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归我阳榖𨽻濮阳役均三邦利倍二邑不可则分
   我寿西入濮阳东入济阳鲁之中都北入于我书
   贡阊阖旨下陈留陈留太守 王公盛德
帝俞才美 (第 1b 页)
之彦毕造讨究指归况兹际风云
之会乎伏谒待罪殿下昔梁孝之于邹枚陈思之有仪
粲单咏琐语犹足耀当时骇后世大 王盛德
越梁陈远
甚傥不以长揖拒某或其人也王即延山人入礼之上
客明年山人游蜀蜀士皆礼敬山人有飞霞子韩懋者
(第 15b 页)
元听湖南为宋忠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
书者此帝 王盛德
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
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余欲稍
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惇 (第 15b 页)
。世轻世重。防奸虑祸。异代同归。传曰。舜之
诛也殛鲧。其举也兴禹。书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此乃哲 王盛德。
称之自远。爰逮近古。渐为深防。刑人不在君侧。虽
著礼经。子孙缘于父祖。犹无定式。故张汤伏辜。安世为汉 (第 02b 页)
,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惜之。元听湖南为宋忠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 王盛德
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余欲稍缀拾公遗事,成「传 (第 305 页)
益增怆慕。臣以 先朝侍从。猥随诸臣之后。与闻纂述之役。臣心自切于感旧。而顾其职。则至荣也。然惟 先大 王盛德
洪烈。直与天地同大。日月并耀。而臣识惛材耗。学荒文氄。其所记载。不能揄扬其万一。以副我 殿下授任责成 (第 302H 页)
。凭依无所。穷天彻地。扣心饮血。而幸有山林宿德。抗疏建白。追引 宁陵故事。请定世室之礼。洪惟我 先大 王盛德
配天地。神功侔造化。道学之精微。接群圣之统。事业之巍焕。并三古之隆。奚但七世之观德。可为万代之师范。 …… (第 379H 页)
  
英宗大王,贞圣王后,王大妃殿加上尊号议。
惟我 圣上承 列圣之丕绪。念 宗社之大计。豫建储极。永巩邦基。乃以追远之诚。将举归美之典。咸簉卿士。涣发丝纶。此是吾东方莫大之庆。而 大圣人不匮之孝也。洪惟我 英宗大王。以上圣之资。履亭午之运。受命之元载。适符唐尧之甲辰。而厥享国亦惟五十载。诞决大策。付畀我 圣上。以启万世之基。亦越 贞圣王后暨我 东朝殿下。德著坤载。化洽 母临。以保佑我 圣躬。笃生元孙。克岐克嶷。八域含生。延颈跂踵。胥庆国本之大定。而玆当今年之秋。特举封册之典。追先德之攸暨。喜邦庆之维新。若

曰今日之庆。即 皇祖笃棐之眷也。今年之秋。即 皇祖御极之辰也。曷敢不揄扬德美。仰答休命乎。凡厥廷臣。亦惟曰我 宁考之丰功 盛德。
史不胜书。而惟是巩万世不拔之基。垂百王裕后之燕。于斯为盛。况玆年甲之重回。可占天意之非偶。当是年行是 (第 392H 页)
成物义。阳和今日好生仁。氤氲一气普天下。万象韶明处处均。
春感
万里烟花舒日新。清明气象普天均。吾  王盛德
如天大。民物熙熙亦一春。
幽兴 (第 234L 页)
  

因台臣罢职陈戒 筵奏
肃肃宾 筵。济济诸台。咸集于 筵席之前。停连台 启。此何等大举措。而两司长官事。慌乱恇扰。全不成貌㨾。便同一场戏剧。此不可只谓之做错而已。其为 朝廷之羞。当如何耶。台阁如此。 朝廷事诚切闷然。百官之中。台阁为重。重台阁开言路。实治道之先务。而台阁之举措如此。何以见重于 君上乎。然而台臣虽如此。 君上不可以此而轻台阁矣。 殿下勿以今日两司长官之如此。便谓居台阁者尽然。登 筵则勿轻视之。进言则必嘉纳之。使台阁见重而言路不闭。是臣之所祈望也。
因壬寅死事人 赠谥筵奏
臣有区区所怀。未及仰达。今则壬寅之岁。更无馀日。虽非庙谟。惶恐敢达矣。 先大 王盛德
洪功。今年壬寅。发挥揄扬。殆无馀憾。为今日臣民者。以于乎不忘之思。孰不欢欣蹈忭。而追念前壬寅之事。益 (第 429H 页)
残冰。一身已似还巢鹤。三腊仍成入定僧。衣袖有时沾感泪。盈箱 恩诰紫泥凝。
书事
九阙红云黼座尊。 君 王盛德
体玄元。丝纶痛辟西夷说。日月昭临百岁冤。地毓休祥呈腊雪。天回阴冱作春暄。白头喜遇升平世。起傍寒梅倒瓦 (第 293H 页)
之说曰。不可必而必者。谓之天命。不期同而同者。谓之人心。以人心合天命。则大吉而无不利矣。洪惟我 先大 王盛德
至善。渗漉在人。君子小人之思不忘。如周人之歌咏文王。而千秋之旧节将回。震索之新庆适会。又况我 圣上诞 (第 216H 页)
南有锦水北龙兴。皆作舆梁渡人客。独于汉水难轻议。终古无桥但行舶。白鹤不来青龙遁。水面未见晴虹直。我  王盛德
参玄縡。财成辅相无遗策。坤灵率职草木润。渎鬼效顺波浪伏。弥纶天地天不违。四方风动皆从欲。维十三年秋七 (第 201H 页)
义起之礼。惟盛德者行之。此据古礼。虽不可谓之义起。而非 先大 王盛德。
何以折衷酌宜。若是其得中而无憾也。朝祖之礼。象平时展谒之仪。仿人家出告之礼。而还安外殿。不入攒宫。则 (第 244L 页)
泉。伏愿 殿下念 宗社付畀之重。体 殿宫慈护之意。节抑自爱。用副率土之望。千万泣祝。呜呼。我 大行大 王盛德
深仁。入人者深。天崩之后。近自京阙都鄙。以至深山穷谷。举皆奔走号痛。如不欲生。是固秉彝之同得。而二十 …… (第 152H 页)
 孝思罔极。攀号益新。仍伏念臣。徒抱遗弓之痛。未效蓐蚁之忱。木石冥顽。式至于今。每念我先王慈育陶铸之 盛德
大恩。殆若孤负平昔。深有愧于燕赵尚气者之犹能以一死相报也。呜呼。廞卫将戒。万事转深。穹壤悠廓。皇皇无 …… (第 155H 页)
亦不以为罪。非徒不以为罪。又从以印可。而曲遂之。当时恩造。有光千古。如今欲说心肝摧绝。呜呼。 先王之 盛德。
何处不天地覆焘。而此恩莫大。贱臣之不肖。无往非疮疣决裂。而此事堇全。今于仙游寖邈。万事成陈之后。忘宿 (第 156L 页)
綍日星临。百年公案从今断。一世洪流不复淫。济济衿绅将事地。华山休气接商岑。
又次丈岩郑公(浩)
王盛德
猗欤休。扫尽阴云日下浮。岂但彝伦明一世。应教盛事耀千秋。恩宣宝额兼温綍。礼相青衿杂佩璆。天意丁宁扶正 …… (第 484H 页)
闵相公(镇远)。谨春秋三首。
一治堂前冽彼泉。青衿赤舄共周旋。春秋大义闻衰世。无乃皇天有意然。
尤翁 盛德
似渊泉。斯世陶匀一转旋。百变沧桑文未丧。春秋一部义森然。
风末曾闻系下泉。纯坤还有一阳旋。从知四海腥 …… (第 484L 页)
崇祯。千秋香火从今日。一洞乾坤辟 大明。泉壤政知魂不昧。尤翁感泣遂翁诚。
又[禹致龟]
人有秉彝天。 盛德
终难忘。我闻壬辰事。可得言其详。漆齿自南来。所向无金汤。危如虎口晋。窘似骡背唐。明明我 神宗。恤小视 (第 493H 页)
下以没其世。士林之所以嗟惜而抑塞者。为如何哉。及我 殿下嗣服之初。俯循公议。亟许复逸。此实有光于 先 王盛德。
而足以慰悦士心。然以其幸际明时。而未展所蕴。则向之所嗟惜者。久而愈不能已矣。臣等以为与其徒怀嗟惜。曷 (第 40H 页)
 书九对。先王重耇造而任老成。虽是故家遗裔。人苟不肖则只继其禄。不授以职。所以成治道而保世臣也。亦何尝勿问贤否。只取门阀。如春秋之所讥乎。纣之官人以世。专由于循私济恶。非先 王盛德。
反启其流弊也。
虽收放心。闲之惟艰。孟子求放心之语。盖本于此。然 …… (第 41L 页)
 
义浩对。书自典谟赞扬尧舜之德。能以数字形容。而有非后世能言之士极意描写十数字之可尽。此篇之显承二字。亦可谓善于形容 盛德
矣。当时载笔之人。非但文章之典则。其亦圣人之徒也。
陈氏以君牙为芮伯之后。盖以缵旧服由旧典等语。知君 …… (第 42L 页)
 书九对。皋陶之不与三后。吕氏以为言有宾主。其说得之。非皋陶之任独轻于三后也。若以刑官为

轻。舜之 盛德。
首称钦恤。果何以哉。
吕刑一篇之中。言敬者七。言中者十。敬是钦恤之意。哀敬折狱则好生之德。洽于民心矣 (第 44L 页)
赠经山郑侍郎(元容)出守宁边(己卯)
清朝峻望耸西民。曾是湖山持斧臣。治蜀要须齐鲁视。吾  王盛德
曰生仁。
西门坐镇受降城。外内何须较重轻。且把清川作春酒。华筵称寿䌽衣荣。
节度移营未必然。安陵犄角 (第 46H 页)
十一日)
伏以臣于本月初四日。诣于华馆。祗奉 先大王定世室颁赦教文。双擎九顿。伏以读之。今而后我 先 王盛德
深仁宏谟大义。昭揭如日月。悠久如天地。玉瓒朱弦。维亿万年。不啻若殷之三宗。汉之二帝。而上慰 圣上严庐 …… (第 127H 页)
十矣。列 圣右文。菁莪作人。鸿儒巨匠。磊落相望。而遴选若是其郑重。践历若是其稀阔。 祖宗朝慎惜名器之 盛德。
猗欤度越前古。而亦可见词盟执耳之不可人人拟议也。念臣先祖文忠公臣▣▣初承是命。三上辞劄。慄慄然若不能 …… (第 130H 页)
患乎。伤虎变色。知见之真也。折臂成医。阅历之熟也。臣之断断苦忱。非敢自恤其身。恐负 两圣朝造化生成之 盛德
至意也。至于衰病癃朽。不敢驱策之状。犹属缓声。不敢烦陈。昨者杂人之拦入清禁。肆然击鼓。万万惊骇。莫非 (第 168H 页)
复淫。济济衿绅将事地。华山休气接商岑。
又次丈岩郑公(浩)
王盛德
猗欤休。扫尽阴云日下浮。岂但彝伦明一世。应教盛事耀千秋。 恩宣宝额兼温綍。礼相青衿杂佩璆。天意丁宁扶 (第 22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