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太子少傅苏环神道碑 (卢藏用序/张说铭)
维唐景云元年岁在庚戌十一月己巳太子少傅许国
苏公薨于崇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二呜呼哀哉(一/无)
(此二/字)粤明年三月己酉制葬我公于武功之先茔礼也
公讳环字昌容京兆武功人也其先出自帝高阳厥胤
曰黎实勤火正逮昆吾之子始封于苏以国受氏公其
后也暨汉平陵侯子侍中嘉魏侍中则晋尚书遁联华
国图代载明 德公 高祖周度支尚书封国公讳绰立言
成务垂法后王言曾祖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雍
州牧讳威嘉谟成绩懿于当代大 (第 1b 页)
维唐景云元年岁在庚戌十一月己巳太子少傅许国
苏公薨于崇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二呜呼哀哉(一/无)
(此二/字)粤明年三月己酉制葬我公于武功之先茔礼也
公讳环字昌容京兆武功人也其先出自帝高阳厥胤
曰黎实勤火正逮昆吾之子始封于苏以国受氏公其
后也暨汉平陵侯子侍中嘉魏侍中则晋尚书遁联华
国图代载明 德公 高祖周度支尚书封国公讳绰立言
成务垂法后王言曾祖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雍
州牧讳威嘉谟成绩懿于当代大 (第 1b 页)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䄠积德累功洽于百姓摄
位行政考之于天(师古曰谓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考之于天知已合天心者也)经数
十年然后在位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修仁行义历十馀
世至于汤武然后放杀(师古曰杀读曰弑它皆类此也)秦起襄公章文
缪献(师古曰言秦之初大起于襄公始为诸侯至文公缪公献公更为章著也襄公庄公
之子文公襄公之子也缪公 德公 之少子献公灵公之子也)孝昭严稍蚕食六国(师古曰孝谓孝公也 (第 58a 页)
位行政考之于天(师古曰谓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考之于天知已合天心者也)经数
十年然后在位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修仁行义历十馀
世至于汤武然后放杀(师古曰杀读曰弑它皆类此也)秦起襄公章文
缪献(师古曰言秦之初大起于襄公始为诸侯至文公缪公献公更为章著也襄公庄公
之子文公襄公之子也缪公 德公 之少子献公灵公之子也)孝昭严稍蚕食六国(师古曰孝谓孝公也 (第 58a 页)
(美之遂/以示循)
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于凡猥耳不图伟才如此其
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岂但牧竖中
逸群耶闻处旧党之中好有谦冲之行此亦立身之一
隅然世衰道丧人物彫弊每闻一介之徒有向道之志
冀之愿之如方者乃荒莱之特苗卤田之善秀资质已
良但沾染未足耳移植丰壤必成嘉榖足下才为世英
位为朝右道隆化立然后为贵昔许子将拔樊仲昭于
贾竖郭林宗成魏 德公 于畎亩足下志隆此业二贤之
功不为难及也
表 (第 12a 页)
此子开拔有志意只言异于凡猥耳不图伟才如此其
文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岂但牧竖中
逸群耶闻处旧党之中好有谦冲之行此亦立身之一
隅然世衰道丧人物彫弊每闻一介之徒有向道之志
冀之愿之如方者乃荒莱之特苗卤田之善秀资质已
良但沾染未足耳移植丰壤必成嘉榖足下才为世英
位为朝右道隆化立然后为贵昔许子将拔樊仲昭于
贾竖郭林宗成魏 德公 于畎亩足下志隆此业二贤之
功不为难及也
表 (第 12a 页)
开封郡伯马公神道碑铭凤翔府兵马总判公讳昔里吉思以忠节死难庙食于
治所汴为金南迁都作褒忠庙悉合享死事之臣兵马
公预焉兵马赠恒州刺史镇国上将军夫人王氏太尉
明 德公 女方公提孤兵守空垒力抗不敌尽室投巨燄
一媪抱婴儿以逃是为礼部尚书讳月合幼岁悲愤感 (第 15b 页)
治所汴为金南迁都作褒忠庙悉合享死事之臣兵马
公预焉兵马赠恒州刺史镇国上将军夫人王氏太尉
明 德公 女方公提孤兵守空垒力抗不敌尽室投巨燄
一媪抱婴儿以逃是为礼部尚书讳月合幼岁悲愤感 (第 15b 页)
得遗橐满贮金也守弗去顷之二人踉
跄来揖公曰见吾金耶验之信悉还其主请以半遗公
曰我欲之而待子耶曰愿报公 德公 曰金子之金何德
之报尤嗜医卜之书读医书三年悟曰医不可为也夫
人之血气衰盛阴阳薄战其道犹可知若微阳伏于 (第 4a 页)
跄来揖公曰见吾金耶验之信悉还其主请以半遗公
曰我欲之而待子耶曰愿报公 德公 曰金子之金何德
之报尤嗜医卜之书读医书三年悟曰医不可为也夫
人之血气衰盛阴阳薄战其道犹可知若微阳伏于 (第 4a 页)
公喜曰此国士也遂以女归之是为刘夫人温柔贞淑
而尤聪慧自幼已通曹氏女诫诸篇夙夜敬谨克相其 德公 在诸生列凡十年于经史百氏靡不该洽其为文
皆根据义理不事浮靡俦辈罕及深为郡守礼敬时户
部侍郎夏原吉及诸 (第 3a 页)
而尤聪慧自幼已通曹氏女诫诸篇夙夜敬谨克相其 德公 在诸生列凡十年于经史百氏靡不该洽其为文
皆根据义理不事浮靡俦辈罕及深为郡守礼敬时户
部侍郎夏原吉及诸 (第 3a 页)
吴叟传
叟盖吉安人忘其名其里中有大猾家徒数百暴行里
中里中人大患之然不敢上其状于有司即上状者有
司亦怵怵焉恐变不敢问会流贼逼里中而叟遂间诣
其庐说曰公之暴行上下之所知也即有司惧不敢问
假令部使者督千人捕公公能终拒之乎曰不能叟曰
吾固知公之不能也公既不能何不因事自解亡论自
解且令里人 德公 其人跽曰唯父命之叟因执其手曰
方今流贼四劫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公当此时诚能率
其子弟击贼贼必溃则里中莫不 (第 24b 页)
叟盖吉安人忘其名其里中有大猾家徒数百暴行里
中里中人大患之然不敢上其状于有司即上状者有
司亦怵怵焉恐变不敢问会流贼逼里中而叟遂间诣
其庐说曰公之暴行上下之所知也即有司惧不敢问
假令部使者督千人捕公公能终拒之乎曰不能叟曰
吾固知公之不能也公既不能何不因事自解亡论自
解且令里人 德公 其人跽曰唯父命之叟因执其手曰
方今流贼四劫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公当此时诚能率
其子弟击贼贼必溃则里中莫不 (第 24b 页)
得岁食我惟渠水匪附势奚舍我
趋望公之来使我心休公浚以理渠来舒舒公实水来
公实水去田虽我田实公锡与我之 德公 非惟水故有
势非水微公孰御县官渠渠公力所支昔有丝棼今皆
画旗闻公车音吏戒勿嬉旂来扬扬有宫以息彼安其 (第 12a 页)
趋望公之来使我心休公浚以理渠来舒舒公实水来
公实水去田虽我田实公锡与我之 德公 非惟水故有
势非水微公孰御县官渠渠公力所支昔有丝棼今皆
画旗闻公车音吏戒勿嬉旂来扬扬有宫以息彼安其 (第 12a 页)
太子少傅苏公神道碑
维唐景云元年岁在庚戌十一月巳已太子少傅许国
苏公薨于崇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二呜呼哀哉(一/无)
(此二/字)粤明年三月己酉朔葬我公于武功之先茔礼也
公讳环字昌容京兆武功人也其先出自帝高阳厥胤
曰黎实勤火正逮昆吾之子始封于苏以国受氏公其
后也暨汉平陵侯子侍中嘉魏侍中则晋尚书遁联华
国图代载明 德公 高祖周度支尚书封国公讳绰立言
成务垂法后王曾祖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雍州
牧讳威嘉谟成绩懿于当代大父 (第 32b 页)
维唐景云元年岁在庚戌十一月巳已太子少傅许国
苏公薨于崇仁里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二呜呼哀哉(一/无)
(此二/字)粤明年三月己酉朔葬我公于武功之先茔礼也
公讳环字昌容京兆武功人也其先出自帝高阳厥胤
曰黎实勤火正逮昆吾之子始封于苏以国受氏公其
后也暨汉平陵侯子侍中嘉魏侍中则晋尚书遁联华
国图代载明 德公 高祖周度支尚书封国公讳绰立言
成务垂法后王曾祖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雍州
牧讳威嘉谟成绩懿于当代大父 (第 32b 页)
今邑令章爵始抵任亦能以爱民为心亟庀工徒畚
土以筑不踰月而成公复经理财用以畀章令俾募工
陶甓而甃之邑民 德公 咸乐趋事知府汝讷推官韩统
皆协力以供其成而同知萧元安则往来提督惟谨肇
工于辛亥二月之望越六月终告成周 (第 15b 页)
土以筑不踰月而成公复经理财用以畀章令俾募工
陶甓而甃之邑民 德公 咸乐趋事知府汝讷推官韩统
皆协力以供其成而同知萧元安则往来提督惟谨肇
工于辛亥二月之望越六月终告成周 (第 15b 页)
灵之僭迹(曰/善)
(曰怀公卒怀公太子灵公立/良曰襄文宣灵并秦公谥也/史记曰秦庄公卒襄公立卒文公立卒 德公 立卒宣公立又)
(此迹而起/言始皇因)立基(无立字/五臣本)孝公茂惠文奋昭庄(记曰献/善曰史)
(襄 (第 11b 页)
(曰怀公卒怀公太子灵公立/良曰襄文宣灵并秦公谥也/史记曰秦庄公卒襄公立卒文公立卒 德公 立卒宣公立又)
(此迹而起/言始皇因)立基(无立字/五臣本)孝公茂惠文奋昭庄(记曰献/善曰史)
(襄 (第 11b 页)
记徐司空逸事
余始至京师长洲韩公安溪李公皆为余道蝶园徐公
之为人时余方奔走衣食而公颠踬于宦途无因缘相
见癸巳春余出刑部狱蒙
恩召入南书房嗣移蒙养斋与公一见如旧相识共事
十年始灼知公所祈向具得其往事公始仕会明珠索
额图执政以利权相倾各树羽翼中朝士大夫非阴自
托各有主张宦不得遂当是时显与为敌者惟潜庵汤
公环极魏公柴立中央而无所依附者韩李外可指数
也索额图生而盛贵性倨肆有不附己者常面折显斥
之明珠则与其党深相结异已者阴谋陷之而务谦和
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进及海内知名士公为庶常李公
掌翰林院事尝荐公及 德公 格勒
上时召见讲论经义 (第 14b 页)
德公 尝扈从巡行明氏使人奉万
金为装固辞装已治无所用之公散馆第二等例以科
道用索额图恶公不附己奏改部属用此 …… (第 14b 页)
珠必
遍赞于广众中及改官中允迁侍讲
上一日询公之为人珠以诚实对选讲官列荐名先于
学士公终不一至其门而 德公 以揲蓍陈言大恶于珠
天久不雨
上命筮遇夬问其占进日泽上于天将降矣而卦义五 …… (第 14b 页)
京师地连震
上昼夜坐武帐中魏公环极直入奏天变若此乃二相
植党市权排忠良引用佥壬以剥黎蒸之应继之者则 德公 用此名震天下而珠亦骇遽不自安自是以后蜚
语时上闻谓公之父为两江制府麻勒吉僚属黩货不
赀公与 (第 15a 页)
德公 比议朝政适灵台郎董汉臣上书言时事 …… (第 15a 页)
子崇节俭宜施行而众阴挠
之驳议至再三以汤公尤珠所深疾也由是众口喧腾
汤公不欲
上亲教太子觊为师傅公与 德公 亦然先是
上尝询公所学视德格勒孰优公自陈远不逮也至是
复举廷臣某与公相衡而 (第 15b 页)
德公 奏公远过之请
上面试忌者遂言公及 (第 15b 页)
德公 交相推引汤公实阴主焉
越日
召试尚书陈公廷敬以下文臣十二人于乾清宫公与 (第 15b 页)
德公 方属草有 …… (第 15b 页)
旨责让 德公 遂于试文后申辨公诗亦未成
上命同试诸臣挍勘众相视无言而汤公独以公文为
是又
命廷臣公阅汤公执前言且谓 (第 16a 页)
德公 品学素优不宜以
文字黜是日翰林院奏劾 (第 16a 页)
德公 削五级留任时汤公为
东宫讲官
上遂命为师而公亦为
皇子师珠复使所亲谓公此非福也惟归诚于执政或
少安公 …… (第 16a 页)
上立赦公父母则已系槛车就道矣及诸途观者夹路
皆感泣遂复公官仍侍
皇子冬杪翰林院奏 德公 私删起居注有
旨问公知否会
太皇太后升遐各以尉二人甲士二十人监守于私室
次年二月下狱始至即以双木讯公 …… (第 17a 页)
无罪者死于
非刑而
上不知其所以死赖公讼言
圣主刚明故至于今王道荡荡吾侪得甘寝达旦耳盖
谓汤公及公与 德公 事也起居注故事数易稿然后登
籍 (第 17b 页)
德公 所删易乃未登籍之稿公晨夕教
皇子守官分局无由与知而狱辞上当 (第 17b 页)
德公 大辟立决
公监候秋后绞
上特旨 (第 17b 页)
德公 监候公免死鞭一百荷校三月妻子入 …… (第 17b 页)
辛者库逾年公主出降科尔沁公一子一女主旗务者
遂以公女媵时 德公 遇赦出狱归本旗遂使尽室以从
公不善骑某公主疾或请于
上遣公往视相去千馀里刻日反命从者二人一道毙
公入 …… (第 18a 页)
而动于物者可见矣
上晚而信公甚笃尝
赐诗称为同学老友时太夫人四体犹康彊屡朝
皇太后于慈宁宫礼赐备至而 德公 已老死徼外矣然
其部大人皆敬信将校尊事之身死犹善视其子孙公
为余言之未尝不惨悽而颜变也
记开海口 (第 19a 页)
余始至京师长洲韩公安溪李公皆为余道蝶园徐公
之为人时余方奔走衣食而公颠踬于宦途无因缘相
见癸巳春余出刑部狱蒙
恩召入南书房嗣移蒙养斋与公一见如旧相识共事
十年始灼知公所祈向具得其往事公始仕会明珠索
额图执政以利权相倾各树羽翼中朝士大夫非阴自
托各有主张宦不得遂当是时显与为敌者惟潜庵汤
公环极魏公柴立中央而无所依附者韩李外可指数
也索额图生而盛贵性倨肆有不附己者常面折显斥
之明珠则与其党深相结异已者阴谋陷之而务谦和
轻财好施以招来新进及海内知名士公为庶常李公
掌翰林院事尝荐公及 德公 格勒
上时召见讲论经义 (第 14b 页)
德公 尝扈从巡行明氏使人奉万
金为装固辞装已治无所用之公散馆第二等例以科
道用索额图恶公不附己奏改部属用此 …… (第 14b 页)
珠必
遍赞于广众中及改官中允迁侍讲
上一日询公之为人珠以诚实对选讲官列荐名先于
学士公终不一至其门而 德公 以揲蓍陈言大恶于珠
天久不雨
上命筮遇夬问其占进日泽上于天将降矣而卦义五 …… (第 14b 页)
京师地连震
上昼夜坐武帐中魏公环极直入奏天变若此乃二相
植党市权排忠良引用佥壬以剥黎蒸之应继之者则 德公 用此名震天下而珠亦骇遽不自安自是以后蜚
语时上闻谓公之父为两江制府麻勒吉僚属黩货不
赀公与 (第 15a 页)
德公 比议朝政适灵台郎董汉臣上书言时事 …… (第 15a 页)
子崇节俭宜施行而众阴挠
之驳议至再三以汤公尤珠所深疾也由是众口喧腾
汤公不欲
上亲教太子觊为师傅公与 德公 亦然先是
上尝询公所学视德格勒孰优公自陈远不逮也至是
复举廷臣某与公相衡而 (第 15b 页)
德公 奏公远过之请
上面试忌者遂言公及 (第 15b 页)
德公 交相推引汤公实阴主焉
越日
召试尚书陈公廷敬以下文臣十二人于乾清宫公与 (第 15b 页)
德公 方属草有 …… (第 15b 页)
旨责让 德公 遂于试文后申辨公诗亦未成
上命同试诸臣挍勘众相视无言而汤公独以公文为
是又
命廷臣公阅汤公执前言且谓 (第 16a 页)
德公 品学素优不宜以
文字黜是日翰林院奏劾 (第 16a 页)
德公 削五级留任时汤公为
东宫讲官
上遂命为师而公亦为
皇子师珠复使所亲谓公此非福也惟归诚于执政或
少安公 …… (第 16a 页)
上立赦公父母则已系槛车就道矣及诸途观者夹路
皆感泣遂复公官仍侍
皇子冬杪翰林院奏 德公 私删起居注有
旨问公知否会
太皇太后升遐各以尉二人甲士二十人监守于私室
次年二月下狱始至即以双木讯公 …… (第 17a 页)
无罪者死于
非刑而
上不知其所以死赖公讼言
圣主刚明故至于今王道荡荡吾侪得甘寝达旦耳盖
谓汤公及公与 德公 事也起居注故事数易稿然后登
籍 (第 17b 页)
德公 所删易乃未登籍之稿公晨夕教
皇子守官分局无由与知而狱辞上当 (第 17b 页)
德公 大辟立决
公监候秋后绞
上特旨 (第 17b 页)
德公 监候公免死鞭一百荷校三月妻子入 …… (第 17b 页)
辛者库逾年公主出降科尔沁公一子一女主旗务者
遂以公女媵时 德公 遇赦出狱归本旗遂使尽室以从
公不善骑某公主疾或请于
上遣公往视相去千馀里刻日反命从者二人一道毙
公入 …… (第 18a 页)
而动于物者可见矣
上晚而信公甚笃尝
赐诗称为同学老友时太夫人四体犹康彊屡朝
皇太后于慈宁宫礼赐备至而 德公 已老死徼外矣然
其部大人皆敬信将校尊事之身死犹善视其子孙公
为余言之未尝不惨悽而颜变也
记开海口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