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唐雅序(何良俊/)
张子撰唐雅成东海何良俊曰余读谢康乐拟魏太子
邺中集诗盖未尝不伤之焉夫世有辞章之士苟得见
知其主上下齐契君臣同声相与游谭咏歌雍容盛美
顾不谓显荣哉然好文之主不世出难进之士彼其于
世又不屑屑也遂有伏死岩穴终身不得望帝王之门
者此其遇不遇何如也世有如此者可胜叹哉可胜叹
哉诚使谢与七子比肩于建安之朝则公干仲宣之亚
匹自伟长而下有不得争骋而较疾矣乃遂偃蹇下僚
终以狂逸取罪当世故其言独伤宋玉 唐景 邹枚严马 (第 27a 页)
张子撰唐雅成东海何良俊曰余读谢康乐拟魏太子
邺中集诗盖未尝不伤之焉夫世有辞章之士苟得见
知其主上下齐契君臣同声相与游谭咏歌雍容盛美
顾不谓显荣哉然好文之主不世出难进之士彼其于
世又不屑屑也遂有伏死岩穴终身不得望帝王之门
者此其遇不遇何如也世有如此者可胜叹哉可胜叹
哉诚使谢与七子比肩于建安之朝则公干仲宣之亚
匹自伟长而下有不得争骋而较疾矣乃遂偃蹇下僚
终以狂逸取罪当世故其言独伤宋玉 唐景 邹枚严马 (第 27a 页)
(静志居诗话文氏自温州守以来累叶风流儒/雅为士林所推相国晚达早归崇祯五十辅臣)
(骨鲠称首乌衣子姓名节相继不愧清门是难/能也诗颇平缛拟古一章缠绵婉约庶几屈宋)
(唐景 之/遗音乎)
拟古远行
江之阳兮有屿江之阴兮有渚朝而风兮夕而雨望夫
君兮渺何许春波兮悠悠日暮兮夷 (第 1b 页)
(骨鲠称首乌衣子姓名节相继不愧清门是难/能也诗颇平缛拟古一章缠绵婉约庶几屈宋)
(唐景 之/遗音乎)
拟古远行
江之阳兮有屿江之阴兮有渚朝而风兮夕而雨望夫
君兮渺何许春波兮悠悠日暮兮夷 (第 1b 页)
南湖居士诗序
今之诗家大半厌唐人而趋于宋元矣或谓文不如宋
诗不如元赤城许廷慎非之以为宋诗非元人所及要
亦一偏之见也大都宋人务离唐人以为高而元人求
合唐人以为法究之离者不能终离而合者岂能悉合
乎武陵胡子好学博闻其为诗不专师一家用已法神
明之兼综乎天宝元和长庆诸体下及苏梅黄陈范陆
虞杨离之而愈合可谓能得师者也若其长篇诸诸便
便涵以一气长矣而不觉其冗多矣而益见其遒胡子
年未三十充之以学不已何难与屈宋 唐景 嗣响吾知
审音者罢歌北风而歌南风矣
小方壶存槁序 …… (第 6a 页)
胡永叔诗序
世之论者恒言尼父删诗不录吴楚吴则无闻若楚于
二南录南有乔木而江汉存于大雅不可云楚无诗也
迨王迹熄列国之诗尽亡惟楚有材屈宋 唐景
交作是
诗之后亡者莫如楚矣自明万历以来公安袁无学兄
弟矫嘉靖七子之弊意主香山眉山降而杨陆其辞与
志未 (第 11b 页)
今之诗家大半厌唐人而趋于宋元矣或谓文不如宋
诗不如元赤城许廷慎非之以为宋诗非元人所及要
亦一偏之见也大都宋人务离唐人以为高而元人求
合唐人以为法
乎武陵胡子好学博闻其为诗不专师一家用已法神
明之兼综乎天宝元和长庆诸体下及苏梅黄陈范陆
虞杨离之而愈合可谓能得师者也若其长篇诸诸便
便涵以一气长矣而不觉其冗多矣而益见其遒胡子
年未三十充之以学不已何难与屈宋 唐景 嗣响吾知
审音者罢歌北风而歌南风矣
小方壶存槁序 …… (第 6a 页)
胡永叔诗序
世之论者恒言尼父删诗不录吴楚吴则无闻若楚于
二南录南有乔木而江汉存于大雅不可云楚无诗也
迨王迹熄
诗之后亡者莫如楚矣自明万历以来公安袁无学兄
弟矫嘉靖七子之弊意主香山眉山降而杨陆其辞与
志未 (第 11b 页)
岁摄提格我识使君旴衡抵掌嘘气成云东方之
美有珣玗琪是父是子钟美在玆缵辞考德文不
求备讯于来世展矣无愧
乐安唐君合葬墓志铭
吴郡 唐景 钱景宋葬其父母于娄门之新阡属梁溪
进士华君撰行状而来请铭余闻古之人所为志其
人者知其为人则取徵于行状 (第 19a 页)
美有珣玗琪是父是子钟美在玆缵辞考德文不
求备讯于来世展矣无愧
乐安唐君合葬墓志铭
吴郡 唐景 钱景宋葬其父母于娄门之新阡属梁溪
进士华君撰行状而来请铭余闻古之人所为志其
人者知其为人则取徵于行状 (第 19a 页)
雪洞记
洞用竹为之上穹旁庳加垩焉前平棂后规门以激飙
呺籁而六月之所宜息也外植松桂一松桂外墙加峻
焉储子记望山楼既并记之盖齐尝有雪宫云音孟子
者曰雪音与白雪之雪异不然义不属离宫矣储子曰
固哉世儒之为音也夫齐离宫别馆所在多有岂独无
佳名号别之如章华华阳比耶雪之洁而不滓此又岂
非骚人逸士之所甚惜而稷下诸生之所嗜以雕龙炙
毂者耶盖自雪宫后名尤著者莫如梁之雪苑夫孝王
要不废授简而苑之跨绝睢宋也岂真假白雪附西京
故事哉然而马卿雅薄武骑枚乘罢守弘农则虽 唐景
遗歌声希响寂而其为郢人也多矣又岂必五六百年
之后词人赋物寄属淫衍之馀以代匮补亡也耶今兹
洞也其去齐之 (第 57b 页)
洞用竹为之上穹旁庳加垩焉前平棂后规门以激飙
呺籁而六月之所宜息也外植松桂一松桂外墙加峻
焉储子记望山楼既并记之盖齐尝有雪宫云音孟子
者曰雪音与白雪之雪异不然义不属离宫矣储子曰
固哉世儒之为音也夫齐离宫别馆所在多有岂独无
佳名号别之如章华华阳比耶雪之洁而不滓此又岂
非骚人逸士之所甚惜而稷下诸生之所嗜以雕龙炙
毂者耶盖自雪宫后名尤著者莫如梁之雪苑夫孝王
要不废授简而苑之跨绝睢宋也岂真假白雪附西京
故事哉然而马卿雅薄武骑枚乘罢守弘农则虽 唐景
遗歌声希响寂而其为郢人也多矣又岂必五六百年
之后词人赋物寄属淫衍之馀以代匮补亡也耶今兹
洞也其去齐之 (第 57b 页)
闺秀商嗣音诗序
从来福命大抵相妨自昔身名何尝俱泰(晋书石崇曰/士当身名俱)
(泰何至处/瓮牖哉)有我友之高才际兴朝之盛典严终接轨挥
毫于鳷鹊观前(汉书严助为中大夫与朱买臣并在左/右终童见黄门序汉书注鳷鹊观在云)
(阳甘/泉宫)枚马联镳授简于凤凰阙下(枚马见璿玑赋谢灵/运集诗序楚襄王时)
(则有宋玉 唐景 梁孝王时则/有邹枚严马凤阙见商尹序)辞章温丽九重亦悉其名
(西京杂记枚皋捷疾长卿淹迟长卿首尾温丽枚 (第 16b 页)
从来福命大抵相妨自昔身名何尝俱泰(晋书石崇曰/士当身名俱)
(泰何至处/瓮牖哉)有我友之高才际兴朝之盛典严终接轨挥
毫于鳷鹊观前(汉书严助为中大夫与朱买臣并在左/右终童见黄门序汉书注鳷鹊观在云)
(阳甘/泉宫)枚马联镳授简于凤凰阙下(枚马见璿玑赋谢灵/运集诗序楚襄王时)
(则有宋玉 唐景 梁孝王时则/有邹枚严马凤阙见商尹序)辞章温丽九重亦悉其名
(西京杂记枚皋捷疾长卿淹迟长卿首尾温丽枚 (第 16b 页)
(阙)可间章兴(阙)足天(阙)赵宋(阙)岷东(阙)毕方承高(阙)范会(阙)东中山(阙)时亦童晋(阙) 唐景
宽安定(阙)反历陶(阙)阳(阙)剔前僧(阙)山仲喜其夫堂厨(阙)众将望曰刑庶时卒(阙)为气(阙)
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古来此娱,书籍未见,何者?楚襄王时有宋玉、 唐景,
梁孝王时有邹枚、严马,游者美矣。而其主不文。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
韶丽,兰叶堪把,沂川可浴。弟召南寡讼,时缀甘棠之阴,冀州为政。(《艺文类聚》作为法。)暂止褰襜之务, 唐景
荐大言之赋,安太述连环之辩,尽游习之美,致足乐邪!吾春初卧疾,极成委弊,虽西山白鹿,惧不能愈,子预赤
福枢以弁其首。顾昏耄不敢当是寄。然平日钦慕之私。拜而读之。诗文高古。飘逸有出尘之想。尤善楚词。有屈宋 唐景
体制。至若就正于崔百弗,郑立斋,李默轩书。则疑无质之意也。往复于李迟庵,崔蠹窝,郑芝厓,郑制庵,姜皓 (第 418H 页)
返魂时拜辞墓前。南溪以为人情不得不然云。而近见艾山郑丈答人书。曾于芦沙奇丈会葬时。为其专意于迎精返室。而不令主人拜辞云云。此与南溪说得无相左否。愿赐摘教。
礼无拜墓之文。盖为其急于返魂也。临窆赠拜才毕。一面实土。一面题主。题主才毕。便斟酒告以返室堂。而告毕便奉主而行。则其间坟封尚未成。赠拜之辞。在于属耳。而灵车之行。有难停待。主人之无暇于辞墓。自是事势然尔。若如今人之或留视成坟。遍饷人客。迟迟以竟日者。则已失迎精汲汲之义矣。临行又不辞墓则不几于进退无据乎。此只当遵南溪说。
与李子云(震龙○丁酉)
榆枋小林。不堪辱逍遥之鹏。乃一夕乘培风而戾止。其不几为斥鴳之惊吓否。既又读大赋雄词。跌宕浩漾。瑰诡幽丽。若与之叱咜于 唐景 之室。唱酬于汉魏之交者。此生壮观。无复逾是。艳仰欣倒。久而弥勤。别后便风脩阻。第切驰恋。未审扇枕节宣 …… (第 488H 页)
定 静安 虑。是工夫是功效。且定曰有。 (第 490H 页)
静安 虑得则皆曰能何也。
是知止之效。定则指志之所向处。故曰有。 (第 490H 页)
静安 以下则直就心身上言其效。故曰能。
本乱末治一句。已于修己治人之道。说得尽矣。以厚薄一句复说何也。 (第 490H 页)
礼无拜墓之文。盖为其急于返魂也。临窆赠拜才毕。一面实土。一面题主。题主才毕。便斟酒告以返室堂。而告毕便奉主而行。则其间坟封尚未成。赠拜之辞。在于属耳。而灵车之行。有难停待。主人之无暇于辞墓。自是事势然尔。若如今人之或留视成坟。遍饷人客。迟迟以竟日者。则已失迎精汲汲之义矣。临行又不辞墓则不几于进退无据乎。此只当遵南溪说。
与李子云(震龙○丁酉)
榆枋小林。不堪辱逍遥之鹏。乃一夕乘培风而戾止。其不几为斥鴳之惊吓否。既又读大赋雄词。跌宕浩漾。瑰诡幽丽。若与之叱咜于 唐景 之室。唱酬于汉魏之交者。此生壮观。无复逾是。艳仰欣倒。久而弥勤。别后便风脩阻。第切驰恋。未审扇枕节宣 …… (第 488H 页)
定 静安 虑。是工夫是功效。且定曰有。 (第 490H 页)
静安 虑得则皆曰能何也。
是知止之效。定则指志之所向处。故曰有。 (第 490H 页)
静安 以下则直就心身上言其效。故曰能。
本乱末治一句。已于修己治人之道。说得尽矣。以厚薄一句复说何也。 (第 490H 页)
[弦窝集序○张福枢]
弦窝尹公。吾先王考觉轩公之所畏也。觉轩公尝称说公不已曰。以我出入月峰公门下。从公也久而知公也审矣。志尚高洁。一芥不以非其义取诸人。才艺捷敏。架插万卷书。一览辄记。礼围屡屈。终无怨尤。此则不惟有过人者存。抑尚贤之诚。兴百废于龙泉精舍。牖后之任。与族邻章甫。移心亭于华谷公先台。使儒风文物灿然备具。一则公也。二则公也。不肖从旁耳提之如昨日事。日公曾孙成道。奉公遗集。属福枢以弁其首。顾昏耄不敢当是寄。然平日钦慕之私。拜而读之。诗文高古飘逸。有出尘之想。尤善楚辞。有屈宋 唐景 体制。至若就正于崔百弗,郑立斋,李默轩。书则疑无质之意也。往复于李迟庵,崔蠹窝,郑芝厓,郑制庵。说则 (第 3H 页)
矣。噫。陆禅之说。怀襄于天下。而既又天主耶苏之学。靡烂生灵。流毒寰宇。凡我孔氏之徒。无地可归。此岂但 唐景
之流哉。洪水猛兽。不足喻其为祸也。窃念大兄求齐于庄岳之间。思所以绍述圣学。糠秕世教而百川倒澜。非只手 (第 137L 页)
见欺于英。而一朝见其貌之癃弊丑差。则其不出外而哇之者几希矣。惟诸公思之。盖今日异端之说横行。谬戾有非 唐景
之流。而吾道一脉。其将尽刘而乃已。虽以英之至愚。寤言永叹。欲其扶持而卫护之。则亦岂后于诸公哉。迹虽阻 (第 173H 页)
陆王之学。耶苏为主。文之以孔教者也。孔圣则名位甚高。不敢显排。而程朱以下。怒目奋髯而诋斥之已甚。此非 唐景
之流而孟子之所当拒也。为吾道者。不敢不一言。故所以有一书论辨。然千丈之浑。岂寸胶可救耶。其书甚长。今 (第 236H 页)
伯恭第二书。不可自误而复误人下。 按苏氏之学。流于诐淫邪遁之域。又其文章伟丽。近世无匹。正所谓合杨墨 唐景
为一人者。东莱平日议论。于苏氏每有左右救护之意。不惟自为心术之害。将不免坏人材败风俗。故先生辨之至此 (第 338H 页)
俚俗者也。「刺美风华,缓而不迫,如风之动物,谓之风。幽忧愤悱,寓之比兴,谓之骚」,始于灵均而畅于宋玉 唐景
诸人者也。七哀八哀之类本于哀时命,流于「哀江南、哀江头」者也。「幽思激切谓之怨」。「拟,录别之类,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