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卷十七
(二叶后/二行)近𥜥(本○六/朝/行)度量(量○八/度/行)(端○三叶前/七行)(玺○五叶前/十行)
  多(入○后一/行) (金/和)
(升○五/歌/行)吹律(下有师文之○十/扣弦五字/行)司公(司○/马)
(六叶后/六行)扯割挦剥( (第 8a 页)
 (柳塘集西湖除夕诗又来上国看新元细嚼梅花咽/冷泉按道璨字无文宋南渡饶州诗僧 山家清供)
 (一日过灵鹫访僧蘋洲留午粥甚香询之乃酴醾花/也 又济颠笋疏云拖油盘内煿黄 金和
米铛中煮)
 (白玉者永兴寺志钱唐西溪永兴寺唐正观三年悟/明尊 开山南宋时济颠垒石为安乐桥当水啮处 (第 23a 页)
谊为之切脉若
水曰某祈死二十年之前反祈生二十年之后乎余泫然
而别唯一则未尝一面也若水配姚宜人子三金体 金和
金绳唯一配袁孺人子四天行时行攸行中行庚戌岁金
体介陈天若求铭余未及为后七年天行介李杲堂求铭
余仿叶水 (第 13a 页)
  『芙蕖散乱不禁霜,菱叶荷花空满塘。旧谱怕翻金镂曲,赠衣犹压䌽罗箱。痴心私誓酬妃子,称意行云负楚王。重过海棠花下路,深情还问碧鸡坊』。
  『落絮游丝惹舞衣,回头万恨事全非。琴弹怨调弦声涩,莺唤残春花影稀。千点黄 金和
泪铸,几年碧海变尘飞。人间多少閒牛女,银汉迢迢一例违』。
  『铜驼清泪共君怜,绮岁风怀渐化烟。犀角 (第 207 页)
  江西德化罗谷臣,讳大佑;同治进士,荐擢台南郡守。枝,己丑蒙拔冠郡试;未晋谒而没。观察唐某刻其「栗园诗钞古诗自选」,体迄唐、宋,均得门径;今诗,则大有元、白风流。「追忆词」用渔洋「秋柳」韵四首云:『飘泊东风黯醉魂,才人新怨赋长门;花移别馆莺无力,泥落空梁燕有痕。芳草已迷杨柳渡,扁舟何处苧萝村?梨花庭院深如海,凄绝萧郎莫更论』!『芙蕖散乱不禁霜,菱叶荷花空满塘;旧谱怕翻「金缕曲」,赠衣犹压䌽罗箱。痴心私誓酬妃子,称意行云负楚王!重过海棠花下路,深情还问碧鸡坊』!『落絮游丝惹舞衣,回头万恨事全非;琴弹怨调弦声涩,莺唤残春花影稀。千点黄 金和
泪铸,几年碧海变尘飞。人间多少閒牛女,银汉迢迢一例违』。『铜驼清泪共君怜,绮岁风怀渐化烟!犀角有灵心 (第 205 页)
仪。夫肰后两尽耳。岂容毫有他意。西獭与我。声闻本不相及。两将偕至。已甚不可。而又望其致礼耶。我国虽与 金和。
亦岂迤及金俘。乃若瓦砾一事。此直童戏可笑。不识使臣尊重耳。致乱之兆。固若是乎。三胡曰使臣今太诈矣。又 (第 400L 页)
   又呼西字
   春雨
霅桥集卷二
 诗
   题古剑用人韵
   楸谷道中。怀李圣三瑞五。
   赠别 金和

   寄金景玉
   寄北评事朴公茂
   梦李济卿怆赋
   横城水南村。登高赏花。
   出 ……   赠郑元美(趾焕○己丑)
   谢崔斯文赵斯文及李方三见访
   和寄仙槎守成士执(大中)
   蟾洲九日。陪迟斋 金先生
次韵。
   次寄成士执
   次呈味道堂
   寄呈朴兄孝伯先生
   次成士执叠前韵(庚寅)
  ……   顺兴安氏族谱序
   先祖文成公晦轩先生实记序
   从祖兄泰甫先生八十七岁寿序
   寿迟斋 金先生

   寿外舅同敦宁潘南朴公八十三岁序
   寿谦庵李先生七十岁序
   霅桥漫录序
   桂塘遗
  
题古剑用人韵
古剑沈沈气色幽。寒潭微雨吼新秋。秋窗一睡难仍着。挑动燕云万里愁。
楸谷道中。怀李圣三瑞五。
迢迢古路入云横。瘦马无牵缓缓行。双涧黄花秋雨过。万山红树夕阳明。独游佳境难为兴。遥忆良朋不耐情。荪谷茅斋书籍在。何时细讲圣贤精。

赠别 金和

炎天蒸海逖无闻。千里东来又别群。眼下纷纷腾蠛蠓。眉间郁郁敛风云。穷途尚负江湖气。墨界谁知虎豹文。 (第 453H 页)
移厝祔公墓。继室清州韩氏。学生铨之女。男轮祥进士任氏出。侧室子运祥武科万户。女适朴宗蔓。轮祥初娶主簿 金和
行女。生一女适赵基俊。再娶学生成一柱女。生二男长英世次幼。运祥娶判书金圣应庶女。生一男英植。呜呼。公 (第 70L 页)
调。公连疏辞。时刱设 肇庆庙。俾文衡谨载其事于璿谱跋文。 上以事重。屡加督出。公黾勉暂膺。壬辰。持平 金和
中疏论公之再疏即出。有欠去就。公留疏出城。先是。 上命公撰 皇明通鉴。未就。至是为免公文衡。与南公有 (第 318L 页)
适李性存。徐徵世三男秉赞,秉说,秉杰。一女适韩光济。俞彦哲继子汉鼎。三女正言朴正源,奉事李克显,别提 金和
行。思敬一男静阳。思俨一男晋阳。思道二男亨阳,昌阳。思教一男元阳。思义无育。以昌阳为子。思尧一男普阳 (第 523L 页)
以为最不可解。何也。
廿四卷十板王之望尹穑。 按二人事。详见李氏栽讲录。刊补。尹穑初擢用力。言。但得 金和
三二月。纲纪自定。龚实之云。此见佗人耳聋。敢如此说。尹穑附汤思退奸状。详见张魏公行状。(大全九十五卷 (第 421L 页)
   忆遂安李贞铉,升铉。
   慰金仁伯,李光云(成龙)勤苦。
   自叹寒汗病
   得迟字
   挽 金和
(鼎翕)
   乙卯元朝
   卧病次仁伯消雪韵
   晓枕
毅庵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
   西行 ……   上华西先生问目(壬戌正月)
   上华西先生问目(壬戌冬)
   上华西先生问目(甲子冬)
   上重庵 金先生
问目(己巳冬)
   上重庵先生(丁丑十一月二十八日)
   上重庵先生(辛巳十月)
   上从叔父
 金云仙原州常人也。夫妻为生。日贼五条约时。有起义兵也。谓其妻曰。欲为义。怜君而不可为也。妻曰。何为系恋我。吾死矣。请夫君为义多杀贼。即死。云仙持铳独行。见倭则辄射杀至四十馀名。倭惮之曰。数百军义兵不足畏。金云仙一人可畏。世称金云仙夫忠妇烈。
忆遂安李贞铉,升铉。
弟兄秉义迥于人。讨倭忧洋老挺身。闻说萱堂蒙至教。一生百困养天真。
慰金仁伯,李光云(成龙)勤苦。
出负入吹火。层山大雪深。知君辛苦意。早晚见天心。
自叹寒汗病
不敛冬春衾。未看字句书。卅年经此病。得免没知渠。
得迟字

芳翠沟头春色归。少朋数数酒将卮。坐令日夜江声大。意与古今云影迟。有否太平天下日。幸于存在老夫时。胸中志愿难终缓。聊复三篇道冒为。
金和
(鼎翕)
善承贤父宜贤弟。忠信声名动四方。忽见万松寒岁色。一分减却士林苍。
乙卯元朝
今作七旬加四 (第 132L 页)
反思。念愆能悔。推诚于中国。为之好合。深讲善后之道。谢罪于朝鲜。以国还而相勉自强之为。与相吻合。有断 金和
水之好。其所自为。主善信循正理。一国上下执公归一。以致为强之实。如斯可 (第 354L 页)
自上卿至于出身。无不书送。名帖纷纷投入。惟恐或后。参录者凡一百馀人。不参者惟朴圣源,金相奭,李普观, 金和
中四五人而已。玉堂元义孙送言于家亲曰。疏录今将书启。令胤亦不可不录名。幸即书送也。家亲答以子往楸下。 (第 418H 页)
之然哉。配咸阳朴氏。都正起祖之女。无嗣。取从弟参奉彦质之子汉鼎为后。三女文学朴正源,参奉李克显,主簿 金和
行其婿也。汉鼎娶奉事金福泽女。生二男一女。男泰柱,崇柱。女李尧八。朴正源一子相福。李克显四女申光宪, (第 408H 页)
金履寅,金基长,洪乐绥。 金和
行一子履鍒。三女沈公艺,赵荣庆,李轮祥。崇柱一子幼。内外孙曾总若干人。呜呼。余与公为兄弟四十馀年。虽 (第 408H 页)
   苍谷尹氏园。与诸寀同赋。
   西郊
   西台春日。次李百行韵。
   喜雨中与诸寀集是闲幽居
   送 金和
中信川之行
   病起无聊。口占小诗二首。呈百行兄求和。
   次百行寄示韵
   除夕偶吟。呈百行 ……   次百行叹老韵
   次百行寄示韵
   楸行
   盆梅
   是閒斋即事
   三清洞
   百行书斋。与 金和
中同赋。
   与诸寮。作城西游览之行。
   青霞洞
   新秋。次百行韵。
   麻浦淡淡亭眺望
霖人共贺。 君心能格 上天心。
有约西邻冒雨来。主人为我板扉开。相逢不及他馀事。笑指瓮头觅酒杯。
金和
中信川之行
黄花含笑复含情。欲挽衰翁远别情。此去西州检田地。 …… (第 19H 页)
  其十
与尔同栖一小堂。药炉笔架又书床。清朝每对盈盈质。遥夜时闻脉脉香。茶熟柴门好客过。诗成雪榻幽眠长。个中回看风尘际。驷马镳镳奔自忙。
是閒斋即事
三月东风花乱开。无人不上弼云台。唯吾性癖还堪笑。独向君家问老梅。
三清洞
太乙坛空落日斜。春云漠漠古仙家。当时笙鹤今何在。

时有游人来看花。
百行书斋。与 金和
中同赋。
可爱葆光子。行休一任天。盖簪非偶尔。开榼即陶然。身静群嚣外。山青小槛前。是中宜取适。何必远 …… (第 21L 页)
同享。孝子深痛问何如。
是閒斋清游图序
 余于少时。每当春夏之交。读书而意倦。则超然而出。与李百行, 金和
中,马仁伯,李辉先辄登西𡹛之帽岩。或倚松而歌。或临溪而赋。或凭高而吹箫。或击节而起舞。其放逸之态。 (第 23H 页)
   联句
   次轴中韵
   次任伯玄(迈),金元礼(和行)联句韵。
   秋斋同宿联句
   次伯玄礼卿 (金和
行)联句韵
   又以枫字成长律。要和伯玄礼卿。
   再叠
   三叠
   四叠
   五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