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總集類
宜重辑部曲转战皖北张忠毅公运兰及唐总戎义
训辈之师转战皖南而吾弟国荃遂以湘士克复安庆金陵两
省蒋公暨 杨公昌浚
亦用湘人平浙江伐福建张忠毅公亦战
没于闽东南数省莫不有湘军之旌旗中外皆叹异焉其西北
诸道则提督刘君松 (第 32a 页)
    本日奉旨:『张之洞两电均悉。筹济台、越军事,具见公忠,深堪嘉尚;即著分别妥速办理。在台法兵多病,煤粮、军火亦缺,刘铭传正可相机进兵,克复基隆;民勇可用,宜加意联络调度。并著 杨昌浚
设法通信,力筹接济,随时电奏。张之洞奏:「振全局在争越南,争越南在此数月」等语,甚合机宜。即著电咨云 (第 30 页)
   (本日奉旨,李鸿章电称,援闽兵轮北洋祗有二船、南洋亦实祗三船等语。前据左宗棠奏,已与曾国荃商派南洋五船赴援,何以又称祗有三船?台湾信息不通,情形万紧,犹敢意存漠视,不遵谕旨,可恨已极。曾国荃著交部严加议处,即著妥派兵轮,与李鸿章派出之船,在上海会齐,驶往福建,交 杨昌浚
调遣,速解台湾之危。该大臣等傥再迁延观望,致误戎机,自问当得何罪?左宗棠在江宁发摺,尚未奏报起程,著 …… (第 439 页)
   寄泉州密送刘爵帅(十一月二十一日午刻)

  总署二十来电,本日奉旨,法添舰装多兵赴基隆,狡谋叵测,著左宗棠、 杨昌浚
饬恪靖各营及程文炳军,剋日渡台。吴鸿源计已抵台,饬速会同土勇进剿。南洋五船,曾国荃饬即赴闽作声援,以 …… (第 467 页)
  总署初六来电,本日奉旨,李鸿章转奉刘铭传上月十九、二十一、二日电报,已悉。台北急需援师,左宗棠前派恪靖军千人赴台,两营继发,著催令速渡,并再拨劲旅千人。台南现无法船,新竹等处皆可登岸,剋日前往,归刘铭传、孙开华节制。援台各事,左宗棠、 杨昌浚
力筹,随时电奏,并电知刘铭传,以安其心。前据 (第 473 页)
杨昌浚
电称,鹿港、泉州设道济公栈,通台湾文报,著督饬妥办,勿任阻滞。刘铭传称,方恭军广勇不得力,请调旧部吴 …… (第 473 页)
  总署正月初五来电,本日奉旨,南洋五船被法船在浙洋围困,必须基隆告捷,法船回救,我船方可乘隙前驶。刻下台北兵力较厚,孤拔又带船他往,正可乘势进剿。刘铭传何以一味株守,毫无布置。著懔遵叠次严谕,剋日进兵,土勇既属可用,当饬与官军会同进剿,以资得力,务期战胜攻取,用副委任。傥再迁延贻误,惟有执法严惩,决不宽贷。杨岳斌、程文炳两军催速渡台,不准逗留。左宗棠、 杨昌浚
将援台各事,实力筹办,并接济饷械毋缺。前拨援台诸军究竟已渡若干?日久未据奏报。当此事机紧迫,仍存湘、 …… (第 481 页)
  详约十条,大致就绪,月抄可画押。法约十五日退基隆,一个月退澎湖。台北生擒及投降法弁兵若干?事竣交还,与掳去乾军互换。




   两国交还掳掠员弁片(四月二十七日)

  再,臣鸿章前准左宗棠、 杨昌浚
电称:本年二月二十六日,法国兵船在台湾琅軿洋面截夺平安轮船,将所载杨岳斌乾勇七百馀人带往澎湖,闻已分 …… (第 510 页)
  臣查两国和局既定,在交战时掳获弁兵及因战事查帑之人,一体释放,皆系万国公法所应行。臣因于详约画押之先,备具照会,属将前次拿获平安轮船之官兵全数释回,其携往西贡者即交便船载回澎湖。由闽浙督臣派员往澎湖领取。该使照覆允办,并请将中国军营拿获法国弁兵一律释回。其意即指春间桂军生擒者。又称所有无论何国、何色

之人,与前有涉者,乞恩宽免追究。其意即指上海张志瀛等案也。相应请旨饬下左宗棠、 杨昌浚
等,即派妥干大员赴澎湖会商法国兵官索还前次截掳之弁勇。其由西贡载回弁勇船费若干,如该兵官求补,可由闽 …… (第 511 页)
万零八百两,云贵督臣王文韶、云南抚臣谭钧培倡捐并劝集银二万零一百两,贵州抚臣潘霨捐银二千两,陕甘督臣 杨昌浚
倡捐并劝集银二万一千两,陕西抚臣鹿传霖筹捐银一万一千两,山东河督臣许振袆、江苏抚臣刚毅各筹捐银三万两 (第 660 页)
   (本日奉旨,刘铭传八月十五日奏报接仗情形,已悉。所请治罪之处,著加恩宽免。前已叠谕南、北洋拨船援应,该抚当督军固守,并设法驱逐法人,无任久佔基隆。援军一时难到,总须就地取材。闻住居大稻城之知府陈霞林,豪侠可用。举人连日春、潘成清、陈树蓝,均有乡望。富绅林维源,现在避匿,闻厦门举人陈宗超为该绅所信,可令赴台寻觅。著刘铭传婉词劝勉,借饷办团,以大义感动,勿得勒派。据李鸿章电称,已拨银十万两,并属 杨昌浚
潜运银十二万赴台,如已运到,军心可振。盛昱等奏,南澳、厦门可绕老后山苏澳等处登岸,运送军火等语。李鸿 (第 436 页)
章、曾国荃务当迅速筹办,并与张之洞、 杨昌浚
电商。凡有可以援台之处,竭力筹画,切勿畏难坐视,钦此。即转电闽抚刘。) …… (第 436 页)
气谊素孚,兵力较厚,必可纵横合击,扫荡敌氛,以仰副圣主保固畿疆根本至意。至程文炳一军,应遵旨留闽,由 杨昌浚
调遣,相机援剿台湾,实属两有裨助。所有新募盛军到津,暂行遴员代统缘由,谨缮摺由驿具陈,伏乞皇太后、皇 …… (第 443 页)
  此电望译寄省帅,闽督杨电奏云,台事可忧,半在法寇,半在将帅不和。刘璈数月

来布置并不错,众论佥同,而刘帅恶之。强敌在前,若竟易生手,恐台南亦将不保。此事望朝廷主持等语。闻左相亦有奏参。楚党忌怨颇深,省初至台,即奏劾刘璈,彼衔恨。因基隆之退,到处谣诼,望曲意念容笼络,免至同室操戈,误大事。




   寄闽督杨石帅(十一月二十六日酉刻)

  本日总署来电,奉旨据 杨昌浚
电称,台事可虑,半在法寇,半在堂属不和。刘璈布置不错,刘铭传恶之。若易生手,恐台南不保等语。全台均形 (第 470 页)
吃紧,而台北尤急。前据刘铭传电,台道六月报库存八十万,仅借台北七万,显系膜视台北防军。著 杨昌浚
确查具奏,不得稍涉袒护。总之,现在情形不独台南、北宜联一气,即 (第 470 页)
杨昌浚
等亦必须与刘铭传通力合筹,师克在和,万不准各存意见。该督帮办军务,调和将帅,措置一切,责任綦重。傥因 …… (第 470 页)
   本日奉旨,据刘铭传电陈,法船聚泊基、沪,日内添兵将到,急盼援兵等语。台防关系大局,当饬杨岳斌、程文炳带营驰援,尚恐缓不济急。恪靖三营、方恭五营,赴台较近,著左宗棠、张之洞加紧饬催,觅船潜渡。吴鸿源募勇, 杨昌浚
催令速到。李鸿章所挑壮勇,并著剋日遄行。安平、旗后、卑南等处均可登岸。著探明酌办。南洋五船,曾国荃务 (第 470 页)
   (本日奉旨,刘铭传电奏,军火、器械搜发一空,毛瑟鎗子、饷项二事最急。若无接济,兵必溃散等语。台防饷械万分紧要,左宗棠督办全闽军事,援救为目前至急之务。 杨昌浚
职任兼圻,尤属责无旁贷。著即迅拨大批饷项,设法汇解,并将毛瑟鎗子赶紧运济。李鸿章、曾国荃饬邵友濂、龚 (第 491 页)
台事,闽事一任督臣。五年后,筹进止』。复引疾乞归。诏不可。疏再三入,诏卒强之。
  十二年二月,总督 杨公昌浚
躬渡台视疾。两帅甚欢。公深虑台防之无款也,杨公许还闽图之。公见其忠坦,四月目渐瘳,乃赴闽中筹建省。建 …… (第 27 页)
  朝廷虑其难协也,特诏开华佐台军。公益剖肝胆相左右,每奏辄偕。故虽左文襄视

师闽海, 杨公昌浚
且以湘帅督闽疆,刘璈怙湘军威抗节度,促法军禁海绝其生,险绝孤危,自分必死,公独从容谈笑,鸷不一言。湘 …… (第 37 页)
罢之,而因斥绝守谟示不用以彰其罪,璈则遣戍以毕之。故公辞台抚,一年几不复与军事。
  十二年春,闽督 杨公昌浚
度公愤,亲渡台北慰结之。既佽台饷四十四万,凡五年,复借洋款四十万,偿购。公乃慨焉复起,为建设之谋。 (第 42 页)
嗟乎!贪戾佥壬无责已,大臣意气忍不忍之微,其效乃积于军国。可畏哉!可畏哉!君子是以叹门户之足亡天下,而 杨公昌浚
之为不可及也。
  自璈参劾,公以陈鸣志摄之,乃得稍行其志。以此见任吏之权,操之政府官方,兵政将必至 (第 42 页)
    公初以提臣督办陕军,迭辞归里,固以关中无事,亦未尝不有鉴于斯。此次渡台,廷臣犹以武臣不肯骤加巡抚,上下牵掣,险与台亡。犹幸于法船禁海、饷援俱绝之中,得授巡抚,然后官民上下,生死相依,卒能坚守待援,强敌无能逞志。故详著其事,为后之任将者法焉。陈澹然记。

  再正具摺间,准督臣 杨昌浚
密派委员刘烈藩由民船潜渡来台,抄奉九月间三次电谕。仰荷圣慈逾格,既免微臣退守之罪,复示援兵进剿之机。 …… (第 106 页)
缺,俾得专办台防,庶几勉效寸长,或可无致陨越。台事幸甚!微臣幸甚!
   军机大臣奉旨:本日已有旨令 杨昌浚
兼署福建巡抚矣。刘铭传督 师无功,正当力图自赎,著将台湾善后事宜,认真整顿,以观后效。所请开缺之处, …… (第 107 页)
  窃臣久患头疾,举发不时。治兵二十年,迭乞假归在案。近六、七年更罹目眚,复经迭陈。到台年馀,感蒙风热,蛮烟瘴雨,晨夕内攻,元气既伤,目疾因之日剧。曾于本年六月初五日奏请开缺。八月初七日恭奉上谕:『本日已有旨令 杨昌浚
兼署福建巡抚矣。刘铭传督师无功,正当力图自赎,著将台湾善后事宜认真整顿,以观后效。所请开缺之处,不准 …… (第 108 页)
  臣本拟正月初九日内渡赴省,遵旨与督臣 杨昌浚
会商一切,不料交春以来,目疾又发。左目障翳未销,右目又生红肿,畏见风日,更剧于前。阅视公牍,模糊莫辨 (第 112 页)
  台湾所出财赋,较之贵州、新疆则有馀,惟沿海八县之地,番居其六,民居其四,重洋远隔,倚傍一空,猝有难端,全恃闽疆为根本,声气联络,痛痒相关,以助孤危之境。上年法人之乱,督臣 杨昌浚
未到之时、何璟罢官之际,前藩司沈保靖尚能力筹接济,以救艰危,诚以本省受兵,义难辞却。即沿海州县,文报 …… (第 155 页)
  但台湾重地,经醇亲王等统筹全局,冀保海疆,自应派大员驻扎。似可仿照江宁、江苏规制,添设藩司一员,巡抚以台湾为行台,一切规模无须更动。全台兵政吏治,由巡抚主持,内地由总督兼管。如此分而不分,不合而合,一俟全番归化,再行改省,以重岩疆。既可宽此数年,从容筹办,目下又可节省钜款,腾出资财抚番、设防,先其所急。此臣审度事势,拟从缓设巡抚之大略也。如蒙采择,应请饬令王大臣等公同议奏,

以期万全。
  至台湾防务要需,业经片请筹拨借存洋款。核计设防饷项,惟仗闽省协筹,应请旨饬令将军古尼音布、督臣 杨昌浚
自十二年正月起,月由厦门海关协济饷银三万两,每年协济银三十六万,俟三、五年后台事有成,或减或停,再行 (第 157 页)
核议。是否有当,伏候圣裁。
   奉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上谕:据刘铭传奏筹度台湾情形暂难改省,又据 杨昌浚
奏筹议台湾改设事宜请添设藩司各一摺,台湾为南洋门户,业经钦奉懿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所称 (第 157 页)
从缓改设,著毋庸议。 杨昌浚
所奏,添设台北道不如添设藩司,为因地制宜起见,自可准行。惟此次该督所奏尚系大概情形,所有一切应办事宜 (第 157 页)
,均未筹商定妥。台湾虽设行省,必须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之制,庶可内外相维。著 杨昌浚
、刘铭传详细会商,奏明办理。钦此。 (第 157 页)
   (按此,足见当时情状之危。非公安能保此绝地?厥后十一月奏陈台绅捐资募勇,自言当时竭蹶万分,已无生望;始知公铁路疏「兵饷出自朝廷、督抚不能牵制」,所见为独远也!陈澹然识。)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已悉。现谕令南北洋大臣调拨兵轮,剋日前往援剿,并令 杨昌浚
将兵饷军火妥筹接济。该抚务当激励将士,联络绅民,妥筹战守,迅复基隆,毋 …… (第 180 页)
  十月以前,将士病危,敌势猖獗,饷尽援绝,土寇纷乘,臣竭蹶万分,已无生望;幸荷天恩,屡饬各疆臣多方援济。十月初,直隶督臣李鸿章、闽浙督臣 杨昌浚
、各派厦绅叶文澜兑银通信。复经两江督臣曾国荃令道员龚照瑗雇轮载送淮勇五百人,并由民船 …… (第 182 页)
  惟本月初二日安南降人并法船舌人密报:法在安南运兵且至,坚嘱严防。敌踞基隆陆兵多病,三次共增一千五百人,分守七营,傍山傍海。倘能趁敌兵未到,内地运增劲旅三千人防守,方能有济;否则,法兵齐到,支柱实难。昨已电商张之洞,请将臣旧部吴宏洛五营抽调渡台。张之洞接济饷项军装,不遗馀力,或可允副所求。要非大队兵船,护运殊难;即达,法人以兵舰纵横海外,以我之兵轮与之海上争锋,固非可恃,乘间护运,势尚可为。已电请 杨昌浚
速趁敌兵未到之先,台南巡船尚少,迅调劲旅渡台,免成后著。臣当督各军相机防剿,以待援师。
  惟基隆山 …… (第 183 页)
万两。据刘璈禀请截留津广协银数万,支发台南北军饷,不过勉支明年二月,深虑竭蹶,必赖早筹。应请饬下督臣 杨昌浚
赶筹大批饷银,或解或兑,均交沈应奎收储,统筹支发,以免哗噪之忧。伏求圣鉴。
  再正缮摺间,据报沪尾 …… (第 184 页)
机进取。此臣因海岛孤悬,兵单器乏,接济为难,期保危局,不敢孟浪进攻基隆之所由来也。
  左宗棠与督臣 杨昌浚
先后到闽。督臣于济饷一事,竭力筹维,猥因海道不通,援兵难渡。左宗棠据刘璈之禀,奏攻基隆,实未知台北兵 (第 188 页)
单之苦。据法船译人欧姓二十日密报:法兵四千来台,为安南截留;十五日,孤拔亲赴安南调兵;十九日,有英商二船为之运粮,基隆似有大兵速至;现在基、沪水陆四千馀人,兵轮十六只,小轮七只等情。臣前接该译人密报法人添兵,即叠次电请督臣速派劲旅三千,乘台南现无法船,尚可登岸,至今未接回信。今叠蒙恩诏,饬两江、两广督臣拨臣旧部渡台。值此军情万紧,惟有仰恳天恩,迅饬两江督臣曾国荃,将江阴未来一营并厦门淮勇二百,速即运台,自台南登岸。并请饬两广督臣张之洞,迅调吴宏洛所部五营来台。倘吴宏洛未能速来,即请饬令左宗棠、 杨昌浚
迅拨楚军三千,归孙开华节制,以救孤危。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已悉。法人久踞基隆,亟应迅图进取。若云 …… (第 188 页)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均悉。现在法已议和停战,著刘铭传等督饬各军稳扎严守,以备不虞,所需饷项,即与左宗棠、 杨昌浚
筹商济用。副将龙惠南、叶友胜均著革职,留营效力。阵亡之提督叶善明等,均著照所请分别从优议恤。该部知道 (第 197 页)
  窃臣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九日奉上谕:『前有旨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一切改设事宜,令该督抚详筹议奏。台南北地舆袤延甚远,以形势而论,台北各海口尤为紧要。原议台湾道一员远驻南台,深虑难以兼顾,且巡抚常川驻扎,一切钱谷、刑名事宜,必须分员管理,各专责成;否则于台湾道之外添设台北道一员。著 杨昌浚
、刘铭传悉心会商,妥议具奏。澎湖为由闽赴台要隘,扼扎劲旅,认真操练,方足以资缓急。该处地方,若由台湾 (第 243 页)
巡抚管辖控制,自更得宜。并著详细议奏。其馀未尽事宜,该督抚如有所见,务当明晰敷陈,以备采择。钦此』。遵旨寄信前来等因到臣。除台北道如何添设,另行筹议会奏外,当即咨商臣 杨昌浚,
澎湖防务如何筹办,将才难得,能否由闽省布置。旋准 (第 243 页)
杨昌浚
咨覆:澎湖防务,仍归台湾筹办等因。
  臣查澎湖一岛,特立孤悬,不独左右闽、台,亦南北洋紧要关键,诚 …… (第 243 页)
馀万,现经臣逐处清釐,约增银洋十馀万。防军三十五营,月饷并轮船制造各费,每年需银百五十馀万。此次督臣 杨昌浚
到台,议由闽省每年协银二十四万,仍由闽关协济银二十万,合计不足百五十万,勉支全台兵饷杂款,安能撙节盈 …… (第 246 页)
观此更将睥睨,一旦外人袭踞,台何以存?台若不存,万里海疆,岂能安枕?臣深忧大局,正自无可如何,适督臣 杨昌浚
察勘澎湖形势到台,臣往会商三日,督臣老于军务,洞悉戎机,深以澎防为急。明知闽饷奇绌,然一片公忠恳挚, …… (第 246 页)
  臣查澎湖本设副将一员,从前防务归厅协会办,海疆有事,既请命于镇、道,复受制于通判,牵掣既多,安能有济?若归统兵将领办理,副将既成虚设,主客恐难相安。现当海上多事之秋,今昔情形迥异,澎处闽台枢纽,似非特设重镇,不足以保危疆。督臣 杨昌浚
久历戎行,与臣不谋而合。据云拟将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各就现时兵弁,略为变通,不增额兵,尚不至多所劳 (第 247 页)
费。将来海上有事,声援隔绝之际,稍可自持。防务虽归臣筹办,仍归督臣管辖,所需粮饷军火,有事必须闽、台共济,不分畛域,方足以保孤危。如蒙采纳,请饬下 杨昌浚
妥议具陈。
   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刘铭传奏澎湖为闽、台门户,非特设重镇,不足以资守御。 (第 247 页)
杨昌浚
与该抚意见相同,拟将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仍归总督管辖等语,即著 (第 247 页)
杨昌浚
、刘铭传会同筹议具奏。闽、台防务,关系紧要,该督等商办一切,务当和衷共济,不分畛域,力顾大局。上年谕 …… (第 247 页)
   覆陈台湾出入款项恳饬速筹的款以便分省设防摺(十二年十月二十日)

  窃臣准户部咨:本部议覆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臣 杨昌浚
奏台事需款甚急筹拨维艰一摺,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一日具奏,奉旨:『依议,钦此』,钞录原奏飞咨前来。
   …… (第 248 页)
  再臣筹办澎防并购价值,急需银八十万两,与督臣先后奏请饬部筹拨,现准部议,于闽省创办糖厂、开采铅课税拨解,以济要需等因。臣查闽省并无创办糖厂之事,铅集股未成,亦未兴办。部臣以故大学士左宗棠之空言,指为实用,自系帑项支绌,暂假挪延。惟澎防奉旨饬办,叠经奏明;购筑台,非敢专擅。前借海军洋款二十万,抵拨穆图善兵饷,不能不作速筹还。明年正月,又须给价银二十万两,馀俟位到齐,均须给付。购原为办防。澎湖办防,急需款二十万金,万难迟缓。若再请部筹拨,势必延宕无期。屡与督臣 杨昌浚
返覆函商,拟由闽、台各借洋款四十万,约以周年六釐起息,三年后闽归闽还,台归台还,以济紧急。如蒙恩准, (第 251 页)
请旨饬令督臣 杨昌浚
速行筹借银四十万两,以二十万拨还海军,以二十万给付明春价。臣与台北中外商人议定,允借银四十万,何时 (第 251 页)
  窃臣于正月二十四日因目疾奏请续假两月,奉准给假在案。遵即加意调摄。入夏以后,红肿渐销,障翳稍退。四月二十二日,遂赴福州省城。会同督臣 杨昌浚
筹商分省诸务。督臣力筹大局,深念唇齿相依,虽分犹合,亟应仰遵圣训,务令内外相维,不分畛域,闽省有指臂 …… (第 277 页)
。所虑海上风涛,茫无定局,公文往返动辄需时,军饷一亏,万夫哗溃。惟有仰恳敕下署福州将军古尼音布、督臣 杨昌浚,
自本年起,将议定岁协银四十四万两按季先期拨给,由臣派船领运,俾免稽延,庶几分省设防,得以渐筹部署。 (第 278 页)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刘铭传奏,台湾经费现与督臣议由福建釐金项下每年协济二十四万两,闽海关照旧协银二十万两,请饬先期拨给等语,台湾需饷孔急,自应豫为筹拨,著古尼音布、 杨昌浚
自本年起将议定每年协济台湾饷银四十四万,两季按先期拨给,以应要需,馀俟 (第 278 页)
杨昌浚
会奏到时,再降谕旨。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 (第 278 页)
  窃照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日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等遵筹海防善后事宜摺内,奏称台湾要区,宜有大员驻扎等语,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著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议奏明办理。钦此』。又于十一年十月十九日奉上谕:『台南北地舆袤延甚远,以形势而论,台北各海口尤为紧要。原设台湾道一员,远驻台南,深虑难以兼顾,且巡抚常川驻扎,一切钱谷刑名事宜,必须分员管理,各专责成,应否于台湾道之外添设台北道一员,著 杨昌浚
、刘铭传悉心会商,妥议具奏等因钦此』。钦遵经臣等各将筹度情形,先后复奏。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奉上谕: (第 279 页)
『杨昌浚
所奏添设台北道不如添藩司,系为因地制宜起见,自可准行。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如甘肃、新疆 …… (第 279 页)
细会商奏明办理』。复于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刘铭传奏澎湖为闽台门户,非特设重镇,不足以资守御。 杨昌浚
与该抚意见相同,拟将澎湖副将与海坛镇对调,仍归总督等管辖等语。即著 (第 279 页)
杨昌浚
、刘铭传会同筹议具奏。闽台防务关系紧要,该督等商办一切,务当和衷共济,不分畛域,力顾大局。上年谕令该 …… (第 279 页)
至意。臣等忝膺重寄,目击时艰,何敢不竭力筹维,和衷商榷,以期事归尽善,仰慰宸?除往返函牍不计外,臣 昌浚
于二月间渡台,臣铭传四月间复渡闽,详细面商。查台湾为南洋门户,七省藩篱,奉旨改设巡抚,外资控制,内杜 …… (第 280 页)
  再澎湖一岛,为闽台咽喉,实属海防最要之地。四面莅海,形势散漫,无险可守。光绪十一年法船退后,臣同前督臣 杨昌浚
会筹防务,相度其间, (第 293 页)
昌浚
即有建城之议。澎地绅民,亦屡禀请建城垣。臣令澎湖镇总兵吴宏洛详细察勘,定于妈宫地方凭海筑城,联络台 (第 293 页)
  惟新赋甫经开徵,目前分治在即,应将添设各厅县分造城垣,并须筹建省城,工程经始,需用浩繁,库局一空,措施无力。本年东罗西掘,接济尤难。前经督臣 杨昌浚
与臣议定,奏准每年闽省协银二十四万两,并由闽海关照旧每年协银二十万两,计已照数协助三年,原议以五年为 (第 315 页)
期, 杨昌浚
去闽有日,相应请旨饬下新任福州将军臣希元、督臣卞宝第查照前案,仍旧协解五年,以符原议而资接济,理合附 (第 315 页)
  再臣钦奉十年八月电旨:『台北各军,粮饷军火,款项短少,先向绅商暂借,解到即还,成功后奏请优奖,均即遍行晓谕等因,钦此』。当即恭录,札饬台澎道刘璈妥速筹办。十一月初旬,据刘璈申复,已议全台捐银二百万两,俟开口之日,即行止捐。经左宗棠、 杨昌浚
暨臣先后批令减办一百万,以期实效。讵刘璈徒事空言,抗不遵办,亦无一字禀陈。本年正月,臣派前贵州藩司沈 …… (第 332 页)
  臣查台湾自上年六月至本年三月,皆系用兵之际,营勇增减不时,饷需亦无定数。从前每年入款,仅关税、盐务、釐金,不满百万,刘璈随时支销。如盐务每年连成本得洋五十万零四千馀圆,开支至二十四万馀圆之巨,除津贴盐本外,所剩归公,仅十万馀圆。釐金久经商包,复开支银九万馀两。各局名目繁多,员薪漫无限制,竟有佐杂每月领薪水银百馀两者,其馀兼差乾俸,种种浮糜,不可枚举。臣于陈鸣志接署后,即饬次第裁减,撤勇并局。所有全台盐务,台北以沈应奎兼办,台南归陈鸣志兼办,不另设局,均令力革弊端;但积习已深,非一时所能骤挽。

  全台上年新招防勇,自本年三月起,业经次第撤裁,惟曹志忠所部四营带赴福宁镇任所驻防,由督臣 杨昌浚
斟酌裁留。臣奏陈善后摺已声明全台除练兵二营外,拟留三十五营。台南派记名提督杨金龙统带楚军四营,并安平 …… (第 339 页)
催,仅令官绅等晓谕劝缴。计粮台现存银只三十万,仅支本年冬三月之饷。应恳天恩,饬令署将军古尼音布、督臣 杨昌浚
自十二年正月起,按月协济台湾海防经费银三万两,以济急需。
  臣因目疾难支,已于九月二十五日奏恳假归 (第 340 页)
   请留已革都司管轮片

  再已革澎湖协右营都司郑渔,上年澎湖失守案内,奉旨革职,发往军台效力。当起解之时,适值督臣 杨昌浚
到澎大阅,随带横海兵轮,触礁沉没,人力难施。督臣当查郑渔素带兵船,熟悉洋面,派令起捞横海机器。两月以 (第 396 页)
破,未可久安。当时沪尾商轮二只,尚自往来,乃不由沪尾乘轮,特绕台南,招摇播弄。复至福州省城,左宗棠、 杨昌浚
正盼台音,听该道一面之词,不能无惑于基隆之退。 (第 422 页)
杨昌浚
先后派员渡台细访,当能尽得其详。
  查朱守谟临危乞假,规避敌锋,又复造言生事,摇惑军民,尤属故违军 …… (第 422 页)
  尤可骇者,十月底该道详报派捐,全台二百万,并未分饬举行,即报捐款已收,军火亦经购运,全台军饷足恃,详请左宗棠、 杨昌浚
与臣奏咨。断朝廷拯救之心,绝各省 (第 425 页)
济援之路,奸谋险恶,反覆欺朦,不致臣于死地不止。诳朝廷以陷督师,其大罪三也。
  尤有陈者,据江苏候补道陈鸣志面称:上年腊月底,奉督臣 杨昌浚
委赴台湾府查存库款,据呈清摺,道府两库,结自上年六月起,至十一月止,旧存新收,共银一百零九万两,尚有 …… (第 426 页)
  窃臣等于本月初六日派记名提督吴宏洛乘万年青轮船往察澎湖,十四日还至淡水,据称李士卑斯于初九日接到撤兵国书,十二日开船出口,并知会吴宏洛由香港法船转电总署奏闻,想邀圣鉴。
  查澎湖本年二月十二日法船到境,十五日失守,情形已经督办福建军务大学士臣左宗棠、闽浙督臣 杨昌浚
会奏在案。其时臣岳斌在台南,派探回称:二月十二日,有法船六只泊在珠水、乌坎、开边海面。十三日,六只内 …… (第 432 页)
  惟澎湖一岛,地处孤危,面面受敌,既无得力台位,又无兵轮、水雷。臣铭传上年秋冬,屡接周善初等来禀,请发大、水雷,愧无以应。十月底,台澎道刘璈即无饷项接济澎军,经臣咨请督臣 杨昌浚
拨款接济,并请督臣运送雷,未接咨覆。刘璈申报至香港购买水雷,至东洋购买大,臣批令赶布澎湖,亦无禀 …… (第 433 页)
   光绪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上谕:左宗棠等奏查明澎湖失事员弁请旨分别惩处一摺,览奏均悉。此次澎湖失事,该文武未能竭力固守,致被法兵攻陷,实属咎无可辞。据奏,该处向无城郭,与失守城池者有间,虽系实情,惟所拟分别惩处,尚觉过轻。副将周善初、通判郑膺杰均著革职,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通判梁岳英、都司郑渔、守备冯楚燊均著革职,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同知关镇岳、副将陈得胜、守备梁璟夫均著交部议处。 杨昌浚
、刘铭传均有地方之责,惟刘铭传困守台北,鞭长莫及,自应稍予区别。 (第 434 页)
杨昌浚
著交部严加议处,刘铭传著交部议处。左宗棠、穆图善办理该省军务,未能援应,均著交部察议。杨岳斌于澎湖失 (第 434 页)
  窃臣于光绪十年七月十八日,钦奉上谕:『大学士左宗棠著授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等因,钦此。臣谨于二十六日陛辞请训,即日启行;并将前次奏明带来驻扎直隶通州亲军百名,仍带由直隶通州取道山东德州、济宁州回江阴,仍归原营,交营官记名提督喻先知收伍,照常训练。臣一面驰赴江宁,与两江督臣曾国荃筹商兵事、饷事,相度机宜,扼要驻扎;至福建军务情形,仍当与穆图善、 杨昌浚
等妥筹办理,随时具奏,以慰慈廑。
  所有微臣起程日期,理合恭摺陈明,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 (第 37 页)
  窃臣于七月十八日,钦奉恩命督办福建军务;二十六日,陛辞就道,水陆兼程。八月二十六日,行抵江宁省城,晤两江督臣曾国荃筹商一切,现在江南防务布置,尚属周密;惟福建海防,系臣专责,见在该处情形吃紧,臣当迅速成军,开拔前进。第新募勇营,虑难就范,不如旧部亲军,随同征剿有年,较为足恃。恭读七月十九日上谕:『左宗棠著前往浙江、福建交界地方督兵驻扎,以备策应。除前调北来恪靖七营及拨给 杨昌浚
恪靖四营归左宗棠节制调遣外,其馀江军不得再行请调,以免顾此失彼』等因,钦此。见 (第 38 页)
杨昌浚
已于江南拨调四营赴闽,其馀七营,臣此次谨遵旨调往福建防守。然兵力尚单,难资分布。曾国荃公忠在抱,未能 …… (第 38 页)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年九月初九日,奉上谕:『左宗棠奏「添募勇营并宽筹行营经费请敕部先拨的饷」一摺,览奏已悉。法人注意台湾,左宗棠拟添勇营,自系为军务紧要起见。惟闽省原有兵勇本不为少,近 杨昌浚
及该大臣带往者又有十馀营,兼令杨岳斌带八营继进,程文炳、周盛波两军中亦必有一军赴闽;目前台防紧急,兵 (第 40 页)
械一切苦于无船装运,并不患陆兵之少。该大臣应遵前旨,在闽境驻扎,毋庸身临前敌,自不必亲统多营。所请添募勇营之处,俟到闽后与 杨昌浚
将兵数、饷数统筹全局,通盘计画,究竟闽省能筹饷若干?尚短若干?再行奏明请旨。该大臣月饷银十万两,著户 …… (第 40 页)
  前奉八月二十二日电旨:『法兵见佔基隆,台北府城万紧;著派杨岳斌帮办左宗棠军务,即带湖南见招八营迅赴福建驻扎漳、泉一带,联络该处绅士、土勇设计渡台,暗结台民,速图逐法之策。此旨著分寄左宗棠、穆图善、 杨昌浚
等知悉』等因,钦此。臣窃思台湾为南北海道咽喉,关系甚大;倘有疏失,不但全闽震动,即沿海各省隘口不知何 …… (第 40 页)
  臣见派已革总兵杨在元密赴厦门一带确探情形,设法雇船暗渡营勇援台。一俟南洋兵轮赴闽有期,再行调兵分扎马祖澳、芭蕉山等处,以图首尾牵制,不任其肆意久据。
  至一切应办事宜,臣既有闻见,尤不敢缄默不言;仍当与将军臣穆图善、督臣 杨昌浚
等妥商筹办,以维大局。
  所有详察台湾情形,见筹进兵赴援各缘由,谨缮摺由驿驰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 …… (第 47 页)
   派员援台并会筹一切情形摺(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
    总督
杨昌浚
衔)

  奏为派员援台并会筹一切情形,恭摺具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宗棠曾将抵闽日期及台湾情形驰 …… (第 48 页)
   (军机大臣奉旨:『览奏均悉。杨在元著仍遵前旨,不准留营台湾;转运事宜,即著另派妥员接办。王诗正既经檄派统营渡台,著归刘铭传节制调遣;左宗棠即咨明该抚随时察看,如不得力,即行撤回,毋稍瞻徇。钦此』。)

   各军剋日渡台片(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再,正封摺时,钦奉电旨:『法添舰装多兵赴基隆,狡喝叵测。著左宗棠、 (第 51 页)
杨昌浚
饬恪靖各营及程文炳军剋日渡台』等因。臣等查本月十八日据抚臣刘铭传电称:『连日法添兵、添船,基、沪共泊 …… (第 51 页)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办理各海口渔团片(光绪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会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再,福建滨海各府港纷歧,渔户船只殆不可以数计。该民操罟为生,朝夕随波逐流,于风涛沙线知 …… (第 52 页)
   (军机大臣奉旨:『办理渔团,亦制胜之一策。即著督饬官绅认真经理。钦此』。)



   遵查彭楚汉被参各节据实覆陈摺(光绪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会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 (第 52 页)
  八月二十二日,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年八月初七日,奉上谕:『有人奏:水师提督彭楚汉近于营务极为废弛,并有虚报兵额,剋扣军粮情事。任用游击窦壮龄,声名狼藉。厦门守口轮船,彭楚汉率行调往他处,不知何意?距厦八十里之金门地方兵力颇单,请饬该提督据险扼守。厦门军火、粮食俱乏,请令该督转饬兴泉永道酌提釐金,派员迅赴广东购办军火;其漳州府属产米之区,应令该道移咨汀漳龙道开禁,以济军食。总兵吴鸿源办理民团颇资得力,近闻募勇前赴台湾,深恐接办无人,团防废置等语。福建防务见尚吃紧,若统兵大员不能得力,其何以资战守!著左宗棠、 杨昌浚
查明彭楚汉如有前项情弊,即行严加训饬;务令将在防各营认真整顿,不得信任劣员,致滋贻误。金门兵力是否单 …… (第 53 页)
建防务正当吃紧,若如所奏:统兵大员剋扣兵饷、任用劣员贪黩营私各节,亟应严参惩办,以儆效尤。著左宗棠、 杨昌浚
归入前奏,一并确查据实具奏,毋稍偏徇。原摺均著钞给阅看。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钦遵当即密委 …… (第 54 页)
   (军机大臣奉旨:『知道了。钦此』。)



   试办台糖遗利以浚饷源摺(光绪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会闽浙总督 杨昌浚
、已革巡
 抚张兆栋衔)


  奏为试办台糖遗利,以浚饷源;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维赋税有常、度支 …… (第 56 页)
                    (--以上见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六十三)



   会阅海口台严备闽防并待船援台摺(光绪十一年正月初四日会福州将军穆图善
    、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奏为会阅海口台,严备闽防,并待船援台;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台湾近日布置情形及臣宗棠 (第 58 页)
拟亲赴台湾督战无船可渡各节,已于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会摺,由驿驰陈。拜摺后,连接探报:法兵船七艘泊马祖澳,掳引港人讯问:福州各港何处有水雷?有无兵船?声言往截南洋五船后,二十七、八日再来闽港等语;业于二十六日电请总署代奏。臣维狡虏声东击西是其惯计,然亦不可不防。臣宗棠、臣 昌浚
即往长门要隘,会商臣穆图善妥筹一切。将海口水道标识立即撤去,并督饬水雷教习将 …… (第 58 页)
则闽安之南北岸,亦关紧要。原设各台被敌轰毁之后,正在修整;原设各亦尚有数门,可以开放。臣宗棠、臣 昌浚
于十二月二十六、七等日先后出省,由南台、林浦、马江、闽安南北岸加巡视。二十八日,同到长门、金牌,各 …… (第 59 页)
至目前福建军务,断不敢因船、未利,托词延误。
  除分别咨商外,谨会同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 杨昌浚
恭摺陈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奏。
   (军机大臣奉旨:『留中。钦此』。) …… (第 64 页)
   援台各营抵防苦战两日获胜因援断退师扼扎六堵摺(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会
    福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奏为援台恪靖各营甫经抵防,苦战两日获胜;因援断退师,见在扼扎六堵整备进取情形。恭摺仰祈圣 …… (第 65 页)
  奏为中法和议已定,微臣衰病日剧。吁恳天恩,俯准交卸差使,回京复命;并恳恩先行开缺,俾得回籍调理。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钦承恩命督办福建军务,上年十月杪率师行抵福州,与帮办军务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 杨昌浚
筹度进止机宜。维时台湾望援甚切,而法船游弋洋面、封禁海口,我兵无船不能飞渡,欲雇渔船,则有海风覆溺之 …… (第 72 页)
见在中法议和,夷务稍可歇手。福州各海口驻兵设防,尚属周密;台湾虽经停战并未撤兵,即小有震动,穆图善、 杨昌浚
、杨岳斌、刘铭传、孙开华诸臣必能相机商办,不至偾事。臣衰病之躯,加以水土不服;重负未释,恐贻陨越之羞 …… (第 73 页)
督办军务差使,回京复命;并恳恩先行开缺,俾得回籍调理。倘蒙俞允,臣俟奉到谕旨,即将所部各营勇拨归督臣 杨昌浚
节制,听甚斟酌撤留。所有钦差大臣关防,或移交、或由臣委员赍缴,恭候圣裁。
  所有微臣衰病日剧,请交 …… (第 73 页)
    五月初六日)

  再,正拜摺间,接镇海、天津、上海各处电报:逆酋已于四月二十九日在澎湖病死;业经会同督臣 杨昌浚
电奏。惟查平安轮被掳之乾军弁勇,昨奉电旨:『敕李鸿章派员赴澎湖会商法兵官,约定日期妥为收回』等因;见 …… (第 74 页)
    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请交卸差使展假回籍」一摺,本日已有旨准其交卸差使,回籍调理矣。所有钦差大臣关防,即著交 杨昌浚
派委妥员赍京呈缴 (第 75 页)
。至该大臣所统恪靖各营见在应留、应撤著左宗棠、 杨昌浚
体察情形、悉心会商,奏明办理。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 (第 76 页)
  窃臣于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准兵部火票递到军机大臣字寄:光绪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请交卸差使展假回籍」一摺,本日已有旨准其交御差使,回籍调理矣。所有钦差大臣关防,即著交 杨昌浚
派委妥员赍京呈缴。至该大臣所统恪靖各营见在应留、应撤,著左宗棠、 (第 76 页)
杨昌浚
体察情形、悉心会商,奏明办理。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自和议大定、海口弛封以来,臣即札行各营 (第 76 页)
及后路各台局截算饷项,听候裁并;见在援台各营因无船只尚未内渡,各营、各台局截算饷项,尚需时日,亦未申覆前来。除将随营办事文武各员弁及差官大旗薪水、口粮截清散发、酌给川资,一律裁撤外,所有各营、局已会商督臣 杨昌浚,
由其酌量撤留,以节饷糈。两江应解恪靖八营饷项,已咨请将九月以前之饷提前解闽,以便办理遣撤事宜:均分别 (第 76 页)
咨行在案。兹于七月二十六日,将原领咸字八十号钦差大臣关防一颗标封及行营一切文卷、勇册委员赍送 杨昌浚
收存,并留经理支应委员清理饷项;此后收发银钱重件,随时禀请杨 …… (第 76 页)

昌浚
核示。各营、局裁撤事竣,由该台、局经手人员将收支总数详请 (第 77 页)
杨昌浚
核明会衔奏销,不得迟误。臣移交清楚后,择日起程回湘;一俟到籍,再行奏报。此后遇有奏咨事件,即随处借用 …… (第 77 页)
   裁撤沿海渔团片(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会衔)

  再,臣前因海防吃紧,与福州将军臣穆图善、闽浙总督臣 杨昌浚
会商,于福建沿海之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创办渔团;业经附片陈明在案。窃查渔团之设,原为断接济、清 (第 77 页)
内奸起见;虽委员办理已有规模,见在和局既定,敌船早经退尽,善后应办之事,极为繁重;自应移缓就急,以节饷需。臣等与通省司道暨地方官绅再四筹商,就地既无经费可筹、官办又势难持久,已于六月底一律裁撤。谨会同将军臣穆图善、总督臣 杨昌浚
附片陈明,伏祈圣鉴。谨奏。 …… (第 77 页)
   闽省军务肃清所有出力文武员弁恳准择尤保奖摺(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会福
    州将军穆图善、闽浙总督
杨昌浚
衔)

  奏为闽省军务肃清,所有沿海防营台及后路各台、局出力文武员弁,吁恳天恩俯 (第 77 页)
  至泰西新式愈出愈奇,以此角胜取利,每自相夸,诧为市重钓奇之举。实则枪如后膛七响、如后膛螺丝开花,已叹观止;过求精致,必难适用。战阵之士多系粗才,难望其细意研求,用其所习。且彼中新闻纸所称,多是各国炫耀夸词,不尽足据也。近时船如铁甲、如格棱,似可作如是观;未知明者以为何如?
  正作函间,接 杨石泉
、吴桐云来函,知日本有谋取台郡后山之举,朝旨以海防重寄委公。未知见在如何筹画?僻处西陲,见闻寡陋,不 …… (第 93 页)
  至闽局专注意轮船,于制一事尚未暇计。揣其意,或以机器既备,制非难,故且置为缓图。幼丹原疏,所以有「器械未精」之说。见在制造既缓不济急,则假之浙、沪、金陵,当可通融。又广东所用无壳枪(又名线枪)一种,三人管放两枪,可开连环、可用群子,力大而能致远,足胜洋枪。宗棠在闽时,曾经加意制造,延粤人之精此者教练;去后,此事遂废。上年得 杨石泉
中丞书,犹言线枪之利。如幼丹募勇,则此种勇丁枪队,就近取之粤东亦可耳。
  窃维兵事所忌,在事权不一 …… (第 95 页)
  陇饷因洋防受挤,抽解之款大半观望;是将委主客各军于沟壑也。鄙意借洋款,将来必当筹及。此时奏请办理,似未免泄底;当俟日本事定筹之。而陇饷因关外粮运挪垫二百数十万两,万难过去;暂拟别寻生发,以顾目前。欲借洋款,亦宜就沈星使处请其代为增数总借,由沈分拨弟处,由弟处认偿,方免痕迹。未知荩画,亦以为然否?王若农观察处借解之款已二十馀万两,此断不宜失信;已飞咨 石泉
中丞处速拨三十万两,由尊处径汇鄂台,以救斯急。石翁于弟处饷事急,肯留心,断不恝然。如有款汇解,乞即一 …… (第 96 页)
  以练兵论,就水、陆原额拔其精壮聚而练之;是矣。然制兵只有此数,拔其精壮练以备战,而存营无留良焉,何以资分布而利更番也?缘营积习最深,水师尤甚。一在粮

饷太薄;一在书识、号令、看管军装军火分拨塘汛,不能入操之兵太多;一在千、把、外、额至参、游、都、守层层管束,十羊九牧,额数多归私役,气势不能整齐。宗棠前于闽浙总督任内力求整顿,曾经详细陈明,仰蒙俞允;旋即西行,未睹成效,至今耿耿。而 杨石泉
、王补帆两中丞犹谓较之从前颇有起色,亦未知其确否?至西人所传洋枪队式行列整齐、进止有度,较之中土所演 (第 101 页)
赏给主事。均俟服阕后,分部学习行走。廪贡生孝同,著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其二等侯爵应以何人承袭,著 杨昌浚
迅速查明具奏,用示笃念荩臣至意。寻闽浙总督 (第 135 页)
杨昌浚
、甘肃新疆巡抚刘锦棠奏陈宗棠历年勋绩。 (第 135 页)
昌浚
略云:『宗棠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经世之学;伏处田里十馀年,隐然具公辅之望。前两江总督陶澍、 (第 135 页)
  窃微臣于光绪十年八月初三日,谨将遵旨募勇情形,函请署湖南巡抚臣庞际云,由驿代奏。旋于九月初二日,准署抚臣庞际云咨开:八月十五日,接天津电寄总署十四日来电,本日奉旨:杨岳斌拟即遵旨募勇教练,忠勇可嘉。湖南现已募就六营,著即交该前督统率,认真练训,迅往江南,帮办军务,与曾国荃随时会商,妥筹战守。此旨。著卞宝第转咨杨岳斌遵照,钦此。正在缮摺叩谢间,九月初五日复准署湖广总督臣卞宝第咨开:八月二十三日,准两江督臣曾国荃电,奉旨:法兵现佔基隆,台北府城万紧,著派杨岳斌帮办左宗棠军务,即带湖南现在八营,迅赴福建,驻扎漳泉一带,联络该处绅士土勇,设计渡台,暗接台民,速图逐法之策。此旨。著分寄左宗棠、穆图善、 杨昌浚

等知悉。钦此。跪读之下,感悚难名。臣自顾庸愚,莫酬高厚,值此海氛不靖,朝廷之宵旰方殷;时局多艰,犬马 (第 7 页)
之驰驱愈迫。惟有圣谟恪奉,迅往闽疆,会同臣左宗棠、穆善图、 杨昌浚
等,悉心经画,期臻妥协。仰副宸廑。
  除俟续陈酌拟详细布置各情形、一面仍遵前旨募勇外、所有微臣感激 (第 8 页)
  窃臣于光绪十年十月十五日,钦奉上谕,即著该前督将所募十二营迅速带赴福建,妥筹援剿,钦此。遵于二十二日,由长沙拔队起程,业经奏报在案。臣星夜遄行,已于二十八日行抵湖北省城,适署督臣卞宝第巡阅未归,与抚臣彭祖贤筹拨军饷、军械,会商一切事宜。本应俟各营到齐,取道江西,直达福建,惟前奉谕旨,饬由汉搭轮赴沪,带营援闽。臣又未敢径指江西。因查闽海封禁,叠据厦门来人佥称:凡兵勇渡台者,皆改装商服,附搭英轮,仍被法夷盘诘,中道折回。臣如整队乘轮,沪上洋人定通电信法人,自必邀截。一经相遇,止则即形怯懦,进则虑有疏虞,侥倖以行,多损少益。前次大学士臣左宗棠、闽浙总督臣 杨昌浚
及续调之恪靖四营,皆由江西陆路赴闽。此海道难行之明證也。
  臣军新募,皆系山民。用之陆地,则追剿、 …… (第 24 页)
当督队由陆路起行,取道南昌、建昌,至福建光泽县,直达福州省城。与大学士臣左宗棠、将军臣穆图善、总督臣 杨昌浚
晤商后,恪遵前次谕旨,驻扎漳、泉一带,相机援剿,以期仰慰宸廑。
  所有微臣先行驰抵湖北,筹商行饷、 (第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