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欧阳澥
闽川欧阳澥者四门博士詹之孙也澥娶妇经旬而辞
赴举久不还家诗云黄菊离家十四年又云离家已是
梦松年又云落日望乡处何人知客情自怜十八年之
帝乡未遇知已也亦为燕诗以献主司郑愚曰翩翩双
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长向春秋社前后为谁归

去为谁来澥出入场中仅二十年善和韦中令在阁下
澥即行卷及门凡十馀载未尝一面而澥庆吊不亏韦
公虽不言而心念其人中和初公随驾至蜀命相时澥
寓居 汉南公
以书令襄帅刘巨容俾澥计偕巨容得书
大喜待以厚礼首荐之撰日遵路无何一夕心痛而卒
巨容因籍澥荅书呈于公分 (第 3b 页)
门张
氏颙娶唐福黄氏颖娶江口陈氏继曲山萧氏显娶琅
瑚赵氏继槎富张氏孙女四长嫁梁某次郭隆沛次陈
秉镗次 康宗
轩曾孙三士绥士统士纪乃者卜兆得邑 (第 18a 页)
   故临淄知县欧阳府君传
公欧阳氏讳铭字日新一字仲元泰和人也自少家贫
力学尝游清节书院受业于戴养高继登陈心吾 康宗
武之门而老师硕儒如杨公望兄弟尤爱重之日相与
讲论切磋由是博通经史为文清丽典赡思若决河元 (第 36b 页)
  隐祖妃刘氏
天生淑质世阀元勋中心乐善内助惟勤贤声洋溢令
德彰闻佐我隐祖百世腾芬

  夫人唐氏
明明隐祖允赖匡襄笃生国嗣曰怀曰 康宗
枝蕃衍奕
叶隆昌夫人之泽地久天长
  僖祖
兢兢持已翼翼小心靡奢靡纵不骄不淫夙成令德早
著徽音天夺之 (第 2a 页)
    (王玄谟等屯梁山/元景檄书宣告)
夫革道应运基命之洪符嗣业兴邦绍历之明算自非
瑞积神衷德充民极孰能升临宝位景属天居大宋启
期理高中世皇根帝业永流无疆夷陂递来遘兹凶难
国祸冤深人纲郁灭主上圣略聪武孝感通神义变草
木哀动精纬躬近南郊亲扫大逆道援横流德模灵造

三光重照七庙载兴臧质少负疵衅衣冠不齿昧利诬
天著于触事受任述职不以宣效为心专方莅民惟以
侵剥为务官自贿至族以货倾是以康周陀覆命屠宗
冤达苍昊郭伯西门遗出自皂𨽻宠越州朝往莅东土
鬻爵三千率卒西讨窃俘取黜荷恩彭泗贪虐以逞坑
戮边氓忽若草芥倾竭仓庾割没军粮作牧 汉南公

府蓄矫易文簿专行欺妄及受命北伐惮役缓期师出
有辰顾怀私爱匹马弃众宵行独返遂复携嫔拥姬淫 (第 4a 页)
班把总陈和(此名,据台湾县志详请入祀,蒙道宪批准)、镇标左营外委沈贤、镇标右营外委方日高、南路营外委 康宗
保、南路营外委许鹏飞、南路营外委王朝 (第 32 页)
  以上割据偏邦者。皆称王而有臣矣。亦为之录其世次。然如史之失传者。与夫夷狄杂种之无字者。并不可考。

高丽王王建字若天。 义恭王武字承乾。 文明王尧字义天。 文明王昭字日华。 献和王胄字长民。 文懿王治字温古。 宣让王诵字孝伸。 元文王询字安世。 敬康王钦字元良。 容惠王亨字申炤。 仁孝王徽初名绪。字烛幽。 宣惠王勋初名炰。字义恭。 思孝王运初名蒸改祈。字继天。 明孝王颙初名熙。字天常。 文孝王俣字世民。 恭孝王楷初名搆。字仁表。 庄孝王睍初名彻。字日升。 光孝王皓初名昕。字之(田下一字)。 靖孝王晫字至华。 成孝王韺初名德。字不陂。  元孝王祦
初名璹改贞。字太华。 安孝王晊初名 …… (第 283L 页)
度使乌古乃。追尊景祖惠桓帝。子劾里钵追尊世祖。弟颇剌淑追尊肃宗。弟盈哥追尊穆宗。劾里钵长子乌雅速追尊 康宗。
弟金太祖阿骨打都上京。至炀王亮。迁燕京。宣宗珣迁南京。凡十主一百二十二年。
  考之金史曰。 (第 294H 页)
容易。紫燕岛中尽可怜。(王与内侍王浚明等。谋诛忠献语泄。忠献杀宰相及中官预谋者。遂废王迁于紫燕岛。立 汉南公
贞。贞即明宗太子。忠献放于江华者也。是为 (第 146L 页)
康宗。
)
[咏东史]其四百九十四
熙宗命脉在权奸。迁彼乔桐又东还。若欲免他废弑祸。早宜凿去子男山。 (第 146L 页)
(康宗
薨。高宗立。忠献迁前王于乔桐五年奉还。又九年。崔瑀复迁于乔桐。子男山在松都城中。术者谓以此山之故。权 (第 146L 页)
献所废。放于紫燕岛。后又迁于乔桐。后二十六年丁酉薨。在位七年。寿五十七。江华硕陵。宋宁嘉定五年壬申) 康宗元孝
王。(讳贞。改讳祦。字大华。明宗太子。毅宗壬申生。熙宗五年己巳。封汉南公。宋宁宗嘉定四年辛未立。六年 …… (第 445H 页)
。改讳晊。又改讳㬚。字大明。 康宗
太子。明宗壬子生。宋宁宗嘉定六年癸酉立。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薨。在位四十六年。寿六十八。江华弘陵。○三 (第 445H 页)
于祦昌王辛之辨。而浚,道传辈必欲挤陷旧臣而倡此论也。牧老冶隐是百代儒宗。而何以倡立前王子之论。亦何以 为祦
方丧三年乎。据此可知矣。圃隐之死。其有累于我 朝。为如何也。而以阳村之一疏。 太宗赠职加谥。褒其忠节 (第 527H 页)
谷。不加筑为陵。故史不书葬。)高丽葬。为其著失礼而书之。(显宗,德宗,文宗,宣宗,肃宗,睿宗,仁宗, 康宗
皆葬于周月之内故书之。高宗,忠烈王之葬。因葬而释服故书之。)其书之也则只书葬某王。陵号则注中见之。 …… (第 130H 页)
直书劫君之实。以明其与篡国同罪。若国君子弟因逆臣行废立之事。而黾勉受位者。(如高丽显宗,明宗,神宗, 康宗
及安庆公淐皆是。)及外臣乘国乱为敌所立。冒居君位者。(如张邦昌,刘豫事。)皆随事备书。以暴其罪。(先 (第 131H 页)
  高丽
定宗继惠宗。
光宗继定宗。
成宗继景宗。(成宗太祖之孙郁之子。于景宗为从弟。)
靖宗继德宗。

文宗继靖宗。
宣宗继顺宗。
明宗继毅宗。
神宗继明宗。 康宗
继熙宗。 (第 479H 页)
(康宗
明宗子。于熙宗为从兄弟。)
忠定王继忠穆王。
  我朝
太宗大王继 定宗大王。
 日月录。 建文二年 (第 479H 页)
服丧食。自疾及卒而葬。医问交道。药饵便蕃。既近臣致吊。司马致除。司徒庀窆器。宗伯诏竁礼。凡所以崇终而 康宗
臣者备矣。太学生及三学生徒禁军胥徒。奔走填门会哭。至众庶街巷辍舂。而嗟者倾都。咸一口言曰。吾其如何。 (第 247H 页)
服丧食。自疾及卒而葬。医问交道。药饵便蕃。既近臣致吊。司马致除。司徒庀窆器。宗伯诏竁礼。凡所以崇终而 康宗
臣者备矣。太学生及三学生徒,禁军胥徒。奔走填门会哭。至众庶街巷。彻舂而嗟者倾都。咸一口言曰。吾其如何 (第 385L 页)
 问。郑圃隐仕于辛祦辛昌之朝。何也。尤庵先生曰。当时以祦昌冒姓王氏。如吕政牛睿。故圃隐亦以为王氏而事之邪。未可知也。在座者应曰。君为轻。社稷为重。为社稷而仕邪。曰。岂有无君之社稷乎。圃隐出处终始。不分明也。(语录)
按尤庵先生撰牧隐碑阴记。而其于当祦废出。牧隐谒祦于骊。又尝以迎祦为请。又尝以立前王之子为言。引用知我者。其惟春秋。罪我者其惟春秋之说。则此非以牧隐为是之言乎。又 太祖即位。召牧隐至阙。以布衣自坐一处曰。老夫无坐处。尤翁以此比之伯夷。则其与牧隐 为祦
昌守节。为如何哉。而至论圃隐。则乃曰。圃隐出处终始。不分明也。其 (第 243H 页)
为祦
昌之心则同。而一许一疑之。何也。是为可商量处。
 退溪先生曰。真西山议论。虽时有文章气习。然其人品甚 (第 243H 页)
仍升礼务佐郎。甲子政堂以公能直言。选授朝奉大夫司谏院左正言。州志官江原道按廉副使。此始终履历也。丽史 王祦
出游无虚日。尝抵嬖臣卢英寿第。百官从。祦召 …… (第 666L 页)
公姓李氏讳硕文字士实。鼻祖讳能一。佐丽太祖官司空封星山君。自是世袭卿相。历十三代至正言汝良。以直谏著 王祦
世。入 我朝龙兴。罔仆而终。子友晋州牧使。子阳进士。进士五世孙廷贤号月峰。师寒冈郑先生。即公之高祖。 …… (第 667L 页)
初讳璟熙字景玉。后改星熙。吾李祖星山君讳能一。佐高丽太祖讨甄萱建大勋。簪组相承五百年。至左正言汝良谏 王祦
无度。遁于荒。不事我 朝。七世至月峰廷贤官正字。师郑寒冈先生传儒范。其玄孙硕文以劝武官宣传。当 英庙 (第 674H 页)
若明知为辛氏。则岂可甘心服事。亦岂不择立宗室。乃云当立乎。此事不当为三贤之疵累。亦不当 为祦
昌为王氏之验也。祦昌之实为辛氏。 本朝修史后尤彰著难掩。盖恭悯王元无子。祦是旽子分明无疑。退溪及讷斋 (第 512L 页)
 差监试试员。上表辞不获。遂上谢表。取李绘等。(出丽史选举)十月壬午。兼修撰官。修三朝实录。(时与监修国史李藏用,同修国史柳璥,修撰官许珙。修神宗,熙宗, 康宗
三朝实录。出丽史世家。)
四年(元宗九年)戊辰(公五十八岁)
五年(元宗十年)己巳(公五十九岁)
  (第 368L 页)
   月桂寺晚眺
   次李由之贺生女(二首)
   中秋雨后
   从海安寺乞松枝
   梅花
   康宗
大行挽(七律散句)
   转大藏经消灾道场音赞诗
   江上
   失题
 五言排律
   直庐。与
  

梅湖公小传[崔粹翁]
梅湖公。洪州骊阳县人也。姓陈。名澕。梅湖。其号也。曾祖讳宠厚。事高丽仁宗。以大将军。讨贼臣李资谦。封骊阳君。祖讳俊。参知政事。当毅明庚癸乱。扶护文臣。全活甚多。时人谓其后必昌。考讳光贤。枢密副使。公其仲子也。有俊才。善属文。尤工歌诗。清丽雅健。蔼然有正始音。明宗尝命群臣制潇湘八景诗。公以童丱。亦作长篇。气格豪壮。与李大谏仁老诗。俱为绝唱。其文艺夙就如此。神宗戊午。从枢副公东京任所。未几。魁司马。庚申。登亚元第。时公未委禽。辛酉。补内侍。当时新进极选也。熙宗己巳。迁学正。 康宗
壬申。预青钱选。与孙得之,李允甫诸人。俱掌丝纶。而高文大册。多出公手。李文顺奎报。以硬韵急倡自多。每 (第 27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