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汴京遗迹志序(李濂/)
余未第时读书吹台尝辑宋艺祖而下九帝起庚申至
丁未凡一百六十有七年之事为汴宋春秋垂完而辍
既叨甲科遂服官政固无暇及此丙戌免归始得肆力
纂述乃于箧笥中检寻故稿散逸罔存于是追忆旧闻
著汴京遗迹志二十馀卷冠之序曰粤惟秦汉以来天
子建都之地曰关中曰洛阳曰建业曰汴梁曰临安其
间遗迹往事非藉图籍以传则迹与代湮事随人灭陵
谷变易城阙丘墟虽都人遗老有不能道其遗址之所
在者矣然则图籍之在寰宇岂可少哉今关中有三辅
黄图吕伋公长安图记程文简公雍录葛稚川关中记
洛阳有 杨佺期 洛阳图韦述西京记李格非洛阳名园
记王正伦洛阳类事建业有史正志建康志朱舜庸建
康续志陈鲁南金陵图考临安 (第 6b 页)
余未第时读书吹台尝辑宋艺祖而下九帝起庚申至
丁未凡一百六十有七年之事为汴宋春秋垂完而辍
既叨甲科遂服官政固无暇及此丙戌免归始得肆力
纂述乃于箧笥中检寻故稿散逸罔存于是追忆旧闻
著汴京遗迹志二十馀卷冠之序曰粤惟秦汉以来天
子建都之地曰关中曰洛阳曰建业曰汴梁曰临安其
间遗迹往事非藉图籍以传则迹与代湮事随人灭陵
谷变易城阙丘墟虽都人遗老有不能道其遗址之所
在者矣然则图籍之在寰宇岂可少哉今关中有三辅
黄图吕伋公长安图记程文简公雍录葛稚川关中记
洛阳有 杨佺期 洛阳图韦述西京记李格非洛阳名园
记王正伦洛阳类事建业有史正志建康志朱舜庸建
康续志陈鲁南金陵图考临安 (第 6b 页)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烟云好处无多子
及取昏鸦未到间
(传灯录临济禅师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隋炀帝诗/见面无多子闻名尔许时何逊诗城阴度堑黑昏鸦接)
(翅归杜子美诗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风流耆旧消磨尽
只有青山对病翁(公自注谓/富公也)
(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毛诗嵩高维岳太)
(平寰宇记 杨佺期 洛城记云北邙山连亘四百馀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十道四蕃志河南北邙山上无林)
(木惟北岭古樗/树婆娑四 (第 2a 页)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烟云好处无多子
及取昏鸦未到间
(传灯录临济禅师曰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隋炀帝诗/见面无多子闻名尔许时何逊诗城阴度堑黑昏鸦接)
(翅归杜子美诗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风流耆旧消磨尽
只有青山对病翁(公自注谓/富公也)
(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毛诗嵩高维岳太)
(平寰宇记 杨佺期 洛城记云北邙山连亘四百馀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十道四蕃志河南北邙山上无林)
(木惟北岭古樗/树婆娑四 (第 2a 页)
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
(今绝矣太平寰宇记芒山一作邙山在河南县北十里/一名平逢山亦郏山之别名也都城所枕 杨佺期 洛城)
(记云北山连岭修亘四百馀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也又戴延之西征记云西岸东垣亘阜相属伊尹苏秦) (第 18b 页)
(今绝矣太平寰宇记芒山一作邙山在河南县北十里/一名平逢山亦郏山之别名也都城所枕 杨佺期 洛城)
(记云北山连岭修亘四百馀里实古今东洛九原之地/也又戴延之西征记云西岸东垣亘阜相属伊尹苏秦) (第 18b 页)
潘岳面城且适閒居之乐
(晋书潘岳作閒居之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退而閒/居于洛之埃赋又曰陪京溯伊面郊后市 杨佺期 洛阳)
(记曰城南七里名曰/洛水是其居面城也)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左/传)
(闵二年曰卫懿公好 (第 16a 页)
(晋书潘岳作閒居之赋以歌事遂情焉其辞曰退而閒/居于洛之埃赋又曰陪京溯伊面郊后市 杨佺期 洛阳)
(记曰城南七里名曰/洛水是其居面城也)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左/传)
(闵二年曰卫懿公好 (第 16a 页)
矣。不此之务。而方欲改定谱籍。虽曰选人为郎。尚书以掌之。然伪冒之久者滋多。非敢于任怨者。谁肯澄汰。如 杨佺期
并韶。至以耻愤构逆乱。则澄汰亦岂易言哉。〇臣谨接(一作按)。贵族贱族之别为二类。中国有甚于吾东矣。然 (第 250H 页)
贞逸。著诗源。(姚佺诗源。)
予旧字仙期。而王翰有诗云。东堂起集贤。贵德后神仙。一字佺期。而沈佺期, 杨佺期。 皆轻躁之流。齐世祖与王湛曰。刘湛,江湛并不善。非佳名也。乃改德元。予因去二字。而改山期云。(上仝。) (第 175H 页)
予旧字仙期。而王翰有诗云。东堂起集贤。贵德后神仙。一字佺期。而沈佺期, 杨佺期。 皆轻躁之流。齐世祖与王湛曰。刘湛,江湛并不善。非佳名也。乃改德元。予因去二字。而改山期云。(上仝。) (第 175H 页)
幼学尹羽培对。王珣可谓明于审势者也。岂亶以逼于道子而不杀国宝也。苟其逆也。虽道子。人得以诛也。何惮于道子心腹之人而谓之逼乎。盖王恭非纯臣也。诚使身拥强兵。而诛国宝于赴山陵之初。则其势不得不威福自用。无所忌惮。珣之劝恭不杀国宝。为后虑也。(以上晋孝武帝)
[晋安帝]
桓玄, 杨佺期 举兵称乱。反授刺史之任。史氏讥其失刑。然此犹失刑之小者也。玄之父温专擅废立之权。素蓄禅代之谋。叛形已 (第 342H 页)
[晋安帝]
桓玄, 杨佺期 举兵称乱。反授刺史之任。史氏讥其失刑。然此犹失刑之小者也。玄之父温专擅废立之权。素蓄禅代之谋。叛形已 (第 342H 页)
奇之祸。兆于南土。宁可不畏。而户徭之论。未究本末。才入于耳。罔不怪骇。况此丁钱之法。今欲行之。则能无 杨佺期
并韶之变。接踵而起乎。臣曰不然。民之所愿。天必从之。今此之法。愿者众而不愿者少。则今纵不行。后必行之 (第 53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