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公呼语之复引去于是公以知兵
闻升署隆德县事谕底店据砦降回徙之补隆德县知县
升直隶泾州知州预擒教匪头目 刘松
并其孥升巩昌府 (第 14a 页)
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者,辄以劖刺之,验其醉醒,是酷于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松尝以盛夏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二方化之,
 德保足下。前日疾风。不及走谒。歉甚。适蒋君因事进城。遂往拜。乃云门焉者见抵。未获一晤。是非足下之过。乃中外之拘耳。今至味经斋中。见

足下白蒋君书。而反自责自尤。何其善自下也。观足下之才美矣而学充矣。拖青曳紫。如摘颔髭。他日者奉国君命。朝贡中国。吾辈当从容款接。畅论道学之浅深。文章之阃奥。今天下中外一家。无忧后会之不继耳。蒋君进城去矣。数日方回寓。见时定为道达尊意。周应文代白。
看毕。别铺主。往张经家。适蒋生过门前。使仆人请入。略叙寒暄。蒋南人。语音紧涩。尤不可解。乃推周铺所留书示之。蒋见毕。举手称谢。乃曰。明日将南归。后会无期。即起身辞出。
刘鲍问答 刘松
龄,鲍友官。皆西海人。皇明万历中。利玛窦入中国。西人始通。有以算数传道。亦工于仪器。其测候如神。妙于 …… (第 247H 页)
 伏惟新春。茂膺多福。鄙等生长僻远。见识蒙陋。星象仪度。固非其才。而妄意愿学。积蕴悱愤。窃闻座下学究天源。发微阐幽。其穷高极深。盖旷百世而未之闻也。鄙等思游大方。理穷象数。惟疆域有限。徒切蕴结。今乃幸托使价。致身都下。获瞻耿光。庶偿宿愿。只恐外国贱踪。见阻阍者。将进趑趄。为日久矣。玆敢不避妄率。略布愚衷。且以不腆土物。效古人执贽之义。惟佥先生垂察而进退之。
世八受答而归。言明日约与相见。答书。以红帖子面书正字。内云年家眷弟 刘松
龄顿首拜。别纸。书领谢二字。鲍书亦然。盖泰西。海外绝国。书不同文。二人居中国久。虽略通汉字书。不足以 (第 247L 页)
外诸殿。不得遍观。而真是穷天下技巧也。
观象台
观象台。在城东南隅。钦天监所司仪器测候之地。天象台。 刘松
龄尝云。皇上禁地。人不敢近。诸译亦云年前东人厚赂监官。登眺而归。其后事发。革职。由是。禁人益严云。盖 (第 292H 页)
彦良谥敬裕。詹事唐铎谥敬安。祭酒 刘松
谥恭介。东莞伯何直谥恭清。平遥训导叶居升谥忠悯。姑熟郡公陶安,学士詹同俱谥文献。又补予正德朝死谏诸臣 (第 351L 页)
  

其二(其三)
时态炎凉雨忽晴。肯将乌帽拂承明。安知一世揶揄迹。不作百年艳慕行。 黄伞(东坡诗。日高黄伞下西清。)昵陪同幻梦。 丹墀(古人诗。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独对总浮声。(张衡西京赋青锁丹墀注。丹墀。阶也。以丹涂之。)身閒拟续归田录。(欧阳公作敀田录。)经历平生卷轴横。
李生喜明之赴燕也。遇徐惕庵(大榕)。示余文稿数篇。惕庵比之柳柳州。仍作两绝。以题卷端。遂次其韵。答其厚意。(二首。)
一脉千年贯九州。奎文近日耀东洲。(英庙甲戌。西洋人 刘松
龄。谓我国行人曰。奎星之不明久矣。岁丙申乃大明。朝鲜亦箕尾分测之可见。)鲰生不有攀援力。桑海穷滨但狎 (第 25L 页)
  

奎章总目叙例
一。天将佑启熙运。必先示之乾文。次开之人文。以黼黻乎笙镛之治。故上示东井之聚。则下开孔氏之壁。以兆汉祚之绵永。上示奎躔之聚。则下开镂板之式。以基宋德之休明。是知治莫京于右文。文莫盛于储书。而非有所张皇夸耀之也。我 圣上丙申初载。肇建奎章阁于禁苑。以奉 御制峙啚籍。既又购求遗篇神经秘牒之昔无今有者几数千百家。遂命阁臣。谨著书目。使夫云委之签带。各识规整之位置。凡汉宋外台内阁之制。于是大备而人文焕矣。臣尝闻极西人 刘松
龄语我国行人曰。奎星之不明久矣。至丙申乃明。臣虽未学天象。敢以理推之。近日奎躔之光芒。何如也。抑有五 (第 179H 页)
盐梅方。金槃檠进午时食。似得天花吃满肠。
赋事
卷起床头荆楚记。忽惊金火告初回。鸦啼黄石祠前树。蚁泛 刘松
河上杯。一碗冰槃红豆粥。除炎辟恶古由来。天涯又值荐瓜日。座上谁当怀肉才。随时欲试閒康济。禄米彭 (第 132L 页)
亲其地,身历其险,而后知心惊魄动者,实由于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
《北史卢思道传》:「年十六,中山 刘松
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乃感激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后复为文示松,松不能甚解。乃喟然叹曰:『学之有益,岂徒然哉!』」余尝有诗曰: 「刘松
制碑铭,思道难了了。思道既读书,为文松不晓。信知学益人,饥者待之饱。明明愚与智,一日互颠倒。词章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