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雜家類
治顺
清庙将入衮服是依载行载止令色令仪永终就养空
极孝思瞻望如在顾复长违
肃雍舞
周道载兴象日之明万邦咸庆百榖用成于穆 圣祖 祗 …… (第 11b 页)
观成舞
穆穆王国(一作/皇图)奕奕神功毖祀载展明德有融彝樽斯
满簠簋斯丰纷絺旄(一作/旌)羽锵洋磬钟或升或降克和
克同孔惠之礼必肃之容锡以纯嘏祚其允恭神保是
飨万世无穷
明德舞
惟彼岐阳德大流光载造周室泽及遐荒于铄 圣祖 上
帝是皇乃圣乃神知微知彰新庙奕奕丰年穰穰取彼
血膋以往蒸尝黍稷惟馨笾豆大房工祝致告受福无
疆
…… (第 13a 页)
善胜舞(五代史乐志曰周广顺元年改郊庙/朝会舞名乃改汉治安为政和之舞)
(振德为善胜之舞观象为崇/德之舞讲功为象成之舞) 圣祖 累功福钟来裔持羽执干舞文不废
禋顺
礼毕祀先香散几筵罢舞干戚收撤豆笾
肃顺
乐奏四顺 (第 14a 页)
清庙将入衮服是依载行载止令色令仪永终就养空
极孝思瞻望如在顾复长违
肃雍舞
周道载兴象日之明万邦咸庆百榖用成于穆 圣祖 祗 …… (第 11b 页)
观成舞
穆穆王国(一作/皇图)奕奕神功毖祀载展明德有融彝樽斯
满簠簋斯丰纷絺旄(一作/旌)羽锵洋磬钟或升或降克和
克同孔惠之礼必肃之容锡以纯嘏祚其允恭神保是
飨万世无穷
明德舞
惟彼岐阳德大流光载造周室泽及遐荒于铄 圣祖 上
帝是皇乃圣乃神知微知彰新庙奕奕丰年穰穰取彼
血膋以往蒸尝黍稷惟馨笾豆大房工祝致告受福无
疆
…… (第 13a 页)
善胜舞(五代史乐志曰周广顺元年改郊庙/朝会舞名乃改汉治安为政和之舞)
(振德为善胜之舞观象为崇/德之舞讲功为象成之舞) 圣祖 累功福钟来裔持羽执干舞文不废
禋顺
礼毕祀先香散几筵罢舞干戚收撤豆笾
肃顺
乐奏四顺 (第 14a 页)
睨而周章非名都之将建而先发其祥耶时已天眷仁
祖爰及陈后梦歆药食觉闻兰臭 圣祖 降天匪先匪后
想遏乱略躬挥天冑(音/胄)遐望其飙驰尼幸其云覆翱翔
太平宿徵斯簉江东攸归两浙既庭爰承天 …… (第 6b 页)
胥即以为胥囿而不知鸾皇之所翔岂不缪欤且 圣祖
定鼎于兹天下十二初得三四于焉宁齐鲁定汴洛幽
燕妥收晋冀奄廓滦河之所经营辽海之所开拓阺(音/底)
兮若 …… (第 18b 页)
北都赋(桑悦/)
知今子叹曰先生真覆中人耶生长于南得其膏髓莽
游于北未能糠秕即渥彼泊此是知有矑而不知有目
者也知有轮而不知有耳者也且元之季天下㴎(奴大/切)
淜伪汉归墟伪吴西盈明升扩廓之徒亦盗息壤而湮
腾我 圣祖 悉渟泓之既鞠瘁攸方因息搏金陵当是之
时威德□□(音/楚)跋殪猘惩虽漭泱斯都亦百匝巉嵘思
业齐于圜焘燕 …… (第 19b 页)
于金元尚恃据而称雄矧圣化如天仁为池义为
墉人人励行比屋可封故能一视无外四方咸同先生
守乎雄辨意岂不曰 圣祖 气象如神清明在躬靡幽不
烛靡窒不融奚栖吷而弃锋若然文王曷不迁镐而居
丰汉高曷不即居天地之中劳有节而景 (第 36a 页)
祖爰及陈后梦歆药食觉闻兰臭 圣祖 降天匪先匪后
想遏乱略躬挥天冑(音/胄)遐望其飙驰尼幸其云覆翱翔
太平宿徵斯簉江东攸归两浙既庭爰承天 …… (第 6b 页)
胥即以为胥囿而不知鸾皇之所翔岂不缪欤且 圣祖
定鼎于兹天下十二初得三四于焉宁齐鲁定汴洛幽
燕妥收晋冀奄廓滦河之所经营辽海之所开拓阺(音/底)
兮若 …… (第 18b 页)
北都赋(桑悦/)
知今子叹曰先生真覆中人耶生长于南得其膏髓莽
游于北未能糠秕即渥彼泊此是知有矑而不知有目
者也知有轮而不知有耳者也且元之季天下㴎(奴大/切)
淜伪汉归墟伪吴西盈明升扩廓之徒亦盗息壤而湮
腾我 圣祖 悉渟泓之既鞠瘁攸方因息搏金陵当是之
时威德□□(音/楚)跋殪猘惩虽漭泱斯都亦百匝巉嵘思
业齐于圜焘燕 …… (第 19b 页)
于金元尚恃据而称雄矧圣化如天仁为池义为
墉人人励行比屋可封故能一视无外四方咸同先生
守乎雄辨意岂不曰 圣祖 气象如神清明在躬靡幽不
烛靡窒不融奚栖吷而弃锋若然文王曷不迁镐而居
丰汉高曷不即居天地之中劳有节而景 (第 36a 页)
谟兮意冲襟之不
易缵昭穆以无紊兮乃传世之常系或颉颃而高卑兮
仪冯从以位置匪今晨之攸闻兮法周知以为贵曩 圣
祖
之丕训兮定儒臣之请褅(御史达鲁特与权请立禘祭/上命儒臣议议者以始祖)
(所出未/明而寝)矎赵氏之禘祖 (第 28b 页)
易缵昭穆以无紊兮乃传世之常系或颉颃而高卑兮
仪冯从以位置匪今晨之攸闻兮法周知以为贵曩 圣
祖
(所出未/明而寝)矎赵氏之禘祖 (第 28b 页)
耶是故狂夫赏心以开口闷士寓目而舒衷盖其
质介其德充也菊之时义洪矣哉此鼓城石湖兼得著
谱而披金甲战秋风 圣祖 取以志武其致则抹烟带月
窥帘映户醁𨤍可酣柘枝可舞仆即不能擅洛下以称
名园亦可跨甘谷而为玄圃徵酒之筹 (第 18a 页)
质介其德充也菊之时义洪矣哉此鼓城石湖兼得著
谱而披金甲战秋风 圣祖 取以志武其致则抹烟带月
窥帘映户醁𨤍可酣柘枝可舞仆即不能擅洛下以称
名园亦可跨甘谷而为玄圃徵酒之筹 (第 18a 页)
晚年深有慨于斯屡召大
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
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惟陛下远法 圣祖 近法
孝宗尽刬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
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諌
各一员 (第 31b 页)
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
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惟陛下远法 圣祖 近法
孝宗尽刬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
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諌
各一员 (第 31b 页)
孔子祀典或问(张孚敬/)
或问孔子祀典自有唐以来称号定矣子必愿皇上正
之者何也臣答曰为尊孔子也为人道大伦也圣人人
伦之至也孔子以德则师也以位则臣也大伦正而后
孔子之道尊故曰尊孔子也然非愚一人之见也今昔
诸儒之公论也世之人徒知以封王尊孔子而实不知
所以尊也或曰孔子封号 圣祖 诏仍元旧也臣答曰 (第 16b 页)
圣
祖 初未尝为孔子作谥号也仍元旧耳按洪武三年诏
曰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僣差历代忠臣烈
士依当时初封以 (第 16b 页)
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其
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以济后世非有功于
一方一时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旧夫故元祀神渎
礼极矣名之不正甚矣 圣祖 一切革去独存孔子祀典
者实以孔子明先王之道为天下师也曰为天下师 (第 17a 页)
圣
祖 实尊之以师也非以王号也祖训凡传制遣官代祀
历代帝王孔子庙于帝王则直曰帝王于孔子则直曰
孔子故凡祭祀遣 …… (第 17a 页)
元之制也洪武二十年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
仍祀太公建武成王庙 圣祖 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
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太公
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 (第 17b 页)
庙观此则
孔子专庙祀之实 圣祖 尊之以师之故其不王孔子之
意亦自可见矣不然孔子道德虽非太公可拟然以周
天子视之则皆臣子也加以非号太公 (第 17b 页)
或问孔子祀典自有唐以来称号定矣子必愿皇上正
之者何也臣答曰为尊孔子也为人道大伦也圣人人
伦之至也孔子以德则师也以位则臣也大伦正而后
孔子之道尊故曰尊孔子也然非愚一人之见也今昔
诸儒之公论也世之人徒知以封王尊孔子而实不知
所以尊也或曰孔子封号 圣祖 诏仍元旧也臣答曰 (第 16b 页)
圣
祖 初未尝为孔子作谥号也仍元旧耳按洪武三年诏
曰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僣差历代忠臣烈
士依当时初封以 (第 16b 页)
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其
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以济后世非有功于
一方一时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旧夫故元祀神渎
礼极矣名之不正甚矣 圣祖 一切革去独存孔子祀典
者实以孔子明先王之道为天下师也曰为天下师 (第 17a 页)
圣
祖 实尊之以师也非以王号也祖训凡传制遣官代祀
历代帝王孔子庙于帝王则直曰帝王于孔子则直曰
孔子故凡祭祀遣 …… (第 17a 页)
元之制也洪武二十年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
仍祀太公建武成王庙 圣祖 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
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太公
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 (第 17b 页)
庙观此则
孔子专庙祀之实 圣祖 尊之以师之故其不王孔子之
意亦自可见矣不然孔子道德虽非太公可拟然以周
天子视之则皆臣子也加以非号太公 (第 17b 页)
礼于庙夏秋冬则合祀之故又谓之时祫
右总论祭礼
御札
朕闻卿禘祫之义论朕惟禘祭王者所重之祭我 圣
祖
之制何无此举古之王天下者尝有此祭者几君
朕欲闻之朕又闻郊祭曰祀天宗祀于明堂曰祀上
帝夫上帝即天之 (第 11a 页)
右总论祭礼
御札
朕闻卿禘祫之义论朕惟禘祭王者所重之祭我 圣
祖
朕欲闻之朕又闻郊祭曰祀天宗祀于明堂曰祀上
帝夫上帝即天之 (第 11a 页)
三
十二及唐凌烟二十四之图画烜赫宇宙历其世代未
有异议而欲参差之者至今照映青史然皆托褒扬于
位貌而我 圣祖 之享祀则以血食寓褒扬其报尤重故
品题尤精如六王元勋配享庙祀两联上俎其配享六
王以下今尚六人俞通海张德 …… (第 17a 页)
而敢启口也哉伏赖皇上于英之配享庙祀且寝其议
使在天之灵慰 圣祖 当日之心额序之席悦诸臣素聚
之魂而英平生谦让之精爽安食家庙于百世不致忸
怩于非拟之旁则勋知孝而不知学 …… (第 18a 页)
而见之施为则病其窒此
在枢轴之臣必有达其权而通其变者非臣愚所能竟
其说焉至于留都官曹备设军卫林立是否 圣祖 垂统
列圣贻谋初意此在馆阁之臣讨论综覈必有得其详
而言其故者非臣愚所得预其意焉臣愚惟有见于耗
天下之 (第 22b 页)
十二及唐凌烟二十四之图画烜赫宇宙历其世代未
有异议而欲参差之者至今照映青史然皆托褒扬于
位貌而我 圣祖 之享祀则以血食寓褒扬其报尤重故
品题尤精如六王元勋配享庙祀两联上俎其配享六
王以下今尚六人俞通海张德 …… (第 17a 页)
而敢启口也哉伏赖皇上于英之配享庙祀且寝其议
使在天之灵慰 圣祖 当日之心额序之席悦诸臣素聚
之魂而英平生谦让之精爽安食家庙于百世不致忸
怩于非拟之旁则勋知孝而不知学 …… (第 18a 页)
而见之施为则病其窒此
在枢轴之臣必有达其权而通其变者非臣愚所能竟
其说焉至于留都官曹备设军卫林立是否 圣祖 垂统
列圣贻谋初意此在馆阁之臣讨论综覈必有得其详
而言其故者非臣愚所得预其意焉臣愚惟有见于耗
天下之 (第 22b 页)
冠礼可乎况家语文不类于
六经义或缪于圣人殆不可尽信之书也若大明集礼
之冠礼本之周公监于历代而折衷于吾 圣祖 乃无非
可行之成宪也我 (第 19b 页)
圣祖 尝命群臣议毋服古今言人人
殊乃断自宸衷著为定制而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正
以三代之礼不相沿袭时王之制所当 (第 19b 页)
遵守凡所著定
者皆精神心术之运万世不易之定体也若以天子冠
礼之制为有戾于孔子之言则我 圣祖 万几之暇博极 …… (第 19b 页)
之制哉殆必有槩于
中而损之益之以适厥中耳惟我英宗武宗未行冠礼
则亦当时之疑议也与其法当时之疑议孰若法 圣祖
不刋之成宪耶其有谓周公以叔父摄位故冠成王以
成人之礼非后世臣下可同也臣谓此言尤谬大抵成
王君也周公臣 (第 20a 页)
六经义或缪于圣人殆不可尽信之书也若大明集礼
之冠礼本之周公监于历代而折衷于吾 圣祖 乃无非
可行之成宪也我 (第 19b 页)
圣祖 尝命群臣议毋服古今言人人
殊乃断自宸衷著为定制而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正
以三代之礼不相沿袭时王之制所当 (第 19b 页)
遵守凡所著定
者皆精神心术之运万世不易之定体也若以天子冠
礼之制为有戾于孔子之言则我 圣祖 万几之暇博极 …… (第 19b 页)
之制哉殆必有槩于
中而损之益之以适厥中耳惟我英宗武宗未行冠礼
则亦当时之疑议也与其法当时之疑议孰若法 圣祖
不刋之成宪耶其有谓周公以叔父摄位故冠成王以
成人之礼非后世臣下可同也臣谓此言尤谬大抵成
王君也周公臣 (第 20a 页)
传说不同馆阁所修
若元和郡县开宝图经一代之典章可考寰宇记之作
于宋略有未明大统志之述于元泛而失实肆我 圣祖
尝命儒臣虽采录之有馀尚编辑之未既时如有待事
岂偶然恭惟皇帝陛下聪明首物神圣自天膺历数以在
躬收政权而 (第 5b 页)
若元和郡县开宝图经一代之典章可考寰宇记之作
于宋略有未明大统志之述于元泛而失实肆我 圣祖
岂偶然恭惟皇帝陛下聪明首物神圣自天膺历数以在
躬收政权而 (第 5b 页)
当后周显德间黄与淮尚风马牛
不相及也而世宗望荆涂二山已占知濠州有王者气
迄今五百馀年毓秀钟灵而诞生我 圣祖 则初何籍于
黄淮之合与不合耶乃议者动以合襟之说阻挠大计
亦惑甚矣故某以为不若大为分决使黄下于清河之 (第 27a 页)
不相及也而世宗望荆涂二山已占知濠州有王者气
迄今五百馀年毓秀钟灵而诞生我 圣祖 则初何籍于
黄淮之合与不合耶乃议者动以合襟之说阻挠大计
亦惑甚矣故某以为不若大为分决使黄下于清河之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