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海上生明月赋      徐 晦
巨浸不极太阴无私搴积水之游气睹圆魄之殊姿皓
皓天步苍茫地维泱漾崩腾助金波玉浪之势晶荧激
射当三五二八之期盖进必以道岂出非其时继倾曦
以对越擅浮光而在兹嗟乎空阔之容若彼清明之状

如此蜃楼旁起疑 庾亮
之可从珠蚌潜开异随侯之所
委躔次虽游风涛讵弭出霞岸而不迟过鳌山而孔迩
顾兔摇曳姮娥徙倚将运行以故然谅 (第 11a 页)
   原晋乱说        杨 夔
晋室南迁制度草创永嘉之后嚣风未除廷臣中犹以
谢鲲轻佻王澄旷诞竞相祖习以为高达卞壸厉色于
朝曰帝祚流移社稷倾荡职兹浮伪致此隳败犹欲崇
慕虚诞污蠹时风奏请鞠之以正颓俗王导 庾亮
抑之 (第 14a 页)
功而处之臣虽至愚敢忘先诫伏乞陛下察匹
夫之志思仲父之言坦至公之方弘灭私之道羊叔子
之辞开府臣事君以忠 庾元规
之让中书君使臣以礼
博求于众广听于人停臣检校夏官辍臣平章政事臣 (第 4b 页)
   荐顾协表       梁相东王(即元/帝也)
臣闻贡玉之士归之润山论珠之人出于枯岸是以刍
荛之言择于廊庙者也臣府兼记室参军吴郡顾协行
称闾里学兼文义服膺道素雅量邃远安贫专静奉公
抗直傍阙知已志不自营年方六十家(一作/室)无妻子臣

欲言于官人申其屈滞协必苦执贞退立志难夺可谓
东南之遗宝矣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
诏各举所知识非许郭虽无知人之鉴若守固无言惧
贻蔽贤之咎昔孔愉表韩伯(一作缵疑当作绩按晋书/隐逸韩绩传孔愉荐之诏)
(以安车束帛徵之/韩伯传无此字)之才 庾亮
荐翟汤之德臣虽未齿二
臣协实无惭两士
  一作皆梁书顾协传
   为宇文户部荐隐沦表   樊 衡 (第 14b 页)
躁进之辜不敢逃责
   上令狐相公启      温庭筠
某闻丘明作传必受宣尼王隐著书先依 庾亮
或情优
国士或义重门人咸托光阴方成志业抑又闻弃茵微
物尚轸晋君坏刷小姿每干齐相岂系效珍之饰盖牵
求旧 (第 6a 页)
   李舍人山亭诗序
永嘉有高阳公山亭者今为李舍人别墅也廊宇重复

楼台左右烟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洲汀(一作/汀洲)之外龟
山对出背东武而飞来鹤阜相临向东吴而不进青溪
数曲赤岩千文寥廓兮恍惚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𦕈
然若桃源之失路信可谓赤县幽栖黄图胜景从来八
子辟高阳之邑居今日四郊逢舍人之置驿故知樊家
失业遂作 庾公
之园习氏不游终成濮阴之地其人也
凝脂点漆琼树瑶林学富文史言成准的葭莩为汉帝
之亲凡蒋是周公之裔田孟尝 (第 6b 页)
馀军多假宪司之号圣皇之志也天宝中君臣于
道德之间又新其化(一作/他非)以尚书左丞张公为大夫少
府大卿 庾公
为中丞天下翕然名教知劝大夫睦中丞
也羽翮得清风之助中丞奉大夫也律吕本黄钟之宫 (第 10b 页)
品第六元魏高齐周隋秩从五品魏则王沉
以侍中兼之卫凯以尚书带之至于有晋若史材之美
陈寿自佐郎迁元舅之尊 庾亮
以中书领宋则徐爰何
承天齐则沈约裴子野梁则陆云公姚察陈则顾野王
张正见后魏则崔光高允北齐则邢子才魏收 (第 5a 页)
(图/)牒则温太真 庾元规
之车尘若可窥焉义宁已来百
四十有九载纂斯位者风声相聆轨躅相蹑前贤后贤
累累如贯珠善恶成败我之元龟酌而 (第 8a 页)
   怀崧楼记        李德裕
怀崧思解组也元和庚子岁余获在内庭常僚九人丞
弼者五而十数(二字集/作数十)年间零落将尽今所存者惟余
(集无此/二字)三川守李公而已(已殁者西川杜公武昌元/公中书韦公镇海路公吏)

(部沈公在丞 庾/公
舍人李公)暨太和己丑岁复接旧老闻(集无/闻字)同升
台阶或才叹止兴已协白鸡之梦未闻税驾遽有黄犬
之悲 …… (第 7b 页)
(致/)周视原野永怀崧峰肇此佳名且符夙尚尽 庾公

浅之意写仲宣极望之心贻于后贤斯乃无愧丙寅岁
丙申月庚辰日(集无此/三字)银青光禄大夫守滁州刺史李 (第 8a 页)
将之族父也长史京
兆韦公胤司马荥阳潘公绶并题舆九派展骥二梁雅
誉迈沂土之歌美政完荆南之价化宣千里无劳 庾亮
之书功赞六条自得应詹之佐司军功参军长孙子尚
司仓参军姚令珣员外司仓参军江克励司兵参军孙
司弼司法参军 (第 13b 页)
下惠爱博(一作/悼非)约深诚见与左右弥缝愧无所取
九江拜手浃日前期如何奄忽过隙生悲羊公岘首良
会无时 庾亮
楼中永绝清机前欢几何圆魄才缺承讣
长恸潺湲涕咽返葬迢递西周古原柳车刍灵飞旐翻
翻体魄则降德馨长存拜奠 (第 16a 页)
于当世伏惟陛下迈纵古圣荡然无忌故
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
之道也
  让中书令表 (庾亮/
)
臣亮言臣凡庸固陋少无检操昔以中州多故旧邦丧
乱随侍先臣远庇有道爰客逃难求食而已不悟邀时
之福遭遇 (第 7a 页)
  报虞预论杨方(贺循/)
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于凡猥耳不图伟才如此其
父甚有奇名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如方者乃是荒

菜之特苗卤田之善秀姿质已良但染未足耳移植丰
壤必成佳谷
  责子(湛氏陶侃母/)
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能益吾反以增吾忧也
  荅 庾亮(陶侃/)
古人三败君侯始二当今事急不宜教尔
  荅王敦(刘隗/)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 (第 11a 页)
贞吾之志也
  与王导(陆玩/)
昨食酪小过通夜委顿民虽吴人几为伧鬼
  临终与 庾亮
(孔坦/)
未谓疾苦遂至顿弊自省绵绵奄忽无日脩短命也将
何所悲但以身往名没朝恩不报所怀未叙即命多恨 (第 11b 页)
耳足下抗威顾盼名震天下榱椽之佐常顾下风使九
服式序四海一统若死而有灵潜听风烈

  荅诸葛恢 (庾亮/
)
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亮子妇为诸/葛女将改适)
  与殷荆州(顾恺之/)
地名破冢真 …… (第 12a 页)
  与羲之(庾翼/)
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

足下荅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杨云庾翼初不服/右军故有野雉之)
 (言及见右军与 庾亮
书乃深服之犹吴道/玄之于张僧繇宋思陵之于吴傅朋也)
  与桓温(孙盛/)
州遣从事观采风声进无威凤来 (第 13a 页)
  与曹昭伯笺(应璩/)
空城寥廓所闻者悲风所见者鸟雀昔陈司空为邑宰

所宰幽閒独坐愁思幸赖游蚁以娱其意以今况之知
不虚矣损书及远若从云坠
  与郤鉴笺 (庾亮/
)
昔于芜湖反覆谓彼罪虽重而时弊国危且令方岳道
胜亦足有所镇压故共隐忍解释陶公自兹及今曾无
悛改主上 …… (第 3b 页)
术虽自诈伪皆基浅根
微祸不旋踵此皆君侯之所闻见者矣王司徒清虚寡
欲善于全已昔曹参亦崇此道著画一之称也 庾公
(第 6a 页)
  李舍人山亭诗序(杨烱/)
永嘉有高阳公山亭者今为李舍人别墅也廊宇重复
楼台左右烟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龟山对
出背东武而飞来鹤阜相临向东吴而不进青溪数曲

赤岩千丈寥廓兮恍惚似蓬岭之难行深邃兮眇然若
桃源之失路信可谓赤县幽栖黄图胜景从来八子辟
高阳之邑居今日四郊逢舍人之置驿故知樊家失业
遂作 庾公
之园习氏不游终成濮阴之地其人也凝脂
点漆琼树瑶林学富文史言成准的葭莩为汉帝之亲
枝叶是周公之裔田孟尝 (第 11a 页)
  原晋乱说(杨夔/)
晋室南迁制度草创承永嘉之后嚣风未除廷臣中犹
以谢鲲轻佻王澄旷诞竞相祖习以为高达卞壸厉色
于朝曰帝祚流移社稷倾荡职兹浮伪致此隳败犹欲

崇慕虚诞汗蠹时风奏请鞫之以正颓俗王导 庾亮

之而止噫西晋之乱百代所悲移都江左是洁源端本
之日也犹乃翼虚驾伪崇扇佻薄蹑诸败迹踵其覆辙
以此创立 (第 7a 页)
  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潜/)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
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
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
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閤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
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

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
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
京邑太尉颍川 庾亮
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镇武昌
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
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 (第 7b 页)
硎之利导胜残之俗布政三月而人从乂每叹曰
茫茫旧壤千载在目观乎版筑则灌婴之业廓而存焉
披乎图谍则温太真 庾元规
之车尘若可窥焉义宁以
来百四十有九载纂斯位者风声相聆轨躅相蹑前贤
后贤累累如贯珠善恶成败我之元龟酌而 (第 4a 页)
乎梅陶称之曰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魏
武用智倾汉夫岂公之比哉公之忠诚凛秋霜而贯白
日然观晋史 庾亮
之传应詹之书则疑有跋扈之心温
峤之举毛宝之谋则见其有顾望之迹登天折翼弹血
成文动可疑怪此中知所不屑而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