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三十。中司马。游国庠。以通经力学见称。既而废举业。往来陶山。专心为己之学。与赵月川,金芝山,具柏潭, 琴惺斋
诸公。修稧立约。每以四季月聚会讲讨。岁以为常。其学以躬行心得为要法。声名利禄为至戒。敛约自守。不求人 (第 232L 页)
栖莲台。已又栖月澜庵。读书辄签标质疑。有得疾书以记。盖与之丽泽者。艮斋李公德弘。赵公起伯也。艮斋尝与 琴公兰秀。
议构学舍陶山以容负笈者。书邀公。公即具资力往。先生曰。无庸。吾不要烦张。事遂已。公性慈仁。幼与群儿游 (第 481L 页)
游退陶先生之门。以问辨精深。践履笃实。为同门诸贤所推重。先生亦赠诗期勉。尝与赵月川,具柏潭,金芝山, 琴惺斋
约稧。每以四季月会山寺或僻处。讲说经史中一书。必以七日为率。早登上庠。三赴殿试不利。四十后不复治公车 (第 356L 页)
日洞。洞中有孤山翠壁紫云峰内外屏月明潭之胜。而屏壁耸秀。对亭而立。景趣奇绝。亭主乃琴氏子。而退陶门人 琴兰秀
自号惺惺斋。始构此亭。壁上有退陶题咏矣。午后棹舟上下于翠壁紫云之间。垂纶得鱼。趣味自足。而祈雨执事者 (第 222H 页)
论语曰。吾道。一以贯之。
右东溪书院之堂斋名号也。院始设于 肃宗
壬午。享 惺斋琴先生。 正宗丙午。移建升号。追啜先祖蒙斋先生。盖以同门而同堂也。堂室扁额。自前辈留意久矣。而名号未定。时世 (第 176L 页)
右东溪书院之堂斋名号也。院始设于 肃宗
壬午。享 惺斋琴先生。 正宗丙午。移建升号。追啜先祖蒙斋先生。盖以同门而同堂也。堂室扁额。自前辈留意久矣。而名号未定。时世 (第 176L 页)
曰摄大夫。则可以推矣。至祝告亦但云摄祀子某。未知如何。
素馔之祭。未之前闻。丧内遇祖先忌日者。退溪答 琴闻远 云难以臆决。答金敦叙云神道有异于生人。用肉无妨。盖始疑而终断也。虽与此少异。忌日亦一日之丧。而古人以 (第 321H 页)
素馔之祭。未之前闻。丧内遇祖先忌日者。退溪答 琴闻远 云难以臆决。答金敦叙云神道有异于生人。用肉无妨。盖始疑而终断也。虽与此少异。忌日亦一日之丧。而古人以 (第 321H 页)
于群讥之间。是谓为之兆也。从此而一事二事。修复当行之仪。即次第事。何忧乎俗之不祛。礼之不明乎。退溪答 琴闻远
书。旧有游思慕斋门下者。不屑为举业。看经无不晓解。意谓吾有过人之学。自处不卑。后经涉变故。避讥畏祸。 (第 33H 页)
芙蓉公 赠太宰。溪西公录清白吏。公讳文夏。字国华。溪西公之子。芙蓉公之孙。妣凤城琴氏。牧使恺之女。惺 惺斋兰秀
之孙。而退陶先生孙蒙斋安道之外孙也。生五子。公于次为季。胚胎前光。目擩耳染。不出典训。稍长。从舅氏洛 (第 345H 页)
细观礼意条练后止朝夕上食哭。(八卷答禹景善问目。)
此与沙溪说不同。然近世如许眉叟及其他礼家多主先生之说。不敢删去耳。
示谕运瓦条(元集三十六卷答 琴闻远 书。)
谨添入。
寄子第二书寄孙庚午书二条。(元集四十卷。)
亦依教添书。
此外当书而见漏。合删 (第 539L 页)
此与沙溪说不同。然近世如许眉叟及其他礼家多主先生之说。不敢删去耳。
示谕运瓦条(元集三十六卷答 琴闻远 书。)
谨添入。
寄子第二书寄孙庚午书二条。(元集四十卷。)
亦依教添书。
此外当书而见漏。合删 (第 539L 页)
建之旨。既而。谒南冥于山海。退而与东冈,寒冈。讲磨道义。以相资益。晚而游安礼之间。与赵月川,金雪月, 琴惺斋
诸公。优游唱和。溯求陶山遗诀。以薰陶其德性。以故孝友修于家。孚尹达于人。处乡则约己而守义。接物则远利 (第 349H 页)
山。请留受业。先生书赠武夷观善斋诗曰。君能喻吾此意否。公拜受服膺。自是绝举子业。专意为己之学。辛酉。 惺斋琴公兰秀。
艮斋李公德弘。议构斋于陶山。以容学徒。为书以邀公。公即具资力往会。先生以过为烦张不可乃止。甲子。先生 (第 454L 页)
溪上金是桢家。与金希玉。次尹芝岭,琴勉进,金洛厓三君韵。
孤山路中
孤山。谨次退溪先生韵。(孤山有 琴闻远 亭。主人宰奉化三载未归。故未绝之意如此。)
罗浮路中。口占二绝。
罗浮洞口吟二绝
…… 宿莲台寺。次希玉韵。(二首)
近体莲台次希玉韵(二首)
孤山亭
题孤山亭嘲主人 (琴闻远 移亭菊于凤城衙故及之)
晴后出山
出山城
出洞门
宿温溪。次希玉韵。(二首)
孤山路中
孤山。谨次退溪先生韵。(孤山有 琴闻远 亭。主人宰奉化三载未归。故未绝之意如此。)
罗浮路中。口占二绝。
罗浮洞口吟二绝
…… 宿莲台寺。次希玉韵。(二首)
近体莲台次希玉韵(二首)
孤山亭
题孤山亭嘲主人 (琴闻远 移亭菊于凤城衙故及之)
晴后出山
出山城
出洞门
宿温溪。次希玉韵。(二首)
中
平明信马犯山扉。草树深深露满衣。此日衣沾何足惜。十年雅志喜无违。
孤山。谨次退溪先生韵。(孤山有 琴闻远 亭。主人宰奉化三载未归。故未绝之意如此。)
浪迹初从龙寿归。此间游赏无愿违。雨因洗路随风 …… (第 349H 页)
锁未招魂。
孤山亭
一水新添三日雨。隔岸呼取小刀来。层崖百尺凌霄立。好事何人翠松栽。
题孤山亭嘲主人 (琴闻远 移亭菊于凤城衙故及之)
山自盘旋水自回。频年不见主人来。凤城风味多牵兴。阶下霜花总徙栽。
晴后出山 (第 350L 页)
平明信马犯山扉。草树深深露满衣。此日衣沾何足惜。十年雅志喜无违。
孤山。谨次退溪先生韵。(孤山有 琴闻远 亭。主人宰奉化三载未归。故未绝之意如此。)
浪迹初从龙寿归。此间游赏无愿违。雨因洗路随风 …… (第 349H 页)
锁未招魂。
孤山亭
一水新添三日雨。隔岸呼取小刀来。层崖百尺凌霄立。好事何人翠松栽。
题孤山亭嘲主人 (琴闻远 移亭菊于凤城衙故及之)
山自盘旋水自回。频年不见主人来。凤城风味多牵兴。阶下霜花总徙栽。
晴后出山 (第 350L 页)
孤查亭。和徐巡察次壁上韵。(是日七夕)
温溪次景泓韵
孤山精舍。敬次退溪先生韵。(戊戌○琴惺 惺斋兰秀 别业)
题晚对亭(二首○记在下○宋上舍川至所搆)
寄裴晦甫(应褧)
效权应仁摘松雪 …… 西台醉里。次呈龟鹤主人。(五首○癸卯)
挽金公济(盖国)
挽从弟(淦)
挽琴惺 惺斋(兰秀○二首○甲辰) 浮石寺。次朴子澄(漉)韵。
西台醉里。送龟鹤亭主人希玉赴花山。
答朴子澄请会(二 西台醉里。次呈龟鹤主人。(五首○癸卯)
挽金公济(盖国)
挽从弟(淦)
挽琴惺惺斋 (兰秀 ○二首○甲辰)
浮石寺。次朴子澄(漉)韵。
西台醉里。送龟鹤亭主人希玉赴花山。
答
温溪次景泓韵
孤山精舍。敬次退溪先生韵。(戊戌○琴惺 惺斋兰秀 别业)
题晚对亭(二首○记在下○宋上舍川至所搆)
寄裴晦甫(应褧)
效权应仁摘松雪 …… 西台醉里。次呈龟鹤主人。(五首○癸卯)
挽金公济(盖国)
挽从弟(淦)
挽琴惺 惺斋(兰秀○二首○甲辰) 浮石寺。次朴子澄(漉)韵。
西台醉里。送龟鹤亭主人希玉赴花山。
答朴子澄请会(二 西台醉里。次呈龟鹤主人。(五首○癸卯)
挽金公济(盖国)
挽从弟(淦)
挽琴惺惺斋 (兰秀 ○二首○甲辰)
浮石寺。次朴子澄(漉)韵。
西台醉里。送龟鹤亭主人希玉赴花山。
答
四月哭金晚翠盖国。(有挽章)○七月 赐大学一件。 命除谢 恩。○是月既望。与金柏岩玏,权南川斗文,朴醉睡漉。泛舟游龟台下。(郡西数里许。有石山屹立水之东西。名曰龟台。西龟之下。有柏岩亭子。)○哭从弟进士淦。(有挽章)
三十二年(我 宣祖三十七年)甲辰(先生六十五岁)
四月哭琴惺 惺斋兰秀。(有挽章) ○秋与朴醉睡,权南川及主倅卢公大海。游浮石寺。(寺在顺兴地。有唱酬诗。)○重阳日。送金柏岩赴花山。 (第 79L 页)
三十二年(我 宣祖三十七年)甲辰(先生六十五岁)
四月哭琴惺 惺斋兰秀。(有挽章) ○秋与朴醉睡,权南川及主倅卢公大海。游浮石寺。(寺在顺兴地。有唱酬诗。)○重阳日。送金柏岩赴花山。 (第 79L 页)
次郭景静(趪)韵
过李大用(叔梁)乐益亭
次乌川诸友韵。和赠高叔明(应陟)。
与赵士敬(穆), 琴闻远(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又 过李大用(叔梁)乐益亭
次乌川诸友韵。和赠高叔明(应陟)。
与赵士敬(穆),琴闻远 (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又 …… 赠金伯纯(克一),权震卿。
奉别韩春卿
次韩春卿韵
送别赵士敬
奉别柳立之朝天
赠 琴闻远
奉别河应期(涟)
新溪乡校。敬次从先祖观察公(屯)板上韵。
云溪主人将之燕京。索余
过李大用(叔梁)乐益亭
次乌川诸友韵。和赠高叔明(应陟)。
与赵士敬(穆), 琴闻远(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又 过李大用(叔梁)乐益亭
次乌川诸友韵。和赠高叔明(应陟)。
与赵士敬(穆),琴闻远 (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又 …… 赠金伯纯(克一),权震卿。
奉别韩春卿
次韩春卿韵
送别赵士敬
奉别柳立之朝天
赠 琴闻远
奉别河应期(涟)
新溪乡校。敬次从先祖观察公(屯)板上韵。
云溪主人将之燕京。索余
高叔明(应陟)。
空翠霏霏细似烟。荷香时送晚风前。楼台昼寂无人问。一笑相看岂偶然。
与赵士敬(穆), 琴闻远(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枉费推移 (第 222H 页)
(应陟)。
空翠霏霏细似烟。荷香时送晚风前。楼台昼寂无人问。一笑相看岂偶然。
与赵士敬(穆),琴闻远 (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枉费推移 (第 222H 页)
空翠霏霏细似烟。荷香时送晚风前。楼台昼寂无人问。一笑相看岂偶然。
与赵士敬(穆), 琴闻远(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枉费推移 (第 222H 页)
(应陟)。
空翠霏霏细似烟。荷香时送晚风前。楼台昼寂无人问。一笑相看岂偶然。
与赵士敬(穆),琴闻远 (兰秀) ,朴彦秀(芸)。同往溪斋谒先生。因游孤山。翼日泛舟中流。时微雨霏霏。先生诗适至。伏次其韵。
枉费推移 (第 222H 页)
冠济济汉官盛。礼乐彬彬周业昌。辽野霜风秋欲老。燕山雪月夜何长。思亲恋 阙情多少。羁梦频频返故乡。
赠 琴闻远
夜月生东岭。霜风欲暮秋。故乡归未得。云树梦悠悠。故都王气歇。云物只依俙。万里驱征马。霜风透薄衣。
奉 (第 241L 页)
赠 琴闻远
夜月生东岭。霜风欲暮秋。故乡归未得。云树梦悠悠。故都王气歇。云物只依俙。万里驱征马。霜风透薄衣。
奉 (第 241L 页)
二年( 宣祖大王元年)戊辰(先生三十五岁)三月。上书退溪先生。印送朱子年谱。(答书曰年谱又蒙印惠。此书得公之力。庶无大讹。深以为幸。)六月补学谕。阶启功郎。○送郑文峰(惟一)之任荣川。(有诗)七月谒退溪先生于陶山。因往游孤山。先生寄诗二绝。(时与赵月川穆, 琴惺斋兰秀, 朴彦秀芸。同就陶山谒先生。翼日到孤山。泛舟中流。相与列坐龙坛树下。先生诗适至。即次其韵。)是行历访李 …… (第 284L 页)
五年辛未(先生三十八岁)三月。会葬李先生。(有祭文挽词○先生自是
益自感慨奋励。多见于诗。)
六年壬申(先生三十九岁)正月。乞假省亲。○二月 …… (第 285L 页)
二十七日辞 朝。(是日出城。沈贰相守庆,姜知事士尚,宋同知言慎,金四宰命元,崔知事兴源。饯于门外。 琴直长兰秀, 郑礼安士信,李平山时彦,闵师傅应祺,李参判山甫,黄参议允吉。追饯于慕华馆。)十一月二日。上 诞日贺笺 (第 29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