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總集類
田石平记
田江之滨有怪石焉状若一龟卧于衍石之上长
倍寻厚广可寻之半境土宁静则偃卧维平有青
则倾欹潜浮以离故处故俗传有平宁倾兵之谶
岁乙酉岑氏猛食采日殷恣横搆兵守臣方上疏
议讨一夕石忽浮去数百武猛惧乃使力士复之
向夕殷祀之以潜弭其变明年大兵至猛竟失利
以灭人益异焉猛党卢王二酋胁众连兵据思田
以重烦我师 朝议特起今新建伯阳明王公来
平比至集众告曰蠢兹二酋岂惮一擒维疮痍未
瘳而重罹锋刅为可哀也即日下令解十万之甲
掣四省之兵推赤二酋俾自善计二酋惮公威德
且知大信不杀遂率众自縳泣降公如初令谕而
遣之单车诣 田经 画建置以训奠有众田父老望
风观德如堵如墙罗拜泣下曰大兵不加明公再
生之赐也田丑何以为报维田始祸石实衅 (第 61a 页)
田江之滨有怪石焉状若一龟卧于衍石之上长
倍寻厚广可寻之半境土宁静则偃卧维平有青
则倾欹潜浮以离故处故俗传有平宁倾兵之谶
岁乙酉岑氏猛食采日殷恣横搆兵守臣方上疏
议讨一夕石忽浮去数百武猛惧乃使力士复之
向夕殷祀之以潜弭其变明年大兵至猛竟失利
以灭人益异焉猛党卢王二酋胁众连兵据思田
以重烦我师 朝议特起今新建伯阳明王公来
平比至集众告曰蠢兹二酋岂惮一擒维疮痍未
瘳而重罹锋刅为可哀也即日下令解十万之甲
掣四省之兵推赤二酋俾自善计二酋惮公威德
且知大信不杀遂率众自縳泣降公如初令谕而
遣之单车诣 田经 画建置以训奠有众田父老望
风观德如堵如墙罗拜泣下曰大兵不加明公再
生之赐也田丑何以为报维田始祸石实衅 (第 61a 页)
送诸伯生归省
天涯送尔独伤神岁月龙山梦里春为谢江南诸
故旧起居东岳太夫人闲中书卷堪时展静里工
夫要日新能向尘途薄轩冕不妨蓑笠老江滨
寄冯雪湖二首
竿竹谁隐扶桑东白眉之叟今庞公隔湖闻鸡谢
墅接渡海有鹤蓬山通卤 田经 岁苦秋雨浪痕半
壁惊湖风歌声屋低似金石点也此意当能同
海岸西头湖水东他年蓑笠拟从公钓沙碧海群
鸥借樵 (第 21a 页)
天涯送尔独伤神岁月龙山梦里春为谢江南诸
故旧起居东岳太夫人闲中书卷堪时展静里工
夫要日新能向尘途薄轩冕不妨蓑笠老江滨
寄冯雪湖二首
竿竹谁隐扶桑东白眉之叟今庞公隔湖闻鸡谢
墅接渡海有鹤蓬山通卤 田经 岁苦秋雨浪痕半
壁惊湖风歌声屋低似金石点也此意当能同
海岸西头湖水东他年蓑笠拟从公钓沙碧海群
鸥借樵 (第 21a 页)
雍睦堂成次陶公田园居
解组迅归棹翛然抵家山兄弟喜无故严亲乐高年未
堪逼市栖非徒比颜渊幸兹长川隈负郭原上 田经 始
结吾庐树扉古陌间种菊成篱落芙容照帘前初酿已
可漉厨炊发新烟但得豫亲色华发任在颠心遥地与
俱松凫共 (第 25b 页)
解组迅归棹翛然抵家山兄弟喜无故严亲乐高年未
堪逼市栖非徒比颜渊幸兹长川隈负郭原上 田经 始
结吾庐树扉古陌间种菊成篱落芙容照帘前初酿已
可漉厨炊发新烟但得豫亲色华发任在颠心遥地与
俱松凫共 (第 25b 页)
跋奉先堂记
奉先堂者广平赵氏家祭之堂也古者大夫士之家皆有庙庶
人无庙则祭于寝三代而下庙制废巳久则凡可以致力于其
亲者宜无不得为矧今之堂非古之庙而所谓祭者直荐而已
是固无害于礼亦何惮而不为乎人不能为而赵氏独为之诸
公之所称述未可以为溢美也庸表而出之以风于有田禄而
俭其亲者焉
跋默成潘公帖
考亭朱子称公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 田经 界法行独
以丘墓之寄输帛数尺而已此帖所言历仕二十六年无一亩
可耕一椽可居是也朱子又谓公前后在官不过八 (第 11a 页)
奉先堂者广平赵氏家祭之堂也古者大夫士之家皆有庙庶
人无庙则祭于寝三代而下庙制废巳久则凡可以致力于其
亲者宜无不得为矧今之堂非古之庙而所谓祭者直荐而已
是固无害于礼亦何惮而不为乎人不能为而赵氏独为之诸
公之所称述未可以为溢美也庸表而出之以风于有田禄而
俭其亲者焉
跋默成潘公帖
考亭朱子称公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 田经 界法行独
以丘墓之寄输帛数尺而已此帖所言历仕二十六年无一亩
可耕一椽可居是也朱子又谓公前后在官不过八 (第 11a 页)
教以义方所以求名之意云
成子良有道取友宜慎明为善与为恶皆是朋从生庭
训固谆切出门孰偕行一暴而十寒良苗岂能荣王侯
作字说照见叔世情要助义方教反覆何丁宁我诗赠
元益此语宜服膺谢绝奢淫子结交皆老成日见所未
见日聆所未聆才学念增广器业自坚凝幸为名父子
有善易飞声世冑门第高举足趋天庭不为贤牧守定
作贵公卿
题 田经 历梦诸葛武侯诗卷
一心生万虑善恶影响从琅琅夜气说万世同禹功人
为气血役百年昏寐中梦中复说梦自盲还自聋 (第 9b 页)
成子良有道取友宜慎明为善与为恶皆是朋从生庭
训固谆切出门孰偕行一暴而十寒良苗岂能荣王侯
作字说照见叔世情要助义方教反覆何丁宁我诗赠
元益此语宜服膺谢绝奢淫子结交皆老成日见所未
见日聆所未聆才学念增广器业自坚凝幸为名父子
有善易飞声世冑门第高举足趋天庭不为贤牧守定
作贵公卿
题 田经 历梦诸葛武侯诗卷
一心生万虑善恶影响从琅琅夜气说万世同禹功人
为气血役百年昏寐中梦中复说梦自盲还自聋 (第 9b 页)
跋东坡书秦少游龙井题名
元丰元年东坡先生谪黄州少游以二年秋至龙井三
年秋先生乃为书此题名而记其后言与儿子迈棹小
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而先生
作赤壁赋则五年之秋冬也溍儿时即能诵少游题名
不意垂老获见先生真迹因考其岁月而谨志之
跋默成潘公帖
考亭朱子称公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 田经 界 (第 63a 页)
元丰元年东坡先生谪黄州少游以二年秋至龙井三
年秋先生乃为书此题名而记其后言与儿子迈棹小
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而先生
作赤壁赋则五年之秋冬也溍儿时即能诵少游题名
不意垂老获见先生真迹因考其岁月而谨志之
跋默成潘公帖
考亭朱子称公所居仅庇风雨郭外无尺寸之 田经 界 (第 63a 页)
亥日籍田议(永明三年有司奏来年正月二十/五日丁亥可祀先农即日舆驾亲)
(耕宋元嘉大明以来并用立春后亥日尚书/令王俭以为亥日籍 田经 记无文通下详议)
(参议奏用佟之丁亥诏可儒本传云佟之/少习三礼太尉王险为时 宗雅相推重) (第 15b 页)
(耕宋元嘉大明以来并用立春后亥日尚书/令王俭以为亥日籍 田经 记无文通下详议)
(参议奏用佟之丁亥诏可儒本传云佟之/少习三礼太尉王险为时 宗雅相推重) (第 15b 页)
宽仁失
国太祖实录多从删改乃私述主德篇传之后人焉(本/袁)
(氏家/传)余按表忠录云子澄一子易姓名为 田经 家湖广
之咸宁正德辛已进士黄表其后也此可与杞山事相
证子澄文集则无传矣子澄又有后人及墓在昆山盖
郡守 (第 20a 页)
国太祖实录多从删改乃私述主德篇传之后人焉(本/袁)
(氏家/传)余按表忠录云子澄一子易姓名为 田经 家湖广
之咸宁正德辛已进士黄表其后也此可与杞山事相
证子澄文集则无传矣子澄又有后人及墓在昆山盖
郡守 (第 20a 页)
书时思仪略
前四川布政司左参政天台夏公庭简作时思仪略一
卷授其家之子若孙使遵之以岁时祀其祖考者也仪
文器物具有成式盖本之朱子所定而参以国朝之制
至明且备俾将事之际不待考论古今循而行之无一
不合于度者厚哉公之用心也凡祭祀之理有其诚即
有其神然莫切于祖考者气脉之相通实理之相关也
是以孝子慈孙事死如生事亡如存颛颛乎其诚而仪
文器物之详皆所以将其诚焉况供祭有 田经 画有素
而无临事仓卒之虞使得以专一志意于对越交感之
间非用心之厚其能周备如此哉士大夫之家其礼之
大者 (第 11a 页)
前四川布政司左参政天台夏公庭简作时思仪略一
卷授其家之子若孙使遵之以岁时祀其祖考者也仪
文器物具有成式盖本之朱子所定而参以国朝之制
至明且备俾将事之际不待考论古今循而行之无一
不合于度者厚哉公之用心也凡祭祀之理有其诚即
有其神然莫切于祖考者气脉之相通实理之相关也
是以孝子慈孙事死如生事亡如存颛颛乎其诚而仪
文器物之详皆所以将其诚焉况供祭有 田经 画有素
而无临事仓卒之虞使得以专一志意于对越交感之
间非用心之厚其能周备如此哉士大夫之家其礼之
大者 (第 11a 页)
送人入杭寻弟及谒山村先生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好山半向舟中看
佳句多于枕上成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
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次韵奉酬嵓栖翁
身世悠悠自可哀暂将怀抱乡君开半生白雪无人听
几夜青山入梦来竹院就荒愁见草水 田经 废怯闻雷
携筇便欲相寻去行到松阴却又回
寄人二首 (第 6b 页)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好山半向舟中看
佳句多于枕上成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
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次韵奉酬嵓栖翁
身世悠悠自可哀暂将怀抱乡君开半生白雪无人听
几夜青山入梦来竹院就荒愁见草水 田经 废怯闻雷
携筇便欲相寻去行到松阴却又回
寄人二首 (第 6b 页)
其春秋之高奔走青萝山中徵文以记之余按佛说尊那经
云无尽功德甚深微妙乃有七种而建立精舍实居第二又
按福 田经 云广师有七德梵天福而兴立佛啚僧房堂阁实
居第一呜呼佛言如是世之人往往斥经营塔庙为有漏因 (第 18a 页)
云无尽功德甚深微妙乃有七种而建立精舍实居第二又
按福 田经 云广师有七德梵天福而兴立佛啚僧房堂阁实
居第一呜呼佛言如是世之人往往斥经营塔庙为有漏因 (第 18a 页)
论雄辩惊四筵。气像魁梧人动魄。仰窥莫测如深渊。时俗造次那得识。争将指点追前愆。妨贤忌能古所然。抱才归 田经
十年。公于流辈虽见挤。简在 圣心非常恩。我来作宰君子乡。乘闲累陪升高轩。愤时叹世多感慨。直置心亲两不 (第 151L 页)