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后来并由省立台北图书馆找到「合刻」的油印本,比较伊能的手抄本多出龚序及题词),内载王凯泰、马清枢、 何澄
诸人的台湾杂咏。两书合刊,不独篇幅相当,内容也颇调和。因此,我们即以「台湾杂咏合刻」之名,把「海音诗 (第 1 页)
雍正中,巡台御史夏公之芳有「台阳杂咏」百首传播艺林;东瀛风土,胪写略备。顾今昔情形不同,百馀年来,内山日辟,风气益开。同治末,日本借番社起衅,朝廷命重臣经理其事;于是「开山抚番」之议起,移福建巡抚驻台主持大局。光绪元年,中丞王公莅台;海波不兴,庶务毕举。暇时,作「台阳杂咏」数十首,足与夏公后先辉映。一时随员中如 何竟山
司马、校官中如马子翊孝廉,皆有继作。王公诗清华婉约,深得古竹枝之遗;何、马二公诗综练谣俗、经纬风雅, …… (第 35 页)
前中丞宝应王公,开府来闽,移旌涉徼,海波不扬。公馀多暇,倡为「台湾杂咏」三十二首、「续咏」十二首;福州马子翊广文,校官是地,复得七律三十首;山阴 何竟山 太守,捧檄彼都,更成二十四律。前喁后于,此倡彼和。诗成自注,格非竟创;事靡 …… (第 37 页)
放眼南瀛第一洲,輶轩馀兴逐旄头:蛮陬象贝荒经阙,瘴谷龙蛇禹鼎收。白傅才名惊远贾,杜陵诗史带边愁。含葩磨盾供多识,想见岩礓雨露流!
奉题 竟山 贤弟「台阳杂咏诗合刻」,却寄闽中即正。
橘阴主人补勤陈 …… (第 39 页)
蓬莱福地久传疑,远隔重溟古不知;佳果偏多名老佛(如释迦、菩提之类),仙人何处访安期?扶桑弱水言非谬,汉武秦皇意太痴!莫怪楼台频震荡(台多地震),劳他鳌戴已多时。
台阳杂咏
山阴 何澄竟山 著
马子翊广文作台阳杂兴三十首;余见之技痒,因就广文诗所未及者得诗二十四首。
海外东南 (第 63 页)
前中丞宝应王公,开府来闽,移旌涉徼,海波不扬。公馀多暇,倡为「台湾杂咏」三十二首、「续咏」十二首;福州马子翊广文,校官是地,复得七律三十首;山阴 何竟山 太守,捧檄彼都,更成二十四律。前喁后于,此倡彼和。诗成自注,格非竟创;事靡 …… (第 37 页)
放眼南瀛第一洲,輶轩馀兴逐旄头:蛮陬象贝荒经阙,瘴谷龙蛇禹鼎收。白傅才名惊远贾,杜陵诗史带边愁。含葩磨盾供多识,想见岩礓雨露流!
奉题 竟山 贤弟「台阳杂咏诗合刻」,却寄闽中即正。
橘阴主人补勤陈 …… (第 39 页)
蓬莱福地久传疑,远隔重溟古不知;佳果偏多名老佛(如释迦、菩提之类),仙人何处访安期?扶桑弱水言非谬,汉武秦皇意太痴!莫怪楼台频震荡(台多地震),劳他鳌戴已多时。
台阳杂咏
山阴 何澄竟山 著
马子翊广文作台阳杂兴三十首;余见之技痒,因就广文诗所未及者得诗二十四首。
海外东南 (第 63 页)
陈肇兴撰「陶村诗稿」:[一四四]
陈培桂纂「淡水厅志」:[一七二]
刘家谋撰「海音诗」:[二八]
王凯泰、马清枢、 何澄 撰「台湾杂咏合刻」:[二八]
黄逢昶撰「台湾生熟番纪事」:[五一]
林豪纂「澎湖厅志」:[一六四 …… (第 468 页)
七 画
何乔远 [五六]六一、六二、六四、七九、九九、一一0
何借宜 [一二四]一五四、[一0五]八0六、[一二二]三三、[一一三]五二一、五四三、[一四六]三九八、[一二一]九三七、[一0三]二七0、[一四0]六0二、[六四]八八
何勉 [七四]五三0、五九七、[一一三]五0六
何昌藩 [一四六]四一八、[七三]四五三 何澄 [二八]六三~七五、[六四]一九八~九九
何如谨 [七五]二三八~四0、[六四]一九五
何敬修 (第 476 页)
陈培桂纂「淡水厅志」:[一七二]
刘家谋撰「海音诗」:[二八]
王凯泰、马清枢、 何澄 撰「台湾杂咏合刻」:[二八]
黄逢昶撰「台湾生熟番纪事」:[五一]
林豪纂「澎湖厅志」:[一六四 …… (第 468 页)
七 画
何乔远 [五六]六一、六二、六四、七九、九九、一一0
何借宜 [一二四]一五四、[一0五]八0六、[一二二]三三、[一一三]五二一、五四三、[一四六]三九八、[一二一]九三七、[一0三]二七0、[一四0]六0二、[六四]八八
何勉 [七四]五三0、五九七、[一一三]五0六
何昌藩 [一四六]四一八、[七三]四五三 何澄 [二八]六三~七五、[六四]一九八~九九
何如谨 [七五]二三八~四0、[六四]一九五
何敬修 (第 476 页)
谓。李星湖及东岩说。各有辨證甚明。当以此为正。
沙溪谓祖在为母。疑亦蒙祖在为祖母。东岩说。引通典 何澄 议祖不厌孙固宜遂服之文以辨之。当以此为正。(小记大夫降其庶子。其孙不降。疏曰虽降庶子。而不厌降其孙矣 (第 590H 页)
沙溪谓祖在为母。疑亦蒙祖在为祖母。东岩说。引通典 何澄 议祖不厌孙固宜遂服之文以辨之。当以此为正。(小记大夫降其庶子。其孙不降。疏曰虽降庶子。而不厌降其孙矣 (第 59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