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伤宿草累欷言之愧无以发先生
之蕴也集凡五十卷分为十四类者先生所手定也嘉
庆十一年岁次丙寅九月金坛后学 段玉裁
拜撰 …… (第 2b 页)
   草稿 跋汪退谷手书户部呈稿
  跋袁氏贞节堂卷
 卷三十三 书一
  与友人论师书 与戴东原书
  与 段若膺
书 与 (第 17a 页)
段若膺
论尚书书
  荅孙渊如书 荅李南涧书
  与一统志馆同事书 与晦之论尔雅书
  与友人书 与友人书 (第 17a 页)
予与先生同以治毛诗举礼部试乃予于诗实未有得
读先生是书益慨然增予荒经之愧也
   诗经韵谱序
金坛 段君若膺
撰次诗经韵谱成予读而善之叙其端
曰自文字肇启即有音声比音成文而诗教兴焉三代
以前无所为声韵之书然诗三 (第 5b 页)
王周公画象凡七通但陈所引多删节于元
文什廑存六七耳洪氏载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盖洛
阳苏望氏模刻本顷金坛 段若膺
谛审之知有尚书大
诰吕刑文侯之命三篇文错杂其閒向来考石经者未
之闻也
   跋石刻铺叙
去春得宋庐陵 (第 5b 页)
无异辞岂少习于江而特为之延誉耶抑更有说以解
仆之惑耶请再质之足下
   与 段若膺

闻足下名久矣顷邵孝廉与桐以足下所撰诗经韵谱
见示寻绎再三其于古人分部及音声转移之理何其
审之细而 …… (第 5a 页)
   与 段若膺
论尚书书
承示考定尚书于古文今文同异之处博学而明辩之
可谓闻所未闻矣唯谓史汉所引尚书皆系今文必非
(第 6b 页)
   李既方补李鼎祚周易集解序
   校本韩诗外传序
   春秋内传古注辑序
   仪礼注疏详校自序
   重校方言序
    段若膺
说文解字读序 (第 9a 页)
    段若膺
说文解字读序(丙午)
文与字古亦谓之名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秋官
大行人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名者王者之所 …… (第 9a 页)
之胸用其私智小慧妄为穿凿可乎吾友金坛 段若膺
明府于周秦两汉之书无所不读于诸家小学之书靡
不博览而别择其是非于是积数十年之精力专说说
文以鼎臣之本 …… (第 10a 页)
后人窜改者漏落者失其次者一
一考而复之悉有左證不同臆说详稽博辩则其文不
得不繁然如楚金之书以繁为病而 若膺
之书则不以
繁为病也何也一虚辞一实證也盖自有说文以来未
有善于此书者匪独为叔重氏之功臣抑亦以得道德 (第 10a 页)
能变其所习尝见何
屺瞻先生之评李义山诗凡句中双声皆一一标举之
并有隔一字两字而遥应者友人中如戴东原震 段懋
堂玉裁
吴槎客骞钱学源塘献之址兄弟钱广伯馥咸
所通晓余虽浸淫涵濡而卒无暇取古人之诗一一辨
其离合也今周君之为 (第 15b 页)
其未备编为十二卷精校重刋略以意类
分次其先后不分体如他文集者意欲求其学者之易
为力也壬子六月弟子金坛 段玉裁
谨序 …… (第 2a 页)
礼即)
(松茂道/礼也)刻版既成不欲多剜损故笺其后如此得此书
者尚依此研朱校改以俟重刊乾隆壬子八月 段玉裁
(第 6b 页)
   周之先世不窋巳上阙代系考
河閒献王传经考(刻石河閒府/献王祠左壁)

汉初六□散而复集文帝时诗始萌芽独有鲁诗景帝
时有齐诗韩诗而毛公为诗故训传三十卷郑康成六
□论云献王号之曰毛诗汉书儒林传赞武帝立五经
博士书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仅胪四经者鲁齐韩
三家之诗巳立文景閒矣赵岐孟子题辞曰文帝欲广
文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博士此事史家阙
略不载又曰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盖言罢于武帝
也宣帝更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谷
梁春秋元帝立京氏易平帝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
文尚书而周官经刘歆末年知周公致太平之迹 (段玉/裁
案) …… (第 2a 页)
屋壁朽折散绝大誓后得博士集而读之
郑康成书论曰民閒得大誓刘郑所记可援以补史家
之略卫宏定古文尚书叙云 (段玉裁
案当作/诏定古文官书)伏生老不
能正言言不可晓使其女传言教错齐人语多与颍川 …… (第 5a 页)
戴东原先生年谱
          弟子金坛 段玉裁

世宗宪皇帝雍正元年癸卯先生生
 先生讳震字东原曾祖景良祖宁仁赠文林郎父弁
 封文林郎世居休宁隆阜 …… (第 1a 页)
 句析而讽诵乎经文叹始为之之不易后来加详者
 之信足以补其未逮(谓言古音者昆山顾氏而/后江先生及玉裁之书)丙申
 荅 段若膺
论韵云癸巳春仆在浙东据广韵分为七
 类可證也
上开四库馆于文襄公以纪文达公裘文达公之言荐
 先生于 …… (第 23b 页)
 生在浙东(金华书院)以古音分为七类至丙申与余
 书则七类又改为九类至临终十数日之前因成此
 书孔户部刻诸微波榭而冠以与 段若膺
论韵六千
 字者是也九卷每类于今音古音无不兼综户部书 …… (第 32b 页)
 者无涉覈之于书用红点者元寒之类用红圈者真
 文之类别之以分质术至屑薛十二韵为二也既详
 于声类表及与 段若膺
论韵书矣小雅所记乃适互
 讹今此书藏余处小雅当时又属程蕺园(晋芳)周林
 汲(永年)邵二云(晋涵)(第 40a 页)
 四表尤显确又举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化溢四表
 横被无穷(洪榜案淮南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高/诱注横读桄车之桄是汉人横桄通用甚)
(明 段玉裁
案李善注魏都赋引东京赋惠风/横被今本东京赋作惠风广被后人妄改也)
论韵书中字义荅秦尚书蕙田(癸未) …… (第 5b 页)
义之实虽人不知何害知或作
志者讹子张问入官篇统絖塞耳统作紸取證于汉书
东方朔传黈纩充耳紸即黈之别字耳 (段玉裁
案李善/注东京赋及荅)
(客难皆引大戴/礼黈纩塞耳)注内云絖庄子作黈亦讹谨录如上一
二致确处私心颇怡 (第 20b 页)
戴东原集卷弟四
 四库馆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戴震撰
   荅 段若膺
论韵
   书广韵目录后一
   书广韵目录后二
   书广韵四江后
   书卢侍讲所藏宋本广韵后 …… (第 1a 页)
   书刘鉴切韵指南后

   转语二十章序
段若膺
论韵(丙申)
陆德明于邶风南字云古人韵缓不烦改字顾氏取其
说江慎修先生见于覃至凡八韵字实有古音改读入 …… (第 1b 页)
则必濡軓车不可行水中矣引起下句之意不知
所属雉鸣求其牡讥求非其牡者耳援前侯以證前軓
而读軓如阜太迂曲 (段玉裁
案轨非车辙之专名毛诗/传本作由辀以下为轨是以车之)
(高下言之高诱注淮南览冥云两轮之閒为轨是以车/之 (第 15b 页)
 仍其旧至水地记则小记中言地理之书仅成一卷
 制数记则言礼乐制度故训记则言小学书皆未成
 梗槩具见斯集 段玉裁
附识
迎日推策记
为仪象考识日躔浑圜而中规之象赤道距规四分圜 (第 7a 页)
巳下九韵各析而二萧宵肴豪及尤侯幽亦为二故列
十三部古音之学以渐加详如是前九年 段君若膺

余曰支佳一部也脂微齐皆灰一部也之咍一部也汉
人犹未尝淆借通用晋宋而后乃少有出入迄乎唐之
功令支注 (第 10a 页)
  湖上看牡丹

  阮中丞五月十二日招同程易畴(瑶田) 段懋堂
(玉裁)
第一楼雅集
  赠阿臬司(礼布二首)
  将抵金陵道中口占
  赠洪太史(亮吉)
  题许秋岩太守( (第 13b 页)
  湖上看牡丹

  阮中丞五月十二日招同程易畴(瑶田)段懋堂 (玉裁)
第一楼雅集
  赠阿臬司(礼布二首)
  将抵金陵道中口占
  赠洪太史(亮吉)
  题许秋岩太守( (第 13b 页)
之字相涉
由此知通贯切本彖字之音今互相误也此乃诗大
雅及孔子之音一线廑存岂可依刘瓛训断之误音
耶又按 段君懋堂
说文注疑及㥟蠡二字当从彖此
灼见十五十四部之不能通合而未知今说文之读
若弛为豕走捝下之音所以馀字尚轇 …… (第 3b 页)
绩咸字无所著矣
  释且
说文训且为荐字属象形 (段若膺
大令日仪礼郑注/公羊何注皆云且字如伯)
(某仲某某是且字某以荐伯仲也古文尚书黎民俎/饥郑易俎为阻盖尚 …… (第 11b 页)
嫴/且也)其寔姑即且同音假借字诗周南我姑酌彼
金罍毛传姑且也(说文夃秦以市买多得为夃诗我/夃酌彼金罍 段若膺
大令曰说文)
(引诗我夃酌彼金罍夃本应作姑此许引诗说假/借古文以夃为姑也如𡚽人姓也洪范以𡚽为好) (第 13a 页)
于取交游如 段茂堂
王怀祖汪容甫诸先生尤莫逆
朱学士曰刘君大贤也岂独学问过人邵学士曰予
游京师交友中渊通静远造次必儒者端 (第 26a 页)
  与学海堂吴学博(兰修)
自陆法言等定四声韵为二百六韵之后唐人作诗
赋并笮为宽沿至今祗一百六韵矣以今韵为今诗
文则可若作古赋诗辞而用今韵不今不古识者哂
之至于唐宋以来独用通用浅人所为巳鲜依据或
且臆以时俗土音动辄乱用直似以元人剧曲之韵
拟唐人为律赋更不如今一百六韵矣岂有不明音
韵篆文训诂能上拟相如子云者哉(即如昌黎进学/解韵臆用无法)
(世罕知/其谬者)然则将奈何因思古韵之分合近惟金坛

氏若膺
六书音均表十七部为善如之脂支咍四韵
唐人皆并为四支合用孰知群经楚辞皆断分三部
绝不相混文选亦分不通用 (第 15a 页)
之业勿自我而坠足慰先人于地下矣嘉定钱辛楣
少詹事金坛 段若膺
大令见之叹曰此汉唐儒者之
学不刊之书也然则非布衣能守先绪启后学不及
此吾是以论而著之
  孙颐谷侍御 (第 15b 页)
  臧拜经别传

拜经姓臧名庸字西成又字拜经本名镛堂武进县
人父继宏业贾康熙间有与阎百诗同时老儒玉林
先生名琳者拜经之高祖也乾隆五十四年馀姚卢
学士(文弨)主常州书院拜经往受经学抱玉林先生
所著经义杂记质于学士学士惊异之于挍经典释
文中多引其说五十八年在苏州从嘉定钱少詹(大)
(昕)青浦王侍郎(昶)金坛 段县令(玉裁)
讲学术钱公王
公荐拜经于湖广总督毕公(沅)授其孙兰庆经嘉庆
元年归丁父艰二年元督浙江学政延拜经至西湖 (第 21a 页)
  臧拜经别传

拜经姓臧名庸字西成又字拜经本名镛堂武进县
人父继宏业贾康熙间有与阎百诗同时老儒玉林
先生名琳者拜经之高祖也乾隆五十四年馀姚卢
学士(文弨)主常州书院拜经往受经学抱玉林先生
所著经义杂记质于学士学士惊异之于挍经典释
文中多引其说五十八年在苏州从嘉定钱少詹(大)
(昕)青浦王侍郎(昶)金坛段县令 (玉裁)
讲学术钱公王
公荐拜经于湖广总督毕公(沅)授其孙兰庆经嘉庆
元年归丁父艰二年元督浙江学政延拜经至西湖 (第 21a 页)
   可毕仁之事有是道乎

  许叔重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 段若膺
大令
  注曰见部曰亲者密至也会意中庸曰仁者人
  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
  言大射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