
襄子 之必杀后已也。厕之涂桥之伏。即 (第 356L 页)
襄子 之幸免。不然而或为所陷。此宋襄所以卒为天下笑也。彼让者欲忠而短于才。其或智足以动天下。勇足以办狙击。 (第 356L 页)
襄子 又安得而避之。据礼杀人以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父受诛子复雠。此推刃之道也。其杀智伯。既无害理。则独不 (第 356L 页)
可加法于推刃之一让乎。故曰 襄子 之杀让。晚也非过也。何以明之。昔武王克商。虽以纣之不仁。尚有逋盗馀孽。互为心腹。为之致死。武王不恤也 …… (第 356L 页)
不戢戈弛刑。弥奖忠孝。为人臣子之劝哉。纣独夫也。当是时为独夫左袒者。虽有区区吠尧之诚。均之为可罪也。 襄子 晋之权臣。纵不可比并于商周之际。而智伯 …… (第 356L 页)
所以为相得者。不过同恶以济之。其智未足多也。及其欲报。又不出于劫盗细行。使让计得行。史臣将特书曰盗杀 襄子。 毕竟事不遂而被戮。不过除一劫盗之怀呴濡者也。 (第 357H 页)
于襄子 何憾焉。抑又有一说。智赵俱是陪臣之执国命者。使晋法得行而两家就讼。则智伯当死。豫让不敢报。以此为断而 (第 357H 页)
豫让论
昔者豫让死 于襄子。 先儒 (第 356H 页)
襄子 不当杀。余以为不然。豫 …… (第 356H 页)
让必报 襄子。 五起而不中。其志不报将不休也。 (第 356L 页)
襄子 义而杀之。不杀亦终不免也。为己之患。忍杀义士。徇私而害理欤。曰其义亦不容不尔。今使两阵对鬨。能用命入 …… (第 356L 页)
彼忠不可不植。我贼惟在谨避。不亦愚乎。君子处权。本有缓急。缓则犹可姱以贷之。急则其势有不暇计其忠也。 襄子 非徒不杀。又从而劝之。使让感其不杀。遂止不报。固无足言者。使其益厉乎所劝。吾见 (第 356L 页)
襄子 之必杀后已也。厕之涂桥之伏。即 (第 356L 页)
襄子 之幸免。不然而或为所陷。此宋襄所以卒为天下笑也。彼让者欲忠而短于才。其或智足以动天下。勇足以办狙击。 (第 356L 页)
襄子 又安得而避之。据礼杀人以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父受诛子复雠。此推刃之道也。其杀智伯。既无害理。则独不 (第 356L 页)
可加法于推刃之一让乎。故曰 襄子 之杀让。晚也非过也。何以明之。昔武王克商。虽以纣之不仁。尚有逋盗馀孽。互为心腹。为之致死。武王不恤也 …… (第 356L 页)
不戢戈弛刑。弥奖忠孝。为人臣子之劝哉。纣独夫也。当是时为独夫左袒者。虽有区区吠尧之诚。均之为可罪也。 襄子 晋之权臣。纵不可比并于商周之际。而智伯 …… (第 356L 页)
所以为相得者。不过同恶以济之。其智未足多也。及其欲报。又不出于劫盗细行。使让计得行。史臣将特书曰盗杀 襄子。 毕竟事不遂而被戮。不过除一劫盗之怀呴濡者也。 (第 357H 页)
于襄子 何憾焉。抑又有一说。智赵俱是陪臣之执国命者。使晋法得行而两家就讼。则智伯当死。豫让不敢报。以此为断而 (第 35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