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新潭赋         王泠然

国之天府名曰河南水有清洛涨乎新潭夫其贯都成
川习坎为德石门呀豁而洞泻绿树逶迤而夹植源自
山来漕因人力或清浅而见底或深沉而莫测奔狭口
以雷声积中心而黛色若乃方将暮春大集都人锦筵
横石罗幕藉尘骑影攒临变作桃花之浪衣香乱入翻
为莲叶之津由其地势多美所以潭名永新观其城阙
映带闾阎萦绕半向 石崇
之园斜经潘岳之沼星月沉
浮乎其内烟云洗拂乎其表不生芰荷但聚鱼鸟通舳 (第 1b 页)
疏交映镂槛相望燕飞莲井日照杏梁阳乌鶱其将动
云凤矫而欲翔若乃后沼开源延 石崇
壤拟昆阆之㠨
𡶒比沧溟之瀇瀁其中则有桂宫柏寝吴台柘馆复道
耿介而连云阿阁穹隆而仰汉望虬栏之映水见丹 (第 3a 页)
   造桥判

河阳欲造石梁以费广请造舟计风乌燕海亦用鬻巨
万州使相争不定
   对           孙崇古
河阳地即帝畿境惟天邑 石季伦
之别业吹楼云断潘
河阳之古县春树花开波石沿洄沓昆崙之水车马阗
咽俟鼋鼍之构虹梁鹊柱既暂劳而永逸风乌海 (第 14a 页)
   弹贾执傅湛文(梁大/同中)    刘孝仪
长兼御史中丞刘孝仪稽首言南康嗣王府行参军知
谱事贾执与前中书舍人傅湛在王座饮酒时上不安
人从台还圣体巳和湛乃扬眉瞋目谓执曰卿念天子
我不见阙出悖慢言语连及于上共执忿诤湛昔经杀
牛误父自杀近效残贪贿赂狼籍特逢解网宥其馀命
自被弃废尤怀怨愤谤讪不逊谨按前兼通事舍人臣

傅湛才簿(一作/薄)驽蹇特荷抽擢自预左右频蹈极刑押
对鞫书累逢阙过未闻报效反怀恚愤圣体不安臣下
忧惧而湛敢生怨望轻肆慢辞丑争及父心无爱敬戏
语连上罪同悖逆未央马瘦不睹厩令之忠甘泉道芜
遽见扶风之罪宜其徇乎东市尸彼毂门南康嗣王府
参军臣贾执始闻湛语初无逐雀之心末因私忿遂显
怀鸩之逆虽迹似折奸意由肆憾恶慢于人自彰秽丑
见辱父子巳会 季伦
之辞争及其父复入梁鼢之难(一/作) (第 2a 页)
   二
某启伏奉荣示伏蒙辟署某第二子前乡贡进士圭充
摄剑南西川安抚巡官并赐公牒举者某去月得杨侍
御书题微传风旨初如吉梦终谓戏谈非不寻思莫得
端绪今乃竟询仲胤果降嘉招伸纸发缄悸魂流汗何
者某顷居班列已奉陶甄口里雌黄屡加彫焕胸中云

梦过沐涵濡掀之以顺风煖之以爱日兹辰议报不在
他门一昨叨裂土田谬分旗盖适当东道获事西邻岂
望信在言前荣流意外坤维接畛何酬上相之知坎卦
成占遂报中男之喜且渠誉乖郤桂名愧谢兰未学周
南召南才得一科一第纵解问绢不能负薪将何以与
先生并行从大夫之后仰尘帷幄伫杂簪缨况襟带禺
同咽喉巴濮求于安抚必也机谋深虑异时莫副虚伫
然窃寻史传所载语父子之间虽石苞独异 石崇
而山 (第 5b 页)
   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德裕启 李商隐
月日从侄某官某谨斋沐裁诚著于启事跪授仆者令
献于司徒相国叔父阁下某伏远墙藩亟踰年籥抱(英/华)
(作/挹)徽音于故器虽赏逐时迁窃馀润于奥云亦情由类
至中阿弭节末路增怀沉吟易失之时怅望难邀之会 石崇
著引徒愿思归殷浩裁书其如慕义伏惟相公丹
青元化冠盖中州群生指南命代先觉语姬朝之旧族
庄武惭颜叙汉代之 (第 4a 页)
   游冀州韩家园序     前 人
铜沟水北石鼓山东星辰当毕昴之墟风俗是唐虞之
国虽接燕分晋称天子之旧都而向术当衢有高人之
甲第祥风塞户瑞气冲庭芳酒满而绿水春朗月閒而
素琴荐家童扫地萧条仲举之园长者盈门廓落东平
之室梧桐生雾杨柳摇风眺望而林泉有馀奔走而烟

霞足用神龙起伏俱调鼎镬之滋鸣凤雌雄并入笙竽
之奏高情壮思有抑扬天地之心雄笔奇才有鼓怒风
云之气南庭兴晚东径阴生石髓拆而隐士归玉山崩
而野人醉佥为文在我卜翰苑当仁王羲之之兰亭五
百馀年直至今人之赏 石季伦
之梓泽二十四友始得
吾徒之游陶陶然落落然则大唐调露之元年献岁正
月也
   与员四等宴序       (第 16b 页)
   玉台新咏集序      徐 陵
凌云槩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
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
玳瑁为匣(一作/押)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

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市河间观津本
号娇娥曾名巧笑楚王宫内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
俱言讶其纤手阅(一作/说)诗敦礼非直(二字一/作岂)东邻之自
媒婉约风流无(一无/此字)异西施之被教弟兄协律自(一作/生)
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琵琶新曲无待 石崇
箜篌
杂引(一作/句)非因(一作/关)曹植传鼓瑟于杨家得吹箫于秦
女以至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天仙 (第 2a 页)
   山亭兴序        前 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即云深山大泽龙蛇为得性之场

广汉巨川珠贝足有殊之地岂徒茂林脩竹王右军山
阴之兰亭流水长堤 石季伦
河阳之梓泽下官天性任
真直言淳朴拙容陋质眇少之丈夫蹇步穷途坎壈之
君子文史足用不读非道之书气调不羁未 (第 15a 页)
假凭先哲亦犹 石崇
谬称阮籍郑璞滥名周宝必欲行
用深以为疑臣窃以郑氏孝经河上公老子二书讹舛
不足流行孔王两家实堪师授每怀 (第 14b 页)
   为人作连珠二首     苏 颋
夫情有理会不可以理遣行有义得不可以义愆定其
情者则理无滞宝其行者则义有全故韩冯之妻死哀
吟于松上 石崇
之妓生效命于楼前 (第 9b 页)
祸未可言也然纵之者梁芳也梁
芳覆倾阴狠引用邪佞排斥忠良辅之者骤得美官触
之者动遭窜逐欺罔如赵高奢奓如 石崇
数年之间假 (第 3b 页)
然窃寻史传所载语父子之间虽石苞独异 石崇
而山
涛不知山简亦岂敢保其孱陋遽遣退藏但当授以一
经训之大杖庶将寡过以谢明恩染翰衔情封践写抱
小人多 (第 10b 页)
  遂志赋序(陆机/)
昔崔篆作诗以明道述志而冯衍又作显志赋班固作
幽通赋皆相依仿焉张衡思玄蔡邕玄表张叔哀系此
前世之可得言者也崔氏简而有情显志壮而汎滥哀
系俗而时靡玄表雅而微衷思玄精练而和惠欲丽前
人而优游清典陋幽通矣班生彬彬切而不绞哀而不
怨矣崔蔡冲虚温敏雅人之属也冯衍抑扬顿挫怨之

徒也岂亦穷达异事而声为情变乎予备托作者之末
聊复用心焉
  思归引序 (石崇/
)
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弱冠登朝历位二十五年五十
以事去官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
业其制宅 (第 12a 页)
 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三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序五十一(以下游宴类/)
  金谷诗序 (晋石崇/
)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
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
清泉茂林 (第 1a 页)
  王台新咏序(陈徐陵/)
凌云槩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
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
玳瑁为柙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

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市河间观津本号娇
娥曾名巧笑楚王宫内无不推其细腰魏国佳人俱言
讶其纤手阅诗敦礼非直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无异
西施之被教弟兄协律自小学歌少长河阳由来能舞
琵琶新曲无待 石崇
箜篌杂引非因曹植传鼓瑟于杨
家得吹箫于秦女至若宠闻长乐陈后知而不平画出
天仙阏氏览而遥妒且如东邻巧笑 (第 1b 页)
  游冀州韩家园序(王勃/)
铜沟水北石鼓山东星辰当毕昴之墟风俗是唐虞之
国虽接燕分晋称天子之旧都而向街当衢有高人之
甲第祥风塞户瑞气冲庭芳酒满而绿水春朗月闲而
素琴荐家童扫地萧条仲举之园长者盈门廓落东平
之室梧桐生雾杨柳摇风眺望而林泉有馀奔走而烟

霞足用神龙伏起俱调鼎镬之鸣滋凤雌雄并入笙竽
之奏高情壮思有抑扬天地之心雄笔奇才有鼓怒风
云之气南庭兴晚东径阴生石髓折而隐士归玉山崩
而野人醉佥为文在我卜翰苑当仁王羲之之兰亭五
百馀年直至今人之赏 石季伦
之梓泽二十四友始得
吾徒之游陶陶然落落然则大唐调露之元年献岁正
月也
  送东海孙尉诗序(杨烱/) (第 8b 页)
纮山粢藻
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䲡知其及祸
及成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
石崇
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
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 (第 17a 页)
  用拙楼记(陈继儒/)
吾友杜玄度所居有用拙楼属陈子记之陈子咨其义

曰吾少而读天下书善忘登朝不十年解绶归善倦药
裹不去善病治家人产善挫与人游未知其眉睫喉嗉
胸臆间事善愦愦盖世莫余拙也虽然吾道是也昔者
杜子美之句若为余设者陈子曰吾游于世而觉论语
之为异书也参之鲁回之愚盖三致意焉何者以其拙
故也拙者以艮止以巽入以随动以遁藏以谦始以泰
终知此谓之至人而儇捷狡狯之徒顾反窃窃然笑之
庸讵知愚公之徙山不如卧游之适也陶长沙运甓不

如抱瓮之安也何晏之谈麈不如括囊之无咎也 石季
之金谷不如一瓢之屡空也谢康乐之挈裾捉席不
如篮舆之真率也夫巧者以为得而拙者亦未必失也
拙者以为失而巧 (第 14b 页)
素贫薄家无置锥又以庸惰之质不善治生陶朱公屡
散复集既鲜其术 石季伦
百道营生复迷其方往年继
母背弃继以祖母祖母倾逝又继以所天力营三丧先
君尚在浅殡兆域简陋烝尝缺失盖不特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