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独醒杂志予尝得登瀛图本规模布置气象旷/雅每思创始者必非俗笔又有石本皆书名氏)
(后有李丞相伯纪赞跋乃钦庙在东宫得阎立/本此画亲为题识以赐 詹事李诗 二本绝不同)
(尝见郑炳所赋长句云云考其所序列意郑必/为画本赋之然长孙王魏元不在其中不知郑) (第 26a 页)
(后有李丞相伯纪赞跋乃钦庙在东宫得阎立/本此画亲为题识以赐 詹事李诗 二本绝不同)
(尝见郑炳所赋长句云云考其所序列意郑必/为画本赋之然长孙王魏元不在其中不知郑) (第 26a 页)
其守若视其
父母又推其尽以及所生亦有为之撰述者然则君之
名与君之泽其益显也夫
白洲诗集序
白洲 李先生诗 集若干卷知府熊君桂刻于徽州以书
抵予曰是诗之传非先生莫可与属者予恶得以不敏
辞哉先生少有能诗名其为辞 (第 25b 页)
父母又推其尽以及所生亦有为之撰述者然则君之
名与君之泽其益显也夫
白洲诗集序
白洲 李先生诗 集若干卷知府熊君桂刻于徽州以书
抵予曰是诗之传非先生莫可与属者予恶得以不敏
辞哉先生少有能诗名其为辞 (第 25b 页)
又
卢藏用谓李泰和子如干将莫邪锷不可犯但虞缺折
耳余每举斯言风达甫以其才高急名又体气劣弱虑
年寿非所长不三载竟赴白瑶宫召矣英雄大业未半
中殂徒使存者抱知人之叹于地上噫
题李仲 子诗 草后
余尝摘钞仲子集中佳句无虑数十馀寄余如寸心悬
宇宙片语划江河雄名枚叔后绝技杜陵前毫端雕混
沌箧底 (第 15b 页)
卢藏用谓李泰和子如干将莫邪锷不可犯但虞缺折
耳余每举斯言风达甫以其才高急名又体气劣弱虑
年寿非所长不三载竟赴白瑶宫召矣英雄大业未半
中殂徒使存者抱知人之叹于地上噫
题李仲 子诗 草后
余尝摘钞仲子集中佳句无虑数十馀寄余如寸心悬
宇宙片语划江河雄名枚叔后绝技杜陵前毫端雕混
沌箧底 (第 15b 页)
东家(家语鲁人不识孔子圣人/乃曰东家丘我知之矣)茅三间(殷芸小说蔡/司徒在洛见)
(陆机兄弟住参佐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厨无烟(白居易与 李山/人诗 厨无烟火)
(妻无/室)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馀想江
鸥渐(一作/稍)驯集蜑叟已还 (第 19b 页)
(陆机兄弟住参佐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厨无烟(白居易与 李山/人诗 厨无烟火)
(妻无/室)
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馀想江
鸥渐(一作/稍)驯集蜑叟已还 (第 19b 页)
题画
门前有溪溪最小坐对小溪兴不少溪口天濛雨亦奇
溪面日浮晴更好芙蕖开遍柳叶长鸬鹚乳下双鸳鸯
鸬鹚背拂柳叶影鸳鸯口唼芙蕖香画桨轻摇放舟去
鲤鱼吹浪浪花细石湾递出棹歌声老树斜临波浅处
溪源活活来未巳鱼箔鸥巢对溪渚须知溪小受天多
倒浸明河几千里
赠肃斋 李先生(诗括/误刻) 不出非无故曾将世态论布衣如可贱风节孰为尊有
托吟梁父无求隐鹿门白云飞满目消息任乾坤
秋日 (第 14b 页)
门前有溪溪最小坐对小溪兴不少溪口天濛雨亦奇
溪面日浮晴更好芙蕖开遍柳叶长鸬鹚乳下双鸳鸯
鸬鹚背拂柳叶影鸳鸯口唼芙蕖香画桨轻摇放舟去
鲤鱼吹浪浪花细石湾递出棹歌声老树斜临波浅处
溪源活活来未巳鱼箔鸥巢对溪渚须知溪小受天多
倒浸明河几千里
赠肃斋 李先生(诗括/误刻) 不出非无故曾将世态论布衣如可贱风节孰为尊有
托吟梁父无求隐鹿门白云飞满目消息任乾坤
秋日 (第 14b 页)
真定奉恩寺买田脩殿记
卷五
序
赵氏族谱序
张母节行诗序
汉泉漫槁序
西林 李先生诗 集序
齐乘序
御史中丞马公文集序 (第 7a 页)
卷五
序
赵氏族谱序
张母节行诗序
汉泉漫槁序
西林 李先生诗 集序
齐乘序
御史中丞马公文集序 (第 7a 页)
行忠厚类此后之读其诗者
则故老之话言先朝之风律可想而知也诗云虽无老
成人尚有典刑其斯之谓欤
西林 李先生诗 集序
故国子助教赠太常礼仪院判官西林先生李君歌诗
若干首其子浙东佥宪好文将刻以传于世天爵昔游
成均侍 (第 4a 页)
则故老之话言先朝之风律可想而知也诗云虽无老
成人尚有典刑其斯之谓欤
西林 李先生诗 集序
故国子助教赠太常礼仪院判官西林先生李君歌诗
若干首其子浙东佥宪好文将刻以传于世天爵昔游
成均侍 (第 4a 页)
郎所为若不共排之将吾辈无地可置身矣自是凡
先生所奏疏下六部九卿议皆合口梗之河督亦劾
先生礼部中又有挺身与先生为难者先生自知孤
立乃密陈其状且以病为请焉(见全/碑)
三年戊午先生年七十一岁冬过遵化州访□青山人
李锴未遇□青以诗投之(见 李山人诗 集/序及□青集)
四年已未先生年七十二岁春二月
诏重刊十三经廿二史先生充经史馆总裁乃疏请
敕内府内阁 (第 39b 页)
先生所奏疏下六部九卿议皆合口梗之河督亦劾
先生礼部中又有挺身与先生为难者先生自知孤
立乃密陈其状且以病为请焉(见全/碑)
三年戊午先生年七十一岁冬过遵化州访□青山人
李锴未遇□青以诗投之(见 李山人诗 集/序及□青集)
四年已未先生年七十二岁春二月
诏重刊十三经廿二史先生充经史馆总裁乃疏请
敕内府内阁 (第 39b 页)
姓。然判谓之仙李则与他氏不同。又赠某诗云我李罗天下。君侯表陇西。必不汎指源别者为我李也。又赠李学士及 李先辈诗
云陇西学士是谪仙。星山逸老亦达人。均是姓李而陇西星山异其称。其非混指李姓为陇西亦明矣。然则其先必非国 (第 30H 页)
附注兰溪范氏曰云云。 窃尝思之。若能此心常操而存。则其体也莹然无私。其用也发必中理。一日之间。寂感无时。而此心自若无汨乱如胡文定所云。则可。范氏则不然。既言心之走失不存者而乃谓至静者自若。似是别有至静之一物在乎走失之中。其然乎。
此论甚善。 李先生诗 集中有论此二首。答崔见叔书亦有之。幸检看如何。
(第 528H 页)
此论甚善。 李先生诗 集中有论此二首。答崔见叔书亦有之。幸检看如何。
(第 528H 页)
忘物外。人与境始相遇者。当举杯为主人贺也。主人曰诺。于是乎书。
竹牖先生文集卷之三
跋
松斋 李先生诗 集跋
松斋诗集。乃退陶先生尝就元集中所选。其下拾遗。亦先生手自净写。合为一卷。藏之宗家。久未镂板。沄 (第 49H 页)
竹牖先生文集卷之三
跋
松斋 李先生诗 集跋
松斋诗集。乃退陶先生尝就元集中所选。其下拾遗。亦先生手自净写。合为一卷。藏之宗家。久未镂板。沄 (第 49H 页)
随闻录提要序
辟邪辨證记疑序
甫山集序
宗兄校洞丈人(僩默)回昏宴诗序
周衣李 先生诗集序
前参判勉庵崔公 恩宴序
东葵集序
明月楼。送具士正(中植)序。
辟邪辨證记疑序
甫山集序
宗兄校洞丈人(僩默)回昏宴诗序
周衣李 先生诗集序
前参判勉庵崔公 恩宴序
东葵集序
明月楼。送具士正(中植)序。
古镜重磨要古方。眼明偏与日争光。明明直照吾
家路。莫指并州作故乡。(朱夫子诗而李先生手书)
右朱夫子送林熙之诗五首中一首。李先生手写箴铭。取此诗首句之义以名之。学者其有以体之哉。玆弁诸首。使开卷敬玩。知此书所以得名之意云。万历丁未六月日门人郑逑。敬识。
古镜久埋没。重磨未易光。本明尚不昧。往哲有遗方。人生无老少。此事贵自强。卫公九十五。懿戒存圭璋。 (李先生诗 而手书)
右李先生手题箴铭之后。以寓用古方磨古镜之义。意固深矣。古人之老而不已者。岂唯武公哉。大禹受 (第 501L 页)
家路。莫指并州作故乡。(朱夫子诗而李先生手书)
右朱夫子送林熙之诗五首中一首。李先生手写箴铭。取此诗首句之义以名之。学者其有以体之哉。玆弁诸首。使开卷敬玩。知此书所以得名之意云。万历丁未六月日门人郑逑。敬识。
古镜久埋没。重磨未易光。本明尚不昧。往哲有遗方。人生无老少。此事贵自强。卫公九十五。懿戒存圭璋。 (李先生诗 而手书)
右李先生手题箴铭之后。以寓用古方磨古镜之义。意固深矣。古人之老而不已者。岂唯武公哉。大禹受 (第 501L 页)
手痛。因道亭中事曰此吾兄弟之所辛勤成就者。而弟今死矣。然又不可因遂废置。以负逝者心。仅已刻亭扁亭记及 李夫子诗。
揭之壁楣。又欲镌判书渊三字于渊之上绝壁间而力不逮。惟亭之北楣。正临判书渊。不妨刻揭其上。犹胜于全无标 (第 152L 页)
牛山之木章小注。又谓存心在至静(止)之说。
周子主静之工。盖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常主乎静。兰溪至静自若之云。盖言心之放出。纷纭驰走之中。其至静之体自若也。窃尝思之。若能此心常操而存。则其体也莹然无私。其用也发必中理。一日之间。寂
感无时。而此心自若无汩乱。如胡文定所云则可也。范氏则不然。既言心之走失不存者。而乃谓至静者自若。似是别有至静之一物在乎走失之中。其然乎。朱子或问中。有言不得其本然之正。有言心之本体物不能动。盖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岂有用乃放失烦扰。而至静之体。独保自若乎。正如此说则是只合有克制之工足矣。存养则不屑加意也。此未免为后学之疑。而程氏为有以合乎主静之旨。果然否。
答。此论甚善。 李先生诗 集中。有论此二首。答崔见叔书。亦有之。幸检看如何。
附注。百起百灭而心固自若。
胡氏所说起灭。非 (第 248L 页)
周子主静之工。盖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常主乎静。兰溪至静自若之云。盖言心之放出。纷纭驰走之中。其至静之体自若也。窃尝思之。若能此心常操而存。则其体也莹然无私。其用也发必中理。一日之间。寂
感无时。而此心自若无汩乱。如胡文定所云则可也。范氏则不然。既言心之走失不存者。而乃谓至静者自若。似是别有至静之一物在乎走失之中。其然乎。朱子或问中。有言不得其本然之正。有言心之本体物不能动。盖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岂有用乃放失烦扰。而至静之体。独保自若乎。正如此说则是只合有克制之工足矣。存养则不屑加意也。此未免为后学之疑。而程氏为有以合乎主静之旨。果然否。
答。此论甚善。 李先生诗 集中。有论此二首。答崔见叔书。亦有之。幸检看如何。
附注。百起百灭而心固自若。
胡氏所说起灭。非 (第 248L 页)
此。欲见其考订也。
与痴园李盥如论诗考书(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书'를 보충하였다.庚戌) 李进士诗 考。途次披阅。顿忘行役之劳。考据精该。议论通博。其编辑之例。可以补入于海东经解。愚尝欲蒐葺吾东说经之 (第 343H 页)
与痴园李盥如论诗考书(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书'를 보충하였다.庚戌) 李进士诗 考。途次披阅。顿忘行役之劳。考据精该。议论通博。其编辑之例。可以补入于海东经解。愚尝欲蒐葺吾东说经之 (第 343H 页)
十里。茫然作巨浸。独此山岿然立江中。突兀森严。气像超群。孤高如伯夷不肯谷周。重厚如周勃可以安刘。长沙 李先生诗
中所道大野皆沉没孤山独不降者是也。先生讳存吾。在胜国官右正言。逆竖 (第 377L 页)
性说
名子说
议政府相规说
循资格说
序
圃隐郑先生诗集序
遁村 李先生诗 集序
惕若斋金先生学吟集序
礼记浅见录序(奉 教作)
送西北面都巡问使平壤尹赵公诗
名子说
议政府相规说
循资格说
序
圃隐郑先生诗集序
遁村 李先生诗 集序
惕若斋金先生学吟集序
礼记浅见录序(奉 教作)
送西北面都巡问使平壤尹赵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