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临李伯时莲社图
宋李伯时作莲社图其宗人元中为记甚悉元赵吴兴
子昂重临之而予所得则又子昂临本也即孙枝所不
论其人物俨雅位置精密益可以想见其二本之妙余
乃乞俞仲蔚小楷书元中记而仲蔚又略叙所见于后
足补元中之阙余复考记内 佛陀耶舍 者华云觉佛陀
跋陀罗者华云觉贤耶舍即鸠摩罗什师与跋陀罗俱
从罗什长安中译经后跋陀罗南迈止庐山与远公社 (第 13b 页)
宋李伯时作莲社图其宗人元中为记甚悉元赵吴兴
子昂重临之而予所得则又子昂临本也即孙枝所不
论其人物俨雅位置精密益可以想见其二本之妙余
乃乞俞仲蔚小楷书元中记而仲蔚又略叙所见于后
足补元中之阙余复考记内 佛陀耶舍 者华云觉佛陀
跋陀罗者华云觉贤耶舍即鸠摩罗什师与跋陀罗俱
从罗什长安中译经后跋陀罗南迈止庐山与远公社 (第 13b 页)
刻大藏缘起序
昔我薄伽梵之宰世阐化也以大慈力摄诸天龙鬼神
人非人咸集而收之大法门佛子菩萨阿罗汉随缘参
发赞叹显密圆通之妙盖四十九年而所说何啻百千
万言所度之人因声入悟者何啻百千万众薄伽梵迁
化大迦叶阿难陀继起而绍明之尚虑登坛之述不能
逮远而没身之后微言泯而渐失其真相与结集成篇
以梵音寄梵书以梵书寄贝多罗叶上至国王宫下至
婆罗门家远至娑竭龙藏靡不转写流布而大教之盛
如日中天矣后千馀年而震旦之文明日盛缘亦渐起
所谓菩萨阿罗汉者多下降于此方而竺法兰摩腾遂
以四十二章经来其后鸠摩罗什 佛陀耶舍 辈为姚秦
主翻译盖以汉儿习梵语作梵字则甚难而法不广以
汉语度汉字传佛印则甚易而法亦流至唐而法师玄
奘 (第 11b 页)
昔我薄伽梵之宰世阐化也以大慈力摄诸天龙鬼神
人非人咸集而收之大法门佛子菩萨阿罗汉随缘参
发赞叹显密圆通之妙盖四十九年而所说何啻百千
万言所度之人因声入悟者何啻百千万众薄伽梵迁
化大迦叶阿难陀继起而绍明之尚虑登坛之述不能
逮远而没身之后微言泯而渐失其真相与结集成篇
以梵音寄梵书以梵书寄贝多罗叶上至国王宫下至
婆罗门家远至娑竭龙藏靡不转写流布而大教之盛
如日中天矣后千馀年而震旦之文明日盛缘亦渐起
所谓菩萨阿罗汉者多下降于此方而竺法兰摩腾遂
以四十二章经来其后鸠摩罗什 佛陀耶舍 辈为姚秦
主翻译盖以汉儿习梵语作梵字则甚难而法不广以
汉语度汉字传佛印则甚易而法亦流至唐而法师玄
奘 (第 11b 页)
玉风赋此大/王之雄风也)照之
以谢庄之月(谢庄月赋委/照而吴业昌)彼则传之于赤髭疏主(事文/类聚) (佛陀耶舍 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耶沙)示之以白足禅师(法苑珠/林魏太)
(武时沙门昙始甚有神异足不 (第 52a 页)
以谢庄之月(谢庄月赋委/照而吴业昌)彼则传之于赤髭疏主(事文/类聚) (佛陀耶舍 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耶沙)示之以白足禅师(法苑珠/林魏太)
(武时沙门昙始甚有神异足不 (第 52a 页)
五部皆度。始弗若多罗诵出十诵梵本,罗什译为晋文未竟多罗化焉。后昙摩流支又诵出所馀,什译都竟。昙无德部 佛陀耶舍
所翻,即四分律也。摩诃僧祇部及弥沙塞部,并法显得梵本。佛驮跋陀罗译出《僧祇律》佛驮什译出,弥沙塞部,
既醉于诵言。竞嗤为魔语。是用韬光庑下。(弃玉也。)敛迹壶中。(长房壶也。)罢思东海东。终遁北山北。 (佛陀耶舍。
谢秦使曰。脱如见礼罗什。则贫道当远遁于北山之北。)岂大易之无闷。(遁世无闷。)中庸之不悔者耶。(不见 (第 188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